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466章 北司灭亡(万字大章)

归义非唐 第466章 北司灭亡(万字大章)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窸窸窣窣……”

“都加把力,早些扎好营帐,汝等也能早些歇息!”

“砸……”

临汝县北二十余里外的平原上,当近十万人的营盘在六万民夫动手下开始搭建,此处平原当即便热闹了起来。

穿着战袄的兵卒按照队、伙站立各处,身后则是穿着单薄布衣,饿得骨瘦如柴的十余名民夫。

民夫们正在为这些兵卒搭建帐篷,手上活计不敢怠慢,目光呆滞麻木。

说是民夫,实际上就是军队抓的流民,不过这年头当民夫也比当流民好,只因为民夫还能有口吃的,而流民多半连草根都没有吃的。

正如这汝州北部地界,刚刚经过秦宗权兵乱的汝州,此刻说是百里无人烟也不为过。

秦宗权的大军尤为残忍,沿途百姓,大多进了他们的腹中。

遭到马殷、刘建锋的背叛后,秦宗权立马率军南逃伊阙,继而走入熊耳山深处,躲到了陆浑县(嵩县)。

如今的他,仅有残兵数千人,梁县的孙儒在看到秦宗权逃亡后,干脆投降了高骈。

高骈将其麾下食人者裁汰,只留下不到五百兵卒交给孙儒。

孙儒也感觉到了高骈对他的不信任,但他只是干笑,沿途不断奉承高骈。

正如当下,面对高骈布置井井有条的营盘,孙儒连忙献媚:“高王行兵布阵,皆乃兵家雄才。”

“哼……”高钦冷哼,显然看不过孙儒如此行径。

对此,高骈没有打断二人,只是自顾自检查着军营,同时对高钦吩咐道:“塘兵多放些,保障二十里内不会出现敌军。”

“是!”高钦果断应下,但这时却见有名都将策马而来,慌乱下马对高骈作揖。

“高王,叶县、襄城、相继传来急报,关西出兵自唐州北上,五个时辰前便越过了襄城,兵马前后不少于万五之数。”

高钦与孙儒纷纷下意识看向高骈,却见高骈气定神闲,毫不慌乱。

“阿耶……”

高钦小声开口,高骈却道:“吾早已料到刘继隆会趁此机会动手,只是没想到他们这么快。”

高钦闻言叹气,咬牙道:“若非齐元简等人假传圣旨,我等如何会被耽误两日。”

“倒是那康承训,先帝如此器重他,他却在如此关键时刻畏畏缩缩。”

“若是刘继隆所派兵马进驻登封,那我们岂不是失了先机?”

高钦将自家阿耶之所以南下,全部归根到了齐元简等人假传圣旨的责任中去。

面对他的这些话,高骈并未回应,只是交代道:“继续按照如此规矩,将营盘巡视一遍。”

“是!”高钦不甘作揖,孙儒也只能继续跟着高钦。

在他们二次巡查营盘时,高骈却走向了牙帐,身后跟随数十名护卫。

这些护卫一个个都是身高六尺之人,是数万大军中百里挑一的勇士,足有五百余人。

高骈将他们编为一军,号燕子都,作为他亲军驱使。

在燕子都的护卫下,他很快回到牙帐,而此时牙帐内正坐着两大一小三道身影。

“高王!”

熟悉的声音响起,高骈并不紧张,而是走向桌案,亲自点燃了蜡烛。

昏黄的蜡烛让帐内明亮些许,露出了那两道身影的面孔,赫然就是带着玉玺、圣旨消失不见的田允。

站在田允身旁的,则是二十五六岁的田令孜。

至于那道矮小的身影,则是咸通皇帝李漼的第五子,普王李俨。

李俨不过九岁,还有半个多月便迈入十岁了,但即便如此却依旧稚嫩。

“参见普王殿下……”

