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水土不服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水土不服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沙定州改变了战法,可楚雄的杨畏知却丝毫不惧,在城中调兵遣将应对有度。

整个楚雄大部分百姓他早就让沐天波带走了,走不远的老弱也撤到了西边安置,这些日子亲自率领部下做好了万全准备,坚守此地,不让沙定州再前一步。

接下来的几日中,沙定州对楚雄的进攻依旧持续,而且当他打造了攻城器械后进攻起来更是疯狂。可就算如此,杨畏知也是守得严严实实,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楚雄的守军也渐放下了之前对敌军的畏惧,守城越发游刃有余起来。

这场仗打了足足半月左右,沙定州使出浑身解数依旧没有拿下楚雄,而他的部队却已伤亡了好几千,眼看着楚雄依旧屹立,城头大明的战旗飘扬,沙定州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拿杨畏知毫无办法。

这些日子里,沙定州什么法子都用过了,劝降不成,诱惑也不成,至于攻城还是不成。

杨畏知就如同一颗钉子一般死死钉在楚雄,拦住了沙定州的去路,假如拿不下楚雄,那么沙定州就没办法西进,更不用说抓到沐天波了。

在这个时候,沙定州还得到了消息,知道了沐天波并不在楚雄,而是朝着西边跑了,算时间眼下都快差不多跑到了大理,接下来估计会逃到永昌。

得知沐天波跑掉后,沙定州看着眼前的楚雄城更是恼怒,假如杨畏知没在这拦住自己,自己早就突破楚雄一路西进,说不定都把沐天波给抓回来了。可现在倒好,沐天波依旧没抓到,楚雄也没拿下,这让沙定州有些进退两难。

硬着头皮再攻了两日,楚雄依旧巍然不动,无奈之下沙定州只能退兵撤回昆明。

当沙定州的部队终于缓缓撤走,只留下城外的一片狼藉后,楚雄的守军终于发出了欢呼声,而大半个月都没怎么合眼的杨畏知也就此松了口气,把心放了下来。

别看杨畏知守城守的严实,没让沙定州找到破城的机会,可实际上在沙定州损失惨重的同时,楚雄的守军同样损失不小。

杨畏知的五千守军中伤亡近四分之三,其中战死者更达到了半数。别看楚雄表面上固若金汤,但假如继续打下去,杨畏知根本就没半点把握。不仅军士的伤亡实在太大,就连城中守城器械和物资也出现了缺口。

要不是杨畏知亲临前线,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再加上战前的承诺和那些高额战功的话,楚雄的军队早就熬不下去了。换句话来说,打到后面,杨畏知是在和沙定州拼命,熬着一口气看谁先顶不住,亏得沙定州攻城经验不足,再加上其部伤亡同样不小,这才让杨畏知侥幸守住了楚雄。

假如沙定州豁出去,不惜代价拿下楚雄继续猛攻,用不了几日楚雄必破,这点杨畏知心中清楚的很。

现在幸亏沙定州撤军,楚雄保住了。杨畏知依旧不敢大意,沙定州撤军后,楚雄这边不仅着手安顿死伤者,补充物资,修补城墙,为下次应战做好准备。此外,杨畏知还第一时间就兑现了战前的承诺,把给军士们的赏赐全部发了下去,拿到赏赐后,军士们都是欣喜若狂,之前的艰难瞬间一扫而空,所有人士气大振,笑逐颜开。

这时候,沐天波已一路撤到了大理,抵达大理后终于基本安全了。沐天波开始在大理、永昌一带调集军队,做好整军的准备,同时也以黔国公的名义给云南各地派去使者,让云南各州府明军包括地方土司联手对抗沙定州,聚兵平叛,反攻昆明。

沐天波跑的时候虽然狼狈,但他依旧带走了自己的印信,所以他作为黔国公和征南将军的命令还能正常下达。不过这些命令有多少效果就不清楚了,毕竟现在沙定州势力不小,又占据了整个滇东地区,在他的淫威下已有州县和地方土司表示臣服,使得其势力更进一步。

但不管怎么说,沐天波这一步必须要做。不仅是和沙定州争取云南地方的支持,同样也是要借此减弱沙定州对云南的控制力。此外,给自己这边争取时间,等待朝廷的援军抵达。

贵州某地。

贵州多山,这个地方向来就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的说法。贵州的山路很不好走,哪怕就是官道也难行,而且路线曲折,多有山路,地图上看着近,可走起来却很难。

