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468章 风起云涌(万字大章)

归义非唐 第468章 风起云涌(万字大章)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嘭——”

寒冬腊月间,在河洛百姓赢得太平的时候,河阳泽州地界的某处河谷村落内,昏暗的地窖被人猛地踹开。

狭小木门框架上抖落灰尘,紧接着便是戴着铁胄,身着扎甲的兵卒探出头来,将地窖内藏有的半袋粮食尽收眼底。

“狗鼠的,藏得还挺严实!”

他弯腰钻进去,不多时便他提起了半袋半瘪的粟米,掂了掂分量,咧嘴露出了发黄的牙齿。

提着粮食,他转身走出地窖,出现在眼前的是低矮土墙的破败院落。

以及散乱一地的柴堆和躺在门口,半张脸上尽是鲜血的瘦弱老汉。

老汉并未死去,喉咙时不时还能发出微弱的呻吟,却不敢反抗。

兵卒看都懒得看他一眼,提着粮食大步走出院子,而此时院外的村子却早已狼藉。

“咩……”

“哈哈,今日有肉吃了!”

“舒服、舒服!”

村子内,穿着甲胄的兵卒正三三两两地从各处院子里走出来,有的肩上扛着粮袋,有的手里拽着拼命挣扎的猪羊,还有的怀里抱着扑腾的鸡鸭,脸上挂着餍足的笑容。

不远处,一座院子里传来女子撕心裂肺的哭嚎声,夹杂着男人粗野的调笑。

半刻钟后,一个满脸横肉的兵卒走出这处院子,脸上尽是满意之色,双手则是在不紧不慢的系着革带,顺手还在衣襟上擦了擦沾血的手。

他们三五成群的聚到了一处,足有二百多人,收获不浅,甚至需要用数十辆挽马车、牛车来拉拽才行。

他们满足的笑着离去,而村子内却传来了令人难受的哭嚎声。

不顾这些哭嚎,这群兵卒带着数十辆挽马车沿着河谷的村道,渐渐走到了官道上。

在官道上,一支上万人的队伍正在北上,而其中大部分都是民夫,只有少量穿戴甲胄的兵卒骑在乘马上,马鞍上还系着轻装军马的马缰。

“直娘贼的,抢的够多啊!”

官道上赶路的兵卒见到这支队伍抢到了这么多东西,不由得吹哨、赞扬起了他们。

抢掠的兵卒闻言,顿时挺起了胸膛,十分骄傲。

官道上,寒风吹来,吹得旌旗猎猎作响。

旌旗上的“大同”、“李”等字眼,表明了这支队伍的身份。

中军处,李克用从容骑马北上,身旁的盖寓则是对他劝说道:

“这河阳刚刚投降刘继隆,还来不及派遣官吏到北边的泽州,抢些小村子倒也没什么,但大乡和城池还是安分些,用抢来的钱买点东西也无妨。”

“等前面过了长平关,差不多就进入昭义境内了。”

“进了昭义与河东两镇还是得守些规矩,还是不要弄得四处树敌。”

“知道了!”李克用略微不耐烦的说着,盖寓见状便闭上了嘴。

他知道李克用这些日子心情不好,不仅仅是因为南下没有得到太多封赏,还因为刘继隆东进成功吞并河中、忠武、河阳三镇而产生了失落。

这种时候,他并不想刺激李克用,但李克用却似乎在自己与自己过不去。

在盖寓结束话题的同时,他却又继续挑起话题:

“这些河东、昭义、义武,不过是土鸡瓦犬,酒囊饭袋。”

“若是能吞并他们,某不是没有和刘继隆较量的可能!”