高骈平静作揖,并很快起身。

李俨被田允带人护送,一路南下,路上见到了许许多多人物,虽然年纪不大,却已经知道了如今局势不对劲,并不敢像平常那样肆无忌惮。

面对高骈的行礼,他能感受到眼前之人是个气势不下自家阿耶的强人,只能磕绊道:“平身……”

“谢殿下。”高骈依旧讲究臣礼,李俨则不敢摆架子,在高骈转头后也依旧站着。

高骈看向田允这对父子,接着又看向了桌上的一个匣子,接着走上前去,缓缓将其打开。

烛火在灯台上跳动着,将高骈的影子扭曲着投在牛皮帐壁上,也将匣内器物展现。

一尊三寸等边,淡黄带绿的玉玺在昏暗的环境下泛着幽光,五条螭龙矫健交错,四足踏云,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错觉。

高骈伸出手去,十分轻松的将这尊玉玺拿了起来,但玉玺一角破碎,改黄金补足。

玉玺右侧,并无“天命石氏”、“大魏受汉”等雕刻,而是十分完美。

高骈将其底部翻转过来,但见底部以篆文雕刻八字,印泥还存在其中,呈现“血红色”的八个篆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望着这八个字,哪怕高骈自嘲自己年近半百,但此刻也不由得气血翻涌了起来。

站在旁边的田允见他一直把玩玉玺,连忙走上前来说道:“高王,如今玉玺、圣旨皆在我们手中,普王殿下又是先帝生前最疼爱的儿子之一。”

“如此情况,为何还要北上拥立太子,而不是迅速南下,拥立普王殿下?”

田允冒着巨大危险,带来了玉玺和李俨,为的就是得到一个拥立之功。

如今见高骈一变再变,他不由得有些着急起来,而高骈则是小心翼翼的将玉玺收入匣中,接着看向田允。

他的表情并无变化,可目光却变得凌厉起来,让田允都不由下意识躲避开来。

“吾若眼下拥立普王,刘继隆必定以扫除霍乱为名,出兵讨伐吾。”

“他既然已经派人拥立监国,此事便暂不可变。”

“诸如陕虢、河中等宵小,不日便会被其讨平,而我军要做的,就是在他出兵东进前,护住陛下。”

高骈清楚,刘继隆一旦决定东出,势头必然锐不可挡,这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哪怕就算是他也无法阻止。

正因如此,现在的他根本不指望能控制李佾来限制刘继隆,反而希望刘继隆去拥立李佾。

只要刘继隆拥立李佾,便肯定会利用朝廷的名义来讨伐不臣。

届时刘继隆的势力越来越大,高骈就不信他麾下臣子会不动心。

哪怕他不想登基称帝,他下面的人也会主动帮他登基称帝,而那时便是玉玺和李俨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他从没想过自己能从刘继隆手中保住河东河北及中原,他想要的,始终都是割据江南,形成对立之势。

他敢这么想,也是因为如今的山南东道、河南道,几乎都被黄巢和官军、秦宗权等势力打了个破败。

刘继隆想要恢复河南道,至少也需要几年时间。

几年又几年,有希望总比没希望要好。

这般想着,高骈深吸口气,而此时帐外却响起了高钦的声音。

“阿耶!”

“说。”高骈没有准许高钦入内,高钦见状只能在门外硬着头皮禀报:

“王郎君传来消息,刘继隆派出骑兵疾驰,眼下已经进入登封了。”

“朝廷有旨意,令我军驻扎登封以西少室山,不得前进。”

“吾知晓了。”高骈没有太多变化,早在他听到汉军离开唐州时,他就猜到了这一刻。

“敕令,大军明日驻扎颍阳,收复伊阙,再由汝分兵五千攻打陆浑,将秦宗权生擒带来,献给陛下。”

“末将领命!”高钦不假思索应下,接着起身退出了牙帐返回。

听到他离去的脚步声,高骈这才看向了田允三人,眼神闪烁间吩咐道:

