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忠义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忠义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慎锥没有说话,搁在矮几上的左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神色平静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张献忠没有抬头,依旧保持着原来的姿势,心中却忐忑不安。

过了好一会儿,朱慎锥开口道:“张献忠!”

“臣在!”

“这有一封奏折,你来瞧瞧。”说着,朱慎锥把刚才看的那份奏折递了过去。

张献忠有些不明白皇帝的用意,这朝廷的奏折关他什么事?难不成是弹劾自己的奏折?可不应该啊!这些年他在京师规规矩矩,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很低调,除了今日脑子一热在总参议府说了那些话外,其他不应该有问题,何况言官就算要弹劾自己速度也不应该这么快吧?这才过了多久啊!

但皇帝要让他看奏折,他却不能拒绝,只能起身上前一步双手接过了这奏折。坐回去后,张献忠心里打着鼓打开了这奏折,谁想目光在奏折上扫了一眼后,张献忠顿时一愣,急忙仔细看了起来。

奏折的内容让张献忠出乎意料,这并非是官员所上的奏折,而是宋王朱敏澄所上的奏折。可问题是宋王早就外封海外了啊,据说去了远在万里之外的新大陆,这件事别说张献忠了,就连全大明的人几乎都知道。

作为当今皇帝的嫡子,宋王身份贵重,按照大明祖制成年后的皇子外封再正常不过。如是以前的话,以宋王的身份估计和当年福王所封应该不会有什么区别,在大明挑一个富庶的地区作为宋王的封地,再加上宋王的封号,直接封在南直隶也就是江南绝不会有问题。

可偏偏朱慎锥没有这么做,直接把自己这个嫡子封到了海外去,而且还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新大陆。这样的做法让所有人都无法理解,假如只是崇祯也就是现在的太上皇的皇子朱慈炤外封的话大家觉得理所当然,虽然崇祯皇帝目前是大明的太上皇,地位尊贵到了极点,可他这个太上皇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成为太上皇的,大家心里全都明白。

哪怕当今圣上早就坐稳了江山,崇祯这个太上皇已不可能造成威胁,但他的那些皇子再怎么说也是一个隐患。所以借着外封的理由把崇祯的皇子打发到海外去,万里之遥的地方今生去了能不能回来都是两说,如此一来也就解决了一些问题,还能展现出皇帝的大度。

可问题不光是把朱慈炤外封到了新大陆,就连皇后所出的宋王也外封了出去,这样的做法就让人疑惑不解了。当年宋王朱敏澄和朱慈炤同时外封的消息传出来后,不仅是朝中,就连民间都多有猜测,许多人觉得这应该是关系到皇嗣的缘故,太子和宋王之间恐怕不像表面上那么和谐,暗中有着激烈的争斗,而争斗的目标不是其他正是那皇位。

皇家无亲情,哪怕是同母的亲兄弟恐怕也是如此,历朝历代都避免不了,只不过有些内幕外臣不知晓罢了。宋王的外封估计就是争夺皇嗣失败的缘故,皇帝为了确保太子地位的稳固这才把宋王远远打发了出去。

宋王去了新大陆,离着大明本土万里,这辈子能回来的机会少之又少,而且皇帝这些年所出的其他皇子都还年幼,太子年长地位稳固,这样一来就不会有手足相残的情况发生。

这种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包括张献忠也是这样想过。可今日他看了手上的这奏折后,张献忠对之前的判断却产生了怀疑,因为这奏折中宋王所写的内容和话语中非但没有半点埋怨,还写了不少对太子的一些思念和兄弟之情,由此可见,太子和宋王之间并无矛盾,兄弟情深关系极好,这根本做不了假。

此外,就是宋王在奏折中所说他们如何抵达新大陆,又在新大陆遇到了什么,又如何立足等等,洋洋洒洒写了许多具体的事件。宋王的文笔不错,写的内容又很有趣,张献忠看了不由得入了迷,更对远在海外的新大陆也第一次有直观的印象。

除去这些,宋王在给皇帝的奏折中还写到了李定国,其中内容对李定国多有赞誉,眼下李定国在宋王手下深受信任,已是宋王的护军将军了,而且这一次给皇帝上奏折,宋王还奏请朝廷给李定国讨个封赏,希望朝廷能加封李定国为定国将军,这个军衔可不低了,要知道他张献忠最初封的就是定国将军,不仅是他,就连刘良佐、刘泽清、陆义生、胡林这些人前些年也不过这个军衔,直到立了功劳,资历渐深后,这才更进一步,由定国将军晋骠骑将军。

李定国是张献忠的义子,同时也是养子,可以说是张献忠四个义子中最为看好和重视的一人。张献忠和李定国的关系几乎和亲父子没什么区别,当年张献忠甚至想过如自己实在没有子嗣,百年后把一切托付给李定国的打算。

