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拒绝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拒绝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钱谦益突然跳出来说了这么一句,杨嗣昌瞬间就怒了。

“钱大人此言何意?”

钱谦益淡淡拂袖一笑:“难道本官说的还不清楚么?”

杨嗣昌按捺心头怒火:“钱大人所言自然不清!本官身为阁老,又执掌户部,户部乃朝廷钱粮所在,一应财政自当由户部统筹安排。铸币司本就是由宝泉局和宝源局合并而来,现由户部、工部、内务府、总理衙门各部统管,本官身为户部尚书要求铸币司收益上缴户部统筹又有何问题?反而是钱大人虽为阁老,但只是兼管礼部,如何关心朝廷财政之事了?您也管得太宽了吧?”

“宽么?本官可不觉得。”钱谦益微笑摇头,转身对着朱慎锥行礼道:“陛下,户部执掌朝廷钱粮度支的确没错,但臣以为铸币司收益并非朝廷税收,更不属于户部管辖。如依杨大人所言,但凡朝廷各部收益都全归户部所有,那么朝廷各部的内部收益呢?别忘了眼下工部不仅有下属工坊、官厂,这些收益向来是作为工部内部流转,以填运转不足。按惯例如有多余部分也均是先报于内阁,经内阁商讨后再按比例提留,这才进行分拨,如有需求这才由陛下首肯才能归划户部。”

“除去工部,还有其他各部,比如刑部、兵部、吏部甚至臣执掌的礼部都是如此。如按杨大人所言,但凡以后各部收益都将归划户部,那岂非天下大乱?各部内部开支何时能由户部插手?何来权力?户部向来只管度支,根本管辖不到各部运作,这个头假如开了,后患无穷啊!”

钱谦益继续道:“此外,刚才杨大人自己也承认,眼下铸币司为户部、工部、内务府和总理衙门共同管辖,但依照当初设置铸币司时就定下的规矩,实际管理铸币司是由内务府和大明皇家银行实际负责。内阁为中枢进行监督调和,由此可见铸币司运作已同户部并无太多关联,现在杨大人一开口就要把铸币司的收益归于户部,这难道不是越权么?更何况铸币司刚刚新设,目前收益仅是预估而已,后期铸币司无论是扩大还是钱币推广还都要投入资金,难不成把全部收益上缴,等日后再由户部再拨款?如此一来实在是……。”

钱谦益说到这不由得连连摇头,一副脱了裤子放屁的表情,杨嗣昌气的肺都要炸了,他提出这个要求无非就是为了朝廷着想,希望能通过铸币司的收益填补下国库的空虚,这是为国的公事,难不成他杨嗣昌还能把这些银子装进自己的口袋?

反而钱谦益巧舌如簧,说了这么一大堆理由出来。听起来这些理由似乎没问题,可实际上细查之下却根本不是这样。

杨嗣昌承认,六部各部的确有内部钱粮运转的情况,尤其是像工部这样的部门,因为有工坊、官厂等等,而且这些年因为内外贸的缘故,工部从这些方面的确获得了收益。

但整体来说,工部作为朝廷六部之一是花钱最大的部门,工部负责整个大明的营造工程事项,要做的事数不胜数。小到士兵使用的箭矢、刀枪,大到城池修筑和各地水利等等,每年耗费的资金可谓无数,所谓的收益在这个数字上来看根本入不敷出,完全是靠着财政拨款来运作的。

就连工部都是如此,其他各部就更不用说了,所以钱谦益所谓的这些言论根本就是瞎扯。而且铸币司又不是六部,这是一个新设独立于六部之外的特殊机构,按照铸币司的运作模式,除了最初的投资和后续增加的铸币机和人员开支外根本就没其他支出,再加上铸币获利巨大,这么大的一笔收入难不成就摆在铸币司?如此何不如把这些收益放到户部,填补国库不足以供朝廷所需?

当即,杨嗣昌也不退让,直接和钱谦益激烈分辨起来,两人你一句我一言,辩论不休,瞧着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的模样,朱慎锥也是哭笑不得,当即喝止了双方,板着面孔训斥道:“尔等堂堂朝廷大臣,内阁阁老,为区区财物争吵成何体统!”

接着,朱慎锥把目光投向了首辅洪承畴,直接问道:“两位先生为铸币司收益归属各持不同意见,首辅如何看?”

