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陈川 > 第三十四章

陈川 第三十四章

作者:夏仲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18:02: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努力也无法抹平的差距。qiuyelou

在两千年初,农村和城市的孩子在读书的条件上已经有了巨大的差别。以教辅书举例,陈川是上了高中之后才发现居然有那么多针对各种问题的教辅和练习册,三大主科不说了,生物化学物理三门的教辅资料也从来不少。这些资料和老师给你反复洗脑,强调哪怕提高一分也是胜利,城市的学生们觉得理所当然,只有来自农村的陈川觉得震撼。

很多时候,不是农村的孩子不努力,而是教学条件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公平。当城市的孩子学习负担已经重到了需要格外强调减负的时候,农村出身的学生可能就一个课本和指定的那么两三本教辅材料,再多没有了。这不是个人素质能解决的问题,眼光决定格局,当城市的孩子见惯各种题型对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都信手拈来的时候,农村的学生也许连那些题目都闻所未闻――这也是为什么宋嘉给陈川做的英语辅导效果不大,原因就是陈川看过的题型太少,而宋嘉已经这些变成了本能。

这句话深刻地刺伤了陈川。没有什么时候能比得上这时对陈川的刺激。宋嘉毫不留情地向他指出一个残酷的事实:你没有那么多的本钱可以挥霍,你的机会要比别人少,所以当什么阻挡你的机会时,你最好将那些东西全都抛在脑后――因为你没有资本。

这是贫穷能带给一个孩子最大的伤害。

陈川和宋嘉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沉默下来。

这是让陈川记忆最为深刻的一个夏日的午后。他在一片寂静中听到了夏蝉无聊而规律的鸣叫,那些教室外传来的说话声,脚步声,桌子搬动和地面摩擦的声音,风拂过树梢的声音,还有更远处的校门外隐约传来的喇叭和车辆的轰鸣。

最后他终于屈服了。

陈川经常被大人称赞的一句话是:“这是一个明理的孩子。”也因此,虽然宋嘉的话让他感到了难堪和尴尬,甚至还有恼怒,但是他终究将这些情绪都硬生生地压下去,因为他知道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对他说这些,才会告诉他你浪费不起机会,因为无益的自尊心而放弃难得的机会不是你有资格能做出的事。qiuyelou

不过陈川也对宋嘉提出了一个建议:“其实我们可以跟方平还有赵默联系一下,”他脸色平静,甚至平淡地说:“我觉得如果你要补习的话,他们家里也一定给找了补习老师。”

“如果可以的话,一起学习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宋嘉其实有点后悔。

他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相反的,因为家庭和父母的关系,从很小的时候,宋嘉就学会了“不要只关心表面,要从更深一层去思考问题”。他有一对相当好的父母,虽然李霞对独子的溺爱让宋初相当看不过眼,不过那也只是因为宋初是军人家庭出身,要求原本就较常人为高而已。实际上李霞相当注意对宋嘉个人素质的培养――比如她在宋嘉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只有把自己和周围打理得清爽整洁,才是真正的讲卫生,这一点让后来的陈川受益无穷,至少他们的寝室卫生从来不是一个问题。

如果说以前宋嘉并不太了解农村和城市的区别,上一个暑假去过乡下之后就什么都明白了。亲戚家辍学的那对兄弟让他记忆深刻。那两个都绝对不是笨人,相反,宋嘉认为兄弟俩的素质不比自己差,但是他在市里念重点中学,两个年岁差距并不大的哥哥已经开始考虑工作甚至成家,如果说没有周围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宋嘉认为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

也是从那次的旅行之后,宋嘉对父母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和父母对抗的次数,也开始强迫自己认真学习――在那之前至少态度不算特别端正。宋嘉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做城乡差距,也从那时候,他对室友兼朋友陈川感到同情和怜悯――当然,这是必须藏好不让个性敏感的对方发现的事。

所以,当陈川出于自尊而决定放弃去宋家补习的机会时,宋嘉立刻愤怒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甚至是行动比脑子更快――那些话并不完全是他自己的,有很大一部分是父母在和他聊天时为陈川发出的遗憾的叹息――但是说出口之后他就隐隐感到后悔,这不是说他说错了,而是这些话因为太过真实,所以相当伤人。