“吾会派兵三百,趁夜色将汝二人及殿下送往岳州,其余事情,不必汝二人操心,只需等待富贵即可。”

“好!”田允听到自己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不由得松了口气。

田令孜则是在哄着李俨,想着南下后的富贵生活。

见他二人没有其他意见,高骈召来军中参军邝师虔,着其亲自率领三百燕子都兵卒,护送田允三人南下,尤其着重交代了将匣子送抵岳州。

邝师虔模样清秀,年纪不过二十二三,得到如此重任,自然十分重视,连声答应。

不多时,他便带着田允三人离开了牙帐,直奔南边的岳州而去。

在他们南下的同时,此时的告成县内已然聚集起了康承训为代表的两万多兵马。

有汉军在登封压阵,他们倒是不敢闹出什么事情,毕竟谁也不知道汉军后续还有多少兵马抵达。

眼下的他们,只能不断监视着北边十余里外的登封县,而登封县内则是直接被斛斯光彻底派兵管控起来。

官员们不得走访同僚,所有常议只能在衙门,在斛斯光眼皮底下进行。

斛斯光令张瑛率领二百多进奏院汉军兵卒和一千东畿兵马、两千神策军往轩辕关赶去。

从当下的局势,他判断齐元简肯定会在陕虢兵马到达的第一时间强攻轩辕关,亦或者绕道突袭登封。

陕虢兵马调度最少需要四天时间,而今已经过去三天,所以北边的进攻在明日便会抵达。

按照斛斯光的估计张瑛他们依靠轩辕关,坚守三日不成问题,而汉军的马步兵最迟两日后便能抵达。

有了五千马步兵的加入,守住轩辕关无疑十分轻松,所以在控制登封县后,斛斯光干脆放飞了张瑛手中为数不多的长安信鸽,同时派出快马向长安传去消息。

长安洛阳之间猛禽确实很多,但猛禽拥有各自的地盘,而飞鸽传书虽然快,每次却需要损失大量信鸽来掩护少数信鸽,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

当信鸽放飞后,斛斯光便彻底等待了起来,而高骈也在翌日向朝廷派出了使者。

“渤海郡王已经率军收复颍阳,如今正在收复伊阙、陆浑二县。”

“闻汉中郡王出兵拥立陛下,渤海郡王特意输送两千石粮食往登封而来,希望能保障陛下及朝臣衣食。”

登封县衙内,高骈派出的使者顾云正在向堂内大臣及李佾解释高骈作为,并时不时看向斛斯光。

斛斯光没有什么举动,仿佛一个局外人一般。

李佾见他不说话,只能看向路岩三人。

刘瞻见状,只能开口道:“渤海郡王忠心为国,朝廷已经感受到其心意。”

“今三贼作乱,若渤海郡王能收复伊阙关、大谷关,则朝廷可高枕无忧。”

刘瞻很想说让高骈靠近登封,但就高骈如今的举动来看,他显然不敢与刘继隆角逐。

既然如此,那朝廷就只能继续受制于刘继隆了。

想到这里,刘瞻黯然惆怅,而路岩及萧溝则是沉默不语。

“爱卿心意,朕已了解,只可惜国库空虚,无法为爱卿调拨钱粮。”

李佾说着些客套话,而顾云也恭恭敬敬的听着,时不时回答两句。

登封的情况,顾云已经看了个大概,显然是已经彻底被汉军所掌握。

因此在几番客套后,他便离开了登封,往颍阳折返而去。

在他走后不久,北边便有快马加急南下,杨复光果然联合陕虢李昌言,率军一万驻兵轩辕关以北。

只是由于张瑛率军进驻轩辕关,使得他们不敢轻动。

斛斯光得到消息后,当即便再度召集百官于衙门重开常议,对李佾作揖道:

“陛下,三贼南下入寇轩辕,眼下已经得到遏制。”

“臣建议调遣康使君及其麾下兵马攻打大谷关、伊阙关。”

斛斯光虽然不把康承训那两万多人放在眼里,但登封县内毕竟只有两千多汉军。

如果能趁此机会将康承训调走,那则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

“陛下,臣附议……”

三相不敢表露违抗之心,只能硬着头皮附议。

“既然如此,那便调康使君率军前往收复大谷关吧。”

李佾无奈,他毕竟只有十四岁,所以在面对斛斯光这样的河陇厮杀出来的将领时,不免有些露怯。

只要路岩三人不敢反驳,他就不敢提出相左的想法。

“陛下英明!”

