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324章 岭西鼓噪

归义非唐 第324章 岭西鼓噪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直娘贼,这鬼地方真不是人待的!”

“娘贼的,这次回了家,日后说什么也不再来了!”

九月,虽已经是秋季,但岭西地区却依旧炎热难耐。

哪怕此刻已然入夜,但空气中的风却好似裹挟火焰而来,热得人心烧难耐。

邕州宣化县内,身处军营的王仙芝摸了把自己的额头,只感觉到了许多类似疙瘩的存在。

感受着这些疙瘩,他的脸色不免难看几分,额头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娘贼的,这一年到头就疙瘩不断,得拔多少湿毒才能舒服些?”

王仙芝骂骂咧咧,期间不由觉得呼吸沉重,整个人仿佛被牛舔了一口。

“忍忍吧,王都将……”

医官正在为他针灸,试图以此来拔除“火毒”。

后世一杯草药凉茶就能解决的问题,在这个时代却算入了疑难杂症。

“就没有彻底杜绝的办法?”

王仙芝质问医官,医官点头道:“只要返回中原,以中原之气候,必然能渐渐消除这岭南火毒。”

“直娘贼的!”王仙芝暗骂,毕竟他现在还走不了。

不过相比较他还顾全大局,他身边那群无精打采的将士们则是在听后精神道:“早该走了!”

“这鬼地方,真不是人待的!”

“是啊,中原的秋天,哪会这般闷热?”

“唉……我们在这儿,简直是在受罪!””

王仙芝听着将士们的怨声,心中也是一阵酸楚。

他何尝不想回到中原,回去看看那熟悉的山水,感受清爽的秋风和温暖的家乡。

可如今他们的戍期还没结束,饶是再怎么难受,却还是得坚持完这几个月。

“都将,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天平军中的某名兵卒忍不住质问起来,眼中满是期盼。

王仙芝沉默片刻,缓缓道:“按理来说,明年元宵过后,我们的戍期便结束了。”

“只是我上次去找李经略,李经略说朝廷旨意还未送抵,让我们再等等。”

“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相信朝廷的旨意很快就会送到,不会耽误我们回家的。”

王仙芝话虽如此,但他心中也不免在漫长的等待中狐疑起来。

长疙瘩的这几日,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梦见濮州的田野,梦见家乡的亲人。

只是当他感觉真实,试图回家的时候,他却又很快醒来,只能面对这片陌生的土地和无尽的瘴气与湿热。

“这朝廷,当真拖沓!”

“我不管,反正元宵过后,我一定要回家!”

“这鬼地方谁爱待谁待,我一定要回家。”

“娘贼的,我都三年没见我家婆娘了,也不知道家里如何……”

将士们的怨声越来越大,甚至有人开始低声咒骂朝廷。

王仙芝看在眼里,却也不制止。

毕竟他可是靠王守文叛乱参军,进而以王守文等人性命做功劳,摇身一变成了官军。

大唐上下是个什么情况,他心里自然知道。

他想要逼迫李弘源准许他们回家,就得营造出弟兄们不满的气氛,并且让李弘源清楚这种气氛正在扩散。

果不其然,在他营造这种氛围的同时,与他们同在邕州宣化城驻扎的平卢军便很快得到了消息。

相比较天平军,平卢军的军营略微小些,这主要是因为平卢军被调戍边的人不过八百,南下途中又病亡不少人,如今只存五百余。

正因如此,平卢军的戍兵与天平军的戍兵一样渴望着返回家乡。

只是比起王仙芝,平卢军都将宋威显得更有心计。

“都将,闹起来了,天平军闹起来了!”

一名列校小跑进入牙门内,面对主位正在喝茶的宋威连忙作揖汇报。

“王仙芝这厮总算闹起来了。”

宋威闻言呼出口浊气,前来汇报的列校也连忙道:“都将,要不要让我们的人也配合配合?”

