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慢春风 > 第117片 溪山数珍

慢春风 第117片 溪山数珍

作者:清枫聆心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17:4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这两日都跑衙门,可是那桩沉船案有了进展?”夏苏觉得,比起陈年旧事,不如听些新鲜的。qiuyelou

赵青河也显得起劲些,“不错。杭府仵作确有些本事,拼尸结果证实少一人,死者皆被毒剑刺中要害,毒为七步倒。而林总捕沿岸部署也有发现,有人在年夜那晚目击到了货船,当时船上有灯光无人影,不远处却有一条摇橹,往苏州城的方向去。”

“你猜得都对了。”夏苏但叹,“只是竟还有比穷凶极恶之徒更狠的人,你今后……”

顿时消音,暗道差点。

赵青河的眉毛又嚣抬起来,“多谢妹妹记挂,我今后会更加小心的。”

夏苏撇撇嘴,这人皮厚,她也不是第一天见识,最好别理,越理越起劲。

“但我觉得这主谋之人似乎无意再杀我灭口,至少是不心急了。那冯保是自己吃不得亏,想拿你寻我晦气,而胡子是自作主张,自找死路。怎么看,都是他们自己人杀自己人,且毫不容情。我就奇怪一件事,干这无本买卖的主谋到底手下多少兵,能让他这么辣手惩戒,一杀一船。”

夏苏想都不想,信口胡说,“许是钱赚够了,打算金盆洗手,过往的功臣反而碍手碍脚……”一路说到开国皇帝去。

赵青河一怔,渐渐得,神情认真,来回踱起步子,一个人喃喃着,也不知说什么,末了拍手一喝,“妹妹好聪明。”

“呃?”夏苏反愣,不知道他怎么得出这个结论。

“先让我窥见一斑,灭口不成,又因妹妹一双好眼,破了他的障眼法,再来桃花楼命案,冯保败露,引得官府介入,案子不但结不了,反而越查越深。qiuyelou这时本该万分小心,偏偏蠢手下做蠢事,又主动把贼船奉到我们跟前,逼得他下定决心自断手脚。妹妹一语中的,恐怕那人真要收手了。试想,一伙穷凶极恶之徒难找,一伙训练有素的偷盗团伙更需要精心培养,就拿鲁七夫妇来说,两人蛰伏赵府多年,连他们都成了无用的棋子,再不全盘弃局,那人的真面目绝对藏不了多久。”赵青河说得好不激动,“妹妹真是太聪明了。”

虽然被连夸两回聪明,夏苏自知,这个聪明人可不是她。

“接下来麻烦了啊。”赵青河无意识地自言自语,“他一旦收手,如同死无对证,哪怕今后面对面,也难知他罪恶累累,就算知道,亦没有证据。妹妹说,如何是好?”

“……”夏苏觉得,她最聪明的做法,还是闭嘴。

“妹妹……”

夏苏又不好骂他把妹妹这个词念成了咒,弄得她脑瓜子都要裂开了,就从书架上拾起新买的那本册子,往桌上一放,同时摊开手心。

“一两银子。拿来。”

她不聪明,不过忍耐了很多年后的现今,她决定,吃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吃亏,尤其面对――

好欺负的人。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日,黄昏近晚,柳梢倒是长齐全了,月却好似一片新叶,柔弱垂在枝头。

西湖畔的涵画馆已下了门板,三月春好的后馆,花儿吐芳叶纷绿,平日人来人往,这时只有约客,正好一男一女。

应得一时好景,应不了诗中真意,二人正说一桩交易。

女子面貌清秀,谈吐颇有大家风范,只是装束朴素,甚至看得出家境困窘。

“家祖生平无他好,倾尽家财收藏古画,前些日子他过世,我才继承了开箱钥匙,一经整理,竟发现他将《溪山先生说墨笈》里江南卷中所提到的八幅画都集全了。溪山先生是北方鉴藏大家,见识广博,他用十年走遍大江南北,将遗落在民间的珍画记载了下来。因其中多数作品不为人知,此书一出版,就遭到了同行不少质疑,然,事实胜于明辨,好几幅说墨笈中的画作现世之后,经鉴藏大家和名画家们的认定,确为沧海遗珠。故而,越来越多人认可了此书。”

男子四五十,黑髯一把,几分文气,双目炯神,“卞姑娘说得极是,溪山先生这本说墨笈中的几幅画还被收入了皇宫,深受皇上喜爱,且高价征着上头的画作。若卞姑娘的祖父真收齐了江南卷,那可了不得,价值难估啊。”

女子叫卞茗珍,是祖籍淮西的书香世家之后。同很多书香门第的命运相似,卞家已没落,再无有才气的子孙,更因祖父挥霍而失了财源,为一日两餐就要犯愁。

“谁说不是呢。”卞茗珍这么道,却眉头舒展,神情悄愉,“本以为祖父散尽千金,父母又早亡,我要如何养活家中幼弟幼妹,不料老天有眼,祖父并未花光全部身家,还给子孙留着活路。”

“幸之,幸之。”男子姓方,涵画馆掌柜。

卞茗珍从竹管中倒出一卷画,轻轻铺展,“这是其中一幅,请方掌柜验看。”

方掌柜不但主理涵画馆的买卖来往,自少年起,就在书画铺子里当学徒,几十年浸润,看古画的眼光怎能不老辣。

眼前这幅《天山樵夫遇仙图》,落着李思训的章款,笔法细致秀劲,山水活泼跃动,唐风浓郁华丽,山中一角仙宫神秘典雅,楼阁,平栏,弯廊,长阶,松鹤,人物,无一不细,生动入神。

他可以一眼断定这是上好古画,却神色不动,目光丝毫不离画绢,足足看了两刻工夫。

溪山先生说墨笈中的每幅画都有小模图,方掌柜早已记得滚瓜烂熟。那些画多为私家藏品,除了溪山先生,无人知其下落,别说瞧不见真品,仿片也难造。今日,他头回见此画,却越瞧越笃定,确信是李思训无疑。

书画大家之作,能闻名天下,能流传后世,自然是因独到之处。

李思训父子为唐风表率,二人的笔法风格为后来者不断揣摩研深,干鉴师多年的方掌柜亦十分熟悉。

此画不闻于世,然而每笔中都可见李思训,甚至包括微不足道的那一点点小缺陷,也能辨认出李思训。

---------------------------------------------

第二更哈!(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