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 第 42 章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第 42 章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0:3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黛玉和妙玉在一众官家小姐之中,可是难得的率直之人——她俩也都有率直的资本就是。

听说妙玉姐姐的族中长辈曾想把她也送入宫中,黛玉也哼了一声,“这是黔驴技穷了?”

妙玉讽刺之情溢于言表,“谁说不是。没本事的才忙不迭往宫里塞人。不情不愿进去了……”她低声道,“这辈子还能怎么样。”

有本事的人家,圣上和各位娘娘会把女孩子的父母分别请进宫里,闲话间透出要结亲的意思。妙玉那位有本事的族叔便是此等待遇,这位族叔的女儿也的确嫁给五皇子做了正室。

黛玉劝道:“你也别气。我表姐也是让家里人送进宫里。她才智不凡,进宫后就让德妃娘娘看重,如今出得宫来也得了个好姻缘。另一位关系更远些的表姐宝钗,现在正在六皇子府里。”

妙玉挑眉嗔道,“那又如何?”

“人家过得再好,”黛玉笑道,“反正我不想去。”

妙玉闻言叹道:“再风光,也是不得自主。”

黛玉瞧了妙玉半晌,“姐姐你……不是……”话没说完,脸上先挨了轻轻一掐,黛玉连忙护住脸,“居然不许我说下去,心虚啦。”

妙玉轻锤了下黛玉的肩膀,回身从背后的架子上拿来一个精致的红木匣子,“英莲妹妹托人捎来,给咱们的好东西。”又替英莲解释了一句,“如今你家的门不好进。”

英莲身在扬州,与姐妹们往来得靠书信。

黛玉分外理解,“我家只是这阵子不好进。”她往东一指,“那一位的舅舅多不好惹,大家都看见了。父亲母亲生怕我和弟弟们出事,进出都查得很严。”说完,便和妙玉脑袋贴脑袋,一起看起英莲的来信。

英莲与方家公子的婚事已然定下,只等到了年纪便成婚。英莲回到亲生父母身边,信上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幸福的无忧无虑……

看完信,再分完英莲的礼物,黛玉才跟妙玉道,“我们一家子要回京了。”

妙玉并不意外:只看她父亲的神色语气,就知道这一场必是父亲这边胜了。父亲便借此得了不少好处,父亲的上峰林叔叔只会得到更多。

林叔叔已经做到了布政使,上面的姜巡抚比林叔叔资历更老,未必能挪动,林叔叔只能调任了。

妙玉想得明白,可又十分舍不得黛玉,“这么多姐妹,也就你我说得来。要是……将来也能在一处就好了。”

女孩子总是要嫁人的,以后也在一处……凭妙玉姐姐的为人,她是绝不会想着什么姐妹共侍一夫,那么只能是她们姐妹两个将来做妯娌了。

想到这里,黛玉立即调笑道,“还说你没……哎呀,说不过就动手,你又捏我的脸,捏红了看我娘怎么收拾你。”

妙玉装模作样地伸着手,冲着左躲右藏的黛玉抓去,实则就在黛玉身上轻轻一戳或是一拍,“好歹把这几年的份儿一起抓了。”

黛玉闻言,也难免惆怅,不过她还是劝道,“咱们的父亲都做官,总有重聚的一天。”

妙玉点了头,过了会儿又笑了起来,“我着相了。咱们不在一处,难不成还不能亲近了?”

却说书房之中,林海除了告诉韩琦自己不日便要启程回京,还建议他:若是二皇子六皇子示好拉拢,顺着自己的心意顺水推舟了吧。

韩琦会意一笑,却牵动伤处,他捂着脸再不说话。

贾敏见到韩琦那壮实的小儿子,逗弄了一会儿,还说了不少话安抚韩家太太——韩家太太的娘家哥哥惹出的麻烦,到现在没有定论。她担心之余,更觉得对不起自家老爷。

好在贾敏开解了一番,她心绪平复了不少:这个时候你家老爷没进大牢也无需闭门思过,你还想那么多做什么。

林海一家子留在韩琦府上用饭,饭后才一起告辞。

之后的半个月,两位钦差皇子依旧兢兢业业查找孙二的藏银地,至于其他收尾的“杂活”则是姜巡抚主持。

那些被关在牢里以及闭门思过的官员们,要么分期分批地被押回京城受审,要么在家里等待最后的处罚结果。

说到处罚,就是大理寺、刑部,再加一个吏部的事儿,待罪的官员在江南托关系走门路意义不大——在江南唯一能“上达天听”的勋贵世家就是孙家。他家正前途未卜呢。

因此在江南最后的半个月,林海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是舒坦。

黛玉和珝哥儿跟着珠大表哥又去了趟西湖,回了趟姑苏,可惜再想回扬州时间已然不够。

初秋时分,林海一家与二位钦差皇子一同踏上返京之路。

乘船顺着京杭大运河回京,路上无事,二皇子侧妃便邀请贾敏和黛玉母女一同过来说话,当然,宝钗也在座。

宝钗也许曾有一二攀比之心,但现在她知道她和黛玉妹妹前程大不相同。

连狠辣善妒的王夫人都不敢直接对贾敏如何,宝钗又如何能胡乱树敌?

