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有二日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有二日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朝鲜内部的局势发生变化的同时,又一个消息传来,给了豪格当头一棒。

原本以为死在王宫,就连尸骨都随着火烧王宫被化为灰烬的朝鲜王子乐善君李潚突然在济州岛出现了。

谁也不知道乐善君李潚究竟是怎么逃出的汉城,又是怎么去的济州岛。但见过乐善君李潚的朝鲜贵族都能证明这位王子的身份是实实在在的,不仅容貌和年龄能够证明,而且还带着朝鲜王室的玉碟再加上他乐善君的印信等物。

随着乐善君李潚在济州岛出现后,围绕着乐善君李潚,一些贵族大臣们蜂拥而投,而且现在的济州岛不仅有原本朝鲜的驻军,还有大明的水师驻扎,此外大明陆军在济州岛也有好几千兵力,协助朝鲜人拱卫济州岛。

随着朝鲜国内的变化,大明那边很快就做出了反应,一方面坚决不承认豪格和姜成贤在汉城拥立的“伪王”,并且向外公布所谓的崇善君李澂是个假货,是豪格和姜成贤不知从哪里找来的一个娃娃,冒充已经死在汉城之变的崇善君李澂,顶替登基。

另一方面,大明正式颁布旨意,鉴于朝鲜国内大变的缘故,大明册封乐善君李潚为朝鲜国王,就这样乐善君李潚在济州岛正式登基,重组了新的朝鲜朝廷,任命了新的领议政大臣和左右议政并六曹、两司、五军营等各部门机构。

登基之后,李潚以朝鲜国王的名义颁布诏书,公开说明当日汉城之变的真相,痛斥建奴对朝鲜王室的屠杀行径,号召朝鲜臣民联合起来反抗建奴暴政,驱逐建奴,恢复朝鲜王室的法理统治。

此外,李潚还下旨给了绫原大君李俌,封他为朝鲜兵马大元帅,开府建牙,统领朝鲜各路兵马,以抗清军,反攻汉城,拨乱反正。

随着这件事一出,朝鲜国内一片大哗,而且李潚的身份和绫原大君李俌完全不同,虽然之前绫原大君李俌对汉城之变进行了贬斥,并且告知真相,号召朝鲜臣民不要轻信豪格和姜成贤的话。可问题在于绫原大君李俌作为宗室虽有影响力,可影响力毕竟有限,信他的人有,不信他的人也有,还有相当一部分朝鲜贵族和世家大族更是暗中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意图左右逢源,为自己牟利呢。

但李潚的出现就完全不同了,李潚的身份不仅得到了大明的认可,还得到了闻讯赶去济州岛的朝鲜贵族和臣子们的认可。再加上大明宗主国为李潚站台,直接下圣旨册封了李潚为新的朝鲜国主,这样一来在汉城的那位国王就成了笑话,除去汉城的小朝廷承认李澂是朝鲜国主外,朝鲜各道对这位国主的身份都起了疑心,而且大明那边也说过,真正的李澂已在汉城之变当日已经死了,这个李澂是假的,这样一来李澂的影响力大大减弱,使得之前已经有意投向汉城的那些贵族和世家大族们心里打起了鼓,暗中派人联络济州岛那边,意图得到济州岛的支持。

而且李潚在大明的扶持上登基后又册封了绫原大君李俌为兵马大元帅,以此拉拢了绫原大君李俌一党,更得到了朝鲜臣民的认同。

随着这些变化的产生,朝鲜的内乱非但没有平息下去,反而越来越甚,而且在绫原大君李俌正式接任兵马大元帅,开府建牙后,之前的叛乱性质彻底改变,已成为了朝鲜正统争夺和举国之力对抗建奴的行为,这把火点起来后,朝鲜再无宁日,豪格一时间焦头烂额,暴怒之下动用兵力打算先扫平京畿道的叛乱,然后再联合阿济格的军队再对绫原大君李俌下手,直接一举击垮他的军队,灭掉李俌后,再想办法一步步稳定住朝鲜政局。

“哈哈哈!”乾清宫,朱慎锥难得开怀大笑,高兴之极。

一旁,穿着军服的太子朱敏澜也是同样带着笑容,他在军校学习已有小半年了,这小半年来朱敏澜和其他学员一样吃住在军校,接受着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繁重的课业。

虽然朱敏澜从小就跟着朱慎锥练武,从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来说,朱敏澜虽比不上当年的朱慎锥,但也算得上弓马娴熟,能文能武了。

原本朱敏澜以为自己去了军校再怎么着不能说数一数二也算是军校学子中的佼佼者吧。但他万万没想到等到了军校后才发现和他差不多的学子数不胜数,他在这些人中根本就不起眼,尤其是同学中还有几个特别牛的家伙,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练出来的,小小年纪不仅武艺比自己强不少,而且力大无穷,几十斤的大关刀在手上和玩似的耍的如同车轮,看得朱敏澜目瞪口呆。

