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吉时已到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吉时已到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归化城自建成以来已近百年,但从未像现在这样热闹过。

虽然归化城建立的时候就以当初元大都为模版,可这么多年来也仅只是土默特本部的重镇,在整个蒙古虽然有名,却也仅仅只是一个城池罢了。但如今的归化却和以往不同,这些年不仅城池扩建了两倍有余,而且因为土默特同大明的原因空前繁荣,再加上这一次大明皇帝抵达归化城在此召开蒙古各部的会盟,来到归化城的蒙古大小部落已有上百,此地已成了整个蒙古万众瞩目的所在。

现在归化城的西部、北部两个区域到处可见密密麻麻的蒙古包,这些都是前来会盟的蒙古各部首领、台吉的临时住处。考虑到归化城的容纳和大明皇帝在城内的缘故,来到归化的各部蒙古人全都安置在此处,这人一多不仅热闹,更会引来这样那样的麻烦,因为蒙古各部之间时常发生矛盾,大小部落的冲突也一直存在,再加上许多蒙古人生活习惯和随意的性子,随着到达的蒙古部落越多,这样的麻烦也陆续出现。

不过对此腾格尔早就做好了准备,在划定这些人的临时居住区域外不仅提供了他们必要的生活便利,还派出人员来维持秩序。正因为这个安排,虽然依旧矛盾不可避免,比如三天两头发生的打架等事件,但至少整个秩序还是能够保持,毕竟所有蒙古都知道在此不仅有强大的土默特和察哈尔部,还有大明皇帝坐镇,一旦有些事做的过火惹怒了对方可没什么好结果。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终于会盟的日子到来了。

会盟这一日,前来参加会盟的蒙古各部首领、台吉等依秩序进入归化城,具体的会盟地点没有放在城内的城主府,而是摆在了城中的银佛寺的广场。

银佛寺是当年建造归化城时所建,这座寺庙是归属于黄教的寺庙,但不同的是,银佛寺是蒙古极少数没有活*佛驻寺的庙宇,这同其他寺庙有所区别。

而蒙古各部虽信奉佛教,但黄教和红教的教义不同,也使得蒙古各部落在信仰上略有区别,比如当年林丹汗信奉的就是红教,由于他的信奉和察哈尔本部大多信奉黄教的区别,导致了内部宗教矛盾激烈,这也是他虽贵为蒙古大汗却无法真正掌控蒙古,只能付诸于武力的原因之一。

眼下在银佛寺担任主持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曾经来过腾格尔部落,并给腾格尔赐福的桑格上师身边的九位弟子之一。

桑格上师当年周游蒙古之后就返回了甘丹寺,之后就再也没离开过。朱慎锥拿下归化城后,就决定以归化城作为土默特部的核心所在,把部落本部迁移到此地。

这个时候朱慎锥想起了那位曾见过一面的桑格上师,同时也记得当年桑格上师同自己所说的那番话,包括他对腾格尔的评语。

不得不承认,这位上师是有着非凡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朱慎锥除上师外还从未见过第二位,而在拿下归化城后,上师当年的断言也成了事实,再加上后来朱慎锥回到大明,以靖难之由入主京师,掌控朝政,最终登上了皇帝之位,更不得不感慨当年桑格上师之能。

为了帮助腾格尔牢牢掌控住土默特部,朱慎锥特意派人去甘丹寺邀请桑格上师前来归化城的银佛寺修行。但桑格上师并没有来,仅派了一个弟子前往归化城,同时还给朱慎锥和腾格尔带了一句话,这话中的意思说桑格上师已年迈,没有再离开甘丹寺的打算,而且银佛寺既然在建成后就不设活*佛,这本就暗合佛法,无论是黄教还是红教,都是佛教一脉,假如桑格上师来到银佛寺修行等于落了下乘,不如让银佛寺继续保持原来的格局,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仅派一个弟子过来,既不破坏银佛寺的特殊地位,也能协助腾格尔主持此寺,这就足够了。对于这个回答,朱慎锥知道后若有所思,心中对桑格上师更为尊敬,同时也承认桑格上师的说法是对的。

会盟当日,一百多位蒙古各部的首领、台吉聚集在此,这些人以U字型安置在广场的三面,而在正面当然是大明皇帝朱慎锥的位置,穿着华丽的塔娜坐在朱慎锥的右手处,在他们的两旁分别是腾格尔和阿古达木。

这样的安排别说随同皇帝来到归化的大明官员了,就连参与会盟的蒙古各部见了都极为意外。虽然塔娜的身份贵重,她是腾格尔部的阿力亚,更是顺义王和顺宁王的生母,而且还有着大明所册封一品忠顺夫人的浩命。