“配合?配合个卵!”

宋威下意识骂道:“王仙芝这厮本就是王守文麾下贼寇,由他们来鼓噪最好不过。”

“不枉耶耶(爷爷)陪他打这么久的骨牌,这厮总算把事情闹起来了。”

“现在我们两不相帮,就这样瞧着他们把事情闹大。”

“到时候李弘源受不了,自然会催促朝廷放我们回乡!”

宋威倒不愧是军将家庭,虽然官职不过都将,可却把藩镇那点门门道道弄得十分清楚。

平卢军两不相帮,这就足够表达平卢军态度了。

更何况他也早早派人去其它几镇军马打听,基本被派发戍边的八镇兵马都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了。

想到这里,宋威舒舒服服的靠在主位上,摆手道:“让他们再多闹会,你下去吧……”

“是!”列校闻言退出平卢军的军营牙门,而此时身在邕州衙门的李弘源也通过手下官员,知晓了天平军鼓噪的事情。

“混账!”

衙门之中,李弘源拍案而起,来回渡步的同时不由抱怨道:

“距离戍期结束还有三个月,他们就这么迫不及待了吗!”

眼见他来回渡步,岭西长史刘从则缓缓起身,而后作揖道;

“朝廷不想调遣戍兵来替换八镇戍兵,这个消息若是传出,八镇戍兵必然鼓噪。”

“经略,我们得早做打算才行……”

面对刘从则的这番话,李弘源气的咬牙切齿,直接骂道:

“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喂草,到头来犯了过错,便将过错都推在我们头上,这朝廷……”

他没继续骂下去,毕竟再骂下去,恐怕就骂到皇帝那去了。

“如今之计,唯有自救!”

李弘源是看出来了,朝廷是不可能管八镇戍兵的事情了。

到时候这岭西的烂摊子都得他来扛,做不好便是被贬官调离。

思绪间,李弘源干脆骂道:“反正这岭西恶瘴繁多,某即便不要这官身,也要脱离此处!”

他目光看向长史刘从则,与之说道:“你我若是再不走,届时便要为朝廷此举担责了。”

“不如假借他人之口,奏于天听,便说你我二人率军巡边,误染瘴毒,辞官离去如何?”

“大不了等到事情安定,再使些人脉,调任他处便是!”

李弘源能想到的事情,刘从则也能想个大概。

如今的局面复杂,确实说不准最后是什么结果,不如先行脱身,日后再谋划官职。

“如此甚好!”

刘从则闻言颔首,接着便与李弘源商量起了操作的细节。

半个时辰后,快马从宣化城内走出,一路往北向长安而去。

九月末,当快马冲入长安城内,并将急报送往南衙之时,被调入京中的王式也正在南衙述职。

“节度使和长史都染了瘴气,这怎么可能?”

南衙某座院内,坐在正堂的路岩冷哼,而他面前之人则是前来述职的王式。

面对王式,路岩倒是没有这么跋扈,只是笑着颔首道:“王县公舟车劳顿,今日先回去休息吧。”

王式如今是以左金吾卫大将军及祁县开国公的身份前来述职,单论品秩,比如今暂代户部及度支的路岩还高。

面对路岩的这番话,王式则是不紧不慢作揖,声音沉稳道:“不知某何时能够入宫面圣?”

路岩闻言,只能表示无奈道:“至尊已有半月不曾接见外臣,即便裴相、蒋相也鲜少能见到至尊……”

他话音落下,王式便颔首道:“既然如此,那某便先告退了……”

他转身离开了此处正堂,而路岩也在他走后对身旁的舍人询问道:“此人是否懂事?”

舍人摇了摇头,路岩闻言冷哼:“榆木脑袋,即便担任左金吾卫大将军,也难以委任要职!”

这番话说完,路岩便继续低头处理起了政务,而旁边的舍人却看向李弘源和刘从则的奏表。

“路相,岭西的这份奏表应该如何处置?”

