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谍海青云 > 第三百四十二章 战事惨烈

谍海青云 第三百四十二章 战事惨烈

作者:罗飞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16: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京,张祌治主动给许青云打去电话。

“青云,多谢了。”

张将军又接收了一批磺胺,不仅他,所有代理商都很意外。

本以为战事一起,许青云会趁机涨价,没想到价格没变,给他们的货反而更多。

此时所有人明白,许青云是真正为国,并没有趁机发国难财。

换成别人,根本不会放过这样赚大钱的机会。

有了这些磺胺,战时他们能够保住更多的精锐老兵,这些老兵最为关键,所有将军都明白,新兵和老兵的差距可不是那么一点。

“张将军您客气了,眼下时局军中应该多备些药。”

许青云和张将军简单聊了几句,随即挂断电话。

日本人露出獠牙,上海之战迫在眉睫。

军事情报处最近比平时更忙,他们主要对外,收集更多关于日本人的情报。

许青云找到威廉,不惜代价从大阪手中购买关于日军的情报。

时间慢慢走过,21号,日本再次炮击宛平城,果军奋勇反抗。

接下来几天,日本不断调兵遣将,直逼北平,不少国人明白,日本和中国的全面大战,已不可避免。

新加坡,陈先生每天都在看报纸。

事情果然和许青云说的一样,日本人借助这次机会,想要侵占更多土地。

甚至有人口出狂言,要在三个月内占领中国。

日本人的自大,彻底激怒所有国人。

唯一让陈先生欣慰的是,许青云曾经说过,日本人不可能短时间内占领中国,国内虽然军阀派系林立,但真正对外的时候,又会变的很团结。

少数不团结的人,迟早被消灭。

就算做汉奸,他们也没什么战斗力,只要中国人能坚持住,未来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就是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能够到来。

对许青云,陈先生真没什么可说。

一切都和许青云说的相同,甚至国内战争比欧战发生的更早,日本人好赌,他们急性子始终没有变过。

可惜坏消息还是不断传来。

月底,北平、天津相继沦陷。

时间进入八月,张祌治将军再度出山,担任京沪警备司令。

经过多次劝说,开会讨论,老头子终于同意主动在上海开辟新的战场,先将上海的日本人赶走。

十三号,淞沪大战正式爆发。

短短一个多月,对很多国人来说犹如一年。

战事一起,无数人涌向租界,物价飞涨,百姓流离失所。

“站长。”

赵三跟在许青云身边,小声说道,今天许青云要出门看看,他本想反对,可惜许青云坚持没有办法。

战争还没打到他们这边,但街上行人明显减少了许多,不少店铺关着门。

有钱的,先躲入租界,那里相对安全。

没钱的也会往乡下去躲,炮弹不长眼,战争之中一旦被误伤,哭都没地方去哭。

乱世之中,百姓们最畏惧的就是战争。

这是和平年代生活的人所无法想象到的场景。

后世,许青云在网络上看到过混乱的国外,也知道有不少外国人到了中国,会被鞭炮声吓到。

那是他们本能反应。

可能很多国人会把这个当成笑话,但许青云不会,他深知战争带给百姓心灵的创伤有多大。

“回去吧。”

转了一圈,许青云叹了口气,外面其实没什么好看的,只是他身在这个时代,必须出来看一看。

“张将军。”

第三天,许青云来到军营,张祌治立刻看向他。

“青云来了。”

许青云亲自护送一批物资来到张将军这里,这批物资不要钱,不仅包括磺胺,还有各种医用品。

他最清楚这场战事有多么惨烈。

“你送来的这批东西太重要了,谢谢你青云。”

看完物资配料表,张祌治严肃说道,里面的东西不少,包括各类亚欧,以及各类器物,上到手术器材,下到纱布,应有尽有。

这些都是许青云之前储存下来的医用物资。

交给张祌治,他很放心。

“您无需客气,相对比前线将士,我能做的微不足道。”

上海之战最惨烈的时候还没到来,真到了,他这些物资都不够用,但能救下多少是多少。

不过这一战,会彻底粉碎日本人狂言,想三个月占领中国,完全没有那个可能。

中国人不是不堪一击,上海一战同样给日本人带去了巨大伤亡。

不可否认,现在日本武器先进,士兵作战力远超果军,但日本毕竟是个岛国,人口和资源有限,战争打的是潜力,中国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会让日本人知道,想全面占领中国,没有任何可能。

“若是所有人都能像你这样,日本小儿胆敢如此。”

张祌治叹道,在他眼里,许青云确实足够优秀,自身抓了那么多日谍和汉奸,避免了情报外泄,间接保护了不少人民和财产。

“若是国人都如将军您,谁敢,谁又能撼动我中华?”

