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487章 四镇皆反(万字大章)

归义非唐 第487章 四镇皆反(万字大章)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驾!驾!驾……”

二月早春,百姓已经齐聚田间,播种春粟。

远处小麦郁郁葱葱,还有两个多月便到了可以收获的时候,故此百姓脸上笑容洋溢,都在指望今年的夏秋两收。

官道上纵使有快马疾驰而过,也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直到快马距离城池越来越近,这才引起了些许百姓的关注。

平州卢龙县,此地作为抵御奚人,羁縻营州、辽东的重要节点,自古以来便民风彪悍。

正因如此,平州常出骑射之士,也是幽州精骑重要的募兵地之一。

眼下的平州,由平州刺史张公素治理,而张公素坐在平州十数年,为卢龙镇培养了不少戍边将校和突骑,深受军中爱戴,威望仅次于幽州的张允伸。

这种情况下,不过五十的张公素,若是说对卢龙节度使的位置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甚至由于风气使然,张公素对卢龙节度使的野心更是从未掩盖过。

若非如此,张允伸也不会在死前开始布局,而布局之人不仅仅只有张允伸,张公素更是在各州都安插了不少亲信和谍子。

正因如此,张允伸病重后便有人从幽州送来了消息,但张公素捉摸不定,并未出兵。

毕竟张允伸这几年已经病重好几次了,但每次都似乎能逢凶化吉。

只是如今他苦等几日,总算等来了关键的情报。

“张简会引官军三万进入妫州,看样子张允伸这个老不死是真的死了!”

平州衙门内,年逾五旬却精神奕奕的紫袍贵人正野心勃勃的拿着手中急报,眼底不断闪烁。

他长相粗犷,即便年过半百却依旧孔武有力,依稀可见袍下身材魁梧。

站在他面前的三名兵马使见他开口,纷纷朝他作揖:“使君,张简会不过纨绔,而朝廷更是与兖海、魏博交锋。”

“三万兵马,恐怕已经是朝廷能调往卢龙的全部兵马了,我军麾下有骑军上万,又有檀、燕、蓟三州上万兵马支持,而幽州不过马步近万。”

“只要使君率军前往幽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幽州,即有兵马三万。”

“没错,届时北边安定,南边的莫、瀛二州也必然会见势投降。”

“如此,我军有兵四万,又得诸州武库,随时可拉起十万大军。”

“即便刘继隆势头正盛,却也不得不向我军妥协。”

三名兵马使自以为是的建言,而张公素能在张允伸眼皮底下,不断将自己势力扩张到军中各处,自然有着自己的本事。

面对三人贬低官军,张公素还是有些远见的:“刘继隆几次击败官军,而后半年讨平十余镇,足以说明其实力。”

“某观他麾下兵马,即便难以比上我军,却也不会差上太多。”

“仅凭卢龙一镇之力,即便能击退这三万官军,夺回妫州,但毕竟独木难支,还是得多多拉拢他镇才行。”

“刘继隆不是已经与魏博开战了吗?既然如此那便将成德也拉下水。”

“聚吾三镇之力,便是刘继隆大军数十万来攻,吾三镇佁然不动。”

张公素话音落下,随即看向其中一人:“汝派人去蓟州告诉陈贡言,此役过后,某扶持他做军使!”

“此外派人持某手书前往成德,哪怕王景崇不愿意起兵,但二镇皆起,他岂有独存之理?”

“是!”三名兵马司尽皆应下,张公素见状则是回头看向了堂内挂着的“卢龙诸州图”。

“二十四年时间,这卢龙节度使的位置,合该某坐!”

在他话音落下间,进驻怀戎城并已经休整三日的曹茂,眼下也以上位者的身份,在衙门内召开了军议。

彼时曹茂坐主位,身旁坐着局促的张简会,而左首位置则是坐着耿瓛、陈炳文、窦靖等官军将领,而右首位才是李茂勋、李可举等卢龙将领。

眼见众人到来,曹茂目光看向李茂勋:“李兵马使,军中所需民夫可曾征募足数?”

