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时机已到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时机已到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事实摆在眼前,多尔衮不能不慎重。

如果继续快速撤军,索伦人恐怕会再一次故伎重演。可假如放缓回师速度的话,虽然能预防索伦人的进攻,但对于盛京那边却不是什么好事。

思前顾后,多尔衮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放缓速度,以避免再遭到索伦人的偷袭。可就在这个时候,战场上的情况又一次发生了变化,明明在南边的明军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居然和索伦人合流在了一起,虽然冒出来的明军数量并不算多,仅仅只有千余人,可这却不是什么好兆头,当多尔衮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眼皮子直跳,心中的不安更甚。

多尔衮没想到自己虽有防备,也做好了应对之法,却没料到大明那边早就预判了自己的预判,非但出兵辽东腹地,更大胆地直接北上,就连远在北方的索伦人都在大明的支持下南下同自己交战。

局势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多尔衮已感觉到了大不妙。他清醒的知道接下来的回师路上绝对不会太平,而现在出现的明军数量虽不多,却是一个预兆,随着时间推移,恐怕之后出现的明军会越来越多,而自己的速度如果不加快的话,等大批明军北上和索伦人联合,自己返回盛京就没那么容易了。

就在多尔衮面临这种局面举棋不定的时候,远在辽西走廊向东的出口方向,也就是盘山战场这边,王晋武正站在一处高地,手里拿着千里镜看着不远处的盘山。

辽东战场的战事打响到现在已近大半个月了,这段时间里明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战争,先扫荡了整个辽西走廊,接着兵峰直抵盘山。

而且在盘山之战爆发后,双方就围绕盘山展开了激战,其中盘山的八旗兵两次增兵,总兵力从最初的千余人增加到了后来的一万余人,可就算这样依旧不是明军的对手,在明军强大火炮和其他火器的压制下,盘山八旗军队的损伤极大,现在的盘山八旗兵总兵力恐怕已不足七千余人。

“距离上次盘山增兵已有几日了?”放下千里镜,王晋武开口询问道。

“回大帅,已过去四日了。”一旁的吴三桂回答道。

吴三桂率领的是辽东最精锐的关宁铁骑,因为之前长城之战的缘故,他早就认识王晋武,并同王晋武的关系很不错。而且要不是因为吴襄调入京师的缘故,当年王晋武就有意提携吴三桂,恐怕吴三桂早就成为王晋武的直属部下了。

可就算这样,王晋武对吴三桂的感官也一直不错,这些年吴三桂在辽东带兵,王晋武在中枢给他多次便利和帮助,让吴三桂对王晋武更是感激不尽。这一次出战,作为主帅的王晋武负责辽东正面战场,直接就把吴三桂编入了他的中军。

“四天,这时间也不短了。”王晋武自言自语说了这么一句话,接着问:“这几日盘山派出了几波人去沈阳求援?”

“至少五波人。”

“沈阳那边来了几波?”

“这个……卑职倒没听说,自从四日前对方援军抵达后似乎没再派使者来过。”

“呵呵……。”王晋武笑了起来,目光朝着前方盘山望去,心里默算了下后收回眼神,落在了面前的吴三桂身上。

“长伯!”

“卑职在!”

“去!把祖将军、卢大人、左将军、曹将军等喊来,本帅要升帐议事!”

“是!”

吴三桂大声应道,急忙转身传令去了。见吴三桂走了,王晋武直接下了高地,来到了位于下方的大营中,走进帅帐静静等待着。

约莫小半个时辰,众人陆续急急赶来,除去祖大寿、卢象升、左良玉、曹文诏等大将外,还有一些中级将领,这些人一一唱名进入帐中,几乎把整个帅帐挤得水泄不通。

见人到齐,王晋武的目光朝着众人扫视了一眼,起身就道:“诸位!”

众人挺了挺胸膛,目光朝着王晋武望去,眼神中都带着期待和热切。

王晋武道:“盘山开战至今已有近一月时日,战况如何诸位心里都明白。本帅刚接到消息,蒙古那边战事顺利,科尔沁部虽还同察哈尔的蒙古骑兵加我明军交战,却已只能勉励周旋,败亡在即。”

“至于朝鲜那边,多尔衮已撤军回师,李信李大人早就做好了安排,北方的索伦部也已南下,多尔衮想顺利返回沈阳没那么容易。孙传庭孙大人也已带总兵高杰和小曹将军率部渡海至辽东,大军随时北上,眼下盘山之战已无继续必要,本帅决定对盘山一战而定,拿下此地歼灭其部,全军出辽西走廊进攻海城,再北上直取沈阳!”

“太好了!”

“娘的,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老子这些日子可憋坏了!”

“大帅,让我部为主攻吧,这些天末将已闲的身上快要长毛了。”

“你?你就算了,我部本就是主攻,当然还是由我部来,常言说的好,有始有终嘛。”

“你这什么意思?前面的肉你吃了,现在还想一锅端把汤也喝了?事没你这么干的!”

