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谍海青云 > 第二百五十七章 抽丝剥茧

谍海青云 第二百五十七章 抽丝剥茧

作者:罗飞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16: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先生看向儿子,他没想到,儿子的观点竟然和他一样。

尽管理智告诉他,许青云所说的情况很可能出现,但身上流着华人血脉的陈先生,却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一旦如许青云所说,那中华大地肯定会迎来战火,而且是很大的战火,必然是生灵涂炭,不知道多少百姓为此而丧生。

“我累了,你先去房间吧。”

陈先生没有多说,看来他要多方面考虑,至少不能只想着未来发生战争,如果真的突发战争,他们这些海外华人,如何来帮助自己的祖国。

中国能将帝制消灭,成为现在的民国并不容易。

现在难得的和平,必须保持住。

“爹,我先回去了。”

陈长存点头,推门离开,又将门关好,门口有父亲的保镖,外面还有老头子派来的警卫,安全方面他没有任何担心。

“处座,今天许青云两兄弟去见了陈先生,聊了一个多小时,陈先生小儿子陈长存送他们离开。”

军事情报处,齐秘书小心对处座说道,他知道处座对这件事挺上心,一直关注着他们。

想知道他们行踪很容易,军事情报处同样派了人在附近保护。

他们是特务,主要是防止暗杀,重点盯防日本人。

陈先生他们能起的作用很大,有些国际采购就是在他们的斡旋下实现,这次陈先生又说找机会帮果党采购飞机,扩大果军空军的实力。

老头子对空军很重视,一直在培训飞行员,有了足够的飞行员和飞机,再有足够的空中优势,哪怕武器装备,海军实力上比不过日本人,他们也会有一战之力。

可惜苦于经费不足,没有足够的飞机,陈先生已经答应他,一定会帮他募捐到足够的钱,买够所需的飞机。

“一个多小时,时间不短。”

处座笑道,许家兄弟和陈家关系越好,对他便越有利。

“要不要问问许青云,他们都聊了什么?”

齐秘书小声问道,处座立刻摇头:“不用,顺其自然就行。”

处座对他们说了什么兴趣不大,陈先生不在国内,主要是在国外,他只要知道老头子对陈先生很重视就够了。

“是。”

齐秘书低头应道,他仅是提一下,既然处座没兴趣,这个话题便不再提起。

陈先生离开了南京,许青云则迎来难得的清闲时间,正好去了趟上海。

上海已经开了四家店,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各两家。

他们的发展势头最强,如今已是上海有名的奢侈品店,特别是他们手中的磺胺,更是供不应求,不少青帮大佬都找他们,想要买他们的磺胺。

许青云的店开的最晚,却已是最大。

“小少爷。”

马祥顺,许富忠站在许青云面前,许富忠手上拿着账本,准备报账。

许青云对两人很信任,他们是许家的人,放在古代就是家族里的忠仆,死士,所有传承几百年的家族里面,都有这样的人。

况且他们老婆孩子都在许家,不敢做什么手脚。

“目前我们一个月有三次到货,美国那边一直采购,银行和我们合作很好,下半年我们卖了……”

许富忠说的不快,主要是这一年来的成绩,离过年只剩下十几天,过年期间,他们店铺也会关门放假。

而年前就是生意最好的时候。

现在他们的货经常卖空,以后还要加大货量。

“收法币后,我们涨了点价……”

法币发行后,在租界内也能使用,不过没有大洋好使,租界不管果党政策什么样,给他们大洋从不拒绝。

不过一块大洋能当一点二的法币使用。

大洋属于银币,本就保值,法币虽说还不错,可想和大洋完全对等还是不行。

一件东西,用大洋十块钱就能买到,换成法币就要十二块。

不止上海租界,天津,武汉等地的租界,现在也是如此。

“做的很好,过年辛苦你们一下,祥顺哥先回家过年,祥顺哥回来后,富忠哥你再回去。”

过年时他们也不能关门,洋人可不放年假,租界内的店铺都不会关门歇业,最多大年三十早一点关门。

店铺要开着,两人便不能一起离开,必须留下一个。

马祥顺年纪大点,孩子多,让他回去过年,等他回来,许富忠再回家看看。

“多谢小少爷,我们没事。”

许富忠急忙应道,仅仅不到一年,在他们手中走过的流水就高达数百万之多,小少爷的生意真的是暴利。

小少爷这几个店,已经超过了家里经营上百年的老店,几家老店加在一起,都没有小少爷赚的多。

不过论积累,许家上百年的积累还是很丰厚,就算之前花出去一部分,现在也有不少。

特别是田地,许家可是当地最大的地主,县太爷都要给他们面子。

“祥顺哥,过几年你直接去南京,和我们一起回去。”

