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 第十回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第十回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0:3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贾敏没有机会亲见那场夺嫡~大~战,但在地府抱着水镜看了很久,再加上父亲的解说,也是彻底开了眼界:皇子们前世里可是扯掉了最后一层遮羞布,彼此手上都见了血。

通过韩琦的遭遇,引得老爷早些看清殿下们的狠辣本色,总没坏处。

贾敏有心事,掂儿子不复刚才一般频繁,小祖宗登时不干了,“哇”地一声挥舞起了小胳膊小腿儿。

儿子肥嫩的四肢在眼前晃来晃去,贾敏也忍不住笑道,“脾气不小啊。”

林海见状,赶忙把胖儿子接到手里,感受到儿子挣扎的幅度,他也笑道,“这还不满周岁,抱起来我都费把子力气。”嘴上虽在抱怨,其实心里舒爽极了。

贾敏也笑眯眯地承认,“不用再过几个月,我这个亲娘如今都怵头他折腾。”

她心里正在感慨:这都快两年了,黛玉没闹过大病,胖儿子不用多说,夫妻俩多抱一会儿都嫌累,而她自己从有孕到生产再到坐月子休养身体,全都顺畅不得了。

看来拉扯英莲和妙玉以及她们两家子的功德已经回报在自己和家人身上了。她也问过父亲,像他们这样有所求地积攒功德,仙人佛祖究竟怎么看待。

父亲的回答也很妙:什么都不求不图谋,还有多少人肯去行善?

有这话贾敏便安心了。其实韩琦这一家纯是因为她才能跟自家凑得够近,而老爷肯出手相助,大概也有大半原因都落在她身上。

横竖老爷也乐意在江南多几个真心相待的朋友。

晚上,黛玉跟父母一起用过饭,便到暖阁里逗弄弟弟去了:这个弟弟特别皮实,根本不怕折腾。

可惜黛玉“摆弄”了半天弟弟,倒把弟弟哄得睡着了。她再戳戳弟弟的脸蛋,弟弟连扁嘴都不肯了。

不反抗就没意思了。

黛玉默默地从暖阁出来,父母两个则在卧房里肩并肩说着话。看爹娘的神色,黛玉就知道,有什么要求赶紧提,父亲这会儿绝不会说半个不字。

“父亲母亲,我想去瞧瞧妙玉姐姐。”

贾敏闻言,先把女儿揽在了怀里,他们夫妻说话她有意让女儿多听一听,“韩大人早就放出来了吧?”

林海道:“可不是。正收拾收拾准备官复原职,若是赈灾一事处置得好,还能升上一升。”

贾敏笑道:“这便是因祸得福了。”说着,捏着女儿的小手道,“既然如此,你且去瞧瞧你妙玉姐姐,我给你翻找些好东西,你好好探望她一回,还有你甄家和方家的两位姐姐你也都叫上。我让你珠大哥哥送你们去。”

黛玉点头应是,又“得寸进尺”道,“那能让珠大哥哥带我们几个逛一逛吗?”

林海先乐了,“闷坏了?父亲这些时日疏忽了。”救了韩琦一命,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不知花了多少心思。

黛玉一本正经道:“父亲要好好陪母亲才是。女儿不能没眼色。”

贾敏闻言眼睛都眯了起来:这小棉袄忒贴心!

林海干咳一声,没话可说:女儿后面那句话,承认否认都不合适。

贾敏见状赶紧解围,“怎么光想着跟你珠大哥哥出门,方家两个哥哥呢?”

黛玉道:“方家哥哥们很好很守礼,只是英莲姐姐若在,方二哥一叫就必到。他也不肯往前凑……只是到时候我们姐妹几个就嫌多余啦。”

却说方解元只得一妻,家中全无妾室。夫妇俩膝下总共两儿一女,长子十四,到了该说亲的年纪,次子今年也满了十岁。方解元教了几个出色的女学生,方家太太自然也动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心思。

方家太太大约已经取中了英莲。

贾敏怎么看都觉得这是桩好姻缘。

女儿带着丫头回房安歇,贾敏还跟林海感慨,“这时候结下的交情能维持一辈子呢。可惜我那些手帕交,一个两个都在边疆不说,还因为嫁到了武将之家,连往来都不得不淡了下来。”

文武太过亲厚,那是犯忌讳的。

林海忽然起身,向贾敏深深一揖,“辛苦夫人了。京中江浙虽然繁华,终是不如边疆自在随意。”

边疆山高皇帝远啊,纵是他自己也觉得江南掣肘极多。他决定给太子母族孙家报信时,还有幕僚极力反对,暗中一查,这位跟了自己七八年的幕僚背后也另有高人。

于是他顺手便把此人打发到泰兴去了,预备帮着韩琦处置灾后赈济的收尾事宜――也让他背后的那位“主子”闲着没事儿多费点思量去吧。

老爷打发幕僚出门,贾敏自然知道,老爷能往别人身前安插人手,旁人也能在自己家里收买几个钉子。

贾敏笑道:“可在这儿咱们一家子多久没闹病了?江南养人这话可不白说。老爷志存高远,些许小事烦恼一阵子也就过去了吧。因为您会为新的烦心事儿发愁啊……”

林海也笑出声来,“偏你爱玩笑!偏又这么有道理。”

