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九百七十五章 哲哲之问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九百七十五章 哲哲之问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多尔衮不是皇太极,当年皇太极对范文程可是信任有加,不仅事事和范文程商议,还重用提拔范文程当了内秘书院大学士,进世职二等甲喇章京,进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加拖沙喇哈番,复进二等精奇尼哈番。

皇太极驾崩之前,还把范文程直升到了议政大臣的职务上,可以说范文程不仅是实际的汉臣第一人,而且他在大清的官职和实际地位要比普通的大清勋贵甚至一般王爷更甚。

按照皇太极对大清政治构架的划分,皇太极是打算逐步以新的政治构架取代原本努尔哈赤创立的八旗为基础的政治结构。只是因为八旗在大清内部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再加上八旗的军权掌控在各旗主手中,哪怕皇太极是皇帝也不可能完全从这些旗主手里把军权全部拿走,所以皇太极采取的是一步步来的策略,一点点夺取八旗的实际权利,再重新打造一个新的政治结构,先以两者并立的方式存在,然后慢慢潜移默化,花时间消除八旗的影响力,等到时机成熟这才用新的政治结构取而代之。

但可惜皇太极还没来得及做到这点就驾崩了,所以直到他驾崩的时候大清的政治结构还是二元化政治结构,而且随着皇太极的驾崩后,八旗内部力量再一次抬头,直接把皇太极费劲心力形成的新的政治体系压制了下去。

从这点来看,对于范文程的影响是极大的。要知道当初皇太极在的时候范文程不仅是皇帝的秘书,还担任了相当于大明内阁首辅的职权。而现在随着新皇登基后,多尔衮又担任了辅政亲王,范文程手中的权利大大减弱,目前他这个所谓的内秘书院大学士仅仅成为了摆设。

多尔衮向来看不起汉臣,对范文程也没什么好感,今天突然接到宫中旨意,让他进宫,多尔衮原本也不在意,可没想进宫后居然是这样的事。对于蒙古那边发生了什么多尔衮关不关心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件事会是哲哲来告诉他而不是自己告诉哲哲?

作为辅政亲王,所有的政事不都应该先由自己过目后再上奏哲哲么?现在反而倒过来了?再加上自己进宫发现范文程这个汉臣居然也在,聪明如多尔衮哪里不会明白这是什么原因?当即就表示了自己强烈不满。

范文程之前疏忽了这点,眼下直接被多尔衮这句话逼到了墙角,如果多尔衮借着此事找他麻烦的话,范文程这副小肩膀可是承担不起的。正当范文程忐忑不安的时候,哲哲开口为他解围道:“此信是奇塔特以家书的名义送到哀家手中的,范先生是哀家接到此信后喊他来商议的,不过范先生觉得他一个文臣讨论此事颇为不当,应召睿亲王入宫商讨,这才让人请王爷进宫一起商议此事。”

这话一出,范文程心头的大石落地,他没想到哲哲会用这种方式替自己遮掩,心中更是感激不尽。

多尔衮听后微微一愣,他狐疑地看了一眼哲哲,又打量了下站在一旁低头不语的范文程,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

“这倒是奴才的不是,奴才先入为主了。”多尔衮笑着举起手中的这书信道:“奴才刚才倒是忘了娘娘和科尔沁的关系,这是奴才的错,以科尔沁和娘娘的缘故,奇塔特给娘娘送一封家信也是寻常事。对了,既然娘娘之前已召范大人询问此事,范大人对此又有何见解呢?不如说来让本王听听?”

哲哲淡淡一笑,对范文程道:“既然睿亲王如此,范先生就说说吧。”

“嗻……。”范文程应声答应,当即抬头就把这件事的判断大致讲了讲,而且还分析了一下蒙古后续的可能走势包括对大清的影响。但范文程多了个心眼,并没有对这件事最终决策进行讨论,就连半点建议也不提,只是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来讲述这件事。

等范文程说完后,他就往后退了两步,依旧摆出原来那副微微低头垂手站立的姿态。

“范大人刚才说了这么多,但本王却没听范大人对此事的见解,这是为何呢?”多尔衮笑问道。

“回王爷,奴才只是文臣不懂军事,事关军国大事奴才自然不敢多言,娘娘召王爷进宫正是如此,王爷如今为我大清辅政亲王,关于这样的大事自然由王爷同娘娘商议决定,奴才哪有资格评论。”

多尔衮大笑,神色中带着满意。范文程这番话真假暂且不管,以多尔衮的聪明自然是能猜得到的。自己没来之前,范文程和哲哲究竟如何商议的他不清楚,可范文程绝对不会像他所说的那样丝毫不做表态,要不然哲哲和范文程在聊些什么?

