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开局主动辞官,皇帝却要逼我净身 > 第428章安国公祸国殃民!

楚昊也没有想到,他的一次无心之举,竟然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政敌。

但他不在乎这些。

为了抓紧时间对付赵天命回来后可能发生的变局,他连得罪了慕容药师都不在乎,还会怕一个刚刚投靠过来的方承运?

第二天早朝。

楚昊第一个站出来,把他忙了几个晚上的奏书呈上。

“启奏陛下,臣在武威元年十一月曾经提起过,为了改善户部财政紧张状况,打算在小清河边修建一座新城,将在全国甚至整个中原大肆招募各行各业技工人才。”

这件事,女帝当然记得很清楚。

当初楚昊还特地邀她一起去小清河边漫步,并且就在那里,第一次给她讲了《射雕》故事的前半部分。

女帝一边翻看着奏书,一边听着楚昊的讲解。

“经过臣这几天连续整理,已经详细罗列出了技工新城建造以及后续发展的规章制度。”

“只要进展顺利,臣预计,技工新城创建最多半年,户部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并开始盈利,足以弥补雪花盐利益带来的损失。”

为了紧急应对朝廷财政紧张,楚昊不得已售卖出雪花盐秘方,虽然暂时获得了大量现银,但长期看来,户部因此将损失巨大利润。

为此,楚昊刻意提出发展技工人才弥补朝廷财政损失,这一点,大部分大臣都知道此事,唯有后来加入的方承运等人第一次听闻,因此,在楚昊叙述此事时,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按照臣的初步规划,新的技工新城命名为工匠城。”

“计划招募中原各地包括北燕,南夏在内所有中原汉人的能工巧匠。”

“除了新城建造花费的建筑材料之外,所有人工都由各行各业技工人才自行完成,如此一来,则可省去大量人力开支,并在此过程中发掘出相应行业的顶尖人才加以培养和重用,甚至直接吸纳进工部各司之中。”

“臣计划招募的工匠人才中,包括木工,瓦工,铁匠,烧瓷匠,金银玉雕工,各种金属冶炼工,丝织工,漆工,画工,制伞工,制鞋工,厨工,船工,成衣工,药郎中,车行工,渔工,脂朌工,扎纸匠,手工编织工,故旧修补工,采茶炒茶工,制酒工,探矿工以及刺绣娘等各行各业所有人才。”

“臣建议,以我大隋朝廷的名义,在中原各国各州郡大肆发布招募信息,广招天下人才,尤其是这些行业中的佼佼者和潜力者,以及具有深度科研潜力的年轻人,给予他们更加优厚的待遇的同时,优异者可直接吸纳入工部各司给予官身。”

“除此之外,鼓励他们在工匠城内自食其力,以其精擅的手艺养活自己和家人,并将他们制成的工艺成品售卖出去。”

“如果条件允许,朝廷还可以为他们牵线搭桥,帮他们把产品推行到各州各地。”

“如此一来,工匠城不仅吸纳各方面的顶尖人才,还能为朝廷带来长远的巨额税收利益,更会因此提升我大隋各行各业的技能水准。”

楚昊一番长篇大论之后,朝堂上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不少大臣沉思过后暗暗点头。

按照楚昊的规划,虽然短期不至于弥补雪花盐利润损失的亏空,但长远来看,利益同样非常可观,的确可行。

女帝早就大致了解过楚昊这些想法,经过刚才的讲解,也觉得这想法不错,刚要开口御准,想不到立马有人提出了强烈质疑。

“启奏陛下,老臣反对安国公的提议!”

方承运不出意外的站了出来。

楚昊抬头一看,对方的意图瞬间呈现在他脑海中。

老家伙,居然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可恶……

方承运昨天一整天就在憋着一口闷气,正想找机会报复呢,楚昊直接给他提供了借口。

更重要的是,楚昊提出修建工匠城一事,方承运还真就打心眼里极力反对!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安国公提出修建工匠城一事,完全就是在掘我大隋朝廷的治国根基!”

“是不折不扣的祸国殃民之举!”

“是心怀叵测的亡国之论!”

哗——

方承运区区数言,一顶顶大帽子扣过来,顿时引起朝堂上一阵喧哗之声。

楚昊更是听得瞋目结舌。

他知道今天方承运不会让他好过,却没想到这老家伙扣帽子的手段如此丝滑,不愧是靠口活儿起家的一方大儒啊!

方承运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口若悬河。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士农工商,阶级分明。”

“士负责协助君王管理国家,农为国之根本,提供粮食和物质,支撑国家运转。”

“工负责制造工具,建筑,工艺品,满足生活和生产需要。”

“商人最为奸鄙,买低卖高,不劳而获,赚取差价。”

“而安国公刚才提议要专门建造一座工匠城,本身就是把工匠地位提升到了比农民地位还要高的阶层之上,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此为其一。”

“其二,安国公提议手工业者聚在工匠城,任由他们生产加工的工具和工艺品等自行交易,已经事实上在鼓励这些工匠向着商人的方向发展,变相提升了奸商的地位,完全颠覆了自古以来的阶级划分,此为其二!”

“我大隋刚刚立国至今尚不足一年,安国公身为大隋重臣,深受陛下信重,却提出如此大逆不道有损国家利益之策,分明居心叵测,祸国殃民!”

“老臣刚来大隋,初来乍道,但也知道安国公曾为大隋立下过汗马功劳,是陛下身为最为信重的重臣,但不能因此就放纵安国公提出如此荒唐举措!”

“依老臣之见,如果陛下不及时纠正安国公之错,并加以惩治,非但会引起朝堂和民间大举反对,还会影响陛下在整个大隋的威望!”

方承运一番长篇大论之后,他的那些学生们个个精神振奋,纷纷出班附议。

而以余良平等朝中元老,则依旧老神在在,不声不语。

身为当朝宰相的慕容药师都没开口呢,急什么……

对于方承运一番措词强烈的反击指责,楚昊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他同样也好奇慕容药师会有什么反应,朝对面一看,顿时呆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