斛斯光见状作揖,随后便看向了南衙路岩等人。

路岩等人无奈,只能派人起草圣旨,用伪造的玉玺发去旨意。

半个时辰后,接到旨意的康承训并未立即动身,而是以搜集粮草为由,继续耽搁原地。

这样的耽搁,直到午后许州方向出现汉军踪迹才宣告结束。

一个时辰后,高淮亲率数千马步兵抵达登封城外。

这则消息的出现,让登封县内的官员们再度黯然起来。

“怎么只有这点人?”

城门处,斛斯光质问刚刚下马的高淮,高淮闻言解释道:“距离太远,有一千三百多弟兄因为马力不足而掉队,末将已经将他们安置原地,等待与马副都督共同北上。”

闻言,斛斯光便不再说什么,只是对高淮交代道:“汝先与弟兄们休息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辛苦些,分兵三千前往轩辕关。”

“北边三贼已经派兵五千在轩辕关以北驻营,想来陕虢后续兵马很快就会抵达。”

“末将领命!”高淮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在汉军中受到的教育就是“军人以服从为天职”。

休整半个时辰后,高淮便留下六百多人进驻登封,自己亲率三千马步兵赶赴登封。

不过二十余里路程,对于马步兵们来说,两个时辰便轻松抵达。

随着三千汉军进驻轩辕关,观望到轩辕关汉军旗帜变多的杨复光也脸色难看了起来。

不过此时比他脸色更难看的,是站在他身旁的李昌言。

“直娘贼,怎地来的这么快!”

李昌言忍不住骂出口来,继续道:“从唐州到此,起码三百里,他们是怎么来的这么快的?!”

“哪怕大军疾行,最少也需要五日时间才对!”

杨复光没有理会李昌言的谩骂,而是沉着脸道:“事情不好办了……”

他清楚自家阿耶想做什么,无非就是趁刘继隆兵马抵达前,先一步把李佾给讨平。

只要讨平了李佾,然后再派人交好刘继隆,刘继隆没了正统,自然也就没了进攻朝廷的借口。

若刘继隆再想进攻朝廷,他们则是可以调遣没有选择的高骈、康承训来驻守关东。

结果他们为了调遣兵马才耽误了两日,刘继隆的兵马便已经抵达了登封,所有计划都因此而破产。

“眼下又该如何?”

李昌言自然也知道局面向不利他们的发展,不免有些着急起来。

南边的汉军数量不多,但陕虢西边的关中可是有不少汉军。

如果刘继隆挥师东进,那以他们兄弟俩的兵力,肯定是守不住河中、陕虢、洛阳的。

“先撤军返回偃师!”

杨复光抉择再三,还是决定先撤兵,不在一马平川的洛阳盆地和汉军交锋,而是撤回偃师,依靠雒水和邙山来与汉军拉锯洛阳。

反正雒水在手,江南钱粮都能被截留,不怕没有钱粮。

“好!”

眼见杨复光下令,李昌言立马调遣兵马,放弃了在轩辕关和汉军对峙的想法,向南边的偃师后撤而去。

在他们后撤之余,长安的刘继隆却已经收到了昨日斛斯光派人放出的信鸽,得到了其中消息。

“陕虢河中不过五万兵马,披甲有限,不足为虑。”

谈话间刘继隆缓缓抬头,只见王府正堂坐着十余名官员,堂外还站着数十名官员。

这些官员中,除了郑畋等心怀大唐的部分官员外,其它官员都目光灼灼的盯着刘继隆,等待他下达敕令。

面对这些目光,早已准备好了粮草兵马的刘继隆也拔高声音看向高进达:

“敕令,在同州、华阴、渭南等处征募民夫十万,南衙准备挽马车五万辆,准备将京仓粮食转运至前线。”

“敕令,安破胡、王重荣,分别进攻潼关、河东,一月内攻下陕虢、河中二镇!”

