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留发易服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留发易服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未来辽东及东北行省总督的人选朱慎锥也早就有了决定,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的陕甘总督,此次辽东大战的副帅孙传庭。

在朱慎锥看来孙传庭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人不仅文武双全,对于朝廷同样忠心耿耿。此外,孙传庭有丰富的治军、治民的经验,无论是他当初领兵扫清流寇,还是后来担任陕甘总督时在西北的政绩,足以能担负此重任。

之前之所以把孙传庭调回京师,让他担任王晋武的副手,除了确保辽东战场的计划顺利实施之外,朱慎锥就已决定等战后把这块地盘交给孙传庭来负责了。

以孙传庭的能力,有他在辽东坐镇绝对没有问题。此外,朱慎锥还会任命李信为辽东巡抚兼布政使,并把蓟州总兵高杰调任辽东,放在孙传庭的手下。

李信这些年在山东施政功劳不小,按理说以他的政绩足以升官了。但眼下辽东正是用人之时,只能委屈一下李信,先把他调任辽东,等辽东日后平稳下来后再调回京师重用。

既然只是平调,不过朱慎锥也不会委屈了李信,他的品级会进一步,虽只是辽东巡抚兼布政使,可品级却比普通布政使更高一级,仅次于身为总督的孙传庭罢了。

李信离开山东后,山东布政使司将由卢象升接替其职,至于辽军各部朱慎锥暂时不动。

毕竟辽东刚刚平定,后续收尾的工作还有许多,尤其是辽东的建奴虽歼灭,可俘虏的八旗包括普通女真人却是不少,如在辽东没有强大的军力压制,谁都无法保证这些人是否会在某些时候突然反叛,辽东再起战火。

把这些辽军暂时留下来,一方面是压制辽东,另一方面也是安抚辽东的这些将门。哪怕朱慎锥心中有意把辽东将门拆散,逐步调离辽东,消除这些将门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但现在还远不是时机。

等日后辽东的问题逐步解决,慢慢再向辽东将门各部下手也不迟。花上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等到那时候辽东的将门就会彻底解决,整个辽东无论军政大权全会收归朝廷所有。

至于俘虏的八旗和其他女真人就不同了,接下来朝廷会把这些人逐步迁移出辽东,全部打散安置在大明各处。不仅是这样,朱慎锥还决定让这些女真人全部改汉姓汉名,彻底弃用原来的满人姓名,而且在改名换姓的同时,绝对不允许这些人用原来的满姓为基础更改汉姓,比如爱新觉罗改为“金”姓,佟佳氏变为佟姓,瓜尔佳氏为关姓等等,这样的改姓换名从本质上依旧保留了女真人的特征,只要一对应就能明白之前的老姓是什么,这在朱慎锥看来根本换汤不换药。

要改就要改的彻底,要不然根本就没作用。朱慎锥准备从百家姓中随机挑姓,然后以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对方最终用哪个姓氏。而且进行改姓换名的时候必须是同把对方迁离辽东,打散重新安置时再进行,到时候这些人分头安置到其他地方其他人都不会知晓。这样一来除了同一地安置的人外,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别人究竟改了什么姓用了什么名,之前的满洲老姓又是什么,已无从得知。

除改姓换名,还要留发易服,建奴的习俗不能再采用,这些人会换上明人的服饰,脑袋上的金钱鼠尾也必须割掉后蓄发,说话也不能使用满语,要用大明的官话。此外,朱慎锥为了避免这些政策推行的阻力,还决定颁布一条“留辫不留头”的命令,但凡有人抗拒朝廷的政策,朱慎锥手中的刀子可是很锋利的,砍几颗脑袋对他来说轻而易举,而且这个措施对本就对建奴有着深仇大恨的明军而言更是乐于抢着去做的美差。

消灭一个民族,不仅仅只是杀人这么简单,如果只是杀人那么建奴早就不可能存在这个世界上了。要知道大明成化年间,成化帝就多次对辽东建奴下手,颁布了成化犁庭的残酷政策,使得辽东的女真人几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但就算这样,女真人依旧生存了下来,缓过来后在万历年最终酿成大祸。所以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采用这样的手段,在文化基础上对这个民族进行灭绝。

而且现在辽东的女真人数量可不少,足足有百万之众,这么多人仅靠杀是杀不完的,何况杀人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一旦朱慎锥采用屠杀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大明都没什么好处,上天有好生之德,朱慎锥可不想日后在史书上对自己的评价是“杀人狂”的结论。