面对李克用如今略微偏激的想法,盖寓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在保全李克用颜面的同时,说服他抛弃这种想法。

以盖寓看来,刘继隆掌握京畿、都畿、陇右、关内、剑南、山南西道和小半个山南东道及河南道,势力已经强大到难以抵挡的地步。

唯一的缺点就是刘继隆掌握的这些道,要么就是原本人口稀薄,要么就是因为兵灾而变得人口稀薄,以至于疆域虽大,但人口却依旧不足。

地广人稀的局面有利有弊,好处是百姓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只要轻徭薄赋,百姓就能很快的恢复生产。

坏处在于,由于地域广袤复杂,所以想要转运钱粮并不容易,而这兴许就是刘继隆此次东进,仅止步于忠武三镇的原因。

如果李克用能占据河东、大同及义武、昭义等镇,再获得河朔三镇的支持,那还真的说不定能依靠河东地势来与刘继隆拉锯。

只是刘继隆恐怕不会给李克用这个时间,而大同也不具备快速攻下三镇的实力。

“刘继隆占据七道,势力庞大,除河朔三镇及高骈外,其余实力难以抵挡。”

“郎君若想发展,只能等待刘继隆下一步。”

“若是刘继隆先河东、后河北,那郎君只能蛰伏。”

“若刘继隆先河淮而后河东,则郎君可以趁其攻略河南同时,以不臣名义讨伐义武,再讨伐河东,继而南下讨伐昭义。”

“届时刘继隆再回师时,郎君已经占据四镇之地,拥民不下二百余万,可拉拢鞑靼、吐谷浑等部,练兵数万,继续臣服刘继隆。”

“待刘继隆东进与河朔三镇交战时,郎君也可趁势东进,若能占据幽州卢龙之地,则可编练数万铁骑,等待刘继隆南下收复江南时,举兵南下。”

盖寓说得很好,可他用的思维依旧是安史之乱后,大镇节度使节制小镇节度使的思维。

此刻的李克用虽然年轻,甚至有些莽撞,没有战略定力和目标,但他却清楚汉军与诸镇不同。

面对盖寓的这番话,李克用忍不住打断道:“刘继隆自起兵以来,从未有口头臣服而不征伐之说。”

“某若臣服于他,他必然会调某前往洛阳或长安,某再无出头之日。”

“这……”见李克用这么说,盖寓一时间也没了更好的办法。

在他看来,想要对付如日中天的刘继隆,这几乎不可能。

这般想着,李克用也沉思起来,半响过后沉下脸色:“刘继隆挟持天子,届时他说谁是叛贼,谁就是叛贼。”

“既然如此,倒不如趁他无力东进,某率先攻略义武、昭义、河东真的镇!”

盖寓想要阻止,可他眼见李克用已经下定决心,随即只能闭嘴。

怀揣着割据河东河北的想法,李克用开始催促大军北上。

与此同时,刚刚撤回淮南光州的高骈,很快便接到了刘继隆进入洛阳,并继续出兵逼降河阳,占据忠武三州,并随时准备东进义成、宣武的消息。

“高王,刘继隆一口气占据三镇,如今还要东进占领宣武、义成二镇之举,我们就这样坐视不管吗?”

光州衙门内,高骈坐在主位,皱着眉翻看军报,而王重任则是忍不住开口询问起来。

面对这个问题,高钦也下意识看向高骈,而高骈则慢慢抬头道:

“吾说过,撤回江南,趁机占据江西、福建等处,进取两浙及江东!”

占据江南与刘继隆割据,这已经是高骈能想到最好的办法了。

长江可不比黄河、淮河,长江动则宽阔里许乃至二三十里,且人口损失较少。

如果能占据长江以南全境,起码能有上千万口百姓来支撑大军。

再者,刘继隆麾下兵马大多北方人,即便掌握巴蜀,可巴蜀水性相较于江南还是差些。

隋朝能平灭南陈,主要还是人口倍数于南陈,且南陈君臣**所致。

高骈觉得,自己只要赶在刘继隆统一北方前,先一步统一南方,再牵制刘继隆,使其无法占据河北,那还是有机会形成三方牵制局面的。

哪怕只能维持十几年,高骈也满意了,毕竟如今他即将迈入五十,很难说还能活多少年。

“敕令,令梁缵、杨损二人调转钱粮至东境,待吾南下后,便分兵收复江西、福建、宣歙等处。”

