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零四十章 谏言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零四十章 谏言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慎锥当即表态,这个案子三法司目前不适合马上介入,毕竟谁都无法保证所抓的人中没有漏网之鱼的,更无法确保三法司内部是否有人卷入此案。

目前抓获的人都已下诏狱,由锦衣卫负责,既然这样那么继续由锦衣卫先查再说,等全部查完,确保没有疏漏,整理完卷宗再由三法司介入明正典刑更为合适。

可此话一出,张瑞图、范景文、王命璿三人顿时就急了,张瑞图是都察院的实际一把手,目前被抓的人中可有不少言官,虽然张瑞图心中也恨这些言官的所为,居然卷入此案中,可以他的身份却不能不劝。

毕竟一旦案子闹大了,都察院脸面无光,他这个右都御史也是无法对外交代。而且看过刚才皇帝给他们的案卷后,张瑞图也能看得出来,这些言官中除少部分人是直接参与此事外,大部分都是被蒙蔽和利用的,就连之前身死的顾国恩也是一样,他只是亲信他人之言,再加上利欲熏心做了错事,虽有大错,却不至于有谋逆大罪名。

而且这件案子以都察院在朝堂的职责也应当提前介入,以避免事态扩大。所以张瑞图对此表示反对,声称锦衣卫仅仅只是天子亲军,虽有监察之权却无司法之权,之前因为事发突然,皇帝动用厂卫缉拿人犯不算为过,可既然人都已经抓到了,接下来就应该由朝廷正式司法部门来跟进,而不是用锦衣卫继续负责审讯和调查。

毕竟锦衣卫的手段大家都知道,诏狱是什么地方大伙也明白。一旦锦衣卫为了功劳为拿到口供对人犯严刑拷打动用手段,天下几乎没几个人能扛得住。假如是这样的话,后续的案子发展就无法收拾了,到时候案子扩大化根本控制不住,等到那时候已来不及了。

至于范景文就更不用说了,他本就是刑部尚书,刑部执掌律法,谋逆大案刑部肯定是要出面的。假如任由锦衣卫来负责这个案子,他这个刑部尚书还当个什么?职责所在,范景文于公于私都要表示反对,据理力争,要求刑部立即介入此案。

王命璿的性格向来强硬,为人也是正直,虽他如今已不负责刑部,可在这件事上依旧坚持自己的原则,强烈要求三法司介入此案中,以避免后续的扩大化。

除去他们三人外,内阁中范复粹和孔贞运也表明态度,恳请皇帝以大局为重,把此案交给三法司协查。至于皇帝所认为的三法司中有人牵连此案,为确保对案情追查无误,他们表示这实际上并不需要担忧,完全可以让三法司和锦衣卫一起查案,有锦衣卫监督,三法司内部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这还不放心,作为内阁阁老,他们愿意以阁老的身份联合三法司、锦衣卫一起彻查,如此就能确保万无一失。

这个建议提出后,杨嗣昌等人也表示赞同。尤其是兵部尚书陈奇瑜,吏部尚书徐石麒同样表明了态度,建议按照两位阁老的看法来查此案,这样一来更稳妥些。

“这……。”面对众人的强烈反对,朱慎锥不由得有些迟疑了,这和他最初的想法不一样,如果现在就让三法司介入的话,恐怕这个案子最终结果和自己的打算有些不同。

虽然心中不悦,但面前的这几位重臣说的也有道理,锦衣卫虽然好用,可毕竟不是朝廷正式的司法部门,谋逆大罪最终还是要司法部门来定罪审判的,这点锦衣卫根本替代不了。而且全部交给锦衣卫,虽然效率能得到保证,可一旦外面传言所谓的谋逆是锦衣卫屈打成招,对于此案最终定罪也有着不利。

“钱先生怎么看?”目光落到了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钱谦益身上,朱慎锥开口询问道。

钱谦益心中苦笑,说实话当他得知真相后真不想掺和这件事,要知道被抓人中有好几个都是东林党人,虽然现在东林党已和之前的东林党大不相同了,因为之前的江南案再加上这些年皇帝对东林党的几次动作,东林党无论从影响力还是朝中实力都大不如从前。

何况自钱谦益上次负责江南案后,东林党内部就已分裂,现在的钱谦益表面上依旧是东林党的党魁,可实际上早就投到了帝党那边,成了皇帝的人了。

钱谦益只想安安稳稳当好这个官,更期望着进内阁当阁老,至于其他事他已不怎么关心。今天来养心殿,无非是因为这件事闹的太大,而且锦衣卫还因为太学生和学子的缘故抓捕了不少人,作为礼部尚书,钱谦益必须出面劝说皇帝,对太学生和学子网开一面,以此表明态度,捞取政治好处。

可没想之后的情况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这是钱谦益没有料到的。所以他在弄明白了起因之后就再也没说什么,开始随大流减少自己的存在感,但谁知道他都不表态了,皇帝却直接又询问起了他,这让钱谦益心中暗暗叫苦。