南京那边,许青石已经开始大采购,许青云这次来上海,同样要带一批东西回去,店里有的直接拿,没有的去买。

这次两兄弟一起回家过年,要带足年货,让家里的人看看他们在外面混的很好。

这个家里人,并不是说许家内部人,而是同乡,同县或者临县的人。

告诉他们,许家哪怕男丁没有了以前那么多,但依然兴旺。

他们兄弟在,许家就不会倒,任何人都不要想着打许家的主意,后果你们承担不起。

对这个时代很多大家族来说,面子尤为重要。

许青云两兄弟回去,就是要涨足面子,毕竟今年他们两兄弟发展的都不错。

“是。”

马祥顺应道,能回家他自然愿意,毕竟出来了这么久,说不想家肯定是骗人。

第三天,许青云带着两辆卡车,三十名护卫返回南京,这些护卫过年期间全是三倍薪水,而且过年还会给他们包一个大红包。

他们要护送这些货物返回许家,过年也要留在许家。

里面一多半都是西洋人,他们没有过年的习俗,出一趟差,有三倍薪水,还有红包,自然乐意。

许青云准备了两车的货,许青石同样准备了两车。

当了这么久分局局长,又是油水最好的一个,哪怕他不刻意去捞,每年也能得到不少孝敬,这笔钱完全拿的出来。

“青云,有空吗?”

许青云刚回来第二天,苗风便打来了电话。

他是回来述职,已经见过处座,该送的礼全部送完。

苗风去杭州后,功劳不多,但也无过,暂时把杭州守的还不错,这次回来得知许青云也在南京,便想找他取取经。

“有空,我在家,苗站长您直接过来就行。”

许青云请苗风来家里,至于苗风找他的目的,许青云已经能够猜到。

“许站长,多谢你们上次的提醒,我们在杭州发现了一个嫌疑人。”

来到许青云这里,苗风首先说道,陆军情报部撤离了他们情报人员,凡是单位内突然离开的都有嫌疑,这样的人不会太多,所有单位核查一遍,总能找到。

“确定身份了吗?”许青云问道

“确定了,应该就是日谍。”

确定身份很简单,就是查他们是否为真,不管老家在哪,除非自己一家人住在荒山野岭,否则不可能没人认识他们。

杭州站边事查出了他身份为伪造,确定他为陆军情报部的日谍。

“苗站长,先盯着人,不要着急,如果有时间,把最近这段时间突然离开的其他人也都查一查。”

这是武汉和南京正在做的事,扩大范围是麻烦些,但能找出一名日谍就是胜利。

这些日谍要么不再回来,只要回来,以后绝对是大功。

日本人潜伏不易,许青云会让他们确定山下武没有招供,实在不行找个机会公开处死山下武,这样陆军情报部便可能会让这些潜伏人员回归。

他们用的都是各种理由,正好有个春节可以作为理由。

“好,我马上安排他们去做。”

苗风是站长,不会亲自查案,他来找许青云就是询问下一步该怎么做。

有方向就行,能抓到日谍,他的脸上也有光,至少在杭州做出了成绩。

苗风之后,是吴邵书。

吴邵书是晚上来见的许青云,他和许青云关系又不同,虽说和苗风一样都曾经做过许青云的上级,但许青云的发迹就是在天津。

若不是许占杰抢先一步,许青云很可能会成为吴邵书的人。

吴邵书和苗风目的相同,主要是取经,处座已经明确表达对他们的不满,不说他们能做到武汉站那么好,至少不能差太多。

明年必须要抓到真正的日谍。

其实天津站还好,许青云在那边抓了不少,特高课的潜伏特工几乎被他们全部抓完,有这份成绩在,比起其他站来亮眼许多。

处座并没有给他太大压力。

除了取经,还有就是联络感情。

谁都能看出,许青云未来前景更好,现在打好关系,对未来没有任何坏处。

许青云再次变为忙碌。

基本上是接待各站站长,所有站长不约而同拜访一个副站长,在军事情报处算是首次。

离过年还有七天的时候,许青云终于出发,离开南京。

四辆卡车,四辆小车,车队直接走陆路,横穿江苏和山东,返回他们的老家。

就在许青云离开南京后不久,黄书记来到了码头。

来的人只有他和小武,今天是来接人,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除了他之外,没人知道今天有重要人物要来。

他的身份太重要了,绝不能泄露出去分毫,若是被党务调查处的人知道,哪怕封锁全城,势必也要将其找到。

“黄书记,跟我来。”