高骈话音落下,王重任便询问道:“如今天子在刘继隆手中,贸然动兵,恐怕会授刘继隆把柄。”

“无碍。”高骈眉头微皱,接着说道:“今运河断绝许久,刘继隆若要讨击河淮诸镇,所用理由,无非就是诸镇恶意阻断漕运。”

“届时刘继隆若提出此议,我军便趁势东进,以诸镇拒不起运钱粮为由,讨伐诸镇,起运钱粮北上给朝廷。”

王重任错愕,高钦则忍不住道:“起运钱粮给朝廷,那不是变相输送给刘继隆吗?”

“权宜之计罢了。”高骈沉着道:“只要拿下江南,届时刘继隆必然与吾撕破面皮,可立即停罢钱粮。”

见他这么说,王重任与高钦才勉强压下了脾气,而高骈也继续道:“敕令,驻兵二万于光、申二州,余下兵马尽数南下江西。”

“是!”二人表情复杂的作揖应下,高骈也不指望他们能理解自己,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在他们退出衙门后,高骈便起身离开了正堂,而此时的天下也因为朝廷的纷乱,继而变得热闹无比。

“直娘贼的,裁军?阿耶家中爷爷打元和年间就当上了牙兵,这裁军是那狗脚刘想裁汰就裁汰?!”

“放火,把城烧了,把人都赶出去,看看谁给救火?!”

河中诸州,随着朝廷准备裁汰河中镇兵卒的消息传出,原本还老老实实归降的河中牙兵,顿时便鼓噪了起来。

各县驻扎的州兵、牙兵都开始聚众作乱,焚烧街坊民舍,并抢掠城内百姓。

一时间,城内百姓哭嚎不断,而河中的乱兵们却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只希望自己能抢的足够多。

“哔哔——”

“直娘贼,谁吹的哨子!!”

突如其来的哨声,吓到了不少正在作乱的河中牙兵,然而此时却传来了整齐的脚步声,使得无数乱兵走到了街上。

“狗鼠的!关西的狗脚兵来了!快出来结阵!!”

“哔哔——”

但见街头巷尾不知何时竟然出现了全副武装的汉军兵卒,他们手持盾牌与金瓜锤、大棒等钝兵,朝着作乱的河中牙兵便逼了上来。

见到逃难的百姓,他们便会松开阵脚,让百姓先突围,随后脚步沉闷整齐的靠向河中牙兵。

“直娘贼的,怕死的还不做鬼了!”

“这里是河中,不是他们的关西,结阵打上去!”

从各处屋舍中涌出的数百河中牙兵聚集一处,结阵之后持长枪、钝兵开始冲向汉军。

汉军不过三百余人,数量明显少于河中牙兵。

即便如此,汉军并不慌乱,而是随着哨声响起,猛然扑向了河中牙兵。

河中军丛枪戳来却见汉军突然让出几条道路,不等河中军反应过来,几门独轮车推来的铁炮摆在了他们面前。

二尺长的铁炮,引线已经燃烧到了尽头,不等他们反应过来,铁炮便骤然震发。

“轰——”

霎时间,数以千计的铁丸扫射当场,将十余步内的河中牙兵当场打死。

“呜呜呜——”

铁炮破阵后,汉军便吹响了号角,骤然发起冲锋。

待到他们冲到河中牙兵面前,当即举起手中金瓜锤,猛然砸去。

第一锤先砸脸,将牙兵脸肉砸得红肿坏死,牙齿连根带血的飞出后,再等跳荡手持大棒照头砸下。

铁胄被砸得凹陷,人也被砸得当场死去。

五百多河中牙兵,仅一个照面便被打死四五十人,只能不断后撤。

“将这群兵痞尽数打杀,一个不留!!”

