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河道总督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河道总督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先生!”

“臣在!”

“按照你刚才所说,户部再也没能力挪出银子了?”朱慎锥直截了当追问。

杨嗣昌额头微微冒汗,他原本是打算等自己的如此回答后,朱慎锥按照他的回答考虑一番,然后自己提出先从修缮宫殿和园林的款项挪出用于救灾的,如此一来他的目的就达成了。

可没想皇帝根本不按他的套路来走,反而装作不知直接询问,这让杨嗣昌感受到了压力。

可现在杨嗣昌都把话说到这个程度了,对于皇帝的回答又不能不答,只能咬牙道:“回陛下,要不臣回去再算一算,或许还能挪个十万……二十万出来?”

“太少了。”朱慎锥摇头道:“就算二十万,这算下来也不过一百二十万而已。眼下光是救灾就需要近两百万,这还没算后续的支出,经此黄河决堤,这三府七县估计没个两三年是恢复不过来的,按理朝廷还得减免当地钱粮。此外对黄河的治理也是重中之重,还要持续投入不少银子,这些都需要户部想办法筹集,你是户部尚书,又是阁老,这个需要多想法子。”

“如此,臣觉得……。”杨嗣昌凝神想了想,脸上掠过一抹坚毅,开口对皇帝道。

可还没等他把话说出口,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首辅洪承畴突然开口打断,拱手对朱慎锥道:“陛下,臣倒有个主意,就不知是否可行。”

“哦,首辅有何办法,直言就是。”

洪承畴没有理会杨嗣昌的眼神,望向皇帝道:“黄河决堤是意外,暂且不说究竟是天灾还是**,但此事终究不在预料之中,户部仓促之余一时间调集不齐钱粮救济的确是事实,杨大人的为难之处臣也能理解……。”

朱慎锥没说话,静静听着洪承畴继续往下说。

洪承畴继续道:“臣刚才听得明白,户部这边拿一百二十万应该没什么问题,是否如此杨大人?”

杨嗣昌点点头,正想解释什么,可洪承畴根本没给他解释的机会,继续道:“既然如此,暂且不说后续的款项,仅以目前救灾情况来看,这一百二十万两虽略有不足,但依臣觉得也能做不少事了。”

“不如由户部暂拨一百二十万以供前期救灾所用,水火无情,救灾乃朝廷首要之事,这个根本缓不得,百姓更等不起。后续户部再想想法子,在三月中再拿五十万元出来救济,如此一来就有了一百八十万之数。等三月之后,算时间也是年底了,按例用不了多久海关那边就会同户部进行结算,结算后户部就有新的款项进账,到来年开春,本年各地税赋会由皇家银行交接户部,如此一来难关就渡过了,之后的其他费用估计也应当有了下落,这样一来两者皆便,不就成了?”

朱慎锥略有意外地看了一眼洪承畴,原本他以为洪承畴会帮着杨嗣昌说话,以救灾为由强调此事重要性,并且提出挪用修缮经费以供救灾所用。可万万没想到洪承畴居然是站在公正的立场进行表态,而且他这番说辞有理有据,丝毫挑不出任何问题。

洪承畴说的没错,虽然目前按照初算,救灾需要近两百万元,如果再加后续的拨款这个数字更是庞大,可问题这些款子没必要一下子全拨下去,因为这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事。

眼下最重要的是在黄河决堤后的立即救灾行为,也就是解决受灾地区的百姓安置和救济工作。这些救灾大多体现在调拨钱粮,稳定地方的措施方面,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别说一百二十万了,哪怕是五十万也够了,只要稳住百姓,妥善安置,让百姓不流离失所甚至吃不上饭,救灾的第一步就算完成了。

至于后续的恢复生产、家园重建等等,这个暂时不急,可以一步步来。而且现在是七月底临近八月,天气还算炎热,受灾地区的房屋没这么急,先搭窝棚同样能勉强生存。

更重要的是洪承畴所提到海关和银行方面同户部的结算时间,这些一个在年底,一个在来年初春,前者离目前也就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只要先把这段时间熬过去,后面就能接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户部虽有难处,可实际上也不是不能解决,打个时间差,利用先后次序即可,根本没有杨嗣昌说的那么为难。

朱慎锥的目光朝着王命璿望去,开口询问:“王大人曾在地方任职,又担任过巡按,眼下又是工部尚书,依你之见,首辅所说可行?”

