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永国现状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永国现状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请问这位大人姓名,在永国担任何职?”

“本官黄安,是永王府的长史,请问您是……?”黄安客气回答道,同时反问。

“在下孙镐,是这次随船而去新京上任的官员,初至此地。”

“原来是孙大人。”黄安笑着点头,不过心中也有些纳闷,他没听说过最近朝廷那边有派官员来新大陆任职啊!永国和宋国都是大明的封国,按理说朝廷往宋国派遣官员,那么永国这边也应该有官员派遣才对,可作为长史的黄安却未接到这个消息,难不成是因为宋王的缘故朝廷特意安排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也正常,毕竟宋王可不是他们永王能比,宋王可是当今天子的嫡子,再加上这两年来宋国那边发展的比永国好上许多,先不说发现了金矿,就连人口也比永国多了好几倍,在这情况下宋王请求朝廷增派官员倒也说得过去。

相互道了姓名,两人交谈了起来。孙镐对黄安说,自己刚刚随船抵达新大陆,对新大陆的情况不甚了解,所以有些问题想对黄安请教一番。

黄安虽是永王府的长史,却没什么架子,而且他这个人比较实在。之前黄安仅仅只是朝廷的一个小官,因为他为人又老实,在官场混的不怎么如意。后来皇帝决定对外封,在为永王挑选属官的时候也不知怎么回事居然有人把他给报了上去。

黄安在官场没什么背景后台,官职又低,再加上又没钱走门路,他这样的老实人自然就成了随便打发给永王的官员之一,最终由他担任了永王府的长史。要说这个官职对之前的黄安来说是升官了,可如此一来却要远赴海外任职,黄安得知消息后也是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带家人跟随永王来到了新大陆。

时间久了,他也渐渐接受了自己现在的身份,虽然作为永王府长史的他对永王和宋王不同的待遇心中略有不满,但他却也清楚这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而且当初舰队刚刚抵达新大陆的时候,先选中了新永州为基地,并且郑鸿逵询问过永王和宋王是否要以此为封国。

不过那时候宋王表示还想向南看看,而永王考虑后就决定留下来。毕竟永王比不上宋王,作为太上皇的皇子,永王的身份地位略有尴尬,如果推辞了此地,担心事后会带来麻烦,再加上新永州虽位于北方,气候类似于辽东,可这里真要论起来也算不错。

不仅有优良的港口,还有茂密的森林、山脉和湖泊河流,土地也相当肥沃,当地土著也不多,在这里建立封国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再加上自然资源不缺,足以满足需求。

就这样,永王选择了这作为封国,从而建立了现在的新永州。一开始永国和宋国的区别不大,但谁能想到南方的宋王地盘上后来会发现金矿存在呢?而这个金矿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两国的现状,由于金矿发现的缘故使得宋国在很短时间内就获得了巨大利益,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使得从大明而来的移民大多都会选择南下宋国而不是留在永国,哪怕永王府为了招揽移民开出了比宋国更优厚的条件,但依旧没能留住多少人。

“如今永国有多少人?”孙镐问道。

黄安苦笑摇头:“加上这一次的移民也就三千人不到,这么点人实在是不够啊!永国的地盘不小,能开荒的地更多,可这些人加起来又能种多少地呢?此外也不可能全部都去种地吧?王府还有护卫和官吏呢,再加上城中的手工业者,这人口上的缺口实在是太大了。”

孙镐微微点头,黄安这话倒是没错,以永国的体量别说三千人了,就算三万甚至十万也不算多。这么好的一块地盘,这么点人实在是太少了。看来宋国那边金矿给人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就因为多了一个金矿,就把大部分移民全吸引了过去,怪不得黄安刚才在接受移民的时候脸色如此难看呢。

为了避免黄安多想,孙镐没继续在这个话题上多说什么,转而问起了目前永国的具体情况。对此黄安也没遮掩,反正永国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何况这里还有大明远洋海军的驻扎呢,许多事早就汇报到朝廷那边去了。

码头这边没什么好看的,而且也不是谈话的地方,当即黄安邀请孙镐去新永州城做客,顺便喝杯茶什么。对此孙镐欣然同意,就跟着黄安去了不远的新永州。

新永州的建造格局完全是以大明的城池模样来建造的,但相比普通的县城要略小些。而且建城的材料也不是大明常见的墙砖,使用的是当地山中开采出来的石料,对此黄安向孙镐解释,不光是新永州是这样,就连南边的新京也是这样,在新大陆要烧窑做砖反而比不上直接用石料来得方便,反正这里的山脉不少,开采石头很是容易,而且用这些石料作为建筑材料除去人工耗费外没其他什么成本,而烧窑什么的非但要投入人工,还需要技术和其他成本,反而有些不便。