阵中,汉军校尉不假思索的下达军令,随后便见河中牙兵节节后退,而汉军强势压了上去。

半个时辰不到,五百多河中牙兵被尽数打死,而汉军死伤却并不算多。

类似这样的场景,此时此刻正发生在河中、河阳、陕虢等处地界城池中。

“腊月十七日,浙东节度使董昌令其麾下大将钱镠攻占处州、台州、温州。”

“二十一日,卢龙节度使张允伸闻朝廷平定叛乱,捐献粮二十万石,钱五万贯,绢帛二万匹南下。”

洛阳昔日太子府,如今已经更改为汉王府,府中正堂,张延晖正在诵读桌上的奏表内容,而堂内罗隐、陆龟蒙及张瑛、赵英等人则是安静坐着。

半响过后,随着张延晖读完这些奏表,刘继隆这才开口看向张瑛:“河中、陕虢和河阳、忠武的叛军都收拾如何了?”

“土鸡瓦犬。”张瑛不假思索,同时说道:“闹事很厉害,焚烧了不少街坊屋舍,但我军入城后,他们便如土鸡瓦犬般被击溃。”

“眼下镇压叛军三千七百九十五人,另有四千三百七十二人被俘。”

“我军阵殁二百二十六人,七百九十五人负伤,休养半月即刻重回队伍。”

“此外,河中、陕虢、河阳等处,被焚毁屋舍一万二千四百六十四间,朝廷调拨十二万六千余贯钱为百姓修葺房屋。”

“作乱牙兵家产已然抄没,牵扯亲族约九万七千余人,抄获田亩二百五十七万余亩,钱粮绢帛折色约七十万贯。”

张瑛说到此处,不免小心建议道:

“殿下,不如借此机会,将河中兵卒全部裁汰,反正他们大多都是兵油子。”

张瑛的话,赢得了刘继隆的认可,他根本不准备要这些作奸犯科的兵油子。

哪怕可以重新操训,严整军纪,但这群人早就习惯了顺手牵羊和抢掠东西,而这些是汉军内部不允许的。

此前兵马不足,还需要顾全李昌符、李昌言的想法,而今随着山南东道的三万兵马进驻忠武三州和汝州,便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似乎是看出了刘继隆的想法,罗隐不免作揖道:“殿下,此次牵连的人有些太多了,尽数发配恐怕不妥……”

“河中镇鼎盛时虽有二百余万口百姓,但经过百年动乱,如今百姓五不存一。”

“许多兵卒沾亲带故,所以才能以八千多人,牵连近十万人。”

“若是将十万人尽数发配,那河中必然疲弱,故此不如只牵连父子妻如何?”

“若是如此,牵连之人可降至五万余人,足够充实西域了。”

“反倒是发配太多,恐怕以如今河西、西域情况,难以补给太多粮草……”

罗隐看向张延晖,张延晖经过半年多的学习,自然也清楚罗隐是让他帮忙说话。

若是平常,张延晖肯定不会理会,但今日的话题不同,所以他在罗隐话音落下后,对刘继隆作揖道:

“殿下,罗给事中所言甚至,河西与安西、北庭虽因殿下助力而得以繁茂,但始终无法一次接受十万人戍边。”

“臣以为,发配三万左右,便已经是安西能照顾的极限了。”

张延晖所建议的发配人数,比罗隐建议的还要更少,这也说明了现在的安西农业还没有那么强大。

毕竟发配三万人前往龟兹,最少需要半年才能抵达,而三万人沿途人吃马嚼,最少要吃去十万石粮食。

抵达龟兹后,如果龟兹屯田不行,养不活这三万人,那还得从西州转运粮食,亦或者从于阗采买。

但不管是转运还是采买,以西域广袤的地形,沿途消耗大半都是有可能的。

三万人,每年起码要吃十六七万石,算上路上损耗,那就是三四十万石。

对于安西和西域各国来说,三四十万石的粮食可不好拿。

三万人,已经是张延晖预估的极限了,五万和十万人就更不用说了。

对此,刘继隆也在心里算了一遍,随后才颔首道:“叛军者,论罪二等,下等发配三万人往龟兹戍边,敢有逃者斩!”

