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用人之道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用人之道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行了,起来吧。”听到郑鸿逵这么回答,朱慎锥笑道,抬手让他起身。郑鸿逵从地上爬起站在一旁,也不坐下,等着皇帝继续训话。

朱慎锥想了想道:“郑芝龙的金吾将军之职已削,你出使有功,就以骠骑将军升金吾将军吧,至于爵位朕就不再赏了,毕竟出使之前朕已给了你伯爵之位,此次再进爵就有些不妥。”

听到这郑鸿逵猛然抬头,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他原本以为自己最多就是不赏不罚,毕竟郑芝龙出了这么大的事,作为他的族弟不牵连进去就算不错了,但没想皇帝居然升了他的军衔,直接由骠骑将军进金吾将军。

这一步虽然仅仅只是进了一级,可对于武将来说却完全不同。整个大明金吾将军寥寥无几,在之前只有王晋武、周安民、吴襄、黑云龙、秦良玉、郑芝龙外再加三个老牌勋贵才有这个军衔。

而这些人中三个老牌勋贵仅仅只是虚衔,虽有金吾将军之衔却无其实。而秦良玉身为女子,年龄又大,这是朝廷给她的恩赐,名誉更大于实际。至于吴襄,眼下已调任总参议府右总参议,总参议府的职权虽是不小,可却不掌实际军权,而且左总参议又是王晋武,吴襄仅仅只是二把手罢了。

而周安民的金吾将军同样只是军衔不直接掌兵,虽然他曾执掌锦衣卫,但早就从锦衣卫脱离出去了,眼下在总参议府挂职。所以说真正掌控军队并有如此军衔的之前只有王晋武、黑云龙和郑芝龙三人。

现在郑芝龙因为出事被革职,虽保留爵位却没了军职,自然之前金吾将军的军衔也同时削了。而现在皇帝直接把郑鸿逵从骠骑将军升为金吾将军,等于从军衔方面来看取代了郑芝龙,这如何不让郑鸿逵又惊又喜?

郑鸿逵连忙谢恩,可还没等他再跪下,朱慎锥就对他说现在南洋和北洋海军已重新整编,按理说郑鸿逵应该回到北洋海军继续担任提督一职的。不过如今李佑在这个职位上干的不错,假如把李佑拿下来替换郑鸿逵,从情理来说讲不过去。

至于南洋海军,郑鸿逵就更不可能去了。毕竟南洋海军的前身是福建水师,而且南洋海军中还有不少郑芝龙的旧部。朝廷会在之后的几年中陆续调整南洋海军的结构,慢慢彻底瓦解掉郑芝龙在军中剩余的影响力,最终把整个海军转变成朝廷真正的海军。

郑鸿逵再怎么说也是郑氏族人,是郑芝龙的族弟,一旦去了南洋海军很不好安排,如果让他当提督,那么郑芝莞等人怎么办?假如让他去当郑芝莞的副手,又太委屈了郑鸿逵。

何况朱慎锥本就想让郑鸿逵和郑氏集团进行切割,更不可能让他去蹚这个浑水。所以他想问问郑鸿逵自己的想法,有没有什么地方想去的,只要合理基本没什么问题。

“陛下,臣刚回大明,这三年一直在海外漂泊,臣在外心念故土,好不容易回来了,臣打算先休息些时日,陪同家人,以享天伦之乐。至于去往何处,臣并无想法,不如等臣在家休养些日子后再定也不迟。”

“呵呵,你倒是滑头,你打算在家休养多久?”朱慎锥笑问。

“这……一年?要不两年?”郑鸿逵偷偷看了一眼皇帝,咽了口口水回答道。

“想的美!”朱慎锥劈头骂道:“在家呆上一两年?难不成让天下人以为朕没容人之量?你出使三年载誉而归为国立下功劳,朕不赏反对你明升实降不成?如此一来,如何看朕?”

“臣……臣……。”

“好了,别臣臣臣了。”朱慎锥忍着怒气道:“给你一个月的假期,回家好生休息,一月之后来见朕就是。南北洋海军你是去不了,但朕对你有大用!朕准备着手组建一支新的海军,这支海军将由你出任提督,具体如何组建,未来这支海军负责哪些海域,你在家的时候自己先好好琢磨琢磨。对了,这个东西你自己带回去瞧瞧,记得!不要辜负了朕的厚望!”

虽然朱慎锥这番话说的很不客气,甚至直接骂了郑鸿逵,可郑鸿逵被骂后非但不恼也不害怕,反而浑身一个激灵整个人轻松了三分。

他连忙接过皇帝丢来的一本册子,小心翼翼地塞进怀中,接着朝着皇帝跪拜下去,用呜咽的声音谢恩。

见他这样,朱慎锥哭笑不得,挥手让他可以走了。郑鸿逵从地上爬起,再行一礼这才恭恭敬敬告退。等再一次出了乾清宫,郑鸿逵一扫之前的愁容和忐忑,脸上露出无比轻松的表情,回去的路上,就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郑鸿逵走后,朱慎锥轻叹了声。

他今天喊回郑鸿逵同他说这些话是早就想好的,毕竟郑芝龙之事对郑鸿逵有不少影响,不管怎么说,郑鸿逵也姓郑,是郑氏集团的老人。

而且郑鸿逵和郑芝莞、郑联、郑彩这些人不同,从能力而言郑鸿逵非但不差还很强,假如他只是庸碌之辈也就罢了,可偏偏不是这样,所以在准备对郑芝龙动手之前朱慎锥必须消除郑鸿逵可能存在的隐患,确保万无一失。

郑芝龙当时手中不仅掌控着福建水师,更有几万陆军在,他的军队加起来总计十多万人。而这么多兵力握在手中,盘踞在福建形同割据,同时还通过垄断南海拥有大量的财源支持,作为皇帝的朱慎锥怎能放心?

