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十八大罪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十八大罪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处置了阿济格后,在朝鲜的豪格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趁着消息还没传出去的间隙,豪格果断派人去接管了阿济格的部队,过程中并没太多意外,一切很是顺利。

等接管了这些军队后,豪格对军中阿济格包括多尔衮的人进行了清洗,凡是有瓜葛的人全部抓了起来,但凡有反抗者豪格也不手软,直接下狠手杀掉。

短短不到几天的时间,朝鲜的八旗就全部落在了豪格的手中,军中各级将领也全置换成了他所安排的人。当然,除去京兀儿的军队豪格是插不上手的,这支军队名义上也属于正蓝旗,但却是大明的军队,豪格怎么可能插手其中,何况京兀儿来朝鲜不仅是帮豪格做这件事,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以大明派驻朝鲜的军队作为监督和牵制豪格的。

对于这个缘故不管是豪格还是京兀儿都心知肚明,大家心照不宣配合默契。毕竟现在的豪格对大明还有诸多请求,别看他解决了阿济格,可凭着手里的力量和还没平定的朝鲜,要真想和多尔衮抗衡还是有许多不足。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就这样豪格暗中和大明联起手来,成为了临时的盟友。不管这个盟友最终能够走多久,双方的合作能持续到什么时候,至少目前为止大家还是在同一条船上。

接下来,豪格按照之前同大明商谈的策略按部就班进行了起来,首先豪格以朝鲜摄政亲王的名义公开向朝鲜宣布,废除原由他扶持的朝鲜国王原崇善君李澂,转为承认在济州岛的朝鲜国王李潚为朝鲜正统国王。

其次,豪格宣传当初的汉城之变并非是自己的意思,罪魁祸首是多尔衮和阿济格兄弟,正是因为他们的缘故这才导致先朝鲜国王、世子、王后等死于非难,而豪格也是被其利用,如今水落石出真相大白,豪格对此悲痛万分后悔莫及,为了悔改自新,这才决议同多尔衮等人划清界限,拨乱反正。

再之后,豪格还向朝鲜宣称,朝鲜之乱的缘故根本在于多尔衮兄弟,自己作为大清先皇之子也是受害者之一,并没有要祸乱朝鲜的半点打算。而且为了自保,豪格是愿意和朝鲜君臣一起反抗多尔衮对朝鲜无休止的欺凌和剥削的,更以自己身份对朝鲜保证,只要他在朝鲜一日,就会以朝鲜利益为主,联合朝鲜上下共同抗敌。

豪格一连串的举动让朝鲜人摸不清头脑,原本在朝鲜人看来豪格是大清的亲王,是朝鲜的敌人,是朝鲜乱局的祸根。可现在一转眼豪格却从刽子手摇身一变成了天使,转为成为朝鲜的守护神了?这样大的变化别说一般人了,就连朝鲜贵族世家们都是瞠目结舌。

而且豪格的这番说法不仅听起来有理有据,另外汉城那边传来的消息也证实了豪格发动兵变擒获了阿济格一事,并且以为朝鲜国主报仇的名义砍了不少人的脑袋。

当然这些人都是阿济格的人,至于所扣的罪名自然是豪格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哪怕朝鲜的有识之士感觉到其中的问题,但普通老百姓却是不知道,随着这个情况的发生,朝鲜各地的纷乱一时间倒是改变了不少,而接下来的变化更让朝鲜上下大为惊愕,因为在豪格发表这些声明后不久,在济州岛的朝鲜国王李潚正式下旨,以另一种方式承认了豪格所言的真实性。

李潚以国王身份下旨,告知朝鲜臣民当初汉城一事关键不在于豪格而在阿济格,而且在之后朝鲜内乱中阿济格更是屠杀朝鲜义军的罪魁祸首,反而豪格为了稳定朝鲜局势做了多番努力,但因为多尔衮和阿济格等人的横加干涉,却没有起到好的效果。

而且因为豪格意图稳定朝鲜的措施和扶持朝鲜王室的举动惹怒了多尔衮兄弟,多尔衮兄弟意图除掉豪格,从而取代豪格在朝鲜的地位,最终把整个朝鲜并吞入大清。

因为豪格对此不赞同,导致多尔衮意图对豪格下手,豪格为了自保和维护朝鲜国祚这才奋起反抗,由此可见豪格是倾向于朝鲜的,从没有要灭掉朝鲜的打算。

如今豪格以兵变解决了阿济格,收编了在朝的八旗军队,这表示豪格已同大清的多尔衮彻底翻脸。这对朝鲜来说不算坏事反而是好事,朝鲜国王李潚表示,只要豪格能帮助朝鲜抵抗大清(多尔衮),恢复朝鲜李氏王朝的统治,朝鲜可以帮助豪格夺回大清皇位,一旦豪格成功,那么未来朝鲜和大清可约为兄弟之国,朝鲜不再需要再向大清进贡,而大清也会给朝鲜完全独立自主的权力,这对于两国都是上佳选择。