尤其是走着走着,天气时常就变了,不是下起了雨就是刮起了“妖风”,一日下来普通人充其量也就几十里的山路,再加上大山阻拦绕行的缘故,更是困难。

滇黔驿道过永宁州的一处,一支明军正在行军,这支明军虽然人不算多,仅万人左右,但从其部的装备和精神来看却是精锐。而且这支明军明显都是贵州本地的军队,善于山路,驿道虽不好走,但他们进军的速度并算不慢,从贵阳出发到这里走了仅不到十日,按照路程来看,最多再三日就能抵达云南的富源地区。

这日行军过半,天空突然蒙蒙又下起了雨,这雨来得突然,抬头看了看天色,领兵的将领下达了暂且避雨休息的命令。

贵州就是这样,时不时就会下雨,而且这雨来的急走的也急,雨中赶路并不安全,对士兵的健康也不好,这一路上走走停停类似的情况遇到多了,行军的军队早就有了充分的准备。

卫绪良被两个亲兵搀扶着在一处坐下,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他的脸上还泛着异样的潮红色,这是因为昨日不小心淋雨再加上对贵州气候的不适应略有发烧的缘故。

卫绪良是两个月前从松江府离开的,之前他从宣府调任大理,去大理上任之前朝廷给了他三个月的假期回乡探亲。在松江府巧遇到了太子朱敏澜,之后朱敏澜在卫家呆了几日就前往上海,等朱敏澜离开后不久,安顿好家中的卫绪良就启程往云南去了,可没想走到半路,刚从湖南进入贵州的时候,就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让他尽快赶往贵阳,去永平侯谢继凯部下报道。

这道旨意来的突然,不仅如此更让卫绪良意外的是云南爆发了叛乱的消息,沙定州在昆明突然发动兵变,沐天波狼狈逃出昆明城,整个云南岌岌可危,如今沙定州已占据了滇东地区,一旦被他西进灭掉大明在云南的部队,甚至干掉沐天波的话,那么云南就会全部落到沙定州的手中。

鉴于云南的叛乱缘故,朝廷已下旨从四川和贵州两地调兵入滇,四川那边调动的是赫赫有名的白杆军,而贵州这边调动的是永平侯谢继凯的军队,卫绪良虽还没到任,可他实际上已是大理游击将军了,所以朝廷得知他正在赴任半道上直接就给了他这道命令,让他立即赶往贵阳去谢继凯手下报道,归永平侯指挥。

就这样,卫绪良紧赶慢赶总算赶在谢继凯出兵前抵达了贵阳,见到了这位永平侯。

卫家和谢家都是大明勋贵,双方虽之前没什么交情,可同为勋贵的一员自然相对亲近些。何况永平侯谢继凯不是普通人,他可是当今太子的老丈人,太子妃的父亲。而卫家在上海开埠一事上已同太子朱敏澜达成了合作,从这点来说更算得上是自己人了。

就这样,见面后卫绪良就直接成了谢继凯的临时部下,跟随其部前往云南平叛。

卫绪良久在军中,要论打仗行军他是老手,可问题在于卫绪良一直在北方带兵,而他虽是南人,可江南气候和云贵这些地方却有着大不同,毫无准备的他前脚刚到贵阳后脚就要领军出征,对当地气候还没适应过来,哪怕卫绪良的身子骨向来健壮,这些日子的急行军再加水土不服的缘故,居然受了风寒。

“将军,您怎么样?”一个亲兵关切地问道。

卫绪良摆摆手,强撑着身子道:“我没事,你等都抓紧休息一下,接下来还有好些路要走,要不然撑不下去。”

“将军,您这额头烫的厉害,要不卑职去问问附近有什么地方可以暂歇的,找个大夫为您诊治一番,要是再这样拖下去恐怕……。”

“恐怕什么?我可没你想象的弱,当年在宣府的时候老子可是同鞑子真刀真枪玩过命的,这区区风寒算得了什么?等会多走些路,发一身汗,自然就好了。”卫绪良满不在乎道,可刚这句话说完,喉咙一痒忍不住就剧烈咳嗽了起来,亲兵见状急忙上前,又是抚胸又是拍背,卫绪良咳了好一阵,这才缓过气来。

“特娘的!”卫绪良暗骂,自己运气实在不好,居然受了风寒,而且现在他整个人都晕沉沉的,弄不好接下来的行军熬不下来。如果半道上倒下,自己没办法参与后面的战事岂非遗憾?他如果还是宣府将领暂且罢了,可问题现在他已经是大理游击将军了啊!虽然还没正式上任,但官职却是实实在在的。

现在云南出了这样的大事,作为云南的将领怎么能错过平叛的机会呢?想到这卫绪良深吸一口气,正要起身振奋精神,想办法扛过去走到云南的时候,一阵脚步声突然就朝他这边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