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盛极必衰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盛极必衰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茶不错。”还没喝,就闻到了扑鼻的茶香,孙镐忍不住赞道。

“这是自然,这可是父皇和太子送来的贡茶,新大陆除我这边,其他地方可是喝不到。”朱敏澄笑着说道,同时指了指一旁的一个竹罐道:“我早就给师兄准备了些,上次人太多,茶叶少我也不好意思当面拿出来,原本打算等你再来给你的,没想这些日子师兄一直忙于公务没再来王府,就耽搁了。茶叶不多,你也不要计较,毕竟这不是大明本土,普通的茶也就罢了,这等好茶可不容易搞到。”

“谢王爷!”孙镐笑着对朱敏澄拱手道谢,朱敏澄摆手道:“这等小事还用的着谢,对了师兄,今日来找我是……?”

孙镐喝了口茶,放下茶杯道:“这些日子之所以没来王府,主要是初来乍到需要熟悉新京。近半月来,我看完了宋国自建后的所有资料,也在城内外多地巡视,亲眼瞧了瞧这边的情况。”

“呵呵,师兄看下来觉得如何?”朱敏澄笑问。

孙镐道:“不得不说,新京包括整个宋国搞的很是不错。短短不到三年时间就有如此气象,实在是出乎意料。当初我刚到新大陆的时候是在新永州登陆,也曾进了新永州城瞧了瞧,相比北边的永国,宋国根本不是永国能比。”

“先不说城池的规模就比新永州大了许多,再加上如今整个宋国人口已近五万,其中包括原本随王爷就藩的人外,还有这两年陆续从大明移民而来的人。此外,因为之前冲突爆发同当地部落的战争,所俘虏的当地土著也算在其中。另外还有些目前和宋国交好的土著来往新京,再加上少部分欧罗巴人,如此一来,整个宋国的人口远超永国,新京繁华不亚于本土一些县城,甚至有过之。”

“这还不算,宋国富庶更非寻常,王爷受上天眷恋,无意之间居然发现了金矿。而这金矿的发现和开采也给王爷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依靠这些财富,宋国的财力足够,从大明本土运来的物资中大部分都归于宋国,凭借这些也使得宋国的发展蒸蒸日上,让人感慨不已啊!”

“哈哈哈!”听到孙镐这番话,朱敏澄忍不住就大笑起来,说实话孙镐这些话实在说到他的心里去了。

朱敏澄现在最得意的就是宋国的气象,短短不到三年时间,他在新大陆的宋国就在自己手中从无到有,到了今天有模有样。

现在的宋国哪里是北方的永国能比的?宋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暂且不说,仅仅是新京城的规模就不是新永州能比,整个新京城可比新永州大了不少,城市的格局和大明本土的县城几乎没什么区别,而且城中商业繁荣,人口众多,现在光是居住在城中的人口就超过了两万多人,反观新永州,整个永国也不过区区几千人之数。

这还不算,宋国在新京城外还有不少村镇这些定居点,隐隐也已有了气候。此外大量移民涌入宋国,也使得宋国的人气高了不少,再加上城北的金矿开采,更吸引了近万移民蜂拥而至,仅仅依靠金矿的收益,每日宋国就有足够的财富收入,这些财富可以说是朱敏澄的底气所在,用这些财富他才有足够能力支撑起迅速膨胀的宋国,并且造成了如今的繁华。

现在的宋国能变成这个样子,就连朱敏澄自己都没想到过。原本刚来的时候他还打着好好苦上几年,慢慢发展的打算呢。可没想仅仅不到半年时间就因为金矿的出现让宋国产生了飞跃,自己这个运气实在是没话说了,假如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等发展个十来年,朱敏澄有绝对信心能把宋国建设成为不亚于大明本土的存在,到这个时候他这个宋王有如此基业,就能成为大明藩王之首,从而把宋国传世子孙了。

高兴之余,朱敏澄眉飞色舞说着自己的打算,说到兴奋的时候还不住拍着大腿哈哈大笑起来,一副志得意满的模样。

可说着说着,朱敏澄突然发现孙镐脸色并没多少喜色,反而用一种奇怪的目光望着自己,这让朱敏澄有些纳闷,忍不住询问对方。

“王爷,您真觉得宋国眼下这一切能够长久?”

“师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朱敏澄不解反问。

“就是字面的意思。”孙镐正色道:“眼下宋国的确蒸蒸日上,一副繁荣的景象,但是王爷,所谓盛极必衰,物极必反,月满盈亏的道理王爷应当得知。”

“师兄的意思是……?”朱敏澄紧皱眉头。

轻叹了口气,孙镐道:“宋国和新京为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变得如此繁荣,难道王爷自己不知?如没有城北的金矿,以宋国的根基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宋国变成今日这番模样?”