“凡参军民夫,皆发冬袄一件,布鞋一双,月钱六百。”

“凡东进阵没将士,皆发抚须钱百五十贯,子嗣兄弟优录官学,其户田亩,免赋三年。”

“凡我军东进之地,置官吏,复垦土地,严查境内滩涂,预防蝗灾,均田百姓。”

“凡所复州县,民无食者,皆由南衙调遣民夫转运粮食,归入官仓,以州县官员以工代赈,每日发粮赈济百姓,以全百姓性命!”

刘继隆慢条斯理的将一条条政令说出,高进达等人也恭恭敬敬的作揖应下。

眼见他们应下,刘继隆继续三令五申:“凡我军东进收复之地,将兵不可与民争,不可掠民财,更不可强征而克扣其赏。”

“军中将领,且需记得,汝等官职不论高低,当兵之日,虽刮风下雨,袖手高坐,朝廷也少不得汝等一日三分。”

“这钱帛粮食不论多寡,分毫皆由朝廷征派地方百姓办纳来的。”

“军中将领兵卒,在家之时,哪个不是耕种的百姓?”

“且思量在家种田时所纳钱粮之苦楚艰难,当明了今日百姓不易。”

“今虽参了军,习得了文化,皆百姓供养汝等方成。”

“百姓不求汝等回报,唯指望尔等能在危难时保全他,汝若为难于他,养汝何用?”

“便是官官相护,使军法漏网,吾杀不得汝,天也假手于人杀汝。”

“今日之言,可尽抄录发于军中,敢有犯者,斩其人,家产抄没!”

晚唐兵害太甚,汉军虽然军纪森严,但架不住有人邪念升起。

刘继隆把事情都三令五申交代好,总比事后亡羊补牢,暗自悔恨好。

“遵令!”

堂内外官员,尽皆拱手作揖,随后便退出了汉王府,往南衙返回而去。

留下的官员,仅有高进达、崔恕、韩正可及王式、窦斌、郑畋、陈瑛等人。

“陛下,如今斛斯都督已经护住了天子,我军也即将东进,届时天子又该如何处置?”

高进达提出了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刘继隆想要如何处置李佾。

以汉军的实力,完全可以奉天子以令不臣,看不惯谁就讨平谁,逐步蚕食天下。

关键在于拥立天子,讨平天下后,准备走什么路线。

在南北朝以前,通常都是走三辞三让的路线,然后即位在二王三恪。

不过后来二王三恪的制度开始崩坏,不讲这套的人越来越多,更多人追求斩草除根。

正因如此,高进达才会试探性询问刘继隆,毕竟他也吃不准刘继隆的态度。

对此,刘继隆并没有把李佾接到长安来的想法,毕竟他可以看出,经过李佾、李侹的这场闹剧,天下必然会开始一个新的动乱。

届时诸镇都不听朝廷军令,朝廷能管的也就只有那一亩三分地。

把李佾接到长安来,虽然方便控制,但也属于给自己找了个麻烦。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将他安置在洛阳,形成表面上的君臣共治。

圈出洛阳城来,让李佾他们在城内自己玩闹,再派人监视即可。

洛阳城以外的地方,自然还是归属汉军官吏治理。

如今局势虽然有变,但刘继隆大致的计划却没有变。

先拿下河南,恢复生产的同时再拿下河东,对河北形成居高临下和南北包夹的局面。

等拿下河北,河南也休养的差不多了,可以为大军供给粮草进攻淮南,继而利用蜀中水师攻略江南即可。

“天下动荡太久,也是时候重新归于太平了。”

