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 > 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讲解

时间,一直是最珍贵的研发资源。

如果蓝星地面没有这么多战争喧嚣,水源也能够保证干净,顾青其实还能够等待,等待这群工程师、光学专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们发现自己给出的小提示,然后将光源升级。

到时候,青史留名的是他们,而实际获得的收益则收归自己。

但是一想到最近霓虹岛周边水域那糟糕的核辐射数据,顾青就无法再按部就班的等待下去。

他开口说道:“你们认为目前第一代SS1mb光源已经达到或接近衍射极限,是因为这个技术的底子,束团的辐射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纵向相干性很弱,或几乎没有纵向相干性的原因。

但是大家好像忘了当初我们公司投资的那些实验室当红就有一个加速器光源实验室。

加速器光源是我们探索物质结构及动态特性的最前沿工具之一。

它基于电子储存环的同步辐射光源和基于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自由电子激光,可分别提供高重复频率和高峰值亮度的辐射光,以这两种加速器光源大科学设施作为科研平台,现在也催生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甚至是推翻了许多仍在世的教授、院士的着作理论,所以在某些领域被压制的传播。

但是在咱们公司内部,一直都有相关消息的报道,当然我知道大家平常工作繁忙,不可能随时都看报道,所以我理解大家不清楚这件事。”

放了某些人一马之后,顾青继续说道:“目前我们蓝星地面,已经有超过50个运行或在建的同步辐射光源,超过8个运行或在建的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大设施。

除了同步辐射和自由电子激光,我们所有从事相关行业的工程师,也都在期待出现那种能够同时实现高峰值功率和高重频,从而可以将功率提升,并且稳定的光源出现。

在了解这个情况之后,大家可以回顾当初我们研发光源的时候,基于电子储存环的光源原理——稳态微聚束SS1mb光源光源,被我提出来。

其核心想法是将储存环中的聚束系统,即微波射频腔,用激光调制系统取代。

在量子激发与辐射阻尼的共同作用下, SS1mb光源中的微聚束在储存环中能逐圈重复利用达到稳态,实现高重频发光。

所以‘稳定状态’是SS1mb光源的核心技术。

微聚束的形成及多圈维持,就是理论的基石,同时也是我们发展升级的方向。

稳定状态区域的优化解析和分析虽然较为困难,但那是因为当初我们没有掌握足够多的数据和环节参数。

而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数据,所以完全可以在研发过程中结合数值方法,将遗传算法、机器学习和智能AI程序天工的天工开物程序算法都加入进去,进行迭代优化。

与其他光源设备相比,SS1mb光源是一个多次通过的装置,需要保证超短束团在辐射段能一圈接一圈地重复出现,也即超短束团在辐射段出现的状态是束团在该储存环中的本征态,所以对储存设备的设计来说,材料升级也是重中之重。

之前储存设备只是从四维相空间,刚好升级到需要同时关注横向和纵向,也就是六维相空间当中,勉强满足了SS1mb光源的储存,而现在既然要升级,我们就必须要提升对空间的控制和利用,研究发现相关理论,并且结合智能AI程序天工的天工开物程序算法对储存设备进行优化。

当初我就讲过,SS1mb光源对环境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们才拒绝了西蜀蓉城市局的邀请,购买了效率光公司厂房,在外地开发、生产SS1mb光源设备。

对各类误差和噪声的容忍度分析,在技术升级当中,也极其重要。

SS1mb光源的工作模式,不同于一般光源储存设备和光源运行,所以其噪声和误差容忍度的解析分析也将相对复杂。比如传统射频腔相噪分析中采用的正则微扰论,在纵向强聚焦储存环中就无法直接应,因为该动力系统是不可积、不可轻易估算的。

这方面,我觉得咱们需要开发一个新的计算机群组,来帮助我们对包括噪声在内的所有环境影响数据,进行直接的数值模拟研究。

当然,还有开发出对这些特性的分析和测量的更高阶工具,也是必须要做的

激光调制器、长脉冲注入系统、直线感应加速器、高精度磁铁、高精度控制系统也都必须要进行迭代升级开发。

SS1mb光源的束流动力学方面,我们对单粒子动力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能像其他研究机构那样,只是看相干同步辐射、束内散射、阻抗壁尾场这些的研究成果,而要明白它们产生的原因、其中逻辑,以及逻辑背后代表着什么。

不能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顾青的讲解,让这些工程师们听得是如痴如醉,同时也有很多人眉头紧锁,甚至是不自觉咬破了手拇指的皮肤。

因为自家顾总虽然帮助他们将乱糟糟的毛线团理清楚了,但是工艺、设备、技术的迭代升级不是那么简单的说一声就能够升级。

而且这其中还需要大量算法公式的升级,有个别在听讲的数学家,在想到这些工作量之后,都感觉自己头大了几分。

“唉,要是我能够研发出适配算法,我,我,我都能够任职一个部门的主管了吧……”

数学、基础物理这些学科并不是大而无用,而是只有最尖端,甚至说,只有决定人类发展命运的时候,这几个学科就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参与者、缔造者。

夏为科技公司的任总,虽然年纪大,但他也深切的认识这个概念,所以夏为科技公司一直在疯狂招揽数学家。

而顾青一直在学习次元帝国的技术和知识,在看到更高一层的风景之后,对基础建设更有着高屋建瓴的提点,所以九州科技对数学家、物理学家、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的人才,都保持着蓝星最高的福利待遇。

而现在,就是需要他们发光发热的时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