眼下虽然张献忠已经有了儿子,但李定国在他心中的地位依旧不低。而且这些年,父子相隔,除当年李定国跟随宋王外封时在京师见过一面后,张献忠就再也没见到李定国了,时常心中想念这个儿子,而今日在宋王的奏折中居然看到了李定国的名字,尤其是宋王对李定国的重用和信任,这让张献忠老怀大慰,心中欢喜。

看完了奏折,张献忠恭恭敬敬把奏折放回了朱慎锥手边的矮几上,随后就退了回去。

“李定国在新大陆做的不错,其能力卓越,又对宋王忠心耿耿,朕很是欣慰。”朱慎锥淡淡道。

“这是他应该做的,定国乃大明臣子,也是宋王下属,只是尽了本分罢了,而且定国这孩子向来做事稳妥,心有忠义,能被宋王殿下看重在海外立功,这也是他的福分。”张献忠嘴角带着笑意连忙回道,作为父亲谁不喜欢别人夸赞自己的儿子呢?何况夸赞的还是当今圣上,虽然李定国不是自己亲生子,但在张献忠心里,也和亲生没什么两样了。

朱慎锥点点头,目光朝着张献忠瞧去。李定国的本事和能耐他当然清楚,这可是在历史上浓浓留下一笔的人物,更是历史中南明对抗满清的一面旗帜。

如不是李定国壮年积劳成疾撒手离去,历史上的满清能不能拿下南明还是一个问题呢。而李定国的死也导致了最终南明落入满清的手中,从而使得中国陷入了三百年的黑暗时期,这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痛啊!

当年朱慎锥之所以会接受张献忠的投降,并把他安置在京师,一方面是张献忠审时度势做了最合适的抉择,而另一方面也是朱慎锥看在他这个养子的份上放过了张献忠一码。要不然其他流寇头子不是在战场被杀,或者就是被俘后明正典刑,偏偏他这个号称八大王的张献忠不仅活得好好的,反而得了个爵位能享荣华富贵?这其中就有李定国的缘故。

当然了,这件事张献忠是不知道的,而且朱慎锥也从未和任何人提及过。之后朱敏澄向朱慎锥讨要李定国的时候,朱慎锥还有过迟疑,并没想把李定国交给朱敏澄的想法。可仔细考虑之后,又觉得既然大明要开拓海外,尤其是外封皇子,朱敏澄手上没有合适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很是不妥,而且那时候李定国官职不高,就算把他拉到辽东战场上去历练也无必要,所以最终朱慎锥还是答应了朱敏澄的请求,把李定国调到了宋王麾下。

有李定国跟着朱敏澄在新大陆,朱慎锥也能放心不少。毕竟李定国的本事他很清楚,再加上李定国这人虽出身不怎么样,可心中的确有着忠义,是个可靠的人,把他留在朱敏澄身边也是最好的选择。

果然不出所料,李定国跟着朱敏澄去了新大陆后很快就做出了成绩,其才能脱颖而出,成为了朱敏澄最信任和重用的部下之一。眼下从奏折的内容来看,朱敏澄不仅重用李定国,更为李定国请封,由此可见李定国干的实在不错。

就在张献忠为李定国的前途有望而高兴的时候,朱慎锥开口问了一句:“听说你前不久有了个儿子?”

张献忠一愣,连忙答道:“臣没想陛下日理万机居然还能牵挂臣这等小事,臣的小妾的确给臣生了个犬子,如今已快满周岁了。”

“起名了没?”

“回陛下,臣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叫狗蛋,呵呵,贱名好养活,大名打算等孩子满周岁后再起。”

“狗蛋?哈哈哈!”听到这个名字,朱慎锥不由得也笑了起来,虽然张献忠现已是大明勋贵,还是骠骑将军,可毕竟张献忠出身普通人家,又当过流寇。年近半百才有了这个儿子,自然是宝贝的很,特意给孩子起了这个小名,用意就是让孩子用这贱名立住,这也不得不说张献忠对这儿子的重视和宠爱。

“既然没有大名,朕给孩子赐个名字如何?”朱慎锥笑问道。

张献忠慌忙起身,朝着皇帝跪拜道:“臣何德何能,能让陛下给犬子赐名,臣……。”

“好啦,就是一个名字罢了。”朱慎锥摆手笑道:“你出身不佳,在朝中处境尴尬,这些朕心里都清楚。这些年你在京师颇为本分,而今已是我大明勋贵,身上还有不低的军职。所谓大丈夫出身差些并无关系,当年太祖皇帝还当过和尚要过饭呢,同样也是义军出身,还不一样坐了天下,有了如今的大明?你张献忠名献忠,朕希望你如其名一般,日后为我大明好好做事,心有忠义……。”

说到这,朱慎锥停顿了一下,对张献忠继续道:“至于你的儿子,就赐他忠义二字吧,张忠义,如何?”

“忠义好!忠义好啊!”张献忠连忙谢恩,口说从今天起,他的犬子就叫张忠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