许青云恭维了一句,张祌治脸色缓和了不少,可惜他没时间和许青云好好聊天,很快又去处理军务。

这次许青云送来了足足十卡车的医疗物资,缓解了张将军的燃眉之急。

上海之战打的有点急,张祌治很清楚,这样大战物资消耗有多严重,事先准备的并不充分,有了这些东西,不说让士兵们无后顾之忧,至少能救回很多的人。

不至于受了伤,本不该死,却因为无法及时治疗而牺牲的悲剧。

“站长,陈先生来电。”

回到上海站不久,赵三便带来了新的电文,战事一起,陈先生给许青云发报次数明显增多。

这次陈先生询问许青云张海之战的结果。

“很难守住?”

陈先生接到许青云回电,神色黯然。

虽说果党已经动员了不少人,全国各地的军官士兵踊跃抗日,老头子也将自己嫡系派了过来,参与作战。

但敌我力量的悬殊,特别是中国海军和空军太弱,根本不是日本人对手。

“可恶。”

想到这里,陈先生愤怒的拍桌子,有许青云给他的预言,他很早之前便在南洋筹募了不少钱,捐给果军,购买足够多的战斗飞机。

结果倒好,这些钱竟然被个女人存起来吃利息。

真正买的飞机少之又少,老头子的所作所为,可以说让他失望透顶。

委员长都这么做,果党其他那些人,更不可想象。

“父亲,您别生气。”

陈长存急忙劝道,电文是他送来的,自然清楚父亲为什么火气这么大。

虽说最初上海空战中,果党空军取得些战果,但随着时间推进,果党飞机不足的劣势越发凸显。

日本人则在不断增兵,陈家不算普通人,不会只看眼前,能够预算到未来果军飞行员的艰难。

给了他们那么多钱,让他们买飞机,提前训练,武装天空。

他们倒好,认为战争打不起来,一直放入银行。

就那么缺钱,想要那点利息吗?

现在再去买飞机都已经晚了,飞机又不是大米,去商店直接买回来就能吃,飞机要先下订单,工厂有足够时间生产才行。

人家工厂不会没有订单就大量制造飞机,太占用资金,一旦飞机卖不出去,最终会血本无归。

现在去买,早已来不及。

“不生气,我能不生气吗?”

陈长存的劝说并没起到作用,陈先生依然带着火气,这可是他们众多海外华人联合募捐,是他们淳淳爱国之心。

就这么被人践踏,简直不可原谅。

陈长存没敢再说话,生怕继续引起父亲的怒火。

“幸好国内还有青云。”

过了会,陈先生总算缓过了点劲,许青云给他的回电中,已经说明,上海大概率守不住。

日本一旦全力开战,实力确实强过果军太多。

但也说了,我们无需气馁,上海虽然守不住,但吸引住了日本人的进攻力量,让他们无法专心从北往南,逐步蚕食,日本人开辟了两条战线,至少能让他们无法将力量集中在一点。

可惜上海一旦失守,南京危矣。

“还是青云看的够远,看的更透。”

陈长存点头,许青云很早之前就说过,一旦开战,果军不是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战略纵深,消耗日本人战斗潜力。

日本人虽强,但他们国力太小。

想要获得足够的资源,特别是石油之类不可必缺的资源,必然会和欧美列强发生冲突。

如果这些国家参战,中国则有了击败日本人的机会。

“你说的没错,他确实聪明,那么早便提前布局。”

陈先生叹道,许青云既然早有预测,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

现在来看,上海一旦失守,南京确实难以守住,只怕未来武汉等地都不一定守的住。

多山的川地,确实成为最好的大后方。

许青云提前在重庆布局,将药厂开在了重庆和西安,最初还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在那么偏僻的地方,如今来看,最高明的反而是许青云。

“不过他在上海,会不会危险?”

陈长存小声说道,之前许青云在上海没什么,但上海一旦失守,许青云就没办法在明面上做事。

日本人一直都想杀他,给了日本人机会,许青云必死。

“以他的聪明,暂时不会有事,但不得不考虑以后,你给他发过电报,劝一下他,如果上海失守,最后退到后方去,他是情报人员,不属于一线。”

“是,我这就去发报。”

陈长存点头,快速离开,没多久,新加坡的电文便到了许青云手中。

从电文中,他能感受到陈家是对自己真正的关心。

如果可以,他也想好好生活,不用这么累,但老天让他来到这个时代,进入军事情报处,他便明白自己有责任在身。

这些年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远远不够。

他暂时无法离开上海。

“多谢长存兄关心……”

许青云亲自书写回电,让赵三给他发了过去。

法租界,公共租界,许富忠正在忙碌。

他正在招募工人,薪酬很低。

对此他不太理解,招募这些工人所做的事,根本不是他们现在需要的东西,一些搬运工还好,可老板让人去扫大街,帮他们所有员工清洗衣物,这算什么?