虽然路岩只是暂代毕諴,可舍人还是将其称呼为“相”。

面对舍人的这番言论,路岩略微不耐烦道:“是否懂事?”

“自然……”舍人行礼,随后低声回应。

闻言,路岩满意颔首,随后开口说道:“既然患上如此重病,那就将其调任他处吧。”

“此外,将岭西之事奏表天听,再将其礼物送还。”

这些日子为求门路,不少官员都在私下向路岩送礼,但他明面上都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此番举动,并非他不好钱财,只是他知道,如今皇帝还盯着他,他还未通过考验,因此他必须要表现得清正廉洁。

等他通过了考验,成了宰相之后,那才是他积攒钱财的时候。

此时的他,却是半点钱财都不能沾。

不过他不可以沾,却不代表旁人可以不送。

这王式自持功高而不把他放在眼里,日后必然要想办法将其好好教训一番。

至于类似李弘源这般懂事的官员,他则是会先将其记下,把事情办好之后,待到自己日后确定擢升时,想来他们会投桃报李的……

在路岩这般操作的时候,王式也寻到了裴休的院子,走入堂内作揖道:

“小年参见公美先生……”

“是小年啊,起来坐下吧。”

裴休如今七十有二,放眼庙堂也算高寿,而王式不过五十有三,比较之下还算年轻。

二人昔年曾见过面,算不上相熟。

只是如今朝野上下鲜有具备真才实干的官员,因此裴休才会在当初推荐王式。

不止是他,几乎是有才之人都知道王式的本事。

若非王式曾经结交过宦官王守澄,他也不至于在河东停滞那么多年。

“先生,某想要奏表至尊。”

王式坐下之后,便立即说明了来意。

裴休闻言颔首道:“你先说说,某听后再看看是否能去宫中为你说服至尊。”

“是……”王式颔首,当即便把河南道、淮南的的情况告诉了裴休。

“先生,河南道与淮南的局势,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话题开场,王式便先给出了结论,沉声解释道:

“河、淮两道,官吏盘剥,百姓逃亡之后,亦或者饿死乡野,亦或者落草为寇。”

“不说其它地方,单说徐泗地区的龙脊山便盘踞着大大小小上百伙盗寇,多则数百人,少则十数人。”

“即便是那些不起眼的小山,也能盘踞好几伙盗匪。”

“商贾们远行,不得不花费重金请州兵护送,亦或是招募上百名护卫,方能勉强通行。”

“某并非夸大其词,而是事实如此。”

王式把调子定得很高,这让裴休眉头紧锁,手指不自觉地轻敲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虽早已知道河南百姓困苦,但听到王式的描述,仍不免心中一沉。

“抛荒的田地数不胜数,百姓逃亡的根源,皆因朝廷赋税过重,地方官吏盘剥无度。”

王式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丝愤慨:“若不及时整治,只怕这两道的局势会愈发恶化。”

“唉……”裴休长叹一声,缓缓道:“小年所言,某岂能不知?”

“昔年某被外放至宣武军为节度使时,便已见河南百姓困苦不堪。”

“如今几年过去,情况竟更加严重,实在令人痛心。”

话到此处,裴休显露出几分无奈:“若是可以,某也想要更改弊政,为天下百姓减免赋税。”

“可是如今的朝廷,却是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天下兵马百万,每年军费度支几近一千七百万贯,几乎耗尽了朝廷的赋税收入。”

“朝廷如今尚能维持,全因靠着寅吃卯粮来维持局面,因此不仅不能减税,甚至还需要加税。”

王式闻言,面色与情绪更加沉重:“如此下去,百姓只能在贪官污吏的盘剥下逃亡,或是饿死荒野,或是落草为寇。”

“朝廷若不设法改变,只怕天下将陷入更大的动荡。”

裴休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无奈:“小年所言极是。”

