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长生:我当了千年捕头 > 第60章此去,愿天佑我楚国

大雪三天。

寒气侵袭,书生都未想过烧书取暖。

没曾想却被村里小孩拿去烧掉取暖。

书生回家,看着仅剩无几的两本书籍,嚎啕大哭。

读书人无书,还怎么算是读书人?

书生哭完,回到房间换上了儒衣,整理衣冠,而后走出了茅屋。

大雪化去,艳阳高照。

书生朝着山上走去。

回想这二十年,苦读圣贤之书,入朝为官,有忠君报国之心。

然奸臣当道,为官不过一年,便是被奸臣诬陷,被迫离开朝堂。

书生心灰意冷之下,来到这武夷山,本想当个山野村夫了此残生。

闲时读书,忙时种田。

书籍被烧,是压垮他心中读书人信念的最后一根稻草。

稚童无心,书生却再无活意。

“酸儒。”

武夷山上,年轻道长看着书生站在悬崖一侧,脸上有着轻蔑之色。

百无一用是书生。

若非他最后时候篡改了一下天时,这书生早就在大雪天中抱着他的书籍冻死了。

“前辈说的对。”

蛟蛇在一旁连忙附和,虽然他不懂酸儒这两字是什么意思,但只要前辈说的那肯定没有错。

这些年他也察觉出来了,这位前辈和当初似乎有些不一样,当初那位前辈行事风格很明确,而这位前辈似乎……似乎有点邪性。

他得小心翼翼伺候着。

“他要书,那我就给他书。”

年轻道长手一挥,一座书院就这么凭空出现。

“居士站此地为何?”

年轻道长的身影出现在了书生的身后。

书生回头看到年轻道长,愣了一下,这山中似乎没有道观,这道长从何而来?

“这位道长是?”

“我是山中道观道士,巧逢居士,不如到我那道观做客一叙。”

书生想了下,最后点了点头,他也很好奇这山中道观在哪。

穿过一片桃花林,书生看到了道观。

而更让书生震惊的是,在这道观之内竟然还有一座藏书阁,里面书籍有着上万本之多。

“我不好读书,这些书籍都是道观多年留存下来的,张居士若是喜欢,随意阅览。”

来的路上,书生自报姓名,姓张,字居闲。

张居闲很是激动,连忙起身朝着年轻道长作揖:“多谢道长。”

此后日子,张居闲农忙时候依然住在山下茅屋,农闲之时便是来道观藏书阁读书。

如此数年,张居闲已经将藏书阁里的藏书读的七七八八。

“道长,我是来向您告辞的。”

“哦?先生莫不是要出山了?”

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当报效国家。

“我已无为官之心,想要在这山脚开一私塾,教书育人。”

张居闲摇头,他对官场已经失望了,当今官场奸臣当道,还不如在这乡野之地教书育人。

“先生自便。”

年轻道长没有阻拦,亲自将张居闲给送下山。

半年后。

张居闲在武夷山脚建造起来了一间私塾。

说是私塾,其实也就是数个茅屋搭建的,张居闲特意还找了年轻道长,让他给私塾提名。

若无道长赠书之恩,岂有这私塾之日。

年轻道长也没推迟,挥毫写下四字: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第一年,来上学的孩子只有十二位,年纪最大者已经十岁,年纪最小者不过三岁。

然而张居闲丝毫不在意,认真教导,可即便如此,两年之后依然有三位学生离去,最终只剩下了九位。

道观的桃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

十年后,武夷渡所属的蓝田县百姓被一道消息震惊到了。

蓝田县本次县试,九位高中考生出自一个村子。

一时之间武夷山脚下的赵家村在整个蓝田县出名了,三顾茅庐也在蓝田县读书人心中成为了一处圣地。

许多达官贵人纷纷前来邀请张居闲教导他们孩子,但无论这些人开出多少束脩都被张居闲拒绝了。

这些达官贵人退而求其次,便是将自己孩子送到三顾茅庐来入学。

偏僻的赵家村,也第一次迎来了马车络绎不绝的场景,三顾茅庐门外,每日都有马车来回接送小孩。

原来的三间茅屋也是扩建到了十间,张居闲的学生数量达到了五十位。

山上道观,年轻道长手一扬,在他面前有着道道青烟,这些青烟很快没入他的体内。

“读书之魂,文人之道吗?”