洪承畴一直稳稳坐着,坐看钱谦益和杨嗣昌的争执。以他之能如何瞧不出两人针锋相对的缘由?假如一开始杨嗣昌的确是出于公心,可自从钱谦益开口反对,这件事就变了味了,成为了两人私人之间的矛盾,借此要力压对方一头罢了。

洪承畴起身,先朝皇帝行了一礼,随后道:“陛下,能否容臣先问亢大人几句?”

“可!”

洪承畴对亢有福问道:“亢大人,本官问你,如按照你给刚才所言,铸币司的铸币收益以目前数额,一年当有几何?”

亢有福起身回道:“回首辅的话,臣略微计算过,仅以收益来说,以如今铸币数额当有十四万两左右。”

这话一出,杨嗣昌顿时面露喜色,正要插话,但洪承畴抢在他的前头问亢有福:“既然如此,这些收益可能交由户部?”

“不可!”亢有福想都没想直接拒绝。

“为何?”洪承畴听到这个回答神色不变,反问道。

亢有福当即向洪承畴和诸人解释,虽然铸币司按照目前铸币数额的确有高达十四万两的收益,可这个收益并不包括铸币司本身的支出,还有其他方面的开销。

亢有福告诉大家,别看这个收益听起来不少,可铸币司的开支也是很大的,首先是设备和人员的开支,这些开支都需从铸币司的收益中减去,按照目前的计算仅各级官员和匠人的工资钱粮等每年就要有上万两的固定支出,此外还有设备的后期购入,目前使用的铸币机是大明刚刚研发出来的,现在铸币机的制造成本可不低,而且后期还要投入更多的研发资金进行完善,这些之前就谈妥,需要铸币司来负责支出。

除去这些外,就是铸币中的损耗了。

大明铸币虽有收益,但同样也有损耗,要知道铸币的主要原料就是金银包括铜锡铅等贵重金属,大明官方的货币是铜钱,可随着近百年来白银包括黄金使用的比例不断上升,已造成了大明以铜钱为主,白银和黄金为辅的货币格局,再加上纸币的这些年推广和运用,形成了现在的货币体系。

推广金银货币以取代目前民间使用的散金散银,是为了统一货币,便于流通,可要铸币必须本身就要有大量的金银储备才行。其实朱慎锥早在刚成为监国的时候就打过铸币的主意,但那时候时机还不成熟,一来是手上没有可以铸币的铸币机,二来就是缺乏足够的金银储备。

尤其是后者,更是限制铸币的主要原因。没有充裕的金银储备拿什么来铸币?而当时大明的财政问题已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国库里空得老鼠都饿死了,哪里的金银搞什么铸币啊!

这些年要不是朱慎锥通过设置大明皇家银行,推广纸币,再加上通过内外商贸和税收挂钩,直接由皇家银行进行货币兑换,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积累下来一大笔金银储备,这才使得铸币的想法成为了可能。

从民间收来的金银不仅大小不一,而且还有成色不等,要想铸币就必须把这些金银融化后提炼,然后按照比例添加铜等其他金属后再进行铸造,这样一来就牵涉到其中火耗了,做这件事的时候火耗是不可避免的。由此来看,铸币的实际收益还要填补其中火耗,此外为了维持后续货币的流通和兑换,还需大明皇家银行承担这个工作,其中付出的成本也是避不开的,从这些方面来看,铸币虽有收益,可全部计算下来最终能有多少收益实在是不多,而且目前铸币的数额还不多,仅仅只是刚刚开始,弄不好这些收益全部填进去还不够呢,怎么可能直接把这收益上缴户部?

“这……。”洪承畴原本只是想打个圆场,但没想亢有福居然说出这么一番解释,而且亢有福言之有物,当着所有人的面把各项成本说的头头是道,甚至包括火耗比例等也讲得一清二楚。

洪承畴是当过地方官的,当然明白这些成本的存在,等亢有福讲完之后他也无话可说了,无奈冲着朱慎锥行礼,说道:“没想区区铸币还有这么多细则,臣今日也算是听明白了,既然如此,臣以为还是暂缓此事,等日后铸币司运作起来后按实际情况再调整不迟。”

“两位先生,你们觉得呢?”朱慎锥对钱谦益和杨嗣昌笑问。

钱谦益自然不会反对,他跳出来无非就是给杨嗣昌找点麻烦罢了。而杨嗣昌紧皱眉头,心里隐隐觉得似乎有些不对劲,可刚才亢有福回答的又无可挑剔,他一时间也想不出来哪里不对,无奈之下也只能轻叹了口气,表示这件事暂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