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扩建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扩建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敏澄和李定国聊了足足一个多时辰,这才把后续的安排大致商量完。

随着朱敏澄之后对将士们当众宣布了对他们的赏赐,得知消息后所有人都欢呼不已,尤其是那些原本属于八旗的军士们,更是一个个两眼放光,兴奋到了极点。

这些八旗精锐虽是朱敏澄和李定国挑选出来的,并把他们带到了新大陆,而且通过留发异服和使用汉名汉姓后,他们看起来已和普通的大明军士没什么区别,可骨子里却依旧有着桀骜不驯和野性。

之前八旗之所以这么能打,那是因为他们本就属于渔猎民族,尤其是自努尔哈赤起,后金政权就不断吞并各女真部落,把这些所谓的野女真人俘虏后编入八旗,作为战争所需。

从这点来说,许多人从小都是作为战争存在的,他们除了打仗不会其他技能,而且八旗的设置也是因为战争的缘故,只有依靠战争和不断屠杀敌人建立功勋,才能使其出人头地,获得财富和富贵。

而当所谓的大清被大明灭掉后,这些人一下子就变得迷茫起来。没了八旗的约束,他们根本就看不到未来。虽然大明有政策可以让这些人通过分散各地的安置办法继续生存,也许过个几代人,他们就能和普通的大明人一样,融入大明。

可问题是,除了少部分人外,很大部分只有打仗的能力,让他们放下善用的刀枪弓箭去拿锄头种地,很难接受这样的改变。这也是朱敏澄带着李定国去辽东后,从八旗精锐中挑选人前往新大陆时,有许多精锐心甘情愿投效,愿意离开辽东前往新大陆的缘故。

到了新大陆,这些人不仅憋着一股气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更期望能够在这片天地做出一番事业来。这一次的战争突然爆发虽是意外,但也是一件好事,通过这次战争,让这些人心中憋着的一股气终于撒了出去,而且战后朱敏澄对他们的赏赐让所有人兴奋不已,和之前的勉强不同,而今的他们已把朱敏澄当成了自己真正的主子,为之效忠。

赏赐很快就发了下去,朱敏澄很有魄力,几乎把自己一大半的财产全拿出来赐给了众人。作为宋王,朱敏澄很清楚一点,他现在不是大明的亲王了,如果是在大明,他这个亲王守着财富过日子很正常,毕竟他平日靠的是俸禄过日子,就算是亲王俸禄也是有限,没有银子许多事都办不了。

但现在他已是大明海外领地的藩王,在这个地方他就是真正的国王。作为一个国王,手里要这么多银子干嘛?整个国家都是自己的,只有把国家发展起来,什么样的财富没有?其中孰轻孰重,朱敏澄太清楚不过了。而且作为朱慎锥的嫡子,朱敏澄从小就听说过自己父皇是如何白手起家的故事,要知道当年朱慎锥作为一个宗室,依靠着走私和其他买卖已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这些财富如果仅供他享用的话,几辈子都花不完。

可朱慎锥却从来没有把这些财富守着的打算,而是利用这些财富招兵买马,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训练出了一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新军。再依靠蒙古的土默特部骑兵,朱慎锥南征北战,最终选最适当的时候突然起兵以靖难为由入主京师,最终成为了大明天子。

有自己的父皇例子在前,朱敏澄怎么可能不懂这些呢?为此他选择了这样做,而他这样的做法也起到了极好效果,得了赏赐的部下们忠诚度大增,同时也解决了他们阳盛阴衰男多女少的问题,有了这些女子赏赐下去,未来的宋国也会有了后人,更能稳固自身的统治。

把俘虏中的年轻女子全都赐给了部下,朱敏澄自己却一个都没留。其实李定国在安排这件事的时候特意从俘虏的女子中挑选了三个面容姣好的年轻女子给朱敏澄送了过去,但朱敏澄并没有把她们留下。

这不是朱敏澄不想留下这三个女子,说实话这三个女子的容貌的确不错,而且新大陆的土著从相貌长相来说和大明人区别不大,相比西方欧罗巴的女子更能让人接受。

此外,朱敏澄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生理上还是有需求的。但他更多考虑的是宋国的稳定和发展,现在可不是沉浸在温柔乡的时候,所以朱敏澄一咬牙就把这三个女子全送给了部下,其中一个给了李定国,另外两人给了手下的司农和当时护着自己受了重伤的亲卫,这样的举动更让李定国人对朱敏澄佩服不已,直接再刷了一波忠诚度。