曹茂他们为了快速进入妫州,只招募了少量民夫,数量不足三千。

仅凭这点民夫,根本无法支撑大军东进占据幽州。

“曹节帅见谅,妫州本就是军塞,百姓不过二万口,能征募的民夫不足五千。”

“若非燕国公早有安排,以妫州的底蕴,根本难以支撑四万大军用度。”

李茂勋实事求是的说着,张简会见状也连忙补充道:“仓中还有粮草二十万石,足够我军民六万食用半年。”

“眼下昌平有张公素所安排兵马驻守,他们若是阻拦,我们必然难以通过蓟门。”

“不如在此等待,等汉王亲率大军北上再东进也不迟?”

李茂勋和张简会都不太支持曹茂东进抢占幽州,毕竟引狼入室是一回事,同室操戈又是另一回事。

对于二人的态度,曹茂也看在眼底,只是如今的他经过与鞑靼人多年的治安战,已经将性子磨炼的差不多了。

面对二人的推脱,曹茂强硬开口道:“殿下既然让某率军前来,自然是要结束乱象。”

“卢龙精华,多在幽燕莫瀛四周,汝等此前便说燕州亲近张公素,那我军必然要夺得幽州。”

“不然仅凭妫州这点百姓,便是大军东进都困难,更别提其他了。”

“唯有得到幽州数十万百姓支持,我军才能在幽燕之地与张公素对峙。”

“若是蓟门以东尽归张公素,届时再对付他就困难重重了!”

“既然民夫不足,那便以五千关陇精骑及五千幽州突骑为主,趁夜色出蓟门,占据蓟县。”

“只要拿下蓟县,事情就好办多了!”

曹茂不给众人反驳的机会,直接摆手道:“两个时辰后大军拔营,只需要携带半月军粮即可。”

“窦靖你率一万步卒,协助李兵马使驻守妫州,陈炳文你率五千步卒坚守蓟门。”

“耿瓛你率五千马步兵,征募妫州民夫后,能运多少粮食就运多少粮食,前往蓟门等待军令。”

“军令即到,立马率大军与民夫前往蓟县。”

“末将领命!!”

李茂勋与张简会还准备说点什么,却见耿瓛等人已经起身作揖接令。

曹茂不给二人反应机会,直接看向张简会:“妫州的事情,便交给李兵马使了。”

“倒是张使君恐怕需要受罪,与某往蓟县走一遭了。”

“额……好。”张简会不敢拒绝,李茂勋则是觉得曹茂有些自傲。

虽说他也觉得曹茂所率兵马强横无比,但张公素手中有上万突骑和近万步卒及诸州支持,双方若是交战,胜负很难说。

不过这样也好,让曹茂吃个亏,见识见识幽州突骑的本事,日后他们父子才会更加得到重视。

思绪间,李茂勋带着李可举走出衙门,对其吩咐道:“你率五千突骑随往,不要骄纵。”

“若是曹茂令你出击,尽管出兵攻打便是,只要有甲胄和马匹,在卢龙不怕找不到好的骑兵!”

“是。”李可举有些不太高兴,但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已经属于朝廷一员,若是朝廷战败,他们也难以独存。

接令过后,他很快便在城外点齐兵马,与曹茂组成近万精骑往蓟门疾驰而去。

在他们开拔后,耿瓛与陈炳文、窦靖等人纷纷点齐兵马,按照曹茂的吩咐布置局面。

曹茂给张公素、李茂勋留了五千幽州突骑,却留下了一万五千步卒防备他们。

他们也知道这是防备,但他们也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嗡隆隆……”