正等着,一个人突然来到他身边,小声说了句,黄书记顿时一愣,马上跟着他向外走去。

没多久,他便在一个胡同口看到个身旁放着行李箱的男子。

“黄书记,好久不见。”

男子看到他,立刻笑着对他说道,两人没有握手,此时虽然没人,但随时可能有人经过,万一被人注意到很可能会暴露他们身份。

“柯公同志,好久不见。”

黄书记很激动,对着面前男子点了点头,柯公是我党情报战线负责人,和组织一起走了两万五千里的路,刚在陕北安定不久,马上又出来给各地的潜伏同志打气。

顺便详细了解下地方同志这一年多来的情况。

和组织失联那么久,能够想象到他们这一年多来过的有多么艰难。

“我们先去安全屋。”

这里不是聊天的地方,为了接待柯公,黄书记特意找了处安全屋,柯公在南京时间很短,明天就会离开,他只有一天的时间来向柯公汇报工作。

安全屋内,黄书记详细讲了一遍南京这一年来的工作。

最初联系不上组织,黄书记他们确实彷徨过,但坚定的信仰时刻督促着他们,哪怕失去联系,哪怕只有他们这些人,该做的工作一个都不能少。

“你说的风筝陆汉平我知道,他是我们的优秀同志。”

提起陆汉平的牺牲,柯公叹了口气,陆汉平之前便遇到过危险,后来好不容易独自潜伏下来,没想到在南京被发现。

“我们都不知道陆汉平同志的存在,党务调查处是如何知道的他,难道有叛徒在街上遇到了他?”

黄书记主动问道,陆汉平的牺牲是他们很大遗憾,至今他都不知道陆汉平是如何暴露。

“这种可能性有,但是很低。”

柯公摇头,继续说道:“他为了联系你们,冒险去了上海租界,找了一个和我们关系不错的商人,那个商人的身份早已被党务调查处知晓,很可能是他去的时候,被上海那边的人发现,让特务知道了他的存在。”

“柯公,如果是在上海被发现,他们在上海为什么不动手?”

黄书记主动问道,上海有党务调查处的分站,之前对陆汉平动手的是党务调查处总部,不是上海的人。

如果真是上海的人发现,不会放着陆汉平来到南京,早已动手,人到了南京,便不再属于上海站。

“你们上报这个情况后,我仔细推算过,陆汉平是在寻找组织,想恢复联系,他在上海做完事后不会留在那边,很可能特务发现后,他直接回了南京。”

不愧是柯公,抽丝剥茧,还原了问题真相。

“您说的有道理,确实如此,可惜我们太认真了,若是早点和他相认,或许能救他出来。”

黄书记叹道,柯公则是摇头:“你们做的没错,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马虎大意,陆汉平同志属于意外,谁也不希望这个结果,但甄别工作必须要做。”

组织有过很多血淋淋教训,不能因为陆汉平同志牺牲,就改变方式。

现有的方式必须保留。

“我明白,柯公,您觉得后来的风筝会是谁?”

“我问过所有同志,风筝这个代号只有陆汉平同志使用,陆汉平同志确定牺牲,暂时无法确定这个风筝是谁,但我已经问清楚了聂丰林同志的情况。”

柯公轻轻摇头,后来出现的风筝,不在他们档案之中。

这种情况有很多种可能,柯公暂时没有做出判断。

“聂丰林同志现在怎么样?”

黄书记立刻问道,聂丰林是他们配合救出来的同志,能够在党务调查处特务的严刑拷打下,没有出卖组织的同志全是英雄。

“他很好,已经去了游击队,现在是皖北游击队的一名指导员。”

柯公微笑回道,组织在陕北落脚后,柯公做了大量工作,不仅南京,全国各地的地下组织都在和老家恢复联系中,他所调查的不仅仅是陆汉平和聂丰林。

但每件事柯公都是亲力亲为,南京上报的这些情况,他全做过认真的分析和调查。

“指导员?”黄书记微微一怔,他们之前判断,聂丰林同志身份不一般,很可能是我党领导,不方便透露真实身份,这样的人怎么会是游击队的指导员?

