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综]人生赢家 > 第76章 隋末风云⑴

[综]人生赢家 第76章 隋末风云⑴

作者:非摩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2:17: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仁寿四年,隋文帝驾崩,太子杨广登基为帝,改年号大业,封太子妃萧氏为皇后,母仪天下。

杨广登基后,萧皇后随帝临朝,是为“两圣临朝”。

萧皇后出身顶级门阀之一的兰陵萧氏,父西梁孝明帝萧岿,母张皇后。萧皇后待字闺中时婉顺聪慧、知书达礼,又通医术,颇知占侯,乃是隋文帝亲为当时还为晋王的杨广选出来的王妃,又深得杨广的宠爱和敬重。

当朝官员虽在底下窃窃私语,可两圣临朝并没有遇到多大的阻力。

杨广登基不久后,大病一场,自此精力大不如以前,朝政渐渐偏落到萧皇后身上,偏萧皇后的做法让朝臣们寻不出错处来――萧皇后把太子杨昭带在身边,杨昭素有贤名,朝臣们在意识到萧皇后并没有做女帝的意向后,对此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说到底,还是萧皇后颇有威名,便是如杨公杨素这位有辅佐隋文帝建国立业的谋略,并且有平定杨谅的功绩的两朝权臣都愿对萧皇后俯首称道,隋文帝其他尚存的子孙都多有折服……总总情况下,萧皇后如此作为早已是势不可挡。

大业二年,朝堂稳固,杨广欲开通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用来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的全国的统治。

在御书房里,朝臣们讨论这件事。

萧皇后也就是林笙笑着说:“这是件为国为民的好事,至于动用民力――征用民工是一部分,各州各府的犯人也可征用。据我所知,全国各地的犯人加起来也有数十万之多。倒也不怕他们趁机滋事,凡是死刑犯可以此挡死刑,改判有期徒刑,而判有期徒刑的可以此抵刑期。另外,征用的民工以此抵赋税和徭役,表现突出者亦有奖励,若途中有不幸为国捐躯的,朝廷负责为其家人发放抚恤金。至于具体怎么来实施,你们再具体讨论定个章程下来。”

“圣人仁慈。”已经官拜司徒,太子太师的杨素对着坐在龙椅上精力不济昏睡过去的杨广拱了拱手。说实话,萧皇后代理朝政,让杨素真的松口气,他的名望和地位已经到了极限,尽管他本人没有异心,可当权者素来忌讳功高震主者,文帝再是个明君不也是如此。

至于萧皇后,杨素看不透,但不妨碍他知道自己不会被对方忌惮,相反……杨素把目光落到太子杨昭身上,萧皇后还为他找个位可以继续辅佐的储君。

大业二年,除了大运河始建外,还发生了两件了不得的事儿。

七月里太子杨昭大病一场,断断续续半个月才痊愈,紧接着八月里杨公杨素又跟着病倒了,林笙带太子亲临杨公府。

奇迹般的眼看就回天乏力的杨素清醒了过来,对着林笙和太子杨昭忍不住老泪纵横。

说实话,杨素是美须髯,有英杰之表,可这时候也是橘子皮老头了,看他哭成这样也怪可怜的,林笙开玩笑地说:“看来老天是不愿意收走杨公了。”

太子杨昭默默掏出手帕递给杨素。

士为知己者死,到杨素这儿也差不多了。

大业三年,萧皇后四十千秋,不仅各地世族阀门纷纷前来长安庆贺,邻国也有使者前来祝寿。

在此期间,林笙见到了唐国公李渊和他的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说起来李渊和杨广是两姨兄弟,隋文帝的皇后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姨母,因此隋文帝对李渊很看重,在开皇年间,历任谯、陇、岐三州刺史,如今正任荥阳郡太守。

哦,还得说一句,这就是传说中的唐朝开国皇帝。

林笙把目光转移到十八岁的李建成和八岁的李世民身上,李建成仪表堂堂,态度不卑不亢,林笙欣慰地看着他,对李渊说:“叔德把建成教得好,昭儿在我跟前都说过好几次了,若是可以,我倒是想叫建成留下来跟着昭儿一起学习了,也好叫昭儿有个伴。”

李渊自是求之不得,至于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呵呵,那就不管林笙什么事了,只要隋朝在一天,李渊就是臣,林笙就是主子。