假如郑芝龙对朝廷忠心耿耿也就罢了,朱慎锥就算要对他动手也不会采取现在的方式,大概率会用缓和的手段慢慢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偏偏在于郑芝龙根本不是什么忠臣,出身草莽的他从本质而言就是一个军阀,拥兵自重,对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甚至养寇以要挟朝廷,朱慎锥怎么可能容得下他?

在决定处置郑芝龙之后,朱慎锥就准备把郑鸿逵调离山东水师了,他不敢赌,哪怕他心里清楚郑鸿逵不是郑芝龙,不仅有功对朝廷的忠诚也是认可的。可问题在于毕竟他是郑芝龙的族弟,万一在对郑芝龙动手的时候有变动呢?这个万一一旦发生不光会是东南大乱,就连整个山东乃至直隶同样会出现问题。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朱慎锥这才会假借出使欧罗巴的名义把郑鸿逵提前调离,同时也存着保全郑鸿逵的想法。而现在郑芝龙的事已经解决,郑鸿逵也已回到大明,朱慎锥自然要安抚郑鸿逵,并对他进行妥善安置。

刚才的一番连拉带打,郑鸿逵的反应朱慎锥都看在眼里。朱慎锥是故意而为,目的就是想通过这方式搞明白郑鸿逵的想法,假如郑鸿逵对郑芝龙一事有所不满,甚至出言为郑芝龙求情的话,那么郑鸿逵再有能力朱慎锥也不会再用了,未来郑鸿逵恐怕只能当一个普通勋贵,荣华富贵是不缺的,但再想在军中带兵是绝不可能了。

现在的结果算得上不错,郑鸿逵是一个聪明人,也是明白人,他的回答和反应让朱慎锥放下心来。实际上朱慎锥也不想把郑鸿逵就此搁置,毕竟他现在手中缺的就是能征善战有丰富经验的海军将领,而郑鸿逵恰恰就是这么一个人,再加上他出使欧罗巴所立下的功劳,就此闲置于他未免太可惜了。

最终的结果不错,朱慎锥也轻松了许多。他刚才对郑鸿逵说再建一支海军倒不是在忽悠郑鸿逵,实际的确如此。

虽然朝廷现在以山东水师和福建水师统为北洋和南洋海军,可大明不可能仅仅只有这两支海军,而且从目前两支海军的实际情况和战船规模来看,数量虽是不少,人员也足够,可它们实际上仅仅只是两支近洋海军,根本承担不起大明向海洋扩张的能力。

北洋海军的前身山东水师暂且不说,这支海军仅仅只是从最早的山东水师和毛文龙的皮岛水师余部合并组建的,之后又因为郑鸿逵的缘故从南边带了不少骨干进行充实,再加上这些年对辽东的海上封锁和海贸的原因这才逐渐发展起来。

而南洋水师的根基就是郑芝龙的福建水师,这两支水师战船看起来不少,但这些战船只适合近洋而不适应远航。如果不是这样,当初王夫之和郑鸿逵出使欧罗巴也不会坐葡萄牙的海船了,关键问题不就在于大明没有适合远航的战舰么?

虽然朱慎锥已让工部想办法,重新启用当年郑和舰队的造船技术,着手重建大型远洋战舰。可别忘了前面说过,郑和舰队的一手资料在正德年间就莫名其妙“失火”被焚了,就连当年承担郑和宝船的南京龙江船厂和福建长乐船厂也早就今非昔比,根本就没了这些技术。

从其他资料中找寻图纸,并用这些不完善的图纸来重建郑和宝船谈何容易?何况大明的造船工匠技术能力也不强,造那些福船、广船、沙船还马马虎虎,可要建造大型战船,尤其是重现当年的宝船暂时已无可能。

在郑和下西洋之后的两百多年中,大明的造船技术一落千丈,所造的船只从最初的巨大和适应远航转为小型近洋船只,从而导致了技术断裂和退步。朱慎锥在王夫之他们出使欧罗巴的时候就交给了他们一个任务,除去正常外交接触外,还需要在欧罗巴寻求造船技术的合作,并招揽欧罗巴造船业的技术人才等等。

这件事如今进展的还算顺利,虽然欧罗巴各国对造船技术极为看重,各国造船厂可以说是严防死守的区域,至于那些技术人员就更不用说了,都是各国的宝贝。

但在王夫之和郑鸿逵的努力下,他们还是说服了瑞典方面,出于政治考虑,瑞典那边对大明开放了欧罗巴的造船技术,瑞典在造船技术上虽不是欧罗巴最先进的,可也不算差,有了瑞典在这方面的支持和随船来到大明的一批欧罗巴造船工匠,在接下来的大明造船业中必然会有巨大的进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