刘继隆开口说着,郑畋则是低着头,忐忑不安的等待刘继隆答案。

好在刘继隆也没让他等待太久,直接开口道:“朝廷依旧置洛阳。”

一句话表达了态度,刘继隆便缓缓站了起来,郑畋也松了口气。

待到刘继隆离开正堂,郑畋才与众人拱手作揖,先后离开了汉王府。

在他们离开汉王府的同时,李侹与李佾分别发出的圣旨,也在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扩散。

关中在征募民夫,河西、华阴等处五万汉军正在准备。

杨复光、李昌言撤往雒水以北的偃师县,河中与陕虢也开始加固河东、潼关的防御。

高骈没费太大力气,便收复了伊阙和陆浑县,并生擒了秦宗权。

康承训收复伊阙关和大谷关,向登封报捷。

马懿率领一万汉军步卒不断北上,沿途不断招募民夫,最后带着一千多马步兵和一万步卒,以及三万多民夫抵达登封,占据告成县,形成掎角之势。

两个朝廷的旨意不断传达,魏博的韩君雄、成德的王景崇,卢龙的张允伸等没有表态。

除此之外,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崔铉,以及北边大同防御使李国昌也没有表态。

河朔三镇不表态,作为大唐掣肘三镇的河北三镇也自然不敢表态,毕竟站队失败,旁边的成德、魏博可说不准会起兵攻打他们。

如此下来,河东、河北两道只有河中、陕虢已经响应,以及河阳部分都将响应。

眼见局势大乱,黄巢也干脆不再东进,而是直接占据曹州、濮州,与天平军张思泰、兖海军朱温开始对峙拉锯。

江南的宋威才得到消息,便得知浙西的董昌开始吞并浙东州县,双方摩擦不断。

福建、江西、宣歙等处还未收到消息,而远在安南的蔡袭就更不用多说。

腊月初六,刘继隆以陕虢李昌言、河中李昌符二人作乱为由,出兵征讨二人。

在檄文发布第一时间,王重荣率二万汉军渡黄河,强攻河东,而安破胡也指挥三万兵马,猛攻潼关。

“放!!”

“嘭嘭嘭——”

滚滚黄河咆哮而去,却比不过潼关面前二百台投石机齐齐发作。

三万汉军列阵以待,身后更有六万民夫为他们驱使挽马车,不断搜集投石。

此时潼关之中仅有陕虢守军五千,面对三万汉军的强攻,他们被打得抬不起头来。

刘继隆主动进攻的消息,很快就从潼关送往了偃师。

当偃师的齐元简、李昌言、杨复光等人得知刘继隆出兵后,他们便慌乱了起来。

“直娘贼!当初说好了能讨平李佾,如今李佾被刘继隆派兵护着,刘继隆又调兵猛攻潼关。”

“潼关那边只有五千人,根本坚守不了几日,继续这样下去,我们都得被刘继隆赶下黄河去!”

李昌言在偃师衙门里破口大骂,他本以为齐元简等人胜券在握,不曾想居然把局面搞得如此糟糕。

早知如此,他说什么也不会响应杨玄阶,如今被刘继隆打作叛贼,便是想要投降也困难了。

“怕个甚,与他们拼!”

杨玄阶不耐烦的拍案而起,李昌言见状也直接嘲讽:“拿什么拼?拿你们这些没有卵子的神策军拼吗?!”