几乎是同一时间,卢龙镇东西两侧皆有大军开拔,目标则是卢龙中心的幽州。

妫州距离幽州最近,但蓟门难走,行军不快。

平州距离幽州最远,可一路平坦,能任意驰骋。

昼夜过去,最终还是以距离最近的曹茂他们率先抵达幽州治所的蓟县。

得知张简会率领上万精骑赶来,蓟县城门大开,曹茂让郑徊率领三千关陇骑兵护送张简会入城,控制城防后,留兵七千在城外,自己带着张简会走入了蓟县。

不得不说,蓟县在张允伸多年经营下,哪怕放在关陇和中原,也算是不得了的州治了。

幽州有百姓二十余万,仅蓟县内外便有五万多百姓。

幽州有近万兵马驻扎,但作为州治的蓟县城内只有三千步卒,原因则是张允伸将原本驻扎蓟州的上万精骑都调往了妫州。

如今曹茂带着张简会率领精骑赶回,原本还因为张允伸多日不曾出面的蓟县百姓,顿时便安定了下来。

“如何?”

燕国公府内,曹茂看着张简会红肿着眼睛从中堂返回,当即便开口询问了起来。

“阿耶尸身已经放入棺椁,存入府中冰库。”

“蓟县城内有民四万六千余口,城外的集镇应该还有几千口,兵卒三千,武库内有扎甲八千,皮甲二万,箭矢十万,仓内有粮三十万石。”

“这么多?”听到蓟县竟然还有这么多粮食,便是曹茂也吓了一跳。

毕竟这些年张允伸向朝廷输送的粮食不下百万石,而妫州又有二十万石粮食,他本以为这是张允伸掏空家底才做到的。

现在看来,这些年卢龙积攒的财富并不是个少数,光是蓟县城内的三十万石粮食就足够解决朝廷的燃眉之急了。

曹茂脸上不免浮现喜色,随即对张简会问道:“你确定莫、瀛二州不会倒向张公素?”

“这、这……”张简会有些犹犹豫豫,曹茂见状也算知道张允伸为什么要忙着为自己子孙找出路了。

以张简会这点能耐,连最基本的修身都做不到,更别提执掌数百人的家族了。

见他如此,曹茂也大概猜到了莫、瀛二州恐怕会成为敌人,那自己只能在他们还没有作乱前,引援进入幽州了。

“某手书一份,眼下义昌应该有近两万大军,若是义昌能分兵来援,亦或者牵制莫州和瀛洲,那我军胜算将更大。”

曹茂没有耽搁,直接让张简会带他来到书房,随后派快马将书信送往了沧州。

他们虽然占据蓟县,但幽州除了蓟县是张简会能够控制的外,其余诸县都心属张公素。

眼下的他们,所掌握的可以说是一座孤城。

正因如此,曹茂急忙派快马催促耿瓛率马步兵和民夫赶往蓟县,同时命令城内三千步卒在蓟县城外的集镇外挖掘壕沟,修筑羊角墙等防御工事。

他的所作所为,很快便被城内的谍子通禀给了东边的张公素。

“狗鼠的朝廷,竟如此之快!”

翌日清晨,当张公素率军渡过湖灌水(白河),距离蓟县只剩五十余里的时候,他便通过快马知道了曹茂、张简会已经拿下蓟县的消息。

二人拿下蓟县,这就让张公素不得不慎重对待了,毕竟他也知道蓟县城池坚固,粮草充足。

眼下双方兵力相差不大,若是贸然强攻,很容易为他人做嫁衣。

想到这里,他忍下这口气道:“进驻潞县,此外向诸州县派出快马,便说张简会引狼入室,准备以朝廷兵马威压诸州,效仿中原诸镇,废牙将,逐牙兵!”

“镇内诸将若是信某,便举义兵随某共讨张简会!”

