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钱币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钱币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明,乾清宫的偏殿。

大明皇帝朱慎锥正凝神看着手中的一些钱币,而在他的下首处坐着的是太子朱敏澜和内务府大臣徐宪成、总理衙门总理大臣张锡钧,首辅洪承畴,次辅王晋武,阁老钱谦益、杨嗣昌,工部尚书王命璿还有内务府的亢有福等人。

朱慎锥从蒙古回京后不久,内阁就进行了调整。按照时间来计算,上届内阁的任期也到了,除了次辅王晋武和之前增补入阁的钱谦益外,其余内阁阁老到期离任,就此内阁重组,张至发等人离开内阁另行安排,洪承畴、杨嗣昌入阁,其中洪承畴直接担任首辅之职。

之所以这样安排,朱慎锥是有一番考虑的,虽然钱谦益先一步入阁,而且他是作为礼部尚书入阁的,再加上钱谦益的名气不小,按理说他当首辅完全有这个资格。

不过对于钱谦益这个人朱慎锥太了解了,钱谦益在文坛的名气虽大,可他实际的施政能力并不强。而且钱谦益曾经是东林党的大佬,虽说眼下东林党包括其他各党在朱慎锥的多次打击下早就名存实亡,可谁能保证东林党不会再死灰复燃?哪怕钱谦益早就投靠了皇帝,但只要他这面旗帜在,说不定哪天就有人打着钱谦益的旗号使得东林党又冒了出来,这点朱慎锥不能不防。

让钱谦益入阁,朱慎锥考虑的是几点。其一是钱谦益这人知趣,在之前对付东林党的时候钱谦益出动表明了自己立场和态度,也使得之后东林党的瓦解立下了功劳。

其二是钱谦益在文坛的名声,不管怎么说作为文坛领袖的钱谦益在文人中名气还是很大的,把他放进内阁能够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安抚文人学子,竖立一个标杆,以表示皇帝的气度。

至于其三,钱谦益虽政治能力不强,可他也不是没有长处,这种人只要用的好还是不错的,而且钱谦益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如果没有皇帝的支持自己是根本没可能入阁,有他在内阁,朱慎锥借他之手也能更好控制住内阁。

另外,户部尚书杨嗣昌入阁无可阻挡,作为名臣按理说杨嗣昌早就应该入阁了。可在崇祯年间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杨嗣昌一直都没能入阁,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在内阁调整之后,无论以政绩还是能力来说,杨嗣昌这次入阁是铁板钉钉的,但杨嗣昌这人能力虽强,但驾驭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既然杨嗣昌入阁,那么钱谦益就更应该入阁了,要知道他们两人可向来不对付,当初为了阻止杨嗣昌入阁钱谦益可是使了不光彩的手段,而结果使得杨嗣昌失去了入阁的机会,钱谦益也没落得好处,因为他的私下手段曝光被崇祯皇帝所怒,直接丢掉了入阁机会随后打发去了南京任职,可谓两败俱伤。

把钱谦益和杨嗣昌全放在内阁,这是作为相互牵制。在朱慎锥看来,内阁绝对不能铁板一块,假如内阁只有一个声音的话,那么内阁的权力就过大了,甚至会威胁到皇权。

钱谦益和杨嗣昌本就有矛盾,两人同时入阁就能让双方牵制,如此一来对朱慎锥来说就稳妥许多。

此外原本朱慎锥是打算再启用老臣周延儒的,让周延儒替代张至发成为首辅。不过周延儒却以自己年迈为由拒绝了入阁,虽然他的资格老,和钱谦益、杨嗣昌等人的关系都不错,可周延儒也知道这个内阁首辅不好做,而且他眼下年龄的确有些大了,年近六十的他曾经之前就担任过首辅,再次入阁有所顾虑,在他极力推辞之下,朱慎锥考虑再三,决定把闽浙总督洪承畴调回京师,担任首辅。

当初让洪承畴去福建并担任闽浙总督,坐镇福州,朱慎锥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郑芝龙集团。而现在郑芝龙集团早就被洪承畴快刀斩乱麻解决掉了,之前纵横四海的郑氏集团已灰飞烟灭,郑芝龙包括郑氏的一些重要人物不是被弄来京师挂了个闲职养着,就是在之后的陆续调动中离开了福建,前往其他地方任职。

现在郑氏集团已被大明南洋海军所取代,随着郑氏的力量不断消减和人员的离开,朝廷已彻底掌控了这支舰队(海军),再加上这几年不断整编、调整和拆分,南洋海军已成了朝廷的军队,再同郑氏毫无关联。