“上等七万人,尽数迁徙忠武三州,服徭役三年,所耕种土地收成尽数交归衙门,每口每月发粮五斗。”

“三年后,所耕种土地尽数归其所有。”

“未叛乱者,每人发钱二十贯遣退,后续均田,一并发放田亩,敢有闹事者发配西域!”

刘继隆深吸口气,将自己安排说了出来。

忠武镇的三个州,已经被斛斯光领兵收复,但三个州的情况,说是千里无鸡鸣、万径人踪灭也不为过。

数十万口百姓,在黄巢、王仙芝、秦宗权三人连续数年的祸害下,就这样逃的逃,死的死。

如今迁徙七万多人前往忠武三州,倒也能勉强恢复些生产了。

故此罗隐听到刘继隆安排后,忍不住松了口气,而刘继隆也在想着这大半个月的经过。

如今已经是腊月二十九日,明日便是除夕,而河中、陕虢的事情也耽搁了他大半个月。

这五万兵马,刘继隆是不可能要的,不仅军饷高,还喜欢闹事,战斗力低下,远不如去招募河中、河阳地区的矿工来的实际。

想到这里,刘继隆看向张瑛说道:“从河中、河阳等处招募矿工二万,编练为军,组织扫盲。”

“是!”张瑛不假思索应下,接着说道:“殿下,若是发二十贯退伍费,那差不多要调拨八十七八万贯,朝廷……”

“朝廷眼下没有钱粮。”罗隐见状率先开口,接着解释道:

“自朝廷动乱以来,江南及河淮诸镇,尽皆没有起运钱粮,而此前河东等处运抵的钱粮,基本都被三贼消耗一空。”

“如今长安府库中,倒是还有八十余万贯和二百余万石粮食,但东运至洛阳后,粮食恐怕只能存下六成。”

长安、洛阳近七百余里路程,想要调运一石粮食东进,起码需要挽马车往返二十日。

路上人吃马嚼,加上民夫工价,二百万石粮食东运能运抵一百二十万石都算十分不错了。

刘继隆闻言,当下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颔首道:“诸道转搬粮食进入关中,再走关中转搬进入洛阳。”

“一百二十万石粮食若是能东进,则可平抑诸州浮动粮价,也能为我军擢取些许利益来遣散乱军。”

罗隐闻言应下,而此时陆龟蒙则是对刘继隆作揖道:

“殿下,关西一千八百余名官员,五千五百余名吏员,均已经调往诸州县,不日便将开始执行政令,登籍造册,丈量田亩。”

“嗯。”刘继隆颔首,不忘吩咐道:“汝州、唐州、许州、蔡州、陈州等处,以及郑州及颍州等处,尽皆蠲免明年赋税。”

“凡落户五州者,皆蠲免赋税一年,每口不论男女,发田十亩。”

“是!”陆龟蒙不假思索的应下,而刘继隆也借此机会看向张瑛:“派去受降郑州的兵马,已经进驻郑州了吗?”

“回殿下,已经进驻郑州了。”张瑛回应,同时继续说道:

“杨复光、杨复恭等三千余名残军均已投降遣散,李侹及杨复恭、杨复光等人已经送回洛阳圈禁起来了。”

“三日后,这些北司的宦官将会指认本属田亩、宅邸及别墅,所指出宅邸、田亩尽皆抄没。”

“不过他们手中并没有传国玉玺,据传是当时招提寺兵乱时,被一名叫做田允的内常侍盗走了。”

张瑛眼下负责宫禁,杨公庆及西门君遂都归他节制,沟通宫廷与宦官也属于他本职。

杨复光等人的招降,眼下也是他在负责。

“这么说,玉玺丢了?”