“就算如此,这也是本王的福气,难不成按你意思,有了金矿反而是坏事了?”朱敏澄似乎明白了什么,当即不客气反问道。

摇摇头,孙镐道:“在下不是要指责王爷,而是想提醒王爷。金矿自然是好事,手握金矿在短时间内就获得如此财富,依靠这些财富大兴宋国,如何是件坏事呢?”

“你这话倒是让我糊涂了。”朱敏澄不解问,孙镐正色对朱敏澄道:“我刚才说了,盛极必衰,物极必反,月满盈亏,王爷应当知道这个道理。治国之本从来不在物,而在于人。财物虽好,但一下子过多就会令人忘却根本,失了平常心。”

“如王爷手中并没有金矿,那么王爷如今应该和北方的永国一样兢兢业业劳心劳力,为如何发展绞尽脑汁吧?可问题关键在于王爷无意间拥有了如此金矿,一下子获得了巨量的财富,在这些财富的情况下,王爷无论是修建新京还是招揽移民,或者发展商业等等,都轻而易举,甚至事半功倍了。”

这话让朱敏澄听得眉头大皱,不过他并没有打断孙镐,耐着性子继续听孙镐往下说。

孙镐道:“这些日子,我看完了所有宋国从建立之初到如今的所有文案,同各级官员包括吏员多次交谈,不仅在新京城内走遍了所有角落,更去了城外四处仔细巡察。王爷,您猜我做完这一切后是发现了什么?又如何想的?”

朱敏澄张口似乎要说什么,可最后还是摇了摇头,用目光询问孙镐究竟发现了什么,又是怎么想的。

孙镐也不绕圈子,叹了口气道:“王爷,我发现了宋国极大的隐患,或者说在目前宋国繁荣的景象背后,藏着足以让宋国崩溃的隐患!”

“什么!隐患?这……这怎么可能!”朱敏澄被这话吓了一跳,作为宋王的自己他也不是天天躲在王府中不知事的,朱敏澄不仅亲自参与了宋国的初建,平日里经常还会出去视察,甚至目前宋国的许多政策也是他和官员们讨论制定的,对于宋国目前是什么情况他太过了解了。

明明宋国正在上升势头,一副蒸蒸日上的局面,怎么可能有什么隐患呢?

孙镐莫非在胡言乱语?又或者用这些哗众取宠?可问题孙镐没必要这么做啊!别人也就算了,孙镐可是自己的师兄,是当年自己还没就藩前就定好的长史,双方不仅有孙承宗这一层关系,两人之间私交关系也很不错,何必用这种方式呢?

“孙长史,你今日把话说的明白些,我宋国何来隐患?又如何会有崩溃的预兆?假如说不清楚,莫怪本王不念情分!”想到这,朱敏澄的脸顿时沉了下去,冷冷开口问斥。

孙镐对此并不在意,起身先向朱敏澄行了个礼,这才说道:“王爷莫急,容臣解释。”

“说!”

孙镐当即先从怀中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一本小册子递给朱敏澄,然后这才对朱敏澄开始解释。

他先从宋国目前的情况和结构来讲述,按照孙镐的说法,目前宋国商业繁荣,人口众多,再加上金矿的收入,整个宋国的确是蒸蒸日上。可问题也在于此,宋国目前的结构很是畸形,先从宋国的人口结构来说吧,目前宋国拥有近五万人口,这个人口数量在大明本土也是普通一个县的人口了,并不算少。

但是在这五万人中,其中宋国的官府衙门和护军(军队)人口就占了两千左右,再加上工匠等,总人数大约在两千五百人上下,这些人基本是不从事生产的,所有的开支都由宋国承担,属于吃皇粮的存在。

此外,还有之前战争后前后被清扫和俘虏的土著,这些土著的人口勉强也能计算在宋国人口之中,这些人数量大概在四千左右。

除去这些外,剩余的就是这两年中陆续移民宋国的人口了。相比北方的永国,移民宋国的人口数量是对方的好几倍,这两年中大约有三万多移民涌入宋国,再加上最初的一批带来的移民,这个数字达到了近四万人左右。

这些人的全部就组成了目前宋国的人口基数,也是宋国的根本,可按照这些人的比例来统计分析,却能发现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实在太少,整个宋国近五万人,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居然只有区区不到五千人,连总数的十分之一都没,实在是让人为之警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