话说两日后风和日丽,贾珠果然带着妹妹们到韩家拜访――韩家在扬州也有处宅子。韩琦入狱时,妻女便住在此处,方便为自家老爷奔走打点,其实也更方便贾敏暗中照应。

韩琦也在家。

毕竟经历了牢狱之灾,整个人还没休养过来,因此颇为憔悴,但精神头很是不赖。他把贾珠叫到书房,先问过贾珠功课――贾珠二十出头,已经中了举,但离春闱尚远。二甲的长辈主动询问,贾珠自然虚心求教。

之后,韩琦便问起林海是否有话传来。

姑父什么也没说。贾珠心说:知恩图报也不至于马上就提要求。也许别人瞧不出,但贾珠却坚信,姑父是看在姑妈的面子上拉了韩家一把。

不过再怎么说,韩琦也比贾雨村更靠得住。

只是贾雨村这么多年以来,唯一一个投奔自家的进士,父亲自然宝贝他,但姑父未必瞧得上。在贾雨村惹恼了甄士隐之后,他便不得不到偏远之地做县令去了。

韩家内宅之中,黛玉再见妙玉,先拉着这位姐姐的手仔细端详了好几回,才道,“瞧着倒还好。”

妙玉笑道:“父亲回来,我还有什么不好的?”当着一众姐妹,她正正经经地行了礼,“大恩不言谢。”

黛玉连忙打断她,“我又不缺什么。”

方家姑娘猜了下黛玉的心思,便劝道,“姐妹一场,你这样倒显得生分。”

英莲则问道:“伯母瞧着也好呀?”

妙玉轻叹一声,“再没有不好的。”

黛玉又道:“下午珠大哥哥带咱们去逛逛,你来吗?”

妙玉笑道:“在家都快闷出病来了。”黛玉开口相邀,她如何能不应?

扬州繁华,颇有逛头。不过在富贵人家往来的几家店铺里转了一圈,就遇见了熟人。

妹妹们在里间挑东西,贾珠在外间喝茶守门,顺便跟二掌柜的闲聊,还没坐上一会儿便见门口又停了辆马车。

光是看那马车花里胡哨的装饰,尤其是四角吊着金灿灿铃铛,贾珠便微微皱了眉头:这马车可真是似曾相识。

当他再瞥见那从马车帘子角露出的满绣靴尖,扶着小丫头的手缓缓走下车来的俊俏公子……贾珠太阳穴直跳:他怎么也来扬州了!

因为来人正是甄宝玉。

贾珠自打来了江南,这一年多连新年都没回去:一来为了求学,跟着江南大儒学习,与士子们论道比在京城长进太多了;更重要的是,跟在姑父身边学一学为人为官之道。

自从祖父去世,父亲让圣上点做工部员外郎,这都多少年了?京察都经历了四次,官位纹丝儿没动……贾珠对父亲的仕途已经有了些预测,再加上贾雨村一事,他对父亲的眼光也……乐观不起来。

说得势力一些,贾珠从春闱到做官,都得指望姑父能护佑一二。看韩琦的遭遇,他也知道了姑父的厉害。

兴许有人……尤其是家里有人会腹诽,林海不过是能把密折送到圣上案前罢了,算什么本事?可贾珠心里明白:能密折上奏,且能迅速令圣上准奏,本身就是绝大的本事!

既然有求于姑父,贾珠便要在表妹表弟这里多用些心:像甄宝玉这种纨绔,他势必要挺身而出,先把人挡住再说。

于是他起身往门口一战,笑眯眯地望着甄宝玉,等着他先行礼。

甄应嘉品级比贾政高,但贾珠是举人,甄宝玉可还是白身。

话说甄家太太探望过贾敏回到金陵,没少当着儿子夸奖黛玉――她的确是一眼瞧中了黛玉。

前世贾敏那个时候已经躺在床上熬日子了,眼见着黛玉将成丧母长女,又没有兄弟帮衬,甄家太太向来眼高于顶,如何瞧得上黛玉?

这一世嘛,林海贾敏夫妻俩身子康健,林海眼见着任满,现在看来就是前途无量,贾敏又刚刚生了个大胖小子……若不趁着年纪小,大家又有几辈子的交情,早早订下,否则就不用再在黛玉这姑娘身上动心思了――动也是白动。

听多了母亲的话,甄宝玉果然对黛玉起了好奇之心。到了扬州正要找些相熟的公子一起玩乐,忽听小厮禀报:见到了林家的马车,还有荣府二房的大公子陪伴……甄宝玉心里也有了数。

他命人寻了过来,下车便见黛玉的亲表哥拦路,他倒不以为意:为一亲美人方泽陪些笑脸算什么?

他果然笑着行礼打招呼,“见过大表哥。”

谁是你表哥?

贾珠应道:“甄家兄弟也好?甄伯父可好?”问了甄家一大圈儿人,就是不肯让路。

黛玉几个小姐妹在里间也听见了动静,英莲妙玉和方家姑娘都不言语,黛玉低声道,“这人好生烦人。”

母亲在家里总是夸奖珠大哥哥,却对二舅母的小儿子颇为瞧不上眼:常年混在内宅,不进学也不练骑射,将来能有什么能为?!

这个甄宝玉和那个二表哥也是一路人,只是她有爹娘护着,可其他几个姐妹若是让这人瞧见了再缠上了,那就是她的罪过。

于是她打发丫头给珠大哥哥说上一声,让马车到铺子的后门接她们。

甄宝玉终究年轻面皮薄,还不至于死缠烂打,知道林家妹妹不肯见他,便也抬脚告辞。黛玉她们也不用再绕后门,只是甄宝玉在几个小姑娘心中都留了个坏印象。

却说小姐妹几个上了马车,偏又路遇熟人――这回就没必要避开了,因为对面那马车里坐的是宝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