在这种情况下,洪承畴担任闽浙总督也算是功成身退,而且他这个总督职务本就是临时设置的。解决了福建和郑氏的问题后,已没必要再设这个总督之位,所以趁内阁调整把洪承畴调回京师,让其入阁担任首辅,无论是对洪承畴这些年功劳的褒奖还是出于朝堂的政治平衡都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洪承畴也不负众望,入京后很快就上任内阁首辅,他担任内阁首辅后于内阁事务处置井井有条,而且也有足够的手腕能压得住下面的钱谦益和杨嗣昌等人,另外他和王晋武的关系也不错,虽然他是首辅,却清楚王晋武这个次辅的特殊性,内阁在他手上平稳过渡,让朱慎锥极为满意。

看着手上的几枚钱币,朱慎锥极为聚精会神。这些钱币是大明的铸币,其实早在朱慎锥登基后就开始铸币了,按照惯例新帝登基后除去其他事外,铸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按照其年号进行铸新币,不仅能确定新帝的统治合法性,更能以此昭告天下皇帝换人了,告诉大明的百姓们如今已不是崇祯年,而是永明年,当今的皇帝已是永明天子。

这些年,普通的铸币永明通宝已陆续取代了之前的崇祯通宝,永明通宝的概念也逐步深入人心。再加上大明皇家银行发行的纸钞在这些年中已彻底取代了之前的大明宝钞,而且现在的纸钞在锚定物和大明财政担保之下,其货币值极为坚挺,使用起来也便利许多。

这都是朱慎锥耗尽心血多年的结果,而且在国家财政不断好转,内外贸快速发展,各地民生恢复之中,大明已从之前的泥潭中爬了出来,恢复了生机,更有了中兴的气象。

但就算如此,纸币的使用并不能完全取代铜钱和金银货币,虽然能在大宗产品交易和部分货币交换中起到一定作用,可在目前情况下以纸币来全部取代原本的货币却不可能。

要知道就算是二十世纪前中期,世界各国也没能做到这点,纸币和大量辅币包括金银币同时存在的情况依旧存在。直到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电子信息化的飞速进步,原始货币这才逐步退出了舞台,可在某些情况下依旧也有极少的使用,这点是无可避免的。

所以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朱慎锥考虑后决定在继续推广纸币的同时也要继续进行原始货币的铸造。其中铜币的铸造比较便利,毕竟历朝历代的发行铜钱都是如此,大明也有自己的铸币宝泉局和宝源局,这两个机构一个属于工部,一个属于户部,都是大明官方的铸币机构,承担货币铸造工作。

就像永明通宝,就是宝泉局和宝源局来铸造的,不过在一年多前为了便于管理,朱慎锥决定把两局合并为一,改为大明皇家铸币司,这个铸币司不再以单一的工部或者户部来管辖,而是由工部、户部、内务府再加总理衙门四个部门各调人设置,设提举一人,副提举三人,再由大明皇家银行介入负责具体事务进行监管,以确定其特殊地位。

现在的大明皇家铸币司不仅继续承担永明通宝的铸造,还开始尝试进行金银币的铸造。眼下摆在朱慎锥面前的这几枚金银币就是刚刚铸造出来的新币,相比使用原始方式铸造的大明通宝而言,这些新币采用了工部最新的压制技术,不再是之前的圆钱方孔造型,而是和西方货币类同的圆型整体货币一样。

这些新币面值各不相同,大小也各不等。其中银币共有七款,分别为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和一元。

银币采用最新的压制工艺,显得比普通的大明通宝更为精美,正面是大明银币的字样,并有币值数字,在其反面是精美的图案,不同货值的图案也各不相同,用的都是各种花卉的图案,尤其在银币的外围还特意压制了齿轮状的边缘,这个工艺主要是避免在使用银币时会有人把外面一圈用工具刮下来,进行这种办法来获利。

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边缘的齿轮处有被刮到的迹象,那么这枚货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按照面值来计算了,而且在后续兑换包括使用中完全可以拒收,甚至直接报官以调查并追究对方破坏货币的罪行。

面值不等的银币,大小和重量都是按照实际白银来划分的,比如说一分银币就是一分银重,二分就是二分,五分就是五分,以此类推,一元等于一两白银,但在实际铸造中并不采用纯银,而是采用合金,纯银比例保持在在九成,其余一成分别是铜和其他金属,以增强货币的硬度同时避免使用中的磨损。

至于金币只有两种,一种是五角,另一种是一元,和银币一样采取合金制作,其中金子的含量依旧占九成,剩余的一成为银铜合金。由于金币的币值是银币的十倍,所以就没必要和银币那样分的这么仔细,这两种金币币值的使用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