“你混账……”杨玄阶没想到李昌言竟然敢骂自己,一时间不免有些上头。

好在杨复光就在旁边,而他此时也看得清楚。

从他们没能第一时间拿下李佾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输了,后来根本就不该拥立李侹。

拥立李侹,完全是在帮刘继隆找东进的借口。

如果当时他在偃师,他绝不会干这么蠢的事情,只可惜他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事情已经成了,根本无法阻止。

如今刘继隆东进,如果再惹恼了李昌言,说不定这厮就直接发作,把他们尽数杀了,用他们的人头去投靠刘继隆去了。

“阿耶,消消气……”

杨复光眼神隐晦示意,杨玄阶这才反应过来,察觉自己冲动了。

偃师众多兵马,只有五千人听从他们,剩下一万兵马都只听李昌言的。

李昌言要是真的动刀兵,那他们恐怕很难逃脱。

想到这里,杨玄阶只能憋下这口气,向李昌言作揖道:“是老夫刚才孟浪了。”

“哼!”李昌言不想与他们多说,起身便要向外走去。

杨玄阶怕他,他也怕杨玄阶他们直接在衙门里把自己宰了,所以他着急出去。

杨复光见他如此着急出去,连忙咬牙看向杨玄阶等人:“李昌言、李昌符两兄弟,只可共富贵,不可共患难。”

“眼下刘继隆来势汹汹,陕虢和河中根本阻挡不了太久。”

“如今局面,不如直接走运河南下。”

杨玄阶与齐元简闻言纷纷皱眉,齐元简不满道:“若是南下,岂不是把洛阳让给了他们?”

“长安都在他们手中,还担心什么洛阳?”杨复光的话让几人语塞。

这时,反倒是平日里不成器的杨玄冀主动说道;“刘继隆麾下兵马太过骁勇,昔日以数万横击朝廷十数万,更何况如今?”

“不如依郎君所言,先南下看看能否说动宋威拥立新君,总比在北边被刘继隆马军追上要好。”

杨玄冀可是真实在战场体验过刘继隆的恐怖,连王式、郑畋、高骈都是其手下败将,更何况他们这群不知兵的。

带着神策军搞搞政变,与带着神策军打仗,这可是两种事情。

“吾不甘……”

齐元简心有不甘,始终无法决定。

在他无法决定的时候,却已经有人为他做了决定。

“哔哔——”

“杀!!”

忽的,喊杀声从衙门外响起,杨复光瞳孔紧缩,骤然拽起杨玄阶:“李昌言这厮,果不可信!!”

杨复光这话响起,众人哪里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手忙脚乱的跟着杨复光往衙门后院赶去。

“直娘贼的,给老子攻下此处,先登者赏万钱,杀三贼者,赏百贯!!”

偃师县衙外,反应过来后的李昌言,果断选择了反水。

他准备用齐元简几人的人头来向刘继隆表忠心,哪怕最后只能落得闲散,也总比自己被刘继隆讨平要好。

想到这里,李昌言便继续指挥自己带入城内的千余陕虢兵马,对眼前的神策军开始穷追猛打。

一时间,偃师城内局势混乱,尤其是南下拥立李侹的三千多河阳军,此时竟然不知道该帮谁。

“狗鼠的,莫不是想被刘继隆讨平乎?!”

眼看着河阳军聚集起来,李昌言也急了,指挥人撞开县衙墙壁,搜捕三贼的同时,也不忘对河阳镇的都将洗脑。

河阳镇的许多都将,可都是当场从陇西、陇东战场逃回的老卒。

如今听李昌言这么说,他们顿时就想起了当初被汉军追杀的记忆。

“直娘贼,还愣着干嘛,速速搜捕三贼!!”

反水只在瞬息间,原本被杨玄阶认为强有力的外援,此刻却成为了他们的催命符。

杨复光指挥着神策军、神武军向外突围。

箭如飞蝗,齐元简被流矢射中,踉跄摔倒在地,不等他爬起来,便被后续不看脚下的神策、神武军践踏而去,活生生踩死。

杨玄阶亲眼看到这一幕,顿时目眦欲裂,心生畏惧。

“杀三贼者,赏钱百贯!!”

“杀!!”

“走巷子,把墙推倒!”

