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 第 30 章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第 30 章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0:3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爷微微的担忧上了脸,贾敏可不立即就瞧了出来。于是夫妻俩齐齐不言语了。

一直摆弄着弟弟,实则密切留心爹娘说话的黛玉见状,便站起身来笑道,“女儿有些乏了。”说完,招呼了丫头和奶娘进门,把三个弟弟一起弄走,她行了礼也速速告退。

贾敏不管有多心事重重,只要想起三儿一女,尤其是女儿心明眼亮惯会体谅爹娘的样子,她怎么也能笑得出来,“没白宠她。”

林海赞同得不得了,“女儿生少了。”

黛玉会给他们夫妻排忧解难,最起码也知道看爹娘眼色哄他们开心,至于臭小子们……不给他惹祸他是不是就得烧高香了?

贾敏换了个姿势,腾出点地方,伸手便把老爷拉到自己身边。此刻屋里也只有夫妻两个,贾敏方道,“出得你口,入得我耳。老爷就不打算让我也心里明白一回?”

林海忍俊不禁,“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话里可不带半点讽刺意味。有个聪慧的媳妇在家中坐镇,他不知省了多少闲心。

话虽如此,但老爷的顾虑贾敏看在眼里,既然要说说知心话,她总得先起个头,“老爷对孙家究竟是个什么章程?我寻思着孙家两位老爷行事忒嚣张了些,恐非长久的持家之道。等孙家老太爷去了,跟圣上的情谊越发淡下来,他家后果难料。将心比心一回,疼爱大半辈子的儿子跟着这么一家人学了坏,我也要迁怒的。”

这番话不过是稍微委婉了一点,却一点都不隐晦。贾敏直接把自己的心思全透露出来了:她不仅不看好孙家,连带着太子也……

林海也微露惊容,之后更是坦然道,“敏敏你真是果断。”

贾敏乳名也不是敏敏,实在是全无外人的时候老爷兴起就爱这么称呼她,一来二去她也觉得“敏敏”听着还算顺耳。

贾敏眨了眨眼,捏了捏老爷的手臂——如今得闲老爷也在家里的园子里骑骑马,练练射术,甚至还跟教导儿女骑术的师父讨教一番,老爷果然比以前结实了不止一点。

她于是笑眯眯道:“我怎么觉得自打我生了珝哥儿,老爷就爱时时处处奉承我呢?再说,我这算什么果断,不过是我的胡乱揣测。既然说给你听,你怎么也不顺着我的话……指点我一回?”

其实老爷还不只是嘴甜,关键是……有点了予取予求的意思。

林海此番也不例外,“孙家照应太子本是应该,可这些年我瞧着,因为太子离不得他们,便生起了一派‘能奈我何’的气势。不管他们做了什么,若是无法收场,便把东宫推出来。偏偏东宫又用人不疑。”

这哪儿是用人不疑,这分明是任人唯亲啊。

真要是任人唯亲,任的那位是个有才无德之辈倒还罢了,孙家留在江南看家的这位二老爷只会嚣张跋扈,胡作非为!

须知当年孙家老太爷战功赫赫,有个女儿做皇后,更是帮着女婿坐稳了皇位,几乎位极人臣,行事尚且懂得适可而止,也轻易不跟人结仇斗气。

贾敏思量过后,猛然发觉老爷眼巴巴地瞧了自己有一会儿了。

她福至心灵,一拍额头: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有些事儿还真是疏忽了啊……她爹还教导过太子骑射,更是带太子到军中巡视过数次……至少父亲在世时,太子以师礼相待。

老爷这副瞄着她脸色说话的模样,必然觉得她娘家与太子素有渊源,从而有所顾虑,不好直说真正心意。

再有渊源那也是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她没暗地里抱怨太子薄情,让哥哥们吃了“人走茶凉”的大亏就不错了。

总之太子前世被废,实在不是什么偶然,而且前世的这个时候,周励周大人正在独斗孙家二老爷,给天下人瞧了出“好戏”。

于是贾敏立即轻声道:“还早真呢,便觉得一切都稳了,定准了……就冲这番自以为是的样子,以后最是难说。”

媳妇儿果然也不看好东宫。

不过也只是不看好罢了,万一她兄弟两个要让她将来助太子一臂之力,乃至于需要她出面奔走,她真能坐视不理吗?

林海为此一直略有不安:为了份“从龙之功”,你得预备着有朝一日跟你两个哥哥决裂……这话又怎么说得出口?