而且范文程是皇太极的心腹,这个人有多大的本事别人不清楚,他多尔衮再了解不过。可惜范文程不是满人,作为汉臣他先天不足,要不然早就成为大清举足轻重的重臣了。

这样也好,至少没了范文程这样的人牵制,自己才有今天一言九鼎的地位。说实话,多尔衮对范文程还是颇为认可的,至少认可对方的能力,可要重用却不以为然,毕竟他不是皇太极。

他和皇太极的想法完全不同,多尔衮认为八旗才是大清的根本,除了八旗外其余只是完善八旗制度的辅助手段,而皇太极却是相反,皇太极一直所做的都是消除八旗的影响力增强皇权,这是双方所处的位置和政治眼光的不同,从这点来说也不能说谁对谁错。

既然范文程主动退让,又当面表明了态度,多尔衮敲打他的目的也算达到了。

多尔衮并没有拿下范文程,甚至杀他的想法,毕竟他还需要范文程这样的人来做事,而今日说这些只是让他摆正位置,明白谁是主子谁是奴才,此外还借这个机会提醒哲哲自己才是辅政亲王。

“这件事娘娘您的意思呢?”多尔衮把目光从范文程身上移开,转而问哲哲。

哲哲淡淡一笑:“哀家只是一个女人,寻常小事哀家自然能做主,但牵涉到国家大事自然要征询睿亲王的意见。何况此事还关联到战事,哀家不懂打仗,睿亲王身经百战,当年还亲自领兵同土默特部交过手,对此自然比哀家更能了解对方的能耐。”

“此外,科尔沁部是我大清屏障,三代科尔沁首领对我大清忠心耿耿,而且自太祖到先帝至今又同我大清多有姻亲,两家打断骨头连着筋,实是一家人。南地汉人有句古话,叫‘唇亡齿寒’,有科尔沁在我大清西边,大清江山稳如磐石,一旦察哈尔被占,接下来恐怕不仅是科尔沁部,还有内喀尔喀就会直接面临对方攻击,假如事有大变,我大清又如何安抚蒙古各部?又如何压制草原?再者,蒙古八旗也是我大清八旗一部分,坐视盟友危难之中,岂是我大清所为?”

哲哲言语很是平静,说话声更不高,但这番话中虽然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意图却是明显的。

也就是说哲哲是倾向于尽快联合蒙古各部同阿古达木开战的,必须要阻止对方攻占整个察哈尔,确保西方的稳定和安全。而且哲哲还提到了多尔衮曾经和土默特部交手的往事,这让多尔衮听了眼皮子直跳,放在身边的双手不由自主握起了拳头。

要知道当年多尔衮兄弟受皇太极的命令攻伐蒙古,在占据了察哈尔草原后继续向西,意图一举攻进土默特,从而彻底把整个漠南蒙古归于大清统治之下。

可没想到原本十拿九稳的一仗最终却是大败而归,多尔衮兄弟率领八旗精锐和各蒙古的联军被土默特部击败,不仅整个蒙古联军崩溃,就连手下的八旗精锐也损失惨重。

要不是多尔衮兄弟当初跑的快,说不定就死在战场上了。而之后皇太极在己已之变后,趁着大明那边突然巨变的机会再一次领兵南下,意图故伎重演再攻入长城打到大明腹地,可却被拦在了长城一线,双方依托长城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那时多尔衮负责从西路迂回,寻找突破口进攻大明,但没想这个时候土默特部同时也出现在了战场上。而且土默特部直接趁南方大战去进攻后方空虚的察哈尔地区,使得察哈尔西部和中部地区先后陷落,多尔衮得知消息后领兵北上,意图报之前战败的屈辱,但之后几战非但没占到便宜,还吃了点小亏,再加上宣府、大同的明军又主动出击,还有吴三桂的精锐辽东铁骑抵达战场,多尔衮再能打也难敌四手,只能放弃察哈尔西部和中部地区向东撤退,而皇太极得知此事后顾及到一旦被围的后果,最终下达了全面撤军的命令,就此长城一战一无所获,大清半点好处没捞到,反而损兵折将。

这两仗可以说是多尔衮这辈子都绕不过去的战败耻辱,自负甚高的多尔衮一直心里记得呢。而现在哲哲突然再提及此事,分明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提醒多尔衮,询问多尔衮难道忘记了当年战败的耻辱么?难道他就不想报仇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