街道上满是陕虢和河阳的牙兵,杨复光见状,只能试图从狭窄的街巷中突围。

薄弱的许多民房,很轻易就能被数十名兵卒推倒,但来到坊墙面前的时候,他们就需要借助工具来破开墙壁,向外突围。

狭窄的街巷,限制了河阳、陕虢的人数,张淮鼎二人操训的神武军倒也有几分手段,竟然真的依靠地形,挡住了陕虢的兵马。

不过这始终只是片刻的战平,更重要的还是能否突围,不然等城外的陕虢兵马反应过来,他们便别想出城了。

“撞!”

“砰!!”

高大的坊墙挡在面前,五名神武军拆下了一间屋子的柱子,对着坊墙猛撞,引得尘土飞起,但坊墙始终纹丝不动。

杨玄阶脸色惨白的站在一旁,杨玄冀则是勉强还能表现镇定。

杨复光脸色凝重,时不时看向身后的巷子,看着神武军不断被逼退,心里不免越来越着急。

九岁的李侹已经被吓得说不出话,被兵卒背在背上,裤裆散发着尿骚味和臭味。

喊杀声越来越近,众人心底也越来越惊慌。

当箭矢不断射来,坊墙也突然被撞断,向外塌陷,掩埋了坊墙外负责埋伏的兵卒。

“杀!!”

没有片刻能犹豫的,哪怕坊外有伏兵,杨复光还是只能带着神武军和神策军向外杀去。

只是他们冲出了坊内,却根本冲不出城池。

四周的陕虢、河阳军如潮水般越来越多,杨玄冀在撤退路上被数支箭矢射中胸膛,眼睛瞪得老大而骤然倒下。

杨玄阶根本来不及悲伤,只能看着杨复光拽着自己向外突围拼杀。

在他以为前路都要断绝时,但见东城门忽然打开,随后是传播更广的喊杀声响起。

“阿兄!!”

在城外的杨复恭从城内的声音听出了不对,当即带着城外驻扎的三千多兵马杀入了城内。

得到杨复恭的接应,本以为要命殒当场的杨玄阶立马高兴起来。

“直娘贼!连没卵子的家伙都收拾不了!!”

忽的,马蹄声响起,李昌言带着数十骑兵冲撞而来,手里张弓搭箭。

杨玄阶想要躲,结果不等他躲开,箭矢骤然间便射入了他的眼眶内,没入大半。

“阿耶!!”

杨复光只感觉到手里一沉,再回头便发现杨玄阶已经躺下了。

“杨监军,某送你上路!!”

杨复光猛然抬头,乱军中他根本分不清是谁在拔高嗓门,只觉得呼吸后胸口疼痛。

待他低头看去,但见胸前甲胄插着好几支破甲箭,伤势不知。

“走!!”

杨复恭赶了过来,连忙翻身下马,扶起杨复光上马,抽打马臀后,让杨复光先行突围而去,而他则是继续带着神策、神武及东畿等处招抚的兵马,且战且退。

陕虢和河阳的牙兵同样孱弱,竟然看着杨复恭从容带兵突围出城,接着往东撤去。

李昌言带兵追击里许,见到掉队的兵卒越来越多,这才停下了追击的脚步。

不多时,李昌言麾下部将薛知筹策马追来,马鞍旁边还挂着三个血淋淋的首级。

“节帅,三贼已经伏诛!”

“好!!”李昌言大喜过望,他还以为自己让三贼跑了,不曾想三贼都被留下了。

他连忙下马前来辨认首级,只见三人中,唯有杨玄阶的首级还算完整,另外两个都被踩的不成样子,但五官还能辨别其身份。

“快,将首级腌制好,往登封送去,某亲自手书发往长安,向汉王请降!”

李昌言不敢耽误,毕竟潼关若是被攻破了,他再投降就价值大减了。

“是!”

薛知筹连忙派人取来石灰与刀子,将首级用石灰腌制好后,连忙派人送往了登封。

昔日影响了大唐近百年的北司衙门与北司四贵,前者泯然,后者却成了匣中之物,任人送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