但是,宋嘉也说不出抱歉和对不起。至少现在的他还说不出来。

上大学之后,陈川渐渐减少了和宋嘉的往来。固然他们的学校不同是最大的原因,但是另一个相当重要的,陈川从未提起过的原因就是那个夏日午后时,宋嘉脱口而出的一番话。

陈川依旧和宋家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他定时打电话问候李霞和宋初,也会在节假日带上礼物去宋家做客,但是他下意识地挑选了宋嘉不在的日子――比如说那些假日短小在遥远的北方念书的宋嘉绝不可能回来的时候。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时间回到高二下期放假前一天的午后,宋嘉认真地考虑着陈川建议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他发现这个建议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

所以他很快分别给赵默和方平去了电话,两个人在电话那头分别保证会说服父母,让他们一起补习――甚至连赵默都含蓄地表示了对这个建议的赞美:“我觉得这件事挺好的,这样比较有动力。”

陈川还是必须回家一趟――毕竟他已经有三个月不曾回家,实在想念父母,而且要在同学家住上至少一个月,于情于理都必须和家长好好解释。

这个理由成功地说服了想要立刻让陈川和自己回家的宋嘉。

七月初的天气已经异常炎热,当陈川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走在山路上时,他真实地感受到身体里的水分在不断流失。后背的衣服已经湿透了,因为背着书包而密不透风的背心传来闷热和温腻的,让人极端不舒服的感觉,也因此哪怕已经非常疲惫,陈川还是加快了脚步,希望能尽早解脱。

陈爱国难得地没有在田里忙碌。陈川已经提前给家里打了电话说大概什么时候回家。他杀了一只鸡熬汤,去堂兄弟的池塘买了一条鱼(虽然对方死活没有收他的钱)打算红烧,又准备了陈川爱吃的排骨――总之,三个月不见儿子的陈爱国打算用实际行动向陈川表示父母对他的想念――哪怕李秋萍,也会在清醒的时候念叨几句为什么陈川不在家。

农历六月初的时节,漫山遍野的梯田里颜色已经不再是早春时的葱绿,而是开始转变为更为深沉的,仿佛带着一丝墨色的绿意。逐渐弥漫的稻香混杂着干燥的泥土气息充斥了空气,这些携带着最为朴实和美妙气味的气体经由呼吸进入人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田野的气味就这样逐渐沁入身体的每个角落,直到哪怕血脉都染上味道。

阳光的威力在逐渐减弱――太阳半坠在远方的山梁上,它的周围是一片染得通红的晚霞。不过那仅仅是一种通俗的,粗糙的形容词,如果要更为精确地描述――鲜艳的大红,深沉的赭红,灿烂的金红,奔放的朱红还有羞涩的粉红。这些浓淡深浅不一的红色为原本无色的云霞涂抹上最为华丽的彩色。这是属于山野的落日,没有被高楼大厦遮挡的,毫不顾忌甚至显得侵略性十足。

不过对于语文成绩只能用一般来形容的陈川而言,落日司空见惯,更让他留意的是那片灿烂的晚霞,并不是出于什么浪漫的理由,只是因为陈川从小听老人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对于临近结穗的作物来说,每一次的降水都十分宝贵。

还能看得到落日在山梁上挣扎的时刻,陈川终于可以望见自家黧黑的屋顶。那是他闭着眼睛都可以描绘的景色――夹在两座山梁中间,由规整的青石条砌成的二层小楼墙面上刷了****,人字形屋顶上铺了黑色的瓦片,院子的东侧几棵黄桷树在夏日时投下一片巨大的阴影,一个普通到毫无特色的农家小院。

它不可能有精致的书房,也没有方便的厨房和浴室;它采光不良,往往白天都需要打开电灯才能视物;因为直接用青石建成,也并不重视防潮,在夏日里房屋的味道永远带着一股浓重的泥腥味,冬天却阴冷潮湿;家具粗笨老旧,为数不多的家电则堪堪能用。

更不用说沉默寡言的父亲,时而糊涂时而清醒的母亲,贫乏的物质和更加贫乏的精神生活。

这里的人们世代晨起而作,日落而眠,娱乐活动同节气密切相关,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田地和收获。对于城市来说,这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但不管怎样,对于陈川来说,这才是他的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