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诸天之大汉帝国 > 第五章 荀彧荀攸

诸天之大汉帝国 第五章 荀彧荀攸

作者:拓严振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2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辩命留下五百士兵镇守皇宫,其余兵将交给卢植、吕布、曹操三人统领,分别去了西凉军的各个军营。

卢植等人离去,空旷的朝堂上只剩下了刘辩以及荀彧荀攸叔侄二人。

见皇帝埋头在一张帛书上写写画画,荀彧荀攸二人面面相觑,相顾无言,只得安心地等待着。

刘辩停下笔,召二人上前来,指着帛书上涂鸦一般凌乱的线条道:“两位爱卿且看。

假若这是群雄争霸的大争之世,以这一路诸侯的势力,如何争霸天下,完成统一之伟业?”

“咦?这……”

二人一愣,几乎惊呼出声。

若是一般人看到,只当天子这是信手涂鸦。

但是对于他们这样心怀天下的智谋之士来说,这幅图就太熟悉了,除了细微处有些差别以外,分明就是大汉以及周边势力的地图!

而其中一块块的区域分成了不同势力,泾渭分明。

天子所指的这一路诸侯地盘正处于洛阳,分明就代表着朝廷的势力。

而其余的势力也一一可以跟当今天下一些有名望的人对得上号。

天子这是分明把自身也当作了一路诸侯的势力。

对于刘辩的务实,荀彧跟荀攸十分赞同。

如今割据已成,朝廷政令出不了洛阳,而且论实力,朝廷未必比一路诸侯强多少。

不过荀彧倒不像刘辩那么悲观,道:“陛下,若这一路诸侯有大义在身,未必不能号令天下。

大周盛衰八百年,到最后只剩京畿百余里地,天下诸侯仍是奉大周为宗主。

可见大义人心的力量。”

刘辩摇了摇头。

为了激活九龙玉玺,他几乎耗尽了大汉朝最后一点残余的气运。

因此,此时大汉朝在臣民心中的威望,恐怕比起历史上汉献帝时期都远远不如。

人们心中对于朝廷的忠心在减弱。

那些原本就对于朝廷有二心,只是慑于大汉余威而不敢明目张胆反叛的人,恐怕也会直接跟朝廷决裂。

所以他要重铸汉室的辉煌,几乎跟重新建立一个新王朝的难度是一样的。

只不过他现在拥有着洛阳的地盘,有一套文武班子,再接收了董卓的军队后,就相当于一个强大的军阀了。

这一点比起许多白手新家的开国皇帝来说,要占不少优势。

但也仅此而已了,后面的势力还需要他一一攻打,征服。

刘辩道:“人心易变,大义名声不可为恃。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听到刘辩竟然一语道破天机,荀彧荀攸二人既是佩服又是惶恐。

刘辩见二人变了脸色,知道这等直白剖析权力的言论吓到了两位大才。

毕竟这是君权至上的年代,帝王术不是臣子该了解的,听到也是罪过,所以二人难免心里惶恐。

刘辩道:“二位爱卿都是忠贞智谋之士,不必有顾虑,请畅所欲言。”

二荀心里想到:“没想到陛下如此深藏不露,小小年纪深谙帝王之术,不知跟谁学的?

难道真是上苍不绝我大汉,降下如此英明神武的君主?”

想到自己一身才华抱负,终于遇到了赏识的明主,二人心里极为高兴,当下就着地图之上指点江山起来。

其中荀彧主要讲解平定天下的战略,荀攸负责战术补充。

荀彧的计划是以洛阳长安为基本盘,再平定凉州,形成强秦虎踞关中,雄视六国的态势。

然后取汉中、巴蜀,再一路出武关,一路出蜀中,进伐荆州,从西至东统一天下。

这样的好处是地盘联接紧密,转运粮草方便。

若是从东往西,先收取河北、幽州、并州,那么就会拉长战线,不利于统治。

荀攸则预测了袁术、袁绍、公孙瓒、孙坚等人的崛起。

同时提出了许多分化各路诸侯实力,挑拨彼此关系的建议,都被刘辩一一采纳。

刘辩道:“朕打算设立内阁秘书监,辅助朕处理政务。

设内阁首辅大臣一名,轶千石。

内阁大臣三到五人,轶比千石。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曹,轶六百石。

荀彧为内阁首辅大臣,荀攸为内阁次辅。

如今朝廷百废待兴,还望二位爱卿多多举才。”

汉朝的官制是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可以开府建牙,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朝廷。

职能上虽然各有划分,但是多有重叠,管理上有些混乱。

而且三公九卿的职位也常常在变动,从司马、司空、司徒,变成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又变成了太傅、太尉、司徒。

有时候又有太师、相国、大将军等等官制插入三公之中,一样有开府建牙的权力。

光是东汉以来,三公九卿的官职与职能都改变了无数次,混乱无比。

而且三公九卿制度侵蚀皇权,强势的三公甚至可以跟皇帝顶牛。

所以刘辩打算引入明朝的内阁制,同时设立独立的军机处,使得职能划分更加清晰明了。

皇帝既能大权独揽,又不会太过操劳。

当然,他不能一下子就激进地变革朝廷制度,否则那些老臣以及世家大族都要闹翻天。

他打算让内阁秘书监先是作为皇帝的私人秘书团队,这样慢慢过渡,将朝廷的权力转移到新机构中来。

况且荀彧等人资历太浅,也不可能一来就占据高位。

若是让那群老臣参与到新制度中来,占据要职,那么变革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要征召那些未来有名的文臣武将,但是那些人资历太浅了,像关羽、典韦还是逃犯,连白身都不如。

这些人征召来了,也没法子一下就占据高位。

所以刘辩就要趁着新制度的过渡时期,将他们安插进来,掌控一定的权势。

等到他们逐渐立稳了脚跟,就可以逐步地将那批顽固的老臣连同旧制度一起淘汰,而不会影响朝廷运转了。

当刘辩大略地阐述了一番自己的想法之后,他们愈发佩服起刘辩来,心里对于朝廷的兴盛有了更强的信心。

荀彧二人答应了立刻写信,邀请他们所认识的人才前来为朝廷效命,同时还举荐了一批朝中的忠贞之士。

比如郑泰,何顒,种辑,伍琼等等。

历史上就是荀攸跟这几人策划刺杀董卓,结果计划提前暴露,这批人或死或逃亡。

因此,至少在这个时期,他们都是大汉朝的死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