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准备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准备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离开乾清宫,回到长春宫后,朱慈炤依旧彷如在梦中一般。

他自己都没想过今天见到皇帝会是这样的结果,虽然去见皇帝之前朱慈炤就猜测过皇帝见他可能是因为外封的缘故,毕竟离着之前通过父亲朱由检询问他们谁愿意接受外封那一次已过去了好几个月,之后这件事就再也没提前过,甚至朱慈炤自己都有些淡忘了,但当接到皇帝喊他去乾清宫时,朱慈炤这才又想起了此事。

实际上,在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外封的时候,朱慈炤就考虑过皇帝究竟会怎么外封他的打算。在朱慈炤看来,自己的外封极大可能是两个地方,一个是北方,也就是蒙古或者辽东,毕竟大明的敌人一直都在北边,无论是最初的北元也就是后来的蒙古,或者这数十年来一直和大明战争的建奴。

这两个敌人前者是大明立国两百多年来一直所防备的,而后来的建奴更是这数十年来的心腹大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皇帝的手段,现在的蒙古已经不再成为隐患了,无论是察哈尔还是土默特包括更西边的蒙古部落,对于大明的态度从之前的敌视变成了盟友,再加上皇帝对蒙古的册封和边贸的合作甚至军事方面的联手,双方已几乎成为一家人了。

至于辽东的建奴,在经历了朱慎锥执掌朝政后的几次战争中,建奴的势头得到了抑制,随着皇太极的驾崩后,建奴的内部也开始了分裂。眼下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建奴内战爆发可能性极大,建奴对大明的威胁已经大大缓解,何况这些年大明在辽东的军事部署也得到了极大增强,建奴再也不可能和己已之变那样轻易南下,继续入关掠夺大明。

所以从边境的角度和对大明的安全方面来看,北封的可能性是极大的。何况当年太祖朱元璋立国时就封了几大塞王,以拱卫大明边境。

此外,就是南方了。南方诸国,尤其是南海诸国向来就是大明的势力范围,而且那边的番邦基本也是大明的属国。但随着这百年来西方各国对南海的渗透和殖民,大明在南海的影响力大大减弱,为了确保大明在地区的地位,外封南方也是一个选择,就和沐家坐镇云南一般,以藩王统领一地,从而成为大明的外藩稳固周边。

出于这样的考虑,朱慈炤已经做好了北封或者南封的打算,但他万万没想到皇帝最终的选择不是北封也不是南封,而是让他前往离大明极其遥远的新大陆,这个结果让毫无准备的朱慈炤吃了一惊。

不过相比之前的猜测,朱慈炤此时心头更是一片火热,要知道无论是外封北地或者去南方都有着极大的风险。北边的蒙古这些年虽成了大明的盟友,建奴的势头也得到了遏制,可无论是蒙古人或者辽东建奴谁能保证未来局势不会有变化?

何况外封和当年的塞王不同,太祖封塞王是让皇子领兵的,皇子不仅拥有地盘更有军队的指挥权,但现在的外封绝对不可能是那样,何况他一个被废黜的先皇之子,实际上的囚徒,皇帝怎么可能放心把军权交到他的手里?而没有军权,他又怎么能在藩地立足?

但如果去了新大陆就完全不同了,按照朱慎锥所说,新大陆不仅是地域广阔的地方,当地更没什么政权和国家。当年欧罗巴人能凭借着仅仅几百人就能打败并征服上千万土族,那么大明同样也可以如此,哪怕用的人略微多些,总不能大明连欧罗巴人都不如吧?

何况眼下欧罗巴人占据的只是新大陆的东部和南部,势力范围并没延伸到西部地区。而从大明向东,却能直接抵达新大陆的西部,也就是说新大陆的西部完全是一片无人之地,只要带些人过去,凭借着手里的武器完全可以征服当地的土族,然后耐心经营,从而让所占之地成为自己的藩国。

这意味着什么?不等于意味着自己未来能够成为新大陆真正的国王么?就同周朝时期分封的诸侯国没有了任何区别。而且新大陆的土族还有着和大明人完全一样的容貌,再加上传闻中的来历,大家也可以算是自己人。

以大明的文化包容再加极强的同化能力,只要花些时间把这些人融为己有,那么不仅能拥有领土,还能拥有自己的子民。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去经营,那么未来这就是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基业。

虽然外藩依旧算是大明的领土,而他这个所封的藩王也是大明的臣子。但天高皇帝远,到了那边所受的约束远比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弱了许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等站稳脚跟,只要名义上依旧承认大明是宗主,每年进贡和给予大明一定的财物,那么在自己的领地上和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