“你们猜测错误,聂丰林同志原本就在游击队工作,在果党的迫害下,他和游击队走散了,在县城自己生活,被人举报遭特务所抓,他并不知道任何重要情报。”

柯公笑道,他找到聂丰林后,特意让同志去问了聂丰林,特务确实对他严刑拷打,最初并不重视,后来突然把他送到医院,还许诺给他高官厚禄,甚至愿意帮着聂丰林去救济灾民。

至于特务为什么这么做,聂丰林也是一头雾水。

“不应该啊,聂丰林若只是普通游击队的同志,党务调查处不会对他那么重视,后来更是押着他离开医院。”

黄书记眉头紧皱,对柯公的话他绝对相信,但这样一来,之前的情况便没有了合理解释。

“根据你们提供的情况,我怀疑是风筝同志知道聂丰林被捕后,故意用什么方法蒙骗了党务调查处的人,让他们误以为聂丰林很重要,借此将聂丰林转入医院。”

“后来他在医院制造混乱,让你们接应能够证实这点,这里面有个问题,黑帮火拼,还有军事情报处的行动是否和他有关,我仔细推算过所有情况,黑帮火拼极有可能是风筝同志挑起,但军事情报处属于意外。”

柯公慢慢说着,南京曾经汇报过详细情况,柯公用已知线索,进行了多次推理。

最终他基本可以确定,黑帮火拼里面有风筝的影子。

但军事情报处当时是抓捕日谍,这点南京有过汇报,两个特务组织发生火拼不是小事,现场有那么多人,黄书记他们查清楚了情况,确实有日谍去取情报,后来军事情报处还在医院抓了一个。

日谍取情报存在太多不确定性,除非风筝能提前知道这些日谍身份,并且控制住他们取情报的时间,才能布置这一切。

这点太难,基本没人能够做到。

况且风筝若是知道日谍身份,绝不可能就那么让日谍逃跑,哪怕是为了救自己同志,也会保证日谍落网,毕竟日本人同样是他们敌人,特别是日本特工,必须消灭。

所以最终他推断,军事情报处的出现纯粹是巧合,这点通过医院布置能够看出来。

最初风筝是让他们的同志在医院接应,将党务调查处的特务逼出来,因为军事情报处的出现,两名同志并没有被启用,安全从医院离开。

“黑帮火拼是风筝挑起的?”

黄书记愣了下,这两个黑帮的实力都不弱,能让他们闹出这么大动静,风筝到底是谁?

“没错,可能性很高,风筝同志绝不是一般人,既然他没有和你们相认,你们也不要着急,我们要保护好任何一条隐秘线上的同志,甚至是我们不知道的人。”

柯公轻轻点头,其实他怀疑,风筝是陆汉平失联期间发展的人,因为别的原因,没和他们相认。

真是这样的话,陆汉平同志很了不起,虽然他牺牲了,但传承还在。

传承在,属于陆汉平的风筝就会一直存在。

“现在说说军事情报处许青云的事。”

柯公突然转移话题,他这次来南京有几个重要工作,首先是了解南京这边目前详细情况,黄书记刚才已经做了汇报。

其次是风筝同志的问题,要让南京这边的同志暂时放心,以后有需要,可以继续配合风筝。

上次的事,可以证明风筝确实是他们这边的人。

再者便是许青云。

不仅南京,武汉那边同样做了大量汇报,将许青云列为极度危险的人物。

为此他们被迫让潜入武汉站的一名同志蛰伏,避免他被许青云所发现。

“好……”

黄书记马上说起他所知道的事。

其实他们能知道许青云,多是公开的消息,军事情报处这半年多来抓了很多日谍和汉奸,让不少百姓拍手叫好。

不少消息流了出来,不过大都是不属于机密。

只有他们抓了多少日谍,多少汉奸,有些日谍潜入在哪里,有哪些汉奸身居高位,泄露过很多重要机密等等。

查案过程,线索来源,怎么抓的人,什么时候所抓,日谍又交代了哪些情况,这些都没有。

“这个许青云确实厉害,天生就是做情报的料。”

听黄书记说完,哪怕不知道详情,柯公还是感叹说道。

许青云所抓的都是真正日谍,并非像其他果党那样,杀良冒功。

不需要验证,只看被抓的那些汉奸,其家人没能把人救出来就行。

那么多汉奸,有些级别不低,而且有着更好的前程,结果因为帮日本人做事被许青云找了出来。

许青云再厉害,也做不到冤枉那么多人。

“他确实厉害,幸好他在军事情报处,若是在党务调查处,我们可能就要有同志遇害。”

黄书记轻轻点头,柯公神色则变为严肃:“不管他在哪,总归是特务,以后对我们都会有威胁,现在他在武汉,已经对武汉的同志产生了不小影响,以后你们也要注意。”

顿了下,柯公继续说道:“敌后工作,万不可有一点大意,你们平时一定要谨记,切不可鲁莽和冒失,我们自己做好,才不会给他们找到我们的机会。”

“是,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小心。”