“好了好了,别吵了,我等听大帅怎么安排才是……。”

王晋武的话音刚落,帅帐里顿时此起彼伏一阵喧哗,摩拳擦掌的有,跃跃欲试的也有,更有不少人兴奋的脸色通红,一副争先恐后的姿态。

对此王晋武倒也没有训斥,相反笑呵呵地看着这一幕心里很是高兴。一直以来大明谈建奴色变,无论是普通的明军还是辽军,包括辽东最能打的关宁铁骑,在面对八旗的战争中总是底气不足。

军队有没有战斗力,除去装备、训练和待遇外,还有其他因素,这就是士气和信念。

大明的军队要从装备来看其实并不算弱,相反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装备最好的一支军队。哪怕在崇祯年间,大明财政最糟糕的时候,明军的边军中装备依旧还是可以保证的,普通明军士兵至少身上有一副棉甲或者皮甲,精锐的明军包括将领的家丁军中更装备的铁甲。

至于武器也不缺,正常的战刀、长矛什么的都有,弓箭也是有配备,就连火铳和佛郎机炮这些在边军中同样不少。

相比其他国家的军队,这样的装备已算是顶尖了,就算是八旗中普通的八旗兵也只不过和明军的装备差不多罢了。可为什么明军明明装备不差却就是打不过八旗兵呢?因为除了装备之外,明军中由于常年欠饷,导致明军的训练不足,士兵们饭都吃不饱,士气极其低下。

依靠城池,守城时候明军还马马虎虎,可一旦野战明军根本不是八旗的对手。甚至在几次战争中还发生过几十个八旗兵追着上千明军砍的情况,这简直无法想象。

难道明军真不能打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人说八旗不满万,满万无人敌。可实际上还有一句话,就是明军不满饷,满饷无人敌!

明军要真那么不堪重用,原本历史上大清入关后怎么可能依靠投降的明军取得天下呢?关键就在于其他因素。随着大明的财政好转,皇帝对大明军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明军之前欠饷的问题基本解决,军队的待遇也同之前有了天差地别的改变。

因为这些原因,明军的战斗力得到提升和恢复是肯定的,而且从开战到现在,明军稳扎稳打,在王晋武的指挥下并没有冒进,相反借着盘山战役把手里的军队轮番上阵,以这种方式来培养手上军队对战争的信念,提升士气。

这样做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有了精锐的新军和关宁铁骑为依托,这近一个月来各支明军几乎是压着盘山的八旗兵打,一开始还打得有些不畅,可越打信心越足,因为无论是军中的军士还是领兵的将领都发现,八旗似乎也不是那么难打,那些满人更不是三头六臂的怪物,他们的能耐也就这样罢了,根本没什么可怕的。

几番轮战下来,明军信心大增,已消除了对建奴的恐惧,一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意图在此战建功立业。

现在听到王晋武准备对盘山展开最后进攻,一举歼灭盘山的建奴后,所有人两眼放光兴奋不已,如此好事谁敢甘居其他人之后?这可是露脸的事,更是实实在在的战功啊!

等众人的喧哗渐渐平息后,王晋武清了清嗓子,目光落到了站在右手第一位的祖大寿身上。

“祖大寿!”

“末将在!”听到王晋武喊自己的名字,祖大寿整个人先是一震,接着中气十足应道,大步走了出来。

“主攻盘山的任务本帅就交给你,你可否胜任?”

祖大寿想也不想涨红着脸道:“末将得令!请大帅放心,末将定为我军拿下盘山,歼灭建奴!”

“好!”王晋武大笑,接着又道:“吴三桂!”

“末将在!”吴三桂应声而出。

“你率关宁铁骑从平洋桥堡绕行,从后方截断盘山守军退路,等祖将军正面打响后,给本帅把盘山守军全部留下来!”

“末将遵令!”

“曹文诏!”

“末将在!”

“你率新军以火器支援祖将军正面进攻,并护住主攻部队侧翼!”

“末将遵令!”

“左良玉!”

“末将在!”

“你部为预备队,严守大军左右两翼,随时增援祖将军,一旦盘山被破,你部就给老子顶上去掩杀,务必不得放过盘山守军!”

“末将遵令!”

“……。”

王晋武胸有成竹,一道道命令接连下达,片刻后所有将领都接到了各自任务,虽然大家都对担任主攻的祖大寿心中很是羡慕还有些不服气,可主帅军令已下,谁都不敢违背。别忘了王晋武不仅是军中最高级别的将领和主帅,还是内阁阁老,他代表的可是皇帝和朝廷,谁敢不从?摆在一旁的尚方宝剑和王命旗牌可不是吃素的,如此大战谁不遵从命令行事,王晋武可是要动军法杀人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