越想越是兴奋,朱慈炤甚至期待着自己能早一日前往新大陆外封了。

回到长春宫后,他就去找寻了皇帝所说《梁书》的内容,意图搞明白皇帝口中所谓的扶桑国是否真的是新大陆了。还别说,找了几天,朱慈炤还真从《梁书》的东夷记中找到了证据,根据里面的记载的确写着往东万里为扶桑国,此外他还在《梁四公记》中也找到了类似的记载,并且写着关于扶桑国的地貌特征等等,结合皇帝所说,这就更让朱慈炤信心倍增,自信满满了。

当然了,虽然已经决定让朱慈炤外封新大陆,可正式外封不可能马上成行。毕竟这个时代不是后世,能说走就走,买张机票打个车去机场然后十来个小时后就能到美洲的。

从大明去新大陆直接横渡太平洋根本不可能,最合适的路线是走北方航线,也就是从渤海湾出发,然后沿着朝鲜方向一路北上,过日本、北海道然后抵达苦兀岛。

等到了苦兀岛北方,也就是靠近奴儿干地区,在那边修整一下然后继续北上沿着北海(鄂霍次克海)走,顺着路线一路折返向东,最终越过亚泥俺峡抵达北美。

等到了那边,路程一半就完成了,接着沿着北美的后世阿拉斯加地区往东南一路而下,最终抵达后世的美国西部地区,这样一来就完成了从大明到新大陆的航行。

这个航线如今大明仅掌握了一半,也就是抵达北海的航线。至于继续向东这条路是从未有人走过的,再加上那边靠近北极圈,气候寒冷,天气的原因走这条航线每年合适的时间有限,为保险起见仅仅只有四个月适航而已。

而且这一次外封意义重大,朱慎锥可不想朱慈炤随随便便死在半道上,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先派人探索航线,开辟出安全线路后再成行。

为此,朱慎锥已经下令给山东水师,也就是即将改编成北洋海军的提督李佑,让其先在虾夷、苦兀岛东北部建立补给点和临时码头,随后派先遣舰队探索航线,描绘海图,等确保万无一失后,再正式外封,派人前往。

几日后,张锡钧从南京回到了京师。

自从江南案始,张锡钧便被皇帝派往了江南,以巡抚和钦差的名义巡视江南,同时核查此案。

江南案之所以能快刀斩乱麻,一举解决当时的乱局,并且顺利完成收尾,可以说张锡钧功不可没。如果没有张锡钧提前在江南布置,并且收集了完整证据,又在后来发动时果断处置,江南案哪里能这么轻易解决。

在江南案之后,江南一地包括南京的各级官员倒下了一大批,朝廷之后又派钱谦益等人南下处置此案,而实际上办这个案子的人却是张锡钧为主。

之后,张锡钧暂时就留在了南京,以钦差大臣和南京巡抚的名义暂领南京吏部尚书。原本去年的时候张锡钧就可以回来了,可没想后来因为京师的谋逆大案爆发,为稳定南方,张锡钧在南京多呆了近一年时间,直到这件案子彻底过去,江南也没掀起波澜,这才启程回京。

回到京师,张锡钧风尘仆仆还没来得及休息,就接到了召他入宫的旨意。换了身衣裳,张锡钧马不停蹄就进了宫,来到了乾清宫面圣。

“张爱卿辛苦了。”见到张锡钧,朱慎锥很是高兴,他之前离开京师去了江南一晃就是近三年的时间,而且在江南案中事办的漂亮,后续谋逆案中张锡钧也为大明稳住了南方,没让此案引起动荡,更重要的是他在江南这几年中不仅整顿了江南官制,更安抚地方鼓励农商,一手打击当地士绅大族和豪商,同时也拉拢了不少名门望族和许多商人,使得江南一地在经济方面非但没受到影响,反而发展的很是迅猛,这都是他的政绩。

“臣身为陛下臣子,为陛下,为大明尽心理所应当,陛下,几年不见,陛下可是比之前清减了些,臣还请陛下平日多多注意身子,无需太过操劳才是。大明只要有陛下在,这天下才能太平稳固,才有如今盛世啊!”张锡钧起身行礼道,言辞中带着殷切诚恳,虽然知道他这番话一半出自于真心,也有一半是故意拍自己马屁,可好话谁不爱听呢?朱慎锥听后更是高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