此外,这件事还得到了大明的默许,大明虽然没有正式表态,却也没正式反对,对这件事只是进行旁观。仅此就能看出大明的态度,所以朝鲜目前应当尽快平息叛乱,联合豪格一致对外,以阻挡未来多尔衮对朝鲜的军事行动,避免朝鲜被并吞的形势。

随着李潚的这个态度改变,朝鲜臣民们对豪格的看法也开始有了相应的变化。虽然这些话世家大族们是不信的,但形势如此他们却控制不了其他朝鲜臣民的想法。

而且朝鲜的乱局已有年余,这么长时间的动乱已让朝鲜上下苦不堪言。原本朝鲜的日子就不怎么好过,而现在继续动荡下去朝鲜人的日子都要快过不下去了,大量的土地荒废,老百姓没了粮食,如果再折腾几年,别说朝鲜百姓了,恐怕世家大族们都不一定能够顶住。

再者,大明的态度也是极其重要的,朝鲜作为小国之前能够和大清抗衡,关键是有大明在后面作为支撑。谁都知道在济州岛的李潚是大明所扶持起来的,而济州岛还驻扎着大明的将士。

只要有大明在,朝鲜的抵抗还有盼头,可一旦大明的态度改变那边朝鲜人的底气就没了。而现在李潚的表态已证明了大明实际上已和豪格私下谈好了条件,两者相互勾结了起来,用朝鲜作为基础进行了三方联合,而在这三方中,大明是实力最强的,其次就是豪格,而实力最弱的恰恰就是朝鲜,在这种情况下朝鲜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按照大明的意思去办,一旦被大明抛弃,不用多尔衮来打,以豪格的实力恐怕就能解决到那些反抗力量。

弱国无外交,朝鲜现在不仅是一个弱国,就连国王都捏在人家的手里,所有一切都无法自主。再加上那些世家大族们能存在百年,一个个也都是人精,他们所注重的只有自身的利益而并非国家。

朝鲜改朝换代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关键在于他们自身的荣华富贵如何守住。面对这些情况,这些人很快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除去很少部分依旧反抗外,大部分人开始从对抗转为和豪格合作,由此朝鲜的政局很快得到了改善,仅仅不到一个月,各地的叛乱陆续平定,甚至有些地方开始了生产恢复,整个朝鲜秩序也得到了稳定。

这些情况对豪格来说是件好事,对朝鲜臣民来说也是好事,对大明方面来看也是乐于见到的结果,但对远在盛京的多尔衮就不怎么样了。

虽然豪格封锁了他抓获阿济格并处置了阿济格所有部下的举动,但这消息能封锁一时却封锁不了一世,几次三番催促豪格返回盛京都没结果,之后就连派去联络阿济格的人都有去无回,在盛京的多尔衮立即就感觉到了不对劲,这才派人调查,等到得知真相后,多尔衮勃然大怒,

多尔衮怎么都没想到豪格居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大胆到发动兵变囚禁阿济格并残杀其部下的地步。作为大清的摄政亲王,多尔衮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豪格在朝鲜逍遥?可还没等他来得及召集王公大臣们开会,发布对豪格所叛乱行径的讨伐时,豪格反而在朝鲜先出了手。

豪格以皇太极长子,先皇的继承人身份发布了对多尔衮的檄文,在檄文中豪格直接指责多尔衮身为大清亲王却祸乱大清的几大罪名。

其一,多尔衮并非先帝之子,本就无皇位继承权,当年却以先帝之弟的名义意图染指大宝,强行阻止豪格继位,实行窥视大宝之举。

其二,多尔衮以一己私利明知国有长君不立,反而立幼主,实为独揽大权,谋图朝政。

其三,多尔衮进辅政亲王后,打压同为辅政亲王的济尔哈朗和其他王公贵族,在朝中飞扬跋扈,欺凌幼主,凌驾众王。

其四,多尔衮不顾八旗祖制,视八旗各旗主地位如草芥,一意孤行。

其五,多尔衮在朝中排除异己,出手针对政敌,意图谋害先帝皇子。

其六,先皇太后哲哲之死蹊跷,多尔衮难咎其责,各种证据隐隐指向多尔衮有谋害先皇太后哲哲的行径。

其七,作为臣子,多尔衮同圣母皇太后布木布泰暗中私通,在哲哲皇太后驾崩后双方联手,以皇太后懿旨加封多尔衮为摄政王,从而凌驾大清皇帝之上。

其八……其九……其十……。

林林种种,豪格给多尔衮一共编排了一十八条罪状,每条大罪均是十恶不赦,当这檄文传到盛京后,多尔衮气得七窍冒烟暴跳如雷,破口大骂不已,立誓非杀豪格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