百万人听起来很多,可打散了在大明各地分别安置,这就不难了。就如一滴水汇入大海,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而且在安置这些人的同时,当地的官府和锦衣卫也会对其进行监视,严格限制这些人在当地的自由流动,并且强行要求他们的子女后代不得同族通婚,必须同明人通婚后分家出去。

这样一来,等到几十年后,老一辈的女真人渐渐老去和死去,几代人多次拆散迁移,他们的后人就和普通的明人就没有任何区别了。这些人会真正融入了汉民族之中,这样的做法也可以说是促进民族大融合吧?可谓功德无量。

对于投靠建奴的辽东汉人,朱慎锥会网开一面,毕竟这些汉人大多数并非自愿投靠,更不是自己成为对方的奴隶的。这些人大多只是普通人,为了活命罢了,而且他们的这种情况说白了是因为之前大明的缘故,大明在辽东战场上接连战败,导致百姓被建奴所掠走,从而造成了这个情况。

所以朱慎锥对于这些汉人不会过于苛刻,不仅会恢复他们的自由,并且在辽东还会分给他们田地,让这些辽民重新回到大明的怀抱,成为大明的子民。

当然了,这不限于那些主动投靠,甚至卖主求荣的汉奸。比如那些攀附建奴,在建奴伪朝廷中担任官职的汉人朱慎锥就没这么客气了,这些人一个都不会留,等待他们的下场是残酷的刑罚和死亡。

其中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号称满清第一汉臣的范文程了。范文程当年可是深受皇太极的信任,就算是皇太极死后小皇帝登基,多尔衮成为摄政王后,范文程的地位依旧稳固。

这么多年来,范文程一直为建奴出谋划策,他身为明人,可所作所为却比建奴更甚,可以说范文程的手中沾满了同胞的鲜血,他依靠着出卖同胞,为虎作伥,这才把自己的顶子染红,走到了后来的高位。

原本朱慎锥是打算等辽东之战结束,明军俘虏范文程后让王晋武把这个人送来京师,亲眼看看这个范文程究竟是什么模样,再问问他为何要如此帮助建奴残害自己的同胞并针对自己的祖国的。可惜现在已做不到了,这个家伙在沈阳城破之日居然自绝了,也许他自己心里清楚,一旦他落到明军手中绝对没有好下场,与其受辱而死倒不如早早自行了断,而当王晋武的部队闯入范文程的府中时,这家伙穿着伪朝的官服把自己挂在了房梁上,就连他的家人子女也在自尽之前被他逐一亲手杀死。

范文程虽死,但宁完我、尚可喜等人却全被俘虏,这些人已下令押解至京,用不了多日就能送达京师。到时候等待他们的结局可想而知,而朱慎锥也会用大明律法来严惩这些汉奸,告知天下人做出卖祖宗当汉奸的下场。

至于被俘的满清勋贵和皇族们,自然也是跑不了的,这些人也都会逐一押解至京等待审判。但对这些人,朱慎锥不会全部杀了,杀光他们并不难,可留着更有作用,毕竟接下来还要稳定辽东,并对这些女真人进行同化政策,在这个情况下留下一部分人还是很有作用的。

而且除杀掉那些罪大恶极的人之外,还有大部分的妇孺,总不能把她们也全杀掉吧?另外对于豪格的处置,既然之前已有承诺,朱慎锥也不打算毁约,堂堂大明帝国可做不出这样不要脸的事来,但怎么安排豪格,朱慎锥还需仔细考虑一下,反正时间还充裕,等豪格到了京师再说也不迟。

几日后,内阁同皇帝商讨完成对辽东的一系列政策,并开始着手实施。

首先大明在原本一十三省的基础上新设了辽东省,并恢复了奴儿干都司的建制,同时鉴于目前朝鲜特殊情况,由孙传庭担任总督,李信调任辽东巡抚兼布政使。同时卢象升调任山东接替李信职务,此外蓟州总兵高杰调任辽东省为新的辽东总兵。

此外对于辽东当地对建奴残余力量继续进行围剿,以确保辽东不再有建奴为患。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和辽军一部继续追寻多尔衮和伪清太后、小皇帝的下落,同时令索伦部配合向北扫荡,以巩固大明在这片地区的统治。

至于辽东女真人的迁移包括原本辽民的安置和从大明内地移民辽东的一系列政策也有了定论,接下来会逐一推行。另外对此战的有功之臣,朝廷也给出了相应当赏赐,由于此战事关重大,更获得了大胜,一举解决了辽东和建奴问题,朝廷这一次赏赐的力度可是不小,主帅王晋武由一等侯晋二等公世袭罔替,副帅孙传庭和李信加官三师,另外各军将领或升爵,或升官,其中光是侯爵就给出了三个,伯爵六人,至于子爵男爵就更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