“断然可行!”王命璿心里可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因为黄河决堤之事他本就心中愧疚,现在皇帝问起这事他毫不迟疑就如此回答。

不仅是这样回答,王命璿还仔细为皇帝分析解释这样的做法毫无问题,比如现在最关键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救灾,又如何安置等等。此外王命璿还提出了一个不错的建议,那就是后续对河工方面的问题,既然黄河两岸受灾的百姓不少,接下来要重修当地河工,这些百姓也不能全靠朝廷救济白白养着才是。

朝廷就算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完全可以把这些百姓利用起来,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他们进行对河工的修筑和家园恢复。这样一来既能解决这些百姓无所事事,聚集易生变的可能。也能减轻朝廷的负担,借百姓之手为朝廷做些事。

王命璿的建议不错,朱慎锥听了很是高兴,这才是为大明也为君做事的态度,虽然这一次黄河决堤工部有责任,可朱慎锥却没真正要追究他责任的想法,一方面是这位老大人年龄大了,威望又高,假如在这件事上追责未免不合情理,也让对方晚节不保。此外朱慎锥心里也知道,他虽然是工部尚书,可最多也就是一个领导责任不是主要责任,具体办事的还是下面的人,所以刚才对他的态度只是一番敲打和表示对黄河决堤这事的强烈不满罢了。

王命璿提出以工代赈,这个法子古就有之,而且一旦做好了不仅能解决后续问题,还能节约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以工代赈关键是要人把政策执行下去,这个人非常关键,此外对于这一次黄河决堤朱慎锥也看到了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仅仅以中枢和工部来负责黄河河工还是存在问题的,抓大放小会产生诸多后遗症,工部作为中枢机构最多只能统筹,却无法顾及地方,按照常规都是工部拨款后由地方州府来进行分段河工修缮维护,如此一来假如下面的人做事不认真,或者中饱私囊搞豆腐渣工程,那么黄河这一次决堤以后依旧会产生,类似的情况未来根本杜绝不了。

想到这,朱慎锥心里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专门设置一个机构以管辖河道,这个职务其实在大明本就有之,早在永乐年间,朝廷专派工部尚书负责主持治河,后来在成化年间又专门设置了河道总督一职,专管河务。

但在后来,因为朝廷治理黄河开始成效,黄河受灾情况缓解,这个职务就被撤销了。只有后期的时候因为黄河决堤临时增设,之后又撤销。前前后后这个临时职务时有时无,几乎等同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没事就撤销,有事就设置,一直到万历中后期这个职务再也没设置过。

现在朱慎锥打算重新把这个职务捡起来使用,另外考虑到大运河和京师永定河的缘故,把黄河、大运河和永定河的治理职权归一,专门设置一个总督河道的衙门,作为长期治理的机构存在。

未来,这个河道总督不属于朝廷各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统揽河务。如此一来,就能从工部脱钩,归于皇帝直接管辖,品级就按布政使和地方巡抚的品级来为正二品,并兼一个工部右侍郎的职衔即可。

但这件事还需完善一番,所以朱慎锥暂时没马上提起,打算仔细研究一下后再正式提出后设置,另外就是人选的问题,这个人按理说王命璿是最合适不过的,可惜王命璿年龄太大了,哪怕就是工部尚书也干不了多久,更何况这个河道总督呢?所以这个人选究竟用谁,朱慎锥也要仔细考虑一番。

就这样,朱慎锥暂且就把这件事定了下来,让户部尽快拨款安排救济,由首辅洪承畴来负责此事,调派合适的官员去灾区做这件事。此外工部这边也需要配合,对刚才所提出的以工代赈拿出一个完善方案,交内阁讨论后再执行下去。

等事说完,朱慎锥也没留他们,就让他们尽快去办,救灾如救火,这件事耽搁不得。

洪承畴等人应声行礼,这才告辞。等出了乾清宫后,王命璿因为心系此事忙于回工部安排,向洪承畴和杨嗣昌微微点头就快步先走了,而洪承畴和杨嗣昌两人同行,朝着不远处的内阁而去。

“亨九兄,刚才为何要如此说?”走了一段路,杨嗣昌突然压低声音对洪承畴问道。

“怎么?子微这是在怪我多话?”洪承畴笑问道。

“在下哪敢如此,亨九兄如今可是首辅,持正为国,为君分忧,在下佩服还来不及呢。”杨嗣昌悠悠道,话里话外略有一股阴阳怪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