相比用石料修筑的城墙,城内外的建筑大部分却都是由木头建造的,而且许多使用的都是上好的木料。见此孙镐有些意外,黄安笑着和他解释,新大陆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木头,城外不远处的山林中到处可见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大树,有些树长得尤其高大,最高处居然能达到三百尺的规模,这在大明根本就见不到。

这些红杉比比皆是,是最好不过的木料了,既然有这个条件自然新永州会加以利用。所以城内外的房屋都是用这些木料建造的,此外新永州这边还砍伐了不少木料进行储备以做之后造船所用,和造房子不同,如是造房子砍伐下来的木料略微晾干后就能勉强使用,大不了用个几年后再重建也行。但造船却是不同,木料必须经过好几年时间的阴干,确保完全脱水后才能作为造船材料,要不然没处理好的木料所造的船只一下水就会出问题,现在新永州建成时间不长,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这些木料还远没达到可以使用的程度呢。

“永国这边打算造船?”孙镐略有惊讶问。

“这还不是被逼的。”黄安苦笑告诉孙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既然有这个条件,为何不能利用呢?

永国这边发展不如宋国,在人口基础不足的情况下,假如仅仅只依靠种地根本就没多少产出。这样下去,未来永国会被宋国越拉越远,而且现在新大陆的两个封国所需要的物资什么都需要从大明本土购买,这些钱朝廷不可能掏,都是自己给的。

永王论底蕴本就不如宋王,更何况现在新京那边还发现了金矿。靠着金矿,宋王现在可谓财大气粗,但永王就不一样了,当初来到新大陆的时候,永王手上本就没多少本钱,一切发展都要依靠自己,假如只能种地慢慢积累,这样几十年下来永国估计都发展不起来,所以永国只能另想办法开拓财源了。

在没有宋国拥有金矿的情况下,永国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除了种地、打猎和捕鱼之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既然这里有数不胜数的上好木料,那么自然就把主意打到了这些木料上去。

砍伐和囤积这些木料,除去作为货物卖到大明去换取物资以供永国发展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想办法造船。作为海外的封国,造船是理所应当的,何况朝廷也没限制过永国自造船只,只要不建造战舰就行了,造一些商船和货船完全可行,一旦永国有这方面的能力,就可以从最初卖木料转为卖船。

相比木料这样的材料,一艘能够远洋的海船现在在大明价值可不菲,其中的差别可想而知。再加上假如未来造船技术提升,永国发展起来后也能组织自己的船队来往新大陆和大明,通过商业获得收益。此外还有南方的欧罗巴诸国所占的领地,有了船他们同样也可以去,这样一来永国的经济就能盘活了。

听着黄安的解释,孙镐不由得点头,不得不承认永国的这个打算还是不错的,在没有宋国的基础,人口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能够想出这种办法的确可以解决永国目前的问题。

“这些木料需要多久才能堪用?”孙镐开口询问。

“仅仅只是阴干的话,现在就已能使用了,目前港口那边舰队对船只的修补所用的就是这些木料。但要造大船还需做些深入的处理,需要在木料上涂刷桐油。”说到这,黄安不由得摇了摇头:“新大陆虽木料不缺,可唯独缺少榨油的桐树,所以桐油只能从大明本土采购。而我大明桐油出产大多在云南,听说云南那边近期有些不太平,这半年来所运来的物资中桐油的数量实在太少,所以要真的造船还需等解决桐油后才行。”

点点头,孙镐这算明白了,怪不得城中一处堆了这么多木料却不使用,闹了半天是缺少桐油啊!至于云南的情况他也清楚,毕竟他不是黄安之前一直呆在大明呢,沙定州叛乱一事闹的不小,虽然现在朝廷已压制住了沙定州,可沙定州的残部还没全部剿灭,所以目前云南的桐油别说新大陆了,就连大明也缺,桐油的作用极大,不仅能在家具和建房使用,更多的使用在造船业上,现在大明正在开拓海外,本土的造船业如火如荼,能挤出部分供应新大陆这边已很不容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