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诸天之大汉帝国 > 第二百四十五章 洪易学《易经》

诸天之大汉帝国 第二百四十五章 洪易学《易经》

作者:拓严振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2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生大帝与造化天尊已经是这个世界上的顶级战力,他们发现不了孔子,其他人自然更不能发现。

至于比长生大帝、造化天尊更胜一筹的盘皇,已经道化天地,阳神念头化作了中yang大世界。

因此,虽然《阳神》世界的众高手被惊动,却无一人察觉到孔子等人的行迹。

颜回道:“夫子,没想到这荒野僻庙竟然也有如此向学者,看来此界的文道颇为昌盛。

我们文气一脉大有可为啊。”

孔子抚须颔首。

他将文气运转于双目,用起了文道望气术。

只见那破庙中的小小少年头顶冒起一股清正之气,才气冲霄。

尤其是他的本命气运之中竟然暗藏着一丝深沉的青紫之色。

若非孔子的望气术十分高明,恐怕都看不出来。

天意垂青,气运所钟。

紫气东来,至尊至贵。

这本命之中的一丝青紫之气,代表着此子乃是气运所钟的天命主角,只是如今还未勃发而已。

对于气运主角,大汉帝国见得太多太多了。

几乎每个世界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气运主角。

大汉帝国对于这方面已经有很深的研究。

孔子转念之间就想到了攻略此界的办法。

那就是收气运主角入教,如此一来世界的反抗最小,事情最为顺遂。

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将此界攻略。

于是,众人上前扣门。

洪易打开门,看见站在门口的众人,心中莫名地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他毕竟是读书人,自然从心底地崇拜着中古诸子。

其中又以孔子为最,乃是天下文宗,是此界文脉源流。

天下读书人都尊孔子为至圣先师,是所有读书人共同的老师。

孔子等人一降临此界,就吸收了此界的文脉气运。

因此他本人可以说就是此界的孔子复生,甚至还要超过此界的孔子。

如颜回、朱熹、王阳明等人,在文道境界上不逊色于此界诸子的存在。

哪怕是诸子复生,也不如他们的文道底蕴更深厚。

他们简直比起中古诸子更像是诸子。

因此,洪易难免一见到他们,就发自内心地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孔子拱手道:“我等赶路错过了宿头,想到此地借宿一宿,望小哥行个方便。”

洪易慌忙还礼道:“先生言重了。

这间寺庙本是废弃的无主之地,在下不过先来而已。

诸位先生请进。”

众人进入庙宇之后,整个破庙显得狭窄起来。

只得各自找了蒲团坐下。

洪易忙又收拾床铺,让给孔子朱熹等年老之人,自己铺了干草坐在角落,点起灯继续看书。

只是这会儿却看不进去了,不时地拿眼角余光打量着这群人。

“不知小哥儿看的是什么书?”王阳明问。

洪易道:“这是前朝大儒李严的论著,李氏学派的核心著作。”

李严虽然已经作古,但是当朝之中很多大臣都是出身李氏学派。

洪易要参加春闱,自然要揣摩考官的喜好与思想学问。

况且这李氏学派的论著也是洪易本身最喜爱的一门学问。

自中古诸子逝去,历代大儒对文脉各有发展,分出了许多学派。

当今天下以理学为宗,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他的父亲武温侯洪玄机。

另一个大派就是李氏学派,以礼部尚书李神光为代表。

洪易不喜欢理学那一套父子君臣夫妻纲常,反而对于通心达意的李氏学派极为喜爱。

王阳明早已明白孔子的意思,因此借着这个机会跟洪易讨论起了文学来。

他发觉这个李氏学派倒是跟自己开创的心学有几分类似。

当探究到了洪易的学问底蕴之后,不由得心喜惜才,真的动了收弟子的念头。

随着讨论的深入,洪易渐渐插不上话了。

他凝神贯注地倾听着王阳明的讲学,听到精彩处忍不住喜不自胜。

他发觉王阳明的讲学不但包含了李氏学派的学问,甚至更加广博,更加精深。

心里不由得惊讶:“此人的学问别说当时大儒了,就是比之中古诸子也毫不逊色。

不知为何籍籍无名?

看来王先生应该厚积薄发,刚刚完善了自身的理论。

以王先生的学识理论,必然念头刚正纯阳,可比道家阳神。

传说中古诸子不练武功,不修道术,只是一心读书做学问。

当底蕴自足的时候,一念之间就可以度过重重雷劫,一跃成为天底下顶尖的高手。

我如果有着王先生这样的学问底蕴,考取状元必然轻而易举。

一念度雷劫,就连皇帝也要礼敬有加。

到时候一定能够为母亲正名,还她一个公道!”

想到这里,他向着王阳明伏拜道:“求先生传授洪易心学学问。”

朱熹不快道:“你只求心学,莫非看不起我理学?”