对于其他俘虏,朱敏澄也做了安排。俘虏中的男子斩掉大脚趾后全部拉出去干活,开垦荒地或者伐木和采石等等。

之前对方的偷袭,使得城外的农地毁坏了近半,原本再几个月就能收获的庄稼被毁,今年的收成肯定要比预料中的少了许多。既然这件事是这些土著做的,之前被杀的人也已性命付出了代价,但活着的俘虏自然也是一样,让他们以劳动来补偿是再正常不过了。

此外这么多俘虏的安置也是问题,这些人虽死有余辜,可既然已被俘虏就是朱敏澄的人了。而且宋国初立,朱敏澄手上的人满打满算也不过两千出头点,其中一大半还是职业军人,要发展起来本就需要人手。

有了这些俘虏,不仅是扩展新京城,还是开垦荒地,都可以派上用处。朱敏澄自然要把他们好好利用起来,对这些俘虏的管理也很简单,因为双方语言不通,交流困难,这不是什么问题。语言可以慢慢来,等过些日子总会能搞明白对方的语言情况,而管理更不难,别忘了朱敏澄手里的军士大部分都是原本八旗的精锐,八旗制度虽然是建立在军事制度上的,可同时也是一种极好的原始管理制度。

这些俘虏暂时还不算朱敏澄的子民,当然不可能享受作为子民的待遇,所以用八旗制度进行参考,把他们编组后用军事化的来进行管理,这对原本八旗的这帮人来说简直再容易不过了。

剩余的老弱也不可能让他们闲着,下不了地没关系,做做手工和其他总可以吧?假如这都不成,那么这些人也就没活下去的必要了,要知道养这么多人每天的粮食都不是少数,朱敏澄又不是圣人,怎么可能白养着他们?

剩下的就是一些孩子了,俘虏中的孩子数量不少,加起来有两百多人,这些孩子中近半是男孩,这些男孩有大有小,一些太小的继续由其母亲带着,直接和女人一起分配给了部下们。略大些的孩子全部编组,朱敏澄让李定国派人调教和训练,小孩子的学习接受能力强,而且从小教导着也能更融入他们之中,等过上几年,这些孩子渐渐长大,不仅能成为朱敏澄军队中的补充,更能让其成为自己真正的子民,同时也能通过这些孩子进行对周边其他部落的兼并。

随着俘虏的安排完成后,新京这边的工作如火如荼进行了起来。虽然对俘虏的安置和工作等后续也碰到了些问题,可在朱敏澄和其部下凶悍果断的高压手段下,这些俘虏在亲眼看见几个刺头被当众砍了脑袋,头颅高高挂在城墙上最终还是打消了反抗的念头,认清事实,安分了许多。

除去继续开荒种地外,就是新京城的扩张了。就在这战后不久,朱敏澄就决定扩大新京范围,在现在基础上扩大几倍左右,以确保未来新京的发展。此外,对于之前以木材搭建的城墙,也会逐步改成砖石修筑的城墙,以增强新京的防御能力。

毕竟之前发生了被偷袭的事件,朱敏澄担心之后还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虽然这些土著战斗力不强,可必要的防范还是必须的。在除了派出军队对周边部落进行清扫和驱逐外,对新京的防御稳固,尤其是城墙更是重中之重,而砖石修筑城墙并不算难,有了这些俘虏,朱敏澄手中可用的人力大大增加,此外在新京不远处就有山脉,让部队押送部分俘虏到那边开采石头,运回来建造城墙很是方便。

就这样,整个新京包括城外的田地一天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产生了变化。随着人手的充裕再加上期间派出的军队扫清了附近的当地部落,又先后俘虏了不少人后,新京这边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这一日,朱敏澄带着人视察新京城墙修筑情况,这些日子每日都有源源不断的石头从山脉那边开采出来,然后运至这里,然后作为修建城墙的材料。眼下新京新的城墙已修建了近两里左右,整个城墙完全是按照大明的县城格局来建造的,这样的城池防御能力极好,也适合居住和后期扩展,看着已经初具规模的这段城墙,朱敏澄脸上露出笑容,此时的他已想象着等城墙和城池全部完成后的宏伟模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