给员工新福利稍稍还能理解,扫大街不纯粹是帮租界那些高层维持市容?

这么长时间以来,许富忠已经习惯,哪怕再不理解的事情,也要按照老板的要求去做,事实证明,至今为止老板从没有错过。

他不理解的东西,在许青云这边则很简单。

薪水给的低,是要帮那些真正在租界活不下去的人,现在只是招工,未来还要施粥,帮他们活下去。

租界人很多,许青云是有钱,但也无法养那么多闲人。

薪水低,有钱的人就不愿意来做,只有活不下去的人才会来做。

施粥的时候,不会给他们吃太好的东西,不仅难吃,甚至还要加料,这样那些喜欢占便宜,自己又能活下去的人,就不会来和真正需要活命的人抢粮食。

很多时候,做事无法完全随自己心意,就算背负骂名,许青云也会这么做。

他要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干,我去干。”

招工现场,不少人报名,结果再次让许富忠意外。

很多工作只给吃的,没有工钱,最多加一个住的地方,条件别想有多好,纯粹是遮点风,挡点雨,就这样还有很多人愿意干?

这可是一分钱没有的工作。

好在老板开恩,愿意让他们做事,虽然没钱,但有老人孩子的,可以免费提供一份烙饼。

老人孩子必须是无法工作的那种。

相当于一人做活,可以让全家不至于饿死。

没多久,许富忠便招募够了所有人手,还有很多人想要为他们做事,许富忠只能暂时停下,向老板请示。

“人太多了。”

收到许富忠电报,许青云摇头叹气,他也没想到底层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会这么多。

不过他能理解,现在是打仗,不去租界,在外面随时可能有危险。

租界距离他们最近,不少人想着在租界内随便做点什么事,便能养活自己和家人,根本不知道现实的残酷。

“没办法,租界最安全,蝼蚁尚且偷生,他们只是想要活下去而已。”

赵三轻声回道,他说的没错,百姓就这么点淳朴愿望,也是人之本能,他们有什么错?

“把这个回过去。”

许青云给许富忠发了回电,让他继续招工,人够了就招人修房子,修路。

引水,烧饭等等,都需要人。

战前他储存了大批粮食,能帮多少帮多少。

这些都是生活在最底线的人,他不帮忙,别人没那么多工作给他们,迟早会饿死人。

“是。”

赵三领命离开,没多久又带了两封电文回来。

全是重庆发来的。

许家铭担心自己儿子,问他什么时候回重庆,上海是战区,许青云又是军人。

第二封则是来自许青石,许家有电台,他们一起发的电报。

许青石说的很简单,和陈先生意思类似,问许青云这场战争什么时间能够结束,中国能不能胜利?

早在前年,许青云就对果党不看好,认定中日必有一战。

那时候许青石根本不相信。

去年许青云开始布局,将他们全部送到重庆,最初许青石还没有那么乐意。

现在战事一起,他马上明白,许青云的担心全被实现,重庆现在很安全,但许青石想的不是自己,他担心的是整个国家。

许青云一一给他们回复。

父亲那边他则是安慰,自己是军人,保家卫国属于他的义务和责任,暂时无法回去尽孝,请二老原谅。

哥哥那边则是解释,中国人只要团结在一起,未来一定能够获胜。

这两封电文,并没有让许家铭和许青石好受太多。

不过他们都能够理解许青云。

特别是许青石,他在重庆同样有重要任务,弟弟杀了那么多日本人,日本人一直想要害他们。

前后已经被他们抓了三批。

许青云不在,他又是大哥,必须留在家里,好好保护这个家,不让日本人得逞,来打击许青云。

时间慢慢走过,上海之战继续。

陈先生的担心渐渐变为事实。

飞机数量不足的劣势,让果军飞行员作战时候无比艰难,不少飞行员以身殉国。

有的飞行员知道自己无法驾驶飞机回去,毅然转向敌人的军舰。

有飞行员不愿自己被俘受辱,开枪自杀。

他们都是真正的勇士。

最难得可贵的,他们都不是普通人,家境殷实,不少人属于官宦子弟。

若不做飞行员,不作战,他们能够享受美好的生活。

但他们没有畏惧,更没有退缩逃跑,哪怕知道可能会牺牲,依然飞上天空,保家卫国。

空军作战勇猛,地面部队也是同样。

日本人确实狂妄,这次让他们见识到了中国人的团结和强大。

他们不断调兵遣将,海军本想自己打下上海,最后终于明白,这属于痴心妄想,不得不向陆军求援。

上海战事,变的更为激烈。

公共租界,威廉拿出一个箱子,里面全是美元。

金条太重了,这几次都是美元交易,箱子里面是十万美元,份量很重。

“这是你的。”