他这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贾敏看在眼里也是惊讶不已,“老爷今儿这是怎么了?你我夫妻还有什么说不出口的?”说着,攥住老爷的手道,“我什么都听老爷的。”

话外之音林海自是听得懂,他此刻也动容道,“倒也……不必如此。”

他忽然有点尴尬:似乎是凭白做了回小人。宦海沉浮半生,未必无耻却也当得起“厚颜”二字,但面对他媳妇,还是稍微不自在,于是忍不住轻咳了一声。

贾敏可不想放过他,故意道,“老爷喉咙痒?”指尖却戳在丈夫的脸颊上。

林海摇头笑道:“这些日子我多在家中鲜少应酬,一是为了陪着你们,二是收敛一些,一切都等钦差到了再说。”

贾敏道:“孙二老爷的确安生了好久。”

“周世兄到任,并未费多少工夫,便查到了昔年院试买卖题目的证据。说来也是让人唏嘘,原先学政的副手也知道终究有暴露的一天,于是早早做了准备,把每笔银钱都记了账……”

“这……牵连不小吧。”

“可不是。”林海叹道,“本想着借此让孙家两位老爷多少收敛一些。”顿了顿,他也承认,“毕竟动孙家,就势必牵扯到太子,牵扯了太子,圣上必会不快……因此撕扯开来,谁都没什么好处。刚刚握好证据的那会儿,周世兄和我一直等着孙家找上门来求和的。”

贾敏道:“老爷想以退为进。”

林海笑道:“不用往我脸上贴金,周兄和我是想这个时候就跟孙家放对,殊为不智。”

贾敏看得透,“就算要放对,也得等圣上透个信儿出来。”

“姜大人应是圣上的人,他连着两任浙江巡抚,可动手收拾过孙二老爷?”林海揉了揉太阳穴,“终究有些贪功冒失了。”

“姜大人就没提醒老爷一回?”贾敏继续追问。夫妻俩有问有答,老爷总能多说一点。

林海果然道:“他提醒了啊,你看他不是一直冷眼旁观吗……”

贾敏惊讶道:“就这样?姜家不是还想跟咱们家结亲吗?他们家的诚意呢?”

林海干咳一声,“又没挑明。咱们黛玉还小,再说她对姜家那二小子不也没什么好脸色。”

贾敏脱口而出,“有好脸色你才愁呢。”

林海干笑,生硬地转移了话题,“他许是想瞧我吃点暗亏,到时候再出手相助,却没想到我两位座师当真给我做了靠山。”

贾敏了然道:“姜大人快六十了吧。”

这位巡抚大人在七十之前还有机会再进一步,做到六部尚书之一,但入阁就不用想了。此人在大事儿上足够把持得住,绝对称不上嫉贤妒能,但……也有点私心就是:乐见年富力强的林海吃点小亏。

林海佯作委屈道:“你又早看出来了不是?怎么就不提醒我?”

贾敏也是张口就来,“姜家太太比我母亲小不了几岁,老爷你没发现我不爱往他家跑吗?黛玉她们小姑娘们往来应酬,我不好阻拦不是。”

林海立即讨饶道:“对对对,都是我粗心大意。”

夫妻俩笑了一回,贾敏才正色道,“孙二老爷还算不上鱼肉乡里,祸害百姓。他的所作所为正是剥了一些大商贾的皮,损了些官员的利,用来肥了自家人……总之孙家在江南绝非势单力孤。老爷若是两次三番地在圣上面前告状,我觉得总是差点事儿。”

不得不说,夫妻俩再次默契了。

林海在刚刚就任封疆大吏之际,的确浑身干劲儿,誓要烧出讲究一些且足够气魄的“三把火”,可遇到麻烦再冷静下来之后,他也有了主意:

圣上如今的确看孙家很不顺眼,却还不至于打算现在就拿下他们,否则太子势力未成先损大将,于太子无益。

林海诚恳道:“所以周兄和我商量……”

贾敏接道:“连这些年院试舞弊也不急着揭发,而是跟公账作假一事一起攒足了证据,一切交给钦差决断是也不是?”

林海赞道:“夫人英明!”

贾敏活动了下肩膀,“老爷这奉承毫无新意。”

林海马上改口,“夫人太英明!”

贾敏抿了抿嘴,笑了,“老爷也英明。”

夫妻俩就这么喜笑颜开着,互相吹捧着,有说有笑直到傍晚全家一起用晚饭。

而千里之外的京城,六皇子尹灏得了南下的圣旨,回到府里就见王妃正给他收拾行李。

王妃吩咐着一众丫头翻箱倒柜——这也是二人大婚后六皇子第一次远行,她生怕自己准备不够妥当,于是干脆拉着王爷坐下,当着王爷面儿动手。

趁着丫头去抬箱子的功夫,她还问起六皇子,“二哥哪儿怎么说?”