罗隐、陆龟蒙等人尽皆忍不住站了起来,而刘继隆则是开口安抚道:“不必惊慌。”

“这内常侍官职不低,盗走玉玺,肯定是要交给旁人,换取富贵。”

“此前招提寺内乱时,洛阳四周的势力就那几人,这内常侍不是去寻康承训,便是寻了高骈。”

刘继隆看向张瑛,对他吩咐道:“你派人去查查,看看这个人与高骈、康承训的关系如何,与谁更密切。”

“是!”张瑛倒是没有想到这点,只觉得有了突破口,也没这么焦虑了。

见刘继隆没有吩咐的,他便主动询问道:“殿下,杨复光这些北司宦官指认了田产后,应该如何处置?”

对于北司这些宦官,既然刘继隆承诺了指认过后不会斩尽杀绝,那张瑛自然不会自作主张。

不过怎么安排这群人,他还得仔细询问。

对此,刘继隆略微沉思,倒是不想浪费这群人,毕竟北司宦官的文化素养还是有保证的。

这群人既然都是宦官,那倒是可以将他们调往土浑地区,让他们在土浑地区修建佛寺,出家为僧。

想到这里,刘继隆对张瑛说道:“吾欲在土浑地区修建佛寺,设置传教僧官。”

“这些宦官无人欲,且善于勾心斗角,倒是可以先留下,等待悟真大德抵达洛阳,再进行商议。”

把佛教传播整个吐蕃和吐谷浑地区,开设佛堂,修建佛寺来汉化当地,这是刘继隆的初步设想。

只是在传播过程中,佛教的性质肯定不能变,尤其是不能融入印度的湿婆派和性力派。

佛苯之争后,吐蕃佛教之所以会搞出许多血腥祭祀,最重要的就是因为融入了印度的湿婆派和性力派,接着又引入了尸身法等神鬼祭祀。

这点在刘继隆看来是不被准许的,他需要的是让吐蕃人感受汉文化魅力,而不是畏惧。

僧官制度如果用好了,吐蕃高原将数百年都翻不起风浪,而自己也能扶持没卢丹增,将整个吐蕃统一。

“悟真大德三日前已经抵达秦州,元宵前后应该就能抵达洛阳。”

张延晖对刘继隆解释着:“按照殿下要求,此次东进的除了三危山外,还有沙州其余名寺僧人,共计三百七十二名僧人。”

“多少?”刘继隆听着这个僧人数量,不免皱眉,接着对张延晖询问道:“如今河西、西域、北庭之地,到底有多少僧人?”

张延晖见刘继隆询问,自小在沙州翻看图籍的他,自然清楚如今河西、西域之地的僧人数量,所以不假思索回答道:“约五千七百人左右。”

得知张淮深麾下竟然有这么多僧人,刘继隆无奈叹了口气。

尽管他知道,归义军内部的僧人数量不少,甚至发展的有些畸形,但他没想到竟然这么畸形。

如今河西、西域两处地方不过三十余万口,而僧人便有五千七百人,相当于每五十个人里,就有一个僧人。

这些不事生产的僧人,主要依赖信徒的施舍和当地衙门的资助来维持生计。

这导致了僧侣群体的特殊社会地位,他们不需要参与劳动,但同时也不承担社会生产的责任。

这样的局面,也得亏是有刘继隆在后面支撑,不然以河西的人力物力,恐怕连维持现状都十分困难。

想到这里,刘继隆便已经想到了该如何对佛道改制,又该如何将佛道更加正规化,职业化。

不过这点,还需要悟真抵达洛阳,配合他才行。

将此事搁置一旁,刘继隆示意张延晖继续诵读奏表,不过下份奏表的内容,就让刘继隆有些动容了。

“二十三日,兖海节度使朱全忠合兵天平节度使张思泰,二人率军于大野泽击破黄贼,甲首七千,黄贼退回曹州。”

张延晖说罢,刘继隆抬手制止他继续下去,同时看向默默不出声的赵英:“黄贼和朱全忠有多少兵马?”