“是!”左右兵马使应下,随后便见张公素率大军进驻潞县,快马朝着四面八方而去。

蓟县往沧州而去,三百里之遥,但对于快马而言,不过两个昼夜的功夫罢了。

此时义昌的沧、德二州,分别驻有斛斯光、马懿、王建、张延晖等五千精骑,八千马步兵及一万步卒,合计二万三千兵马。

得知曹茂求援,斛斯光随即亲率马懿与五千精骑北上,留兵万八给王建、张延晖驻守义昌,防备成德、魏博、卢龙分道入寇。

与此同时,张公素派出的使者,很快便说服了诸州县军将,张简会除了有妫州的李茂勋父子及蓟县支持外,便再也没有任何人支持他,可见他在镇内名声如何。

若是没有张允伸生前手段和刘继隆出兵助威,恐怕他现在已经被张公素赶出卢龙,甚至身首异处了。

北边消息传往怀州时,身处前线的刘继隆,此刻则是穿着战袄,坐在黄河边的河滩上,手里拿着书信,嘴里叼着野草。

若非容貌不似农夫,恐怕旁人都以为是农夫在此休息。

“张公素既然已经动兵,那卢龙余下四万多将士恐怕都会归属于他。”

“斛斯光这厮带着五千精骑便北上驰援,此举着实莽撞,好在有王建留守,沧、德二州不会出什么事情。”

刘继隆将军碟收起来,侧头看向在他旁边席地而坐的李商隐。

刘继隆带兵过河后,李商隐主动要求跟随刘继隆北上,刘继隆见他身体还算硬朗便准许了。

如今李商隐见刘继隆轻描淡写的模样,不免说道:“张公素能隐忍这么多年,显然不是愚笨之人。”

“眼下他恐怕已经派人联系了成德的王景崇,准备三镇皆反来对抗朝廷,殿下难道一点都不担心吗?”

李商隐虽然在陇右久矣,但对河朔三镇的印象依旧停留在曾经,觉得三镇难以讨平。

不止是他,可以说朝野上下许多人都是如此觉得,所以即便刘继隆已经举兵十万来对付三镇,他们依旧觉得胜算难测。

面对李商隐的疑问,刘继隆轻笑道:“他动了才好,他如果动了,倒是省去我一番心神。”

他在李商隐面前,自称极为随意,李商隐也不纠正,只是看着他解释。

刘继隆抬起手,指点道:“行军打仗,无外乎两点。”

“一是算,算对手的兵力,算他们的行军速度,算他们的粮草辎重,算他们的行军路线。”

“只要都能算对,这场仗就赢了一半。”

李商隐听着,只觉得十分新颖,忍不住道:“那第二呢?”

刘继隆爽朗笑出声来,继续指点道:“二是骗,欺骗对方,让对方误解自己的兵力、粮草和行军速度,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只要做到这两点,便没有什么仗是赢不了的。”

不等李商隐开口,刘继隆便主动说道:“三镇若是举兵尽反,那我便知道他们兵力不少于十五万,但他们知道我们调动了多少万兵马吗?”

“他们想知道的,是我想让他们知道的。”

“比方说现在我军集结十万兵马将他们围困河北,那他们便觉得,我们只能调动十万兵马对付他们。”

“哪个地方有多少兵马,取决于我们暴露出来多少,而他们则是会因地制宜的增添兵马。”

李商隐听着刘继隆所说这些,他有些听懂了,却又觉得没有听懂。

“我军兵马实力相差不大,即便他们知道,又有什么区别呢?”

李商隐询问,而刘继隆听后却目光有神:“你知道我们的兵马实力相差不大,可是他们知道吗?”

“单说他们所谓的十五万兵马,实力参差不齐,看似数量相当,可是真的打起来却摧枯拉朽。”

“眼下我聚兵六万在北边,安破胡所率三万大军在河南,而我军两万兵马在怀州。”

“如此布置,在你看来,他们会觉得我们准备如何对付他们?”

刘继隆的问题,让李商隐沉默下来,良久之后他才开口道:“难道不是先讨平卢龙,再对付魏博,最后收拾成德吗?”

“对也不对。”刘继隆笑着指点李商隐,打趣道:

“我确实要进攻魏博,但进攻魏博只是假象,魏博的这些兵马虽然野战不行,但守城确是一把好手,例如成德也是如此。”

“正因如此,天下人才都觉得我要先破卢龙,再讨魏博,最后夹击成德。”

“不过我若是如此,那如何敢放话快速攻灭三镇?”