黄书记立刻应道,柯公能来很不容易,见到柯公,相当于给了他们一个主心骨。

第二天一早,柯公接见了几名南京的重要同志,他们来之前根本不知道要见谁,而且都是小武带着他们过来,事先完全不知情。

见完所有人,柯公立刻启程前往上海,包括黄书记在内,都不清楚柯公的具体行程。

严格的保密,才能确保柯公的安全。

一天后,海丰县。

前两天家里就收到了电报,许青云两兄弟要回来,大概就是今天下午到,许家早上便派了人在城门口等待。

“有车队来了,可能是大少爷他们。”

城楼上,突然有人喊道,下面坐着的人立刻起身,翘首观望。

来的车队的确是许青云他们,南京到海丰没有多远,只是他们路上没有一直赶路,足足用了三天才回来。

“是大少爷他们。”

没一会城楼上的人再次喊道,卡车上挂着他们许家的标志,这些标志是到了海丰附近才挂上,让周围的人明白这是许家的车队,千万不要有任何妄想。

乱世之中,土匪多如牛毛。

来的路上,许青云他们遇到了五伙土匪,其中几伙看到他们亮出武器后便跑了,这些土匪就几杆土枪,有个人数甚至没有许家车队的人多。

他们来抢劫,纯粹是找死。

另外一伙大点的土匪,让人过来谈判。

最终给了他们几百大洋,顺利通过。

这伙土匪人多,不过枪的数量和许青云他们差不多,真论火力,比不过许青云身边的这些人。

给钱是为了避免伤亡,随便死个人,抚恤金都要好几百,能不打还是不打的好。

这么多土匪,可见现在混乱到什么程度。

果党不想着稳定治安,只想着如何捞钱,老百姓怎么可能支持他们?

“青云,我们到了。”

许家兄弟在一辆车上,看到远处的海丰县城墙,许青石稍稍有些激动。

之前在天津的时候还好,毕竟离家近一点,想回去随时可以,一天之内绝对到家。

现在在南京,离家更远,回来一趟没那么容易。

“是的,到家了。”

许青云轻轻点头,事实上他这是第一次‘回家。’

不过记忆中对家的印象很深刻,许家是海丰望族,家大业大,县城内有大宅子,乡下还有众多土地和祖宅。

除此之外,海丰还有他们一个大染厂。

“大少爷,小少爷。”

管家快速跑了过来,今天是他带人来城门口接人,本以为傍晚他们才能到,没想中午就到了。

“彭叔,我爹和我叔他们身体怎么样?”

“老爷和二老爷身体都很好,就等着你们回来呢。”

管家姓彭,已是许家的三代管家,这一代管家想跟着主家姓,改为许姓,许青石父亲没同意。

留着他们的姓,他们彭家的根就不会断。

不管姓什么,他们都是许家的人,许家不会亏待他们。

进城非常顺利,海丰就是许家地盘,城门口的人根本不敢盘查。

像他们这样的本地望族,在县里面说话比县太爷还要惯用,县太爷想坐稳屁股,必须让许家满意才行。

许家的人若是有意见,县太爷马上便会被赶走。

“爹,二叔。”

来到许家大门口,许青石第一个下车,快步冲到里面,许家两位长者正在院子正厅门口站着。

回来的是他们子侄,两人不需要到门口等人。

“爹,大伯。”

许青云同样走了过去,许青云大伯许家志,今年五十八岁,不过样子显老一点,已是半头白发。

许家志是许家家主,许家的掌舵人。

许青云父亲许家铭,今年五十岁,许青云本有一个姐姐,可惜早年夭折,三十岁许家铭才有了许青云,许青云自小便是在宠爱中长大。

“回来了就好。”

两位长辈看着自己儿子,都非常激动,他们都有一年没有见到儿子,如今两个孩子在外面打拼,做出了不错的成绩,让两人非常欣慰。

“东西都搬下来,小心一点。”

管家彭叔正在指挥家里的佣人搬东西,许家单单下人就有三十多个,包括丫鬟,厨师,护卫等等。

若是算上外面的佃户,长工,还有为许家做事的人,足有近千人,绝对的大户。

车上的东西不少,有些东西不需要放入仓库,直接拿下来就行。

“一路累了吧,先歇会,我让他们泡茶。”

许家志首先说道,带着两人进入客厅内坐下,儿子在外,身为父亲自然挂念。

他们也知道这一年来两兄弟做的都不错,都有所提升。

首先是许青石,他已经是南京警察局的分局局长,别看是分局,能在南京坐到这个位置并不容易,许青石那么年轻,以后迟早会晋升,能进入总局,甚至可能成为王剑生那样的局长。

至于许青云,发展比他哥哥更快。

在军事情报处已经做到了武汉站的副站长,而且这个副职和正职没有任何区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