可就算是这样的身份也没办法和皇帝平起平坐呀?在大明的规矩中,这样的场合能坐在皇帝右手边的通常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可偏偏今天这个安排是皇帝朱慎锥定下来的,甚至当有人劝阻的时候朱慎锥却执意而为,这不能不让人联想翩翩。

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的方以智若有所思,心里似乎想到了什么。自从来到蒙古,所见所闻的一切都和自己最初的预料不同,尤其是皇帝和土默特部的熟悉包括对忠顺夫人和顺义王的态度,再加上其他一些情况,都表现出关系的极不一般。

方以智不由得想起了某些传闻,虽然这些传闻在方以智之前看来根本不可能是事实,可如今他亲眼所见的一切却告诉他,恐怕这些传闻是真的,这位大明天子不仅和土默特包括察哈尔部的关系密切,甚至还可能是两位蒙古王爷的生父。

望着面容和朱慎锥有些酷似的腾格尔兄弟,还有皇帝对待塔娜夫人的亲密态度,更能证明了这一切。随着这个念头而起,方以智突然就想明白了为何这些年大明同蒙古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密切,一直在北方不稳定的蒙古人不仅没有和以前那样经常南下抢掠,反而成为了大明北方的屏障,再加上大明对蒙古的边贸政策和当初平定内患后把十数万的俘虏运去蒙古的行为,还有这一次皇帝执意要来蒙古并且召开蒙古各部会盟的决定,一切全都有了答案。

不仅是方以智,还有其他一些聪明人。包括大部分蒙古各部的首领和台吉们。大明皇帝展现出来的态度再鲜明不过,那就是要在所有蒙古各部面前告诉他们,土默特和察哈尔两部是大明罩着的,腾格尔兄弟是皇帝的人,就连他们的生母塔娜也和皇帝的关系不一般。

对于这个情况,蒙古人虽诧异,却也没有太多惊愕,毕竟这种事对于蒙古人来说并不算什么。蒙古人的婚姻可不像大明那么规矩森严,娶妻什么的随意的很,别的不说就说当年大名鼎鼎的三娘子吧,三娘子一生中嫁给了多个丈夫,这些丈夫中除了第一位俺答汗外,其余几位丈夫不是俺答汗的儿子就是他的孙子,甚至最后一任丈夫卜石兔要以辈分来算是三娘子的曾孙呢,这种情况在大明绝对不会出现,而在蒙古却是再正常不过了。

吉时很快到了,随着银佛寺的主持先以佛教的礼仪开始后,等主持退下后,就是大明的官员出场。

礼乐响起,大明官员上前对参加会盟的蒙古各部宣读了大明对蒙古的诏书,同时宣布此次会盟的开始。等大明官员在宣读完诏书后,皇帝朱慎锥坐在正位,用流利的蒙古话阐述了这一次邀请蒙古各部来此会盟的用意,言语间态度和蔼同时也带着威严,众人仔细聆听着,等皇帝把要说的话讲完后,众人忍不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安静!”见此,腾格尔起身,这才让下面的人的喧哗渐止,接着他的目光就朝着左右一扫,开口朗声询问:“刚才陛下所言诸位可听明白了?”

“王爷,我等听明白了,不过王爷,我有一问!”

“说!”

“陛下刚才提及对蒙古各部重新划分,这让我颇为疑惑。我们蒙古人向来是依水草而息,在草原上放牧而生。部落同部落中从未有边界,时常放牧到哪里就安居在哪里。如果划分区域,这区域究竟是如何划分?而且草原上的水草河流常有变化,牛羊吃完了一片草原,就会迁移到下一个地方,假如硬性划分区域,怎能确保水草足需?万一所划分的区域不足以放牧,这又怎么办?”

“对啊!”那首领的话音刚落,就有不少人表示赞同,七嘴八舌也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在蒙古人的整个历史中,除去蒙古帝国时期的四大汗国,还没有针对部落的地域划分政策。毕竟蒙古人都是游牧民族,他们赶着牛羊在草原上游牧,依水草而息,哪怕各部落有大致的活动范围,但这个范围并不绝对固定,如果在原本的范围中由于气候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水草贫乏,蒙古人就会去其他地方寻找水草更茂盛更适合放牧的区域。

这样的生活方式蒙古人已经持续了几百年了,而且就算蒙古大汗在的时候也不限制这种方式,对于那些小部落来说更没有这种说法。

开口询问的基本都是中小部落,反而一些大部落却没表达意见。毕竟对大部落来说,这种情况对他们的限制不算大,因为他们的部落大原本拥有的草原面积也大,反而是那些中小部落更为担忧他们未来的生存条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