“那您是……”李商隐开口询问,刘继隆却笑道:“先攻打魏博,随后以雷霆手段先把昭义在河北三州讨平。”

李商隐闻言皱眉,只因在他心里,这算不得什么高明的手段,但刘继隆脸上藏着笑,显然还有后手没有告诉他。

不等他开口,刘继隆就抬手道:“义山就在怀州等着我的捷报便是,等捷报送抵,你就知道我准备做什么了。”

“是。”李商隐只能忍下好奇心,而刘继隆则是对远处的赵英招手

赵英连忙走过来,随后见刘继隆下令道:“告诉安破胡,留兵一万驻守河南三州,让他率领北衙六军走齐州北上德州。”

“抵达德州后,让他与王建合兵二万走平原县,以每日三十里的速度行军,攻打魏博贝州治所的清河县。”

“记住,每日三十里,不能快也不能慢。”

“是!”赵英同样不解,但他还是应了下来。

在他应下后,刘继隆便也看向了李商隐:“民夫粮草都准备如何了?”

“已经运抵十五万石,剩下的差不多十日内便能运抵,民夫五万已经凑足。”

“好!”刘继隆颔首起身,拍了拍自己的屁股和手,继而说道:“敕令,明日辰时拔营,进军卫州!”

“是!”

随着刘继隆敕令下达,整个获嘉县内外便忙碌了起来。

上百艘漕船押运二万石粮食,于翌日随军先行。

刘继隆以五千精骑、五千马步兵及一万河中、河阳等处步卒东进。

两万大军沿着运河开始攻城拔寨,而韩君雄则是派遣乐彦祯率三千牙兵,二万州兵坐镇卫县,将卫县以西的新乡、共城、汲县抛弃。

乐彦祯已经在官军手中吃过亏,知道官军手中黑火药的厉害,也知道官军有攻破夯土城墙的手段,所以他将三县人口迁往卫县,准备在更为坚固的卫县和刘继隆交锋。

仅是三日时间,新乡、共城、汲县被刘继隆收复,大军朝卫县进发。

得知刘继隆主动攻入魏博境内,原本就感到不安的成德镇,便已经犹豫了起来。

在这种时候,张公素的手书被送到了王景崇的面前。

“卢龙、魏博已经被刘继隆所略,若是再不响应,恐怕卢龙、魏博二镇后便是我们了!”

赵州衙门内,镇内军将尽皆聚集,显然都感受到了不浅的压力。

李弘规、梁公儒、符习等十数人坐在位置上,其中担任成德镇最高军镇副职,都知兵马使的李弘规更是开口就要响应二镇。

“刘继隆东进以来,向来不给诸镇牙将及牙兵活路,若是我们归顺,即便我们得了富贵,镇中弟兄又该如何?”

“依某所见,立即响应二镇号召,表文天下,指认刘继隆为国贼,号召诸镇讨击。”

“好!”

“本该如此!”

“既是如此,那便连夜发表文!”

李弘规开口,顿时便赢得了众人响应,这让王景崇有些挂不住面子。

毕竟他才是真正的成都节度使,李弘规只是副职罢了。

“节帅,某以为不仅要表文,还得派出快马,令昭义节度使卢匡共同响应。”

“倘若卢匡不响应,我军理应先讨平卢匡,再收义武,夺取义昌!”

宋文通突然站了起来,而他的建言对于当下的王景崇来说,无疑是个不错的台阶。

“宋兵马使所说不错,必须让昭义也共同响应才是。”

王景崇颔首,同时对李弘规道:“此事便交给李副使了。”

“末将领命!”李弘规作揖应下,但并未起身,任谁都能看出他对王景崇的安排十分不满。

只是众人都假装没有看到,而宋文通又继续道:

“我军对付昭义时,必须派快马北上,先瞒骗张公素,告诉他我军即将攻打义武,让他出兵收复蓟县,南下攻打义昌。”