“只是朝廷如今内外交困,因此减税之事,恐怕难以实现。”

“此间事情,你若是在某面前说还没有什么,可若是到了至尊面前,至尊恐怕不会高兴……”

说到此处,裴休也露出了几分老态,无奈将其点醒道:

“你若是还想出镇地方,亦或者在京畿之中担任要职,那还是将这番言论藏在胸中吧……”

“……”王式沉默下来,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裴休。

如今的大唐确实经不起折腾了,不折腾还能苟活,折腾则九死一生。

王式更偏向求生,而裴休等认清局面的人,却已经想着图存了。

“此事,某会回去仔细斟酌的……”

王式沉默许久后起身,回应的同时向裴休行礼告辞。

裴休见状起身,亲自将他送到了门外,随后目送着他的背影消失。

随着王式消失,他站在原地许久,踌躇片刻后,还是决定将此事奏表皇帝,但却不准备提及减税的事情。

“准备马车,某要去一趟宫中。”

裴休对门口的舍人吩咐一句,半个时辰后便出现在了咸宁宫中。

小半个月不见,皇帝的身材似乎丰腴了几分。

裴休没有在这种细节上过多停留,当即便把王式的那番言论摆到了君臣面前。

原本还因为裴休打扰自己听曲的李漼在听到这番言论后,当即也收敛了心神,专注道:

“百姓逃亡、皆因贪官污吏盘剥,裴相以为如何?”

裴休闻言,心中不由苦笑。

皇帝明明知道百姓逃亡的根本是什么,但如今却还是将这些问题推到了官吏的头上。

想到这里,裴休只觉得自己的选择十分正确,毕竟以如今皇帝的能力来看,平平稳稳的维持局面才是最佳选择。

皇帝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那选择破釜沉舟的臣子便不会得到好下场。

唐武宗与李德裕,唐宣宗与李德裕,这就是两个明显的例子。

裴休年纪大了,见过太多事情,所以他知道事不可为。

但即便如此,他却还是想从如今这位皇帝身上看到那份勇气。

只是可惜,皇帝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而大唐也只能得过且过的苟活下去。

兴许他应该庆幸自己老了,看不到大唐倒下的那日。

“裴相?”

“臣在……”

李漼的声音将裴休唤醒,裴休连忙行礼道:“臣以为,可派御史监察河南、淮南两道,以此让贪官污吏收敛。”

“嗯,朕也是这么认为的。”李漼颔首表示认同,裴休则是在心里叹气。

他和李漼都清楚,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不知毕相近况如何,病情是否好些了?”

李漼突然提起了毕諴,裴休闻言却摇摇头道:“臣与毕相私下无往来,并不知晓毕相近况。”

“陛下若是担心,不如派太医前去毕相府上查看。”

“朕正有此意。”李漼颔首回应,随后看向角落的田允:

“田允,你亲自带太医去看看毕相的身体。”

“若有需要,库中药材可尽数支取。”

“遵命……”田允作揖应下,而裴休见状也作揖道:

“陛下,臣告退……”

“裴相慢走。”李漼抬手示意,裴休也在之后离开了咸宁宫。

在他走后,路岩派人送来的奏表也被李漼所看到。

面对李弘源和刘从则重病的事情,他显得有几分不耐烦。

毕竟在他看来,南蛮被高骈大破,起码要休整几年。

岭西此前便已经遭到南蛮劫掠,必然不会成为其目标。

正因如此,李漼不耐烦道:

“这种事情,日后让南衙自己决定就行,不要来叨扰朕!”

“臣领命……”

南衙派遣而来的舍人连忙应下,随后带着奏表离开了咸宁宫。

待奏表返回南衙,路岩则是将李弘源、刘从则等人调往了河南道的海州任职。

至于岭西经略的空缺,他则是派遣了御史蔡京南下接替。

毕竟在他看来,南蛮不太可能入寇岭西,派个不知兵的官员也没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