话说,二皇子生下来就是药罐子,贵妃把这个儿子当眼珠子一样地宠着护着,好不容易看他病病歪歪地成了年也娶了妻,去年他的王妃还给他生了个健健康康的女孩儿……

贵妃登时便觉得眼前一片曙光,她这辈子也没求过圣上什么,为了儿子也是终于跟圣上开了次口:给老二寻个差事,将来甭管他能不能有儿孙绕膝的那一天,好歹也得给他媳妇和闺女挣下份家业。

贵妃这番话全说到了圣上心里。

就算是他的儿子,光闷在府里不问政事,等他这个当爹的西去,这个儿子无声名无功绩也无得力的人手……日子定是难过。

作为一个父亲,他也是盼着孩子们都能过得好。

贵妃向来无欲无求,且是为了儿子打算,圣上自然照准。又怕二儿子头回上阵便出岔子,特地挑了向来稳健靠得住的六儿子辅助……

儿子们南下探一探孙家的底细,他也可以借此好好瞧一瞧儿子们的真性情和真手段,尤其是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经常在家养病的二儿子。

因此在圣旨颁下之后,他把六儿子叫到跟前仔细嘱咐了一番,“朕给你多准备了些人手,留心照顾好你二哥。你带着朕的密旨,两江都指挥使都会听你调遣。”

虽然父皇给了兵权,但这回真正做主的却是二哥。

正巧回忆到这里,六皇子尹灏听到王妃的问话,随口答道,“瞧着还好。殿试已经放榜了,我们这就启程。”

王妃倒是真心为丈夫考虑,“您是不是多备些成药?为了二哥。”

二皇子成婚多年,身子骨已经不至于在府上随时备着太医。但真要有什么好歹,王爷多少得沾上点不是。

在六皇子看来,二哥身子弱归弱,但怕有一半都是装的。

父皇对贵妃妃母情分极不一般,据他生母贤妃所说,这份情分便是皇后还在时都稍微泛酸……在很多年里太子都把二哥视作眼中钉,而他二哥这身子骨之所以如此……偏偏不能明言。

好在他跟二哥无冤无仇,倒是不担心二哥会故意坑他。于是他答道:“简单的备上一些,二哥那儿不用咱们操心。”

王妃点了头,又问,“王爷南下打算带哪个在身边伺候?”

六皇子并没犹豫,“就薛氏吧。”

薛氏说得正是宝钗。

嫁到王府的日子,宝钗过得很不坏。

王爷的后宅里除了王妃,算上她也只有两个姨娘。真是打叶子牌尚且凑不齐人手,又怎么斗得起来:无论是拈酸吃醋,还是使坏告状,都不用脑子琢磨就知道是谁做的。

王爷行事更是一碗水端平,每月在每个姨娘那儿都待三天,这会儿偏生另一位姨娘还怀上了……就算没想起宝钗是金陵人,也只能带着她下江南了。

宝钗情愿因为怀胎而留在京里!府里另一位姨娘出身、容色才学样样比不上宝钗,可因为肚子争气,王爷每隔一天都要亲自过去瞧一瞧她。

她也算看透了:王爷重子嗣。在王爷眼里,会生孩子比什么贤良淑德都要紧。

数日后,二皇子与六皇子顺着京杭大运河乘船下江南。

不得不说,初夏乘船,还是挺舒坦的。二皇子也“极给面子”一路平安。

路上,宝钗经常跟二皇子侧妃喝茶闲聊——二皇子侧妃是北方人,这次还是她头回下江南。

宝钗为她细说江南风土人情,一来二去,二人也熟稔起来。

作为回报,二皇子侧妃告诉宝钗两位皇子南下所为何事,还特地提醒了一句,“我可听说你舅舅王大人与孙二老爷有些交情呢。”

宝钗大惊:这事儿她可不知道!

作为一个十四五岁的年轻姑娘,让她对自己亲娘舅所属的派系和往来亲厚的人家如数家珍,未免强人所难。

二皇子侧妃的心思也十分明确:二皇子和六皇子身上担子不轻,若是查办时顺着孙家牵扯到了这位薛氏的娘家……兴许不止面子上不好看。

又聊了一会儿,眼见宝钗脸色越发难看,侧妃便端茶送客。

而宝钗则是忧心忡忡地回了自己的船舱。

其实她并没吃什么苦头,可从待选到入府生活这半年,生生磨掉了她大半的傲气。

她一直沉着脸,看得大丫头莺儿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其实宝钗有心送信儿提醒下父亲,可……如今在船上想写封家书也是奢望。

入了夜,六皇子尹灏归来,身上微带酒气,宝钗上前伺候他梳洗。

六皇子从她手里接过手巾,随口问道,“有心事?”

宝钗也有自知之明,最起码今日侧妃的提醒瞒不住王爷,于是她老实道,“怕误了王爷的事。”

“哦?”尹灏好奇道,“能误我什么事?”

宝钗却不好回答:她的担心,细想起来……好像也是没影儿的事儿。

见她垂头不语,尹灏也不为难她,而是又问,“浙江布政使林大人你可认得?”

宝钗应道:“倒是往林大人府上走过几次。”

怎么不问舅舅呢。

尹灏笑了笑,“到了杭州,可以和你母亲见一见。”言毕,他坐在宝钗身边,“说说你对林府的印象。”

宝钗柔声道:“妾身……和林大人的长女往来颇多。当时,林家妹妹,韩家姐姐还有方家姐姐,妾身与几位姐妹经常见面说话。”

尹灏忽然眯了眼,“韩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