威廉微笑对面前的大阪说道,大阪重新提供情报后,让他又赚了不少。

当然,大阪也赚了很多。

“很好。”

大阪没有客气,这是他应得的酬劳,他给中国人提供了日本增兵,以及部分兵力部署情报。

这些都是重要关键情报,值这个价。

“若有情报,我们还要。”

威廉对他说道,大阪回头看了眼,微笑点头。

战争对他们情报贩子来说,属于盛宴,这段时间威廉和大阪都赚了不少,其他情报商人也是同样。

他们在各地发展鼹鼠,情报商人的鼹鼠更难以察觉。

送走大阪,威廉又叹了口气。

若不是他被军事情报处所抓,这次战争他能赚的更多,可惜他的鼹鼠都没了,没办法把情报卖给日本人赚钱。

这些业务都已经被其他人所抢走。

八月下旬,战事继续。

全国各地涌现一股抗日浪潮,学生游行,各行各业踊跃捐款捐物,各路地方军不断开拔,到前线支援国战。

这是真正的国战。

各方消息,似乎对日本人非常不利,日本国内更是天天开会,土原这段时间同样很忙,虽然战争在上海,但他的职责是整个中国的情报。

他不能一直留在上海。

迫不得已,他安排了一个老实稳重的课长,先重建上海特高课,就算这次战事无法帮忙,战后他们则可以帮助帝国立功。

土原相信,获胜的一定是他们。

许青云一直关注日租界动向,包括上海特高课。

特高课新任课长的消息没能瞒过他。

不过此时他的主要工作是重建,上海特高课情报,行动两组全部损失,其他组的人虽然还在,但经历了那么多次更换课长事件,现在早已变的圆滑。

还有石田带来的人,石田死后,这些人基本都被土原踢了回去。

石田身边大部分都是他之前老部下,并不属于特高课,石田让土原很是失望,这些人他根本不想用。

若不是因为这次的事,石田伯爵对他很是不满,没少抨击他,这些人无法活着回去。

土原一定会给他们安排送死的工作,当做炮灰来用。

排除异己,在哪里都有。

时间来到九月份,上海战事更加焦灼。

随着日军增援到来,果军这边打的异常艰难,张祌治将军战前就提出,尽快出兵,先将日本人赶下海,不给他们增援的机会。

可惜老头子优柔寡断,拒绝了他的建议。

这件事让张祌治气的不轻,若按照他的计划,不说百分之百成功,至少不会像现在这么难。

人家都亮出了屠刀,你还心存幻想?

张祌治很是失望,但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又不得不留在一线指挥作战。

“老板,许青云又送了一批物资过来。”

鲁志恒来到办公室,小声说道,张将军抬起头,轻轻点了下:“他是有心人,可惜我对不住他,没能将日本人赶出去。”

前前后后,许青云已经送了三批物资,每次都不少。

除了药品,包括粮食,木材,煤炭等生活必需品,另外还有肉和蔬菜。

许青云从不以个人名义来送,每次都是军事情报处对军队的支援。

明面上,张将军还要公开向戴雨浓道谢,感谢他们的支援。

这正是许青云的高明之处。

他和军中关系不差,老是以个人名义给军中送东西,容易引来老头子忌讳。

直接用军事情报处名义,半卖半送,哪怕好处名声被处座拿走也无所谓。

关键是抗日。

能帮助到前线战士即可。

“站长,都布置好了。”

上海,燕鸣和赵三一起来到许青云办公室,早在战前,许青云便在租界内做了布置,战事一起,又让他们到里面租了一些民房。

这些都是他们以后的安全屋。

“提前安排一些人进去,我会帮他们办好正式工作。”

许青云点头,上海坚持不了太久,现在开始他就要为沦陷做准备。

战争初期,租界肯定是最安全的地方,不过英美法的态度会不断转变,未来租界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直至被日本人抢走。

“站长,上海真守不住吗?”