定了定神,钱谦益起身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血流成河。陛下心中所想臣能够理解,毕竟此案重大,别说陛下了,就连臣刚才看了卷宗也是触目惊心,天下居然有如此骇人听闻之事,要以臣个人来看,这些人死不足惜,就算陛下全处置了他们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不过陛下,臣有一言进谏,虽以情理而言陛下如此并不为过,但陛下是大明的天子,当今圣上,陛下一举一动万众瞩目,自陛下登基以来,我大明扭转颓势,内平叛乱,外御建奴,安抚地方,轻摇赋税,恢复生产,几年中陛下施政有目共睹,我大明也在陛下手中已有中兴之相,依臣所见,陛下乃不世之英主,上苍把陛下赐于我大明,实乃我大明臣民之福,天下之幸啊!”

“马屁精!”钱谦益的这番话让在场所有人心中不耻,亏得你钱谦益是当今文魁,堂堂礼部尚书,还曾经是东林党的党魁,你的风骨呢?你的气节呢?这样的话怎么是你钱谦益口中说出来的?虽然大伙也承认大明有今日气象的确来自于朱慎锥,如果没有朱慎锥,以当初崇祯皇帝那番瞎搞,大明究竟会是什么结果谁都难以预料。

可就算这样,你也不能如此溜须拍马啊,这种说辞和谀臣又有什么区别?

不过心中虽看不起钱谦益这番态度,但谁也没嘴上反对,因为大家都看见朱慎锥对钱谦益的这番话很是受用,一副笑眯眯的模样。

钱谦益继续道:“陛下乃我大明英主,更是明君。陛下威严不可犯,但陛下的名声也不能被污。此案重大,陛下一旦如此坚持,仅由锦衣卫来负责此案,就算最终查明事实,恐怕天下人也有非议,毕竟锦衣卫的名声向来不好,以锦衣卫入手得到的证据,所信者实难保证。”

“如果这样,哪怕最终再由三法司定罪也有了让人先入为主的看法,这对于陛下来说不是什么好事。臣为陛下着想,既然早晚都要定罪,臣建议还是让三法司尽快介入此案为上,如此一来在律法和程序上就没了半点问题,至于陛下所虑臣觉得不算什么大事,把此案交给三法司同时锦衣卫可同时跟进,以确保后续推进和公正即可。”

“陛下如再不放心,就如同几位大人所言,可由陛下指定重臣监督此案,直接向陛下负责,这就更杜绝了一些可能。这样做更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天下臣民见识到陛下的气度和雅量,以维护陛下名声啊!”

“诸位先生觉得如何?”朱慎锥似乎真被钱谦益这番话说动了,神色中微有迟疑,开口对其他重臣询问。

见朱慎锥的口风似乎有改变,众人怎么还不明白机会来了?当即一个个全表态表示钱谦益说的对,案情既然已基本明了,接下来就是继续查实审案罢了,三法司介入的好处显而易见,以朝廷出面明正典刑更为合适,如此就能让天下人看到大明司法的公平公正,也杜绝了有些不怀好意者借此给皇帝破脏水的可能,这样一来两全其美。

听着众人的这番话,朱慎锥凝神想了好一会儿,终于微微点头。

“既然诸位先生都这么做,朕也不能一意孤行,就依诸位先生之言由三法司介入此案吧。”

“陛下圣明!”这话一出,众人心中欢喜,连忙起身向皇帝行礼。

不过朱慎锥虽然同意了三法司介入此案,但他也当着所有人的面提出了条件。

条件有三,第一必须由锦衣卫来监督三法司,并由三法司主官负责此案,而且参与官员先要由锦衣卫核查,确定和此案没任何关系才行。

对于此点众人表示同意,毕竟谁也不希望三法司内部出现问题,一旦查着查着居然查到了办案人的头上,这岂非成了笑话?

至于第二,除去三法司外,内阁和六部也需重臣介入,对此案进行监督,以确保推行。这点大家也没任何异议,而且内阁和六部介入本就是一件好事,这样的话也能避免后续案情失控。

至于第三点是众人没想到的,就是朱慎锥要求太子朱敏澜作为自己的代表参与此案,一切案情推进和所有信息必须汇报给太子,由太子来跟踪案子的后续。虽然这个要求让大家意外,可作为大明的太子,朱敏澜有这个权力,再加上在三法司的问题上皇帝已经让了步,如果在这件事上拒绝的话恐怕适得其反,最终众人也表态首肯。

就这样,在讨论好对后续的安排后,朱慎锥当即就把此事给决定了下来,由太子和内阁阁老孔贞运为代表,再加三法司的官员联合锦衣卫一同审此案,等案情继续推进再以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要调整,至于所抓捕的人继续关在诏狱由锦衣卫看管,但审讯等工作移交给三法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