……

……

七年后,张居闲最早的九位弟子科举高中入朝为官。

张居闲也是迈入了五十知天命之年,除了教书育人之外,闲来无事便是上道观和年轻道长喝酒聊天。

武夷山陡峭,但张居闲每次上山却丝毫不累,张居闲偶尔好奇谈起,年轻道长也只是微微一笑。

三年后。

有数封书信从遥远的京城传来,张居闲收到信后,把自己关在书房沉默不言。

很快,武夷渡的百姓们也听到了消息。

邻国侵犯边疆,二十万大军压境,边疆三城将士拼死抵抗,城破之日,邻国将军下令屠城七日,三城百姓被屠戮殆尽。

这是百姓们得知的消息,而张居闲从弟子传回的书信中知道的更详细。

敌军冒犯,奸相为了私欲,阻止派兵增援三城。

三城被破,七日屠城,消息传回京城,朝堂震怒,奸相被打入天牢,权倾朝野三十年的奸相终于下台,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然而武国大军入侵已是事实,失去了边境三城,楚国便是无险可守。

张居闲把自己关在书房一天的原因,他的三位弟子都准备前往边疆。

忠君报国。

这是他传授给这些弟子们的思想。

“弟子虽手无缚鸡之力,也要上场杀敌,若让敌寇铁骑踏入,山河破裂,百姓遭殃。”

次日,张居闲回信,寥寥两字:“珍重。”

张居闲的弟子们前往了边疆,武夷渡这边许多有血性年轻人听说了武国屠城之事,也是纷纷响应,报名参军。

这些年轻人前往边疆前,蓝田县的县令带着士族乡绅前来送别,百姓们也是夹道送别。

人群浩浩荡荡。

“此去愿天佑我楚国!”

不知道谁呐喊了一声,瞬间引爆了现场所有人齐齐呐喊。

张居闲也在人群中,五十岁的人,也是扯着脖子红着脸跟着呐喊。

“此去愿天佑我楚国。”

……

然而,楚国奸相当道三十年,国力衰败,根本不是武国的对手,一个个的噩耗从边疆传回来。

一家家一户户挂上了白布。

这一日。

张居闲又一次上了山。

“道长,这次来是跟你告别的。”

“你一五十书生,即便去了战场又有何用?”

年轻道长知道张居闲的来意,楚国连连战败,官府已经开始到处抓壮丁,就连五旬老汉也不放过。

但张居闲在蓝田县名声极高,自不会被抓壮丁。

“我那九位弟子都去了,我这个当老师的,又岂能苟且偷生,学生们都上光了,现在就该轮到我了。”

年轻道长默默看了张居闲一眼,下一刻手一扬,凭空出现一桌酒菜。

张居闲看着突然出现的酒菜,眼皮眨动了一下,但并没有太多震惊,他早就知道道长非同一般。

这么多年过去,他已经是两鬓皆白,可道长和当年一样,容貌无任何改变,这岂是寻常之人能够做到的。

“既然你已有去意,这桌酒便算是与伱践行。”

“多谢道长。”

张居闲没有客气,他没有求道长出手,道长这样的高人,岂会受他影响。

一场酒宴结束,张居闲便是下了山。

次日。

跟着被抓来前往边疆的队伍一起出发的张居闲,突然呐喊道:“此去,愿天佑我楚国!”

然而这一次,回应他的只有沉默。

队伍之人都是被强行抓来之人,他们又岂会在意楚国。

百姓们的眼神中也只剩下了怨恨。

武夷山上,年轻道长无奈道:“真是中二啊。”

张居闲前往边疆,却没能改变战局。

三个月后,武国攻下了楚国国都,楚国灭亡。

蓝田县县令第一时间便是向武国上了降书,并且告知辖区百姓,此后尔等便是武国百姓。

武夷山上的年轻道长,第一次脸上有了怒容。

“人死万事休,你去走一趟吧。“

一旁的蛟蛇点点头,他知道前辈说的是什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