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 > 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理论

“波尔斯教授,我认为这种依靠高速运动带来的时间旅行,也无法违反因果律,很可能在我们完成时间旅行的瞬间,就会出现所谓的平行世界!”

“教授,我认为大夏宗教哲学中对时间的概念很有意义,大夏的先哲认为时间存在过去未来,但我们永远生活在当下,没有未来,没有过去,或许我们的观测和思想,也不是真实……”

“能够支撑可以进行时间旅行的材料,抱歉,我认为至少在一百年内,这种材料都不可能被研发出来,甚至我们人类只要还是这种生物结构,还被困在太阳系,就根本不可能存在时间旅行。”

“如果时间旅行可以被我们人类实现,那应该我们很早就就能够发现未来人类的指引,”

“澳呆利亚昆士兰大学有研究人员通过数据建模,得出过一个结论,人类即使能够回到过去,也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所以因果律暂时应该不用考虑。”

“怎么能够否定和不考虑呢?材料学的终极追求在于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材料,我们从原子尺度到宏观尺度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为材料的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而现在,一个跨学科、跨时代的研究课题就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保持最旺盛、最强烈的好奇心,尽可能想出一切办法去完成、解决这些问题!”

材料学虽然是一个基础学科,但是研究领域极为广泛,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材料学的成果。

所有电气设备、化工设备都需要使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每一次相关材料的进步都切实推动着使用这个材料的相关产业进行升级甚至是变革。

例如硅基半导体材料在电子与信息时代的应用,在升级到碳基半导体之后,越来越多危险环境都用上了能够抵抗高温、剧烈冲击的碳基芯片智能设备。

来自全球各地的精英学生、博士、助理们在这一刻开始了头脑风暴,各自讲述着自己对材料学、时间旅行的理论和认知。

波尔斯教授此时更多的是当一位倾听者、记录者,偶尔才会站在自己的知识高度,提出一些理论设想。

有时候会被认同,但有时候却会被自己教出来的博士反驳。

不过这种反驳并没有让他生气,反而是让他一起深入探讨。

理论探讨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要,它可以为研究提供框架和指导,帮助确定研究的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

通过理论探讨,在得出方向正确的阶段性理论成果之后,研究者就可以明确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设定实验的条件和参数,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并且与设备参与的实验不同,理论探讨可以使研究人员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揭示其内在原因和机理,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预测性的解释。

这种解释和预测能力并不需要耗费大量的研究资源,就可以得出足够多的结论,在提升科研效率的同事,还能够助于指导实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这其中就有一位顶级人才——霍鑫,他提出的几乎所有理论都是在自己没有实验验证的情况下产生的,虽然影响广大,但是因为诺贝尔奖委员会都是在理论得到实验证明后才会颁发诺贝尔奖,所以霍鑫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有意思的是,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贝尔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这三大美利坚顶级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各自为战,思索如何凭借理论拿到“解密奖”对应项目的奖金时,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已经打算聚集在一起,想尽办法获得九州科技的一应奖励。

现金奖励,他们要。

昆仑市的实验室名额、永居名额,他们要。

甚至连九州科技的月球基地名额,他们也要!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在二十年前是蓝星这颗星球上规模最大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运行着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最大的大沧室和重液沧室。

鼎盛时期,核子研究中心实验室聘有3000名以上的全职员工,并有来自80个国家的大约6500位科学家和工程师,代表500余所大学机构在cERN进行试验,约占了全世界研究粒子物理学家圈子的一半人数,同时这个实验室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网站、第一个网络服务器以及浏览器的诞生地。

曾经因发现希格斯玻色子而闻名,同时还在无意间发现了青霉素,而且这个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对宇宙大爆炸的探索从未停止过。

奥地利、法兰西、德国、意呆利、比利时、丹麦、瑞典、挪威、大不列颠……等众多国家的顶级科学家,此时都想要趁着这次的机会,一鼓作气,向前迈进一步!

没错,就是迈进一步。

在这个领域研究的时间越长,他们越感觉自己的愚蠢和认知太过局限,在他们活着的时候,能够推进这个课题向前走出坚实、科学、真实的一步,就是重大突破。

国外的这些顶级科研实验室、高校教授团队们都如此努力,大夏本土的实验室、高校、科研机构自然更加激动。

比如燕京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麦丰和杨秋,他们曾经提过一个理论概念,即通过向史瓦西黑洞中注入带电粒子,将其转变成一种宏观上的巨大电池。

在他们设想的理论中,这种极为特殊的黑洞电池,可以通过特殊设备链接进行充电并产生可以供给人类使用的电能,并且能量转化效率极高,是原子弹的数百倍倍。

当时他们两人的概念理论文章一经发表,吸引了不少企业、研究室的目光。

只不过在细致了解之后,这些目光都基本上变成了冷漠。

没有其他原因,理论或许是真的,但实现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