燕鸣忍不住问道,如今聚集在上海的果军数量不少,日本人虽然在增兵,但他们兵员有限。

哪怕他们有舰船利炮,但这些船又无法开到陆地上,真正作战的还是陆军。

数倍敌人力量,哪怕打不赢,至少能像上次大战一样,维持个体面。

这不仅是燕鸣的想法,也是很多中国人的想法。

“未雨绸缪,能守住最好,无法守住,我们要做好潜伏作战准备。”

许青云轻轻摇头,他不会对燕鸣说,上海绝对守不住,没这必要。

提前做好准备,在哪里都说的过去。

“是,站长。”

燕鸣低头领命,站长说的没错,不管上海能不能守住,他们先做好自己工作,避免上海一旦失守,他们面临窘境。

他这个想法属于人之常情,谁不希望己方获胜?

打不退日本人,也不能让他们前进,上次做到了,这次同样有希望,更何况这次全国抗日情绪高涨,各地都在不断增派援军。

老头子更是派出精锐的德械师,来和日本人硬碰硬。

赵三一句话没说,不过他想法和燕鸣正好相反。

赵三最佩服的人就是许青云,在他的眼里,站长从没有错过,既然站长认定上海守不住,那这件事一定会发生。

他不用多想,站长肯定会布置好一些,他只要按照站长想法去做事即可。

赵三想法简单,他能有今天全是因为站长,以后只要跟紧站长,不用多想。

战争持续,进入九月,更为惨烈。

各地增援的部队陆续赶到,可谁也没想到,这场战争那么残酷。

很多部队刚到就被轮换上去,经常短短一天,甚至是半天,便损失过半。

牺牲的军官,更是数不胜数。

日本人的飞机大炮,带给了他们太多痛苦。

许青云支援张祌治的物资早已用尽,这些物资张将军一点没留,全用在士兵身上,可还是不够。

“不是刚送去磺胺,怎么又没了?”

鲁志恒看着过来的军医临时院长,眉头紧皱,院长满头是汗,不断苦笑:“鲁副官,我保证没人贪污,所有的磺胺都用在了伤员身上,我们伤员实在太多了。”

伤员全是外伤,外伤重点,就容易引发感染。

感染的人多,他们用的药就多。

院长没有说谎,现在黑市上磺胺价格飞涨,堪比黄金,他也害怕有人不用,故意拿出去卖。

每一支磺胺都是他亲自安排,避免这种情况。

“你等着,我去向将军汇报。”

鲁志恒不太相信院长的话,但他没有调查,不会直接认定院长贪污。

“老板,咱们是不是先查查他们磺胺的使用?”

鲁志恒汇报完情况,小声说道,张祌治则轻轻摇头。

这个院长他知道,为人不错,而且医院内确实有太多的伤员,伤员一多,用到磺胺的就很多。

特别是重伤,必须先用药治疗,否则后期感染很可能加重病情,救不回来。

据他所了解,医院内没有那么多伤员因为感染而死,少数也是因为伤势太重,又或者之前使用过磺胺,产生了耐药性,再用的时候药效减轻而牺牲。

这些数据便能看出,院长并没有贪污。

“再给他们五箱。”

“五箱,咱们剩的不多了。”

鲁志恒一愣,如今上海到处都是战场,临时战地医院不止一个。

其他来支援的部队,他们同样需要支援磺胺这种药物。

不能让这些兄弟部队千里迢迢来抗日,最终却因为点小伤而出现遗憾。

“没事,给他们。”

张祌治点头,磺胺是管控药品,这段时间有医院因为贪污,已被他处决了一部分人。

每支磺胺都代表着生命,拿走磺胺,就是拿走这些抗日战士的性命。

对这类人,一经发现,立刻枪毙。

“是。”

鲁志恒没办法,他们手中现在还有一批货,主要是张祌治之前便储存了一批,战后许青云又送来了不少。

即使如此,现在存货也只剩下了几十箱。

以现在战事强度,这几十箱最多能撑两天,马上就要耗尽。

“张将军。”

鲁志恒刚出去没多久,便带着个人进来,脸上带着激动。

“赵三,你来了,你们站长呢?”

来的人是赵三,许青云有任务出不来,特意派他过来。

“我们站长有任务,他知道最近战事很紧,让我送来了一批东西,这是清单,您接收一下。”

这是许青云送来的第四批物资,非常全面,除了武器,前线缺什么他给送什么。

“三百箱。”

看到清单里的磺胺数量,张祌治猛的一愣,三百箱磺胺可不是小数,换算成美元是一大笔钱。

“这是美国今年过来的最后一批货,刚到上海不久,趁着日本人没注意,我们站长提了出来,如果还有需要,您再开口,我们站长会想办法帮您运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