“只要刘继隆同时和兖海、卢龙、魏博三镇开战,便没有精力来对付我军,我军可从容对付昭义。”

“若昭义愿意响应,那我军可调兵南下,与魏博合兵卫州,共击刘继隆。”

“听闻刘继隆自起兵以来,未尝一败,而如今他仅有兵马二万。”

“若是我三镇聚兵共击刘继隆,并能将其击退,必然能挫败官军士气,届时不仅能夺取河阳,也能直接威胁洛阳,让刘继隆狼狈西逃。”

宋文通所说,基本上就是曾经河朔三镇骚乱的普遍手段,威胁京畿来换取朝廷对三镇继续纵容。

“哼!”李弘规突然冷哼,继而开口道:“说的倒是容易,可别忘记刘继隆不好对付,更别提他占据天下八道,如今动用兵马最多不过十余万,难道没有别的兵马?”

这般说着,他目光扫过众人:“各州县武库之中,还有多少甲胄军械?”

见状,众人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而王景崇则是脸色难看。

不多时,便有人算好了成德镇内积存的甲胄军械,扎甲二万,皮甲三万,军械五万。

除此之外,成德四州诸县之中还有八十万石粮食。

这还是河北接连三年大旱的情况下,若没有大旱,成德镇积存的粮食还将更多。

“眼下该募兵五万操训,再向张公素索要五千匹良马。”

“我成德突骑,若非受到卢龙和代北限制,如今怎会只剩五千之数?”

“趁此机会,从卢龙多获良马,往后也能凭此精骑去讨击刘继隆。”

李弘规倒是不忘敲竹杠,毕竟张公素面对的局面并不好。

如果成德镇不松口,那他即便与魏博联手,也得先共同出兵攻下沧、德二州,才能连成一线,相互驰援。

“好!”

众人叫好,王景崇见状只能黑着脸颔首:“既是如此,便也交给李副使去做吧。”

“末将领命!”李弘规抬手作揖,满脸倨傲。

王景崇见他如此,着实忍不住这口气,猛地起身向中堂走去。

宋文通、梁公儒、符习见状,连忙起身跟上他脚步,而堂内众人则是笑呵呵的继续恭维李弘规。

王景崇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娃娃罢了,尤其是他被李克用击败后,众人更加轻视他,这点王景崇也心知肚明。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王景崇回到中堂后,抬腿便踹翻了摆放盆栽的架子,白瓷碎裂一地的同时,王景崇又拿起桌上的唐青花瓷狠狠摔在地上。

散落的瓷片让赶来的宋文通等人连忙止步,而王景崇见到他们后,心里感到几分欣慰的同时,又忍不住冷哼道:“这李二郎越来越跋扈了!”

“节帅不必担心。”宋文通、梁公儒、符***走入其中,对其安抚道:

“李二郎也不过只能跋扈这段日子,等节帅与魏博、昭义合兵击败刘继隆,李弘规再想要压制您就不容易了。”

“他会让我领兵?”王景崇显然知道,这种功劳不可能落到自己头上。

恐怕等他开口要领兵,李弘规就要拿他输给李克用那件事来讥讽他了。

想到这里,王景崇心里刚刚压下去的脾气,止不住的又窜了起来。

宋文通见状则是作揖道:“节帅放心,某刚才在正堂所说的,都是想让李弘规听到的话。”

“李弘规听到后,届时必然不会准许节帅南下领兵,而是要自己独占这份功劳来压制节帅。”

“节帅可以表面与他争夺,但最后依旧输给他,让他领兵南下。”

“什么道理?”王景崇皱眉,宋文通却继续道:

“刘继隆成名已久,岂是庸才?”

“让李弘规率兵南下和刘继隆交战,而节帅您操训那新募的二万甲兵,将亲近李弘规的人都调去操训其他三万轻兵。”

“届时,等李弘规大败而归,您手中的二万甲兵便是成德根本,还需要看他脸色吗?”

王景崇闻言眼前一亮,忍不住爽朗笑道:“宋郎,果真某之福将!”