赵英眼见刘继隆询问,顿时恭敬起身:“黄贼兵马约三四万,朱全忠兵马则在三万左右。”

对于朱温,刘继隆还是挺感兴趣的,但也仅此罢了。

等关西的钱粮跟上,他也差不多该拿下河东与河南,到时候朱温投降,他倒是可以看看这人。

如果不投降,那刘继隆就只能送他下去了。

在他这么想的同时,一名兵卒出现在了堂外,赵英见状看向刘继隆,刘继隆则示意他可以出去。

赵英离开正堂,张延晖这时拿起来先前张允伸的那份奏表递给刘继隆。

刘继隆接过查看,随后点头道:“张允伸所求,无非就是我能庇护他子嗣,这点我可以手书保证。”

“不过这么一来,我军眼下需要做的,就是先夺下河东、大同两镇了。”

提起河东和大同,刘继隆就想到了在中原大放异彩,却没有任何犒赏的李克用。

“敕令,以李国昌、李克用父子中原讨贼有功为由,召其入京担任左、右羽林将军。”

眼见刘继隆如此敕令,罗隐作揖道:“殿下,此二人恐怕不会来。”

“吾清楚,要的就是他们不来。”刘继隆说着,同时起身看向了身后的大唐舆图。

他伸出手指向河东,接着向上指向大同,继而说道:

“眼下北方还有些寒冷,等到来年三月彻底化冻后,便可以二人不入朝为由将其讨平,借道河东北上时,再出兵占据河东。”

“现在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从长安剩余六十万石粮食中,转运三十万石前往河中,届时由安破胡为主,王重荣为副,领三万大军北上大同。”

三万汉军北上征讨河东和大同,这未免有些杀鸡用牛刀了。

不过对手是李克用,且此次不是刘继隆亲率大军前去,所以准备充足些没有错。

“臣领命……”

见刘继隆已经定下明年三月收复河东道全境,罗隐便闭上了嘴,恭敬接令。

与此同时,走出去半刻钟的赵英也返回了堂内,但脸色有些不好看。

见状,刘继隆便示意罗隐等人先去吃饭,单独留下了赵英。

“如何?”

刘继隆看向赵英,赵英见堂内没有其他人,这才作揖道:“近来洛阳之中有人传出流言,声称殿下挟天子以令藩镇。”

“呵呵……”刘继隆轻笑:“任他们说吧,无需在意。”

“眼下只要收集这群人为非作歹的证据,再让我们的人在后天的大朝会上弹劾即可。”

“不过到时候殿内多准备些人,避免这群虫豸狗急跳墙。”

“是!”赵英应下,刘继隆接着又吩咐道:

“我们此前散落各地的谍子,是时候重新聚集起来,向江南、岭南、齐鲁、河北等处渗透了。”

“此事所需钱粮,你可尽数从府库调拨。”

“此外,想办法以使者为借口,派些兵马前往琼州,吾要知道,先前派遣去的人都为何消失,吾所求的棉花又是否存在。”

“是!”赵英听到刘继隆再次提起琼州的事情,立马又继续上心了起来。

此前高骈挡在南边,刘继隆想要派遣兵卒伪装商队南下也不容易。

如今他手中有天子,完全可以用朝廷的名义派遣使臣和兵马往琼州探索,高骈也不会阻拦。

高骈的意图是什么,刘继隆十分清楚,无非就是效仿南北朝局面,形成南北割据的态势。

如果高骈与那内常侍的关系不一般,那刘继隆可以肯定高骈是准备等自己登基即位后,再以玉玺扶持李唐宗室为帝,形成北汉南唐的局面。

他想的倒是不错,但等临州的火炮将倍径问题解决,高骈试图依托长江对峙的想法便将成为个笑话。

“临州那边,你派人去看看,看看火炮倍径能到什么程度了。”

刘继隆对赵英交代着,赵英点头应下,随后见刘继隆没有别的吩咐,便躬身退出了正堂。

在他退出的同时,洛阳城内的流言蜚语也越来越多,但刘继隆并不在意。

只要他不犯何进、尔朱荣、高澄那样的错误,而是牢牢掌握兵权,保障自己安全,那这群人不过跳梁小丑罢了。

如今的他,只需等待几个月,等到关西粮草运抵洛阳,他就能大军东进了。

在他这么想的同时,距离洛阳五百余里外的曹州,此刻却变得无比凶险了起来。

“杀!!”

