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诈妻攻略 > 第二十七章 肃州特色书院

诈妻攻略 第二十七章 肃州特色书院

作者:舟行水上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18:1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用过早饭,弟弟妹妹们不约而同地告辞而去,明显接下来另有安排。

四个弟弟步调一致地行礼、转身、迈步――排着队,看样子多半儿接下来的行动说不定就是步操。

庄夫人冲夏小冬微笑了一下,直接开始了‘后妈――前妻嫡长女’的谈话。

和军营一样,这宅子里的人都各司其职十分精简,每个主子毫无例外地只有一名丫鬟或小厮服侍――后来夏小冬才知道,主子要尽量自己照顾自己,干不过来的才要人服侍,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这是相当另类的理念。

这样安排的好处至少是:说话办事都挺方便,不需要动不动就来上一句‘你们都退下去’。那些为数不多的‘你们’都忙着呢,没空在主子身边闲站。

“你今年十五岁了,再过两个月就及笄。”庄夫人一开口就解决了夏小冬一直头疼的年龄问题,“到了考虑婚事的年纪了。所以你父亲前两天告诉我派了人去接你回来,我觉得很合适。”

“按说,这事儿本该我来安排。不过,打从你小时候起,你父亲就跟我打过招呼,你的事情他来安排。回头婚事也是必要你自己喜欢的,嫁妆当年你娘也早就备好了。”

庄夫人大大方方地说着,好像跟一名少女谈论她的婚事,是一件天经地义到了时间就该做的事情,完全不需要什么婉转啊羞涩啊或是别扭之类。

这样挺好。

“这几****会安排一下,让你到闺学里去。如今闺学请的老师很不错,你可以去长长见识,多认识些人。”庄夫人如是说。

直到三日之后,真的进入闺学的时候,夏小冬才明白,庄夫人口中的‘多认识些人’是什么意思。

闺学并不是夏家的闺学。肃州的闺学只有一家,其实全名是明理学院,听名字倒像是士子们读书的地方,据说是新来的老师给改的,意思是女子应当明白事理的意思。

与夏玉容一道站在书院门口,夏小冬有些疑惑。

书院的大门很小,不过是寻常宅院门户的模样,可是……这大门两侧挂着两块牌子,一块是‘明理书院’,另一块是‘三味书院’,难道是传说中的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咱们肃州文风不胜,两个书院都是张伯伯上任做知府之后才开设的。”夏玉容见夏小冬盯着书院的牌子看,连忙解释道:“因为书院的人数少,所以这院子里分做两块儿,咱们要去的闺学就在进门左手边儿。”

人数少所以一分为二?夏小冬扭头看了看夏玉容,看到一张稚气未脱还带着婴儿肥的小脸儿。好吧,只有小姑娘们才会相信这样的理由。如今也只能姑且听之姑且信之了。

绕过写着‘文以载道’几个大字的影壁,果然里面泾渭分明,另有矮墙间隔开来。穿过月亮门,一座轩敞而不失精巧的书斋,便是闺学所在了。

“哎!新来的!”身后忽然传来兴奋的招呼声。

夏小冬回头一看,透过月亮门,正好可以看到院子另一侧,五六个半大少年挨挨挤挤正张望过来,也不知这句话是其中哪一个说的。

好一堆中二少年!只见年长的能有十七八岁,年幼些的也就十三四岁模样,借着人多胆壮,齐刷刷向对门的女同学看过来。

夏小冬忍俊不止,居然在这里找到重上初中的感觉,真是太有趣了。

本来她不笑也还罢了,对面诸少年只觉眼前一亮,此时佳人含笑,明眸善睐贝齿生辉,站在前面的几位登时便呆了,话也不知道说了,手脚也不知道如何放了,直如木雕泥塑一般。

偏生又有两个从后头赶过来,一时看不到前头,又推又挤之下,转眼间竟跌做一团,将前头两三人压在底下,后头四五个七扭八歪亦是站不稳脚。反将最后一位少年让了出来。

那少年穿的不过是书院统一的青色长袍,只是熨得极其平整,头上束一条大红发带,衬得脸庞如白玉一般,手中一柄紫竹折扇,挂着白玉吊坠儿。

这位可以去演贾宝玉了。夏小冬随意想着,略看了一眼,便转身继续往里走。

被挤得摔倒在地的少年匆匆爬起来,觉得失了面子,一把揪住后来的一名少年,大怒道:“你赶着去投胎么,推什么推?”劈手就要打去。

旁边诸人自然赶紧拉住,劝道:“大家斯文人,动手动脚失了体统。小伍也是无意,中午让他请个东道便是。”一时人言纷纷且是热闹。

少年们一边说话一边偷眼往另一边看过来,可惜佳人影儿都不见了,立时兴致大减,要打架的也不打了,正劝架也懒得劝了,不多时怏怏散去。

只剩下折扇少年仍站在原地,怅然若失。

夏小冬一路往里走,一路倒想明白了。昨晚庄夫人便让人送来了新裁的衣裳,并几样儿头上的插戴,特意嘱咐去闺学要好生打扮,莫要失了夏家的体面。今日看来,这闺学到底学什么尚未可知,可男女书院的布局,分明是非诚勿扰的节奏嘛。

门口虽有个小插曲,总算闺学里跟夏小冬想象之中大抵相同。不过是与常规的教室差不多,老师的位置在前,学生的位置按序排列而已。

从座位情况来看,学生竟有二十多人。这闺学的规模不小啊。

阿爽轻手利脚地帮夏小冬摆好笔墨等物,服侍夏小冬落座,才坐了下来――每位姑娘身后都有一张比椅子略矮些的圆凳,是给随身的丫鬟们坐的。

“你就是夏指挥使家的嫡长女么?”右边儿传来一句有些无礼的问话。

夏小冬扭头一看,乃是一名看起来略年长的姑娘,总有十七八岁了,衣饰鲜明,头上一支三股凤钗金晃晃发亮,凤头衔着一颗小指肚大小的红宝石,正随着主子的脑袋左摇右晃。

“嗯。”夏小冬没有计较她的无礼,笑道:“我叫夏小冬。”

新来嘛,还是随和些。

“等会儿让你的丫鬟去一趟稻香斋,将各样点心都买些回来,休息的时候请大家吃吧。”那姑娘理所当然地吩咐道:“特别是八宝糕,一定要多买点儿,那个我最喜欢了。”

夏小冬将翘起的嘴角收起,静静地看着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