邻国各有使者来,偏偏少了高句丽。

林笙坐在上首,表情莫测。

翌日,林笙在御书房提起了高句丽,此时的高句丽占据了辽东大部,是东北地区一个比较大的国家,和隋朝的关系经过隋文帝时一次的虎头蛇尾的出兵变得非常紧张。高句丽野心不凡,侵略辽西,直接给隋边境带来不安和危害,另外非但如此,近年来还不往隋朝进贡,林林总总而言,对高句丽的战争只是早晚的事。

林笙觉得现在是时候了。

黄门侍郎裴矩奏告:“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亦统辽东。”也就是说高句丽政权所占之地往上追溯到西周之前,下至魏晋时期,都是属于本国的领土。

林笙眯起眼睛,倒不是为了所奏告的内容,而是为了奏告之人。裴矩,出身名门裴家,在朝野上颇有名望。在这里说起来,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若是说起来江湖上大名鼎鼎的邪王石之轩来,那就不陌生了吧?

林笙原本就没指望这次只是穿到了正史上,可等听到本朝存在四大门阀(李阀,宋阀,宇文阀以及独孤阀),江湖上还有个颇具名望的慈航静斋后,林笙就知道她到了哪里。

所以知道裴矩的另一重几乎没有其他人知道的身份,也就不奇怪了。不过据林笙所知,裴矩家中亦有出身名门的妻子,在外石之轩却能得慈航静斋上一任圣女碧秀心‘以身饲魔’,两人还生了个女儿……如此玩精分玩的如鱼得水,到最后玩脱了,真成精神分裂了。

林笙轻飘飘的把目光从裴矩身上掠过,饶有兴致的说:“昨儿我和圣人打了个赌,我告诉他不出三年,我便可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高句丽。圣人开怀大笑,说我竟是说起了醉话。我知道,现在说给你们听,怕是你们也当我是白日做梦。如此,我也不妨和你们打这个赌,若是三年内拿不下高句丽,我就自请避回后宫,从此再不过问朝政好了。”

“皇后娘娘,请三思!”

“就这么说定了!”林笙拍板,把人都撵走了,让杨素留下。

杨素对林笙之言半信半疑,可见林笙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皇后娘娘可有了良策?”

“良策么,是有,此事还得拜托杨公了。”

杨素都做好了林笙让他派人去刺杀高句丽王的准备了,结果林笙只是让他召集各地有名望的商人进长安。

“啊?”这都是哪里跟哪里?

“您只管听我的,等见了成效您就会明白了。”

大业三年,萧皇后召见各地有名望的商人,后,隋边境与高句丽贸易往来日渐繁茂,源源不断的珍品被输送到高句丽,在高句丽上层掀起了阵阵奢华风,风气日渐传染到高句丽皇室,皇室尤为钟爱。

在高利润的吸引下,隋朝的商人们冒着风险从海上带着货物抵达高句丽,受到了高句丽皇室的隆重欢迎。后,从隋朝带过去的货物从奢侈品渐渐过渡到衣食住行各方面,就是连米粮都偷渡过去,因而高句丽的金银源源不断的进了隋朝商人的腰包。与之相对的,高句丽的赋税不断加重,以供上层人士挥霍攀比。

民怨滋生,粮食减产,高句丽仿佛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毕竟他们可以用在他们看来非常低廉的价格,从隋朝买来更美味的粮食,不少高句丽上层人士为此还沾沾自喜。

渐渐地,隋朝商人往高句丽输送的粮食量从所占总用量的一成,增加到三成,最后变成了七成。当然,价格也随着比重的增加而不着痕迹的增加着。

等到高句丽王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时,想要切断交易时,已经来不及了,光靠本国民力所产的粮食产量,早已不足供给了。

此时,三年之期将至,恰逢季度交易,林笙大手一挥,商人们又狠狠搜刮了高句丽上层的仅剩不多的油水后,全面从高句丽撤离。

雪上加霜的,因为高句丽上层无情的剥削和压迫,高句丽民不聊生,最终国都平壤城爆发了大规模的民变,紧接着各地民变四起。

等到林笙接到了高句丽婴阳王的求救信时,平壤城里大多数上层已被农民军屠杀了,皇室中人也未能幸免。

林笙把婴阳王的求救信让几位大臣们传阅了,信上说若隋朝派兵镇压高句丽的民变,高句丽愿年年进贡。

林笙托着腮懒洋洋地说:“婴阳王真是会审时度势。”当初高句丽攻辽西,隋文帝准备兴全中原之兵问罪时,高句丽王立马上表谢罪,自称“辽东粪土臣元”,于是得到赦免。这种行当,在林笙这里可行不通。

“为了显示我大隋朝对属国的怜惜,我倒是想派兵,可我和诸位有言在先,如今三年之期未至,怎么好食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