王爷虽然没正经说过,但她也猜得到林大人应该跟王爷,要么是二皇子走得很近。更何况父亲还是林大人帮衬才能补缺,林大人若是“不顺”,父亲也未必能落得什么好。

于是宝钗脸上自始至终都挂着得体的笑容,也没因为跟黛玉熟识,当着侧妃和贾敏的面攀交情。

贾敏看在眼里,倒是对宝钗多了份欣赏:这孩子稳重多了。照此下来,未必不能真给自己和娘家“搏出一条青云路”。

她也不知道这一世方家姑娘会不会入宫,但以六皇子那性情来看,宝钗早有孩子早有保障。说实话,她真不是取中宝钗,而是宝钗过得好,宝钗的父亲薛桓为官做事会更有动力——找一个为人靠得住,不贪财又存着爱民之心,愿意做出一番~政~绩并搏得美名的官员,哪里就那么容易?

有钦差“带头领路”,一路上自然顺利得不得了,只花了十多天便抵达京郊。

二位皇子和林海都一样:上岸后都得先等圣上的旨意,是先进宫面君还是可以回家休息。

早听说姑父姑妈一家要回京,贾琏已经等在了码头。他和贾珠一起,带着人帮着林府的大管家把行礼一一搬上岸。

一个多时辰之后,圣上的大太监带来了口谕:舟车劳顿,都先回家歇着去。等明儿朝会后再进宫奏事。

林海与二位皇子,以及北静王宁王嫡长子这些相识一一拜别,望着皇子们车队绝尘而去。他才回头笑道:“先回家。”

贾琏和贾珠更是干脆把姑父一家子送回家中,还讨了茶和点心才不慌不忙地回了荣府。

兄弟俩进门先去拜见贾母。

正巧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李纨妯娌两个,四春并湘云宝玉都在——这会儿可是上午,正是读书的时候。

不过宝玉读书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想读书就在家里待着,或者哪儿热闹他去哪儿。听说今日大哥回来,哪有不露面的道理。

总之,约莫一年多没见的贾珠再次出现,比以前不知滋润了多少,尤其是本就有神的眼睛此时更是多了说不尽的韵味:在姑父身边历练多年,光是看就不知长了多少学问,更别说他还亲自做了不少。

望着丰神俊朗的孙儿,贾母不知有多欣慰。

情~动~处,老人家眼圈儿都有些红。贾珠见状,更是直接前行数步,拜倒在贾母跟前,“孙儿给祖母请安。”

王夫人也难掩兴奋,之后更是直接抹起泪来。

元春比母亲绷得住,面上笑容十分灿烂。只是仔细看去,不难看出她脸颊泛红不算,还一直红到了耳朵尖儿。

比起后宅女人们的激动,傍晚归家的贾政见到长子可就平和了许多。

他照例先问起儿子功课——长子的功课如今也不是他能随意考校得了,好在这点自知之明贾政还有。

但做父亲的对长子总该有所指点,他吃了足足半盏茶才道,“跟着你姑父,功课果然大有进益。但常与你姑父往来的达官贵人,你就不必贴上去自讨没趣了。”

贾珠面无表情地应下:这是说我不该跟姑父走得近,也不该太亲近二位皇子不成?当然,怎么做就是另一回事了。

他暗道:东宫会因为姑父在浙江襄助二位王爷,而苛责父亲不成?转念一想,太子若真是召父亲上前质问,父亲绝不会这般平静。

贾珠越想越无奈:太子未必想得起姑父还有这门亲戚吧?其实琏二弟这么多年候补,都没补上官,直到姑父出面……他就有此预料了。

贾政猜不到儿子的心思。

见珠哥儿依旧懂事,贾政颇为欣喜,放下茶盏继续道,“你舅舅这便要回京述职。既然回来了,你便跟着你母亲,多往你舅舅那儿走动。”

贾珠默然不语。他忽然觉得父亲有点可怜。

离京城还有一天路程的时候,他就听姑父说舅舅王子腾已经抵京,一直在驿馆等圣旨召见。父亲这儿却说舅舅快要回来……

平心而论,若不是贾珠一直待在林海贾敏身边,深受姑父姑妈影响,他也不会对父亲和舅舅如此“偏心”。

第二天,林海在等候圣上召见时,正好遇见了王子腾。

王子腾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瞒得过贾政,却瞒不得林海:王子腾先投孙家,孙家太贪且在前程上帮助并没他想象得大,于是他在调任西北之后悄无声息地靠上了容家。

思及此处,林海也暗暗笑了:王子腾这是来痛打落水狗的?正合我意。

正巧太监前来传信儿,“请王大人入内觐见。”

林海冲着王子腾拱了拱手。王子腾也点了下头,旋即跟着太监远去。

林海又等了不到一刻钟,太监便来请他入内。他刚站起身,一声“太子驾到”传入耳中,他只得又弯下身,“见过太子。”

目光在林海身上停了片刻,太子才慢悠悠道,“林大人免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