直到这时候,朱敏澜才真正体会到朱慎锥说过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真谛,收敛起了自己内心的骄傲,踏踏实实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

虽然朱敏澜是太子,大明的储君,可在军校中一切身份都是没有的,所有的仅仅只是一个代表学员的编号罢了。哪怕他的身份不同,在军校中也没任何特殊待遇,大家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在学习中犯了错误,就算是朱敏澜也一样要受到惩罚,这点可是朱慎锥特意叮嘱过的,如果军校的教官私下敢网开一面,朱慎锥绝对不会轻饶,在这种压力之下,教官根本不敢放水,再者谁也不知道军校中隐藏着的锦衣卫真正的身份,又躲在哪里观察着所有一切,每日都有详细的报告送到朱慎锥的案头上,朱慎锥对军校中大小事务了解的清清楚楚。

经历了军校小半年的历练,朱敏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了起来。再加上之前他已经大婚,更褪去了少年的气息,变得成熟了起来。

虽然从武艺来看,朱敏澜在他这一届同学中仅仅排在中等的位置,毕竟有些天赋是靠之后的努力无法弥补的。比如天生神力这种,这可不是靠锻炼能及上的,而且朱敏澜的优势也不在这点上,他更多的是比同龄人更强的谋略和对问题思考的角度还有判断力。

由于这个缘故,朱敏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军事的研究上,包括从军事角度出发的诸多科目。比如军队训练、后勤、排兵布阵和对战略的判断等等,这些让他在同学中脱颖而出,虽然没能达到超越所有人的程度,但在同学中也算是排名前列了。

此外,哪怕朱敏澜在军校再低调,军校也以一视同仁来对待他,但他作为太子和储君的身份却是改变不了的。而且军校的学子中大部分都是勋贵子弟,还有部分是将门子弟,另外还有一些因为读书不成,意图通过军校来搏一个前程的世家子弟。

这些年轻人虽然都年纪不大,可出身却都不是普通百姓,他们为人处世自然和普通人不一样,哪怕朱敏澜再低调,可军校中知道他身份的人依旧知道,虽然限于校规不敢给朱敏澜光明正大的照顾,可平日里适当地靠近甚至交好却是没问题的。

久而久之,在朱敏澜身边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这样的情况朱慎锥并不阻止,因为这其实是朱慎锥早就预料到的结果。之所以把皇子包括储君送进军校,并且以此作为以后大明皇室的定律,朱慎锥就是想通过这个方式让太子自己去培养他的班底,借用这个机会让一些有才华有能力的年轻人围绕太子形成他们的团体,未来这些人都能为太子所用。

此外,这样做也能给勋贵、将门和世家子弟施恩,让他们围绕太子形成新的利益团体,同时也增强他们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这些人以后的培养。

说白了,皇权和贵族阶级是没有太多矛盾的,或者说皇权和勋贵之间本就是依附存在。得到了贵族们的支持,包括其他世家的支持,皇权才会拥有更大的实权,这对大明未来是有极大好处的,而这个改变也会从朱敏澜开始。

“温体仁和王晋武他们干的不错,没想到居然把朝鲜搞的翻天覆地不算,还弄出了两王之争,现在朝鲜大乱,接下来豪格可有苦头吃了。”朱慎锥心情极好,朝鲜的变化已超过了自己的预期,原本只是想让朝鲜乱起来,搞出朝鲜和建奴之间的矛盾,大明再在其中捞取好处。

但没想温体仁和王晋武联手把事做到了这样的结果,这出乎意料,甚至更超过了朱慎锥的期待。

“首辅虽然不懂军事,但做这些却是无人可及。至于王将军就更不用说了,他当年跟着您可是您一手教导出来的,有他们两位出手,朝鲜不乱才怪呢。”朱敏澜笑嘻嘻地在一旁附和道。

“你这小子,什么叫做这些无人可及?难不成你是腹诽温体仁奸诈?别忘了他可是堂堂首辅,这话可不能外传,要不然被外人听见还以为你我没有容人之量呢。”朱慎锥微皱眉头,板起脸训斥了太子一句。

朱敏澜连连点头称是,承认了错误。不过他心中却不以为然,自己老爹是什么货色他还能不知?如果说温体仁腹黑不假,可温体仁在朱慎锥就是一个工具人,自始至终都被朱慎锥如同耍木偶一样摆弄。要说真正腹黑的是自己这个老爹才对,可在表面上朱慎锥反而是人人夸赞的明君,而帮着朱慎锥干事的温体仁却成了奸相,一切问题追究全是温体仁的,有时候朱敏澜也不由得为温体仁觉得可怜,但又看温体仁依旧神采奕奕乐此不疲的样子,朱敏澜又不得不承认自己老爹用人的手段高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