“杀黄贼,赏钱百万,拔擢三级!!”

“砸下去!”

“嘭——”

曹州冤句县,作为如今大齐朝廷的国都,黄巢没想到自己还会有机会回来。

令他更没想到的是,昔年在官道旁请求加入他们的那个少年郎,如今竟能将他逼到如此地步。

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坐在昔年黄氏院中的黄巢缓缓抬起头来,只见黄揆快步走入堂内,连忙作揖:“陛下,三镇聚兵五万猛攻,滑州、濮州已经丢失,我们只剩曹州了。”

“趁冤句县外的官军不过万余,我们趁此机会绕道南下吧!”

“城中还有近万天平忠孝军,这是我军唯一的机会了!”

黄揆的话说罢,黄巢忍不住道:“濮州有葛大郎,如何会失陷如此之快?”

眼见黄巢提起葛从周,黄揆便瞪大眼睛,拔高声音道:“葛从周、张归霸、张归厚及霍存等狗杂,眼见朱三郎势大,竟相继投降了!”

“你说什么?”黄巢闻言,语气虽然还算冷静,可脸色却如霜打的茄子,毫无生气。

“陛下,不若投降刘继隆如何?”

黄揆突发奇想,可黄巢听后却苦笑道:“他拥立了朝廷,而朕攻入洛阳,他如何可能接受朕投降?”

“罢了,南下便南下吧,正好南边乱成了一锅粥,宋威将水师都调往了浙东,我们兴许也能有渡江南下的机会。”

黄巢缓缓起身,深吸口气后,最后看了眼自家的老宅:“南下……”

“杀!!”

随着黄巢决断,他最终带着尚让、黄揆、黄邺等人杀出冤句,突围向南赶去。

得知他突围,正在从濮州南下的朱温便忍不住叫骂道:“这黄二郎倒是能跑,某倒要看看他能跑到哪里去!”

谢瞳见朱温有些脾气上头,当即对他作揖道:“节帅不必在意,黄巢精锐丧失大半,即便南下,也恐怕很难突破徐州、淮南两镇。”

“如今刘继隆奉天子以令不臣,转瞬间便吞并了三镇,足以说明其实力。”

“某以为,不若借口平卢节度使韦宙不满朝廷,趁机出兵占据平卢。”

“占据平卢?”朱温皱眉,有些不安道:“占据平卢虽好,但如此来做,岂不是授把柄与刘继隆?”

“自然。”谢瞳没有否认,所以他主动道:“刘继隆不可能放着宣武、义成镇不管,所以节帅可向刘继隆献出滑州,以此讨好刘继隆。”

“好!”朱温闻言没有半点犹豫,毕竟曹州、滑州作为此前蝗灾爆发的地方,当地百姓早就十不存一。

抛弃一个破败的州,获得平卢镇,这个买卖十分划算。

不过只是抛弃滑州,那刘继隆便将与自己接壤,这并不利于自己。

想到这里,朱温看向自己身后那多达两万人的队伍,继而看向谢瞳:“将滑州交给刘继隆,曹州归还张思泰,我们撤回兖州。”

“节帅高见!”谢瞳顿时明白了朱温的想法。

“三郎,这么做我们得到了什么?”

朱存听到朱温要把好不容易得到的两个州交出去,顿时有些着急了。

谢瞳见他着急,只能与他解释起来:“我们实力薄弱,直面刘继隆兵锋并不好。”

“如果能让张思泰挡在身前,届时刘继隆即便出兵讨击,也是先讨击张思泰,然后才轮到我们。”

朱温颔首,随后补充道:“丢失二州固然可惜,但招抚了黄贼如此多兵马,难道还不够吗?哈哈哈……”

他笑声爽朗的调转马头,不多时便更改了军令,率军往兖州撤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