“都是节帅慧眼识珠罢了。”宋文通谦虚回应,接着又看向梁公儒、符习。

“二万甲兵,可交给梁兵马使、符兵马使操训。”

见宋文通主动让功,梁公儒、符习原本还略有埋怨,眼下却连忙道:“这如何使得。”

“二位皆是军中宿将,理应由二位操训。”

宋文通恭恭敬敬的说着,二人也十分受用,纷纷点头。

王景崇见状,当即安抚宋文通道:“若是卢龙送来良马,必先调给定州都,以宋郎为主!”

“谢节帅……”

宋文通缓缓低头作揖,但低头的时候,脸上却闪过些许不耐烦。

等他起身,脸色又恢复如常,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与此同时,李弘规开始按照宋文通的建议,对南边的昭义派出使者,准备说服昭义起兵反刘。

自赵州南下昭义不过百余里,故此使者仅仅花费两日便抵达了邢州。

昭义治所本在潞州,只是随着刘继隆占据河东全境后,卢匡便东迁来到了邢州,而邢州以邢窑闻名,故此繁华。

卢匡出身范阳卢氏,而范阳卢氏以经学传家,因此卢匡向来注重礼法,对昭义镇这些跋扈的军头,他也素以恩赏并济。

对于刘继隆入主洛阳,他倒是没有太大的意见,毕竟李唐颓势十分明显,不然也不会冒出如此多的流民和义军。

他倒是想守着昭义镇来提高价码,但刘继隆始终不表态,加上镇内军头厌恶刘继隆,所以他还能僵持着。

只是时局变化太快,刘继隆同时南征北战,甚至要对付三镇的消息传出后,昭义镇内的那些军头便撒了欢。

如今成德、魏博纷纷朝他送来书信,言语间威逼利诱,他若是还不表态,恐怕昭义镇内众人便要不服他了。

“诸位如何看待此事?”

衙门主位,年过五旬的卢匡看着堂内军将们,主动开口询问起来。

“朝廷不给我们活路,自然只有打!”

“此前都是朝廷每岁拨发钱粮给我们,如今却要我们起运钱粮给朝廷,不给钱粮还要讨平我等,自然要打!”

“没错,只有打……”

军将们的话出奇一致,卢匡看后心底叹了口气,他早就知道这群人是这种态度。

如今王景崇、韩君雄的书信都摆到面前,就算他想拖也拖不了。

他若是想要弃官而走,这群人必然要群起而攻,可谓进退两难。

“既是如此,那便以孟方立、安敬思二位率军响应魏博,领兵八千南下驰援卫州吧。”

卢匡觉得这么做已经差不多了,但军将中却有人质问道:“敢问使君,表文呢?”

卢匡皱眉,他可不想发表文,毕竟发表文就代表他个人也反对刘继隆了。

他可不认为昭义有河朔三镇那样的实力,若是自己表文,事后肯定会被刘继隆追究。

只是看着众将面色不善的看向他,他也只能硬着头皮颔首:“某明日便发表文。”

“好!”

“卢使君不愧是个好汉子!”

众人见他愿意表文,顿时又拍起了马屁,毕竟只要他愿意表文,那事后打不过刘继隆,也能把他交出去来换取活路。

节度使能力不强,不是被牙将宰了顶替,便是用来做替罪羊,这几乎早就成为河北诸镇的风气了。

“既是如此,便都退下吧!”

卢匡脸色不太好看,众牙将却更加得意,说说笑笑的离去,看得卢匡忍不住攥紧扶手。

好在他养气功夫不错,几个呼吸后便平复了心情。

在牙将们的催促中,翌日他便发了份《讨佞臣刘继隆表》的表文。

在他表文发出后,成德镇最先得到消息,并快马送往了幽州潞县。

只是两日时间,张公素便得知了河北其余三镇皆反的消息,只剩卢龙还未有反应。

“镇内诸州如何,可曾有消息?”

潞县衙门内,张公素强装镇定,可放在桌上的手却止不住的发颤。

站在他面前身材高大的将领则是抬手作揖,笑着说道:“节帅放心,除妫州外,其余八州均已表态支持节帅!”

一声节帅,叫的张公素心花怒放,但他还是尽量平复了心情,佯装平静道:“事情未成,还算不得。”

“节帅放心,诸州已经抽调兵马北上,算上幽州支持节帅的七千兵马,我军已有一万七千大军,且最少还有一万五千兵马在赶来的路上。”

“届时三万二千兵马,对付蓟县不过两万兵马,绰绰有余……”

他话音还未落下,便听到窸窸窣窣的甲片碰撞声传来。

门外又有兵马使大步走来,脸色焦急:“使君,契丹寇营州,是否要回援营州?”

“狗鼠的契丹!”听到契丹入寇营州,张公素顿时忽视了此人对自己的称呼,只是起身来回渡步。

见他如此,两名兵马使不敢开口,而张公素也只是思考了片刻,随后便道:

“营州距此地八百里之遥,即便某率军赶去,也无法营救营州,倒不如先解决张简会这个小畜牲,日后再聚兵复仇!”

“节帅明见!”

见张公素已经打定主意,二人只能拱手作揖,而张公素则是对二人吩咐道:

“传令诸州,开放武库,募兵驻守城池,其余旧兵尽皆派至潞县!”

显然张公素是觉得三万多兵马不太保险,准备将卢龙镇内所有旧兵都聚集起来,在蓟县击败曹茂与张简会。

“是!”二人应下,其中最先来到的那名兵马使则是说道:

“节帅,成德镇的要求要同意吗?五千匹良马对于我们来说也不少了。”

“给!”张公素咬牙答应,只要能坐上卢龙节度使的位置,五千匹良马也不算什么。

两名兵马使见状只能应下,随后退出衙门,前去安排去了。

二人离开后,张公素也回味着二人对自己的称呼,忍不住呢喃着“节帅”二字。

在他回味的同时,驻守蓟县的曹茂虽然顺利接应到了耿瓛那五千马步兵,但耿瓛也带来了一条糟糕的消息。

“奚结部与奚族南下袭扰妫州,围攻龙门城,数量不下三万,其中还有李国昌父子身影。”

蓟县城门处,听着耿瓛带来的情报,曹茂还没说什么,张简会便有些应激道:“奚人南下?”

他急忙看向曹茂,忍不住道:“曹郎君,这如何是好?”

“不若舍弃了妫州,将妫州二万兵马撤入幽州,先击败张公素,日后再收复也不迟!”

对于张简会来说,击败张公素才是最重要的,而妫州在他眼里并不重要。

只是这是对于他来说,而非对于曹茂来说。

曹茂没有慌张,只是对耿瓛询问:“谁送来的消息,可靠吗?”

“李茂勋所获消息,窦靖派塘骑试探过,确实发现了三万胡杂在围困龙门城,兴许是李国昌父子的主意。”

见耿瓛这么说,曹茂继续询问:“龙门内有多少军民,能坚守多久?”

“两千守军,五千多百姓,粮草足够支撑三月,但若是被攻破的话,整个妫州都有被入寇的风险,要么撤军,要么不能动兵。”

耿瓛只给了曹茂两个选择,张简会更是催促道:“自然是舍弃妫州,争夺幽州,反正有蓟门关在手,他们打不进来!”

“不!”曹茂斩钉截铁的打断了张简会,脸色不悦的看向他:“妫州不能舍弃,若是妫州失陷,胡杂虽打不进幽州,却能去攻云州。”

“可若是不撤军,我军便只有不足两万人,这仗怎么打?”

张简会又急又气,却不敢发脾气,生怕惹怒曹茂,遭到训斥。

只是面对他的急切,曹茂并未回答,而是脑中思绪万千。

半响过后,他蓦然抬头看向两人:

“两万有两万的打法,不管张公素举兵多少来攻,某自有手段对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