洪易因为洪玄机的缘故,自然不待见理学,亢声道:“理学规矩繁多,人为制定种种礼仪,确实教条古板。

岂不闻道法自然?

昔年圣皇治世,人人各安其业,那时候没有礼治,不一样过得很好?

反而理学兴盛之后,天下腐儒遍地,只知道皓首穷经。

于国无益,于家无益,于己无益!”

朱熹摇头笑道:“小儿辩日,但窥一孔。”

他开口讲起了理学的道理。

朱熹身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又岂是洪玄机之流可比的。

随着他的讲道,洪易逐渐沉默下来,不断凝神思索他所说的话。

其中都大有道理,很多地方与心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不失为一条堂皇大道。

不过相比之下,洪易还是更喜欢心学。

朱熹无奈对王阳明拱手道:“阳明先生,这一局是我输了。

这个弟子就让给你了。

望你好好教导,令其早日成材。”

王阳明拱手还礼道:“朱夫子承让了,守仁必不负夫子所托。”

孔子道:“好,今日我们儒道一脉又多一员干才,可喜可贺。”

在洪易拜师之后,王阳明又带着洪易向孔子行师礼。

孔子为儒门祖师,又是文道修炼法的开创者。

王阳明等人虽然没有正式拜师,但是也一直执弟子礼,以门人自居。

王守仁道:“易儿,为师名叫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

此乃至圣先师孔圣,讳丘,字仲尼,乃是文道修行法的开创者,也是我们所有读书人的老师。”

孔圣?孔丘?

洪易心里一震,不禁心神恍惚。

至圣先师,天下文宗,哪个读书人不知道?哪个读书人没有参拜过?

就连贡院的门口主祭的神位就是至圣先师孔丘,每次科考之前都要祭拜的。

难道孔圣复活了?

孔子看他的模样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并未隐瞒,将自己等人的来历诉说了一遍。

殊不知洪易更是惊讶,没想到整个世界之外仍然有世界。

此时的洪易还见识浅薄,如果是杨盘跟洪玄机等人听闻,肯定会更加震惊。

要知道孔子他们可不是来自于天外天那样的异世界,而是真正的整个大世界之外的世界。

不过即使如此,洪易也充满了震惊与向往。

那大汉世界竟然没有贫困与压榨,人人都有书读,人人都能修炼。

每个人都有成仙做祖的机会,可谓是人人如龙。

虽然此时的洪易还很稚嫩,还没有开始发宏愿,不过那种人人如龙的美好期盼,还是已经在心里生根发芽。

所以对于整个世界融入大汉世界,他不但没有丝毫抵触,反而颇为心向往之。

孔子道:“你名字之中带着‘易’字,正符合读书人之名。

《易》为百经之王,群经之首,不可不读。

老夫先交给你一本《易经》,你要时时揣摩。

你先跟你的老师研习心学,当学有所成之后,老夫亲自为你讲解《易经》。”

听到《易经》的名字,洪易的身躯微微发颤,好似自己跟这本书有着很深的羁绊似的。

他躬身双手接过《易经》,忍不住翻开阅读起来。

“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的内容出乎意料地简明扼要,只有六四十种卦象,但是其中却似乎包纳万物,充满了至理。

每一卦每一爻都有详细的解释,看起来简单,但是却又如同苍穹宇宙一般复杂多变。

一时之间,洪易简直如痴如醉。

王阳明道:“你此时的底蕴不足,当先以心学立根基,再修百家之学,兼容并蓄。

然后再读《易》,同时洞明人间事情,才能发展出自身的学问,达到开宗立派的程度。”

显然,王阳明对他的资质很满意,所以期望很高。

在他的眼里,将来洪易的成就未必会逊色于自己。

在洪易研习心学的时候,从大汉世界透过来的文曲星星光,星星点点地笼罩在洪易的身上。

他整个人全身发起一层荧光。

洪易沉醉在读书之中,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的修为竟然在不知不觉地提升着。

直到夜尽天明,他才发觉自己一夜没睡,不但没有丝毫疲惫,反而精神奕奕。

他伸了个懒腰,一跃而起。

谁知竟然一蹦数丈之高,将庙宇的屋顶撞了个大洞出来。

“我……我有修为了?这就是才气修炼之法么?”

感受到文宫文胆之中澎湃的力量,洪易打量着自身,不禁充满了好奇。

他走出庙宇,发现孔子等人已经不在了,只有王阳明一人在此,不禁好奇询问。

王阳明道:“我等要去天外天世界以及起源之地。

这一枚符篆之中记录了我心学一脉的所有学问。

你若有不解之处,可以向符篆之中询问。

为师以心印神通灌注了自身感悟,你问它,犹如我在为你解答一般。”

洪易接过符篆,忍不住问:“老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他自幼孤苦,母亲死后,父亲对自己不理不睬,动辄严加责骂惩罚。

嫡母赵夫人更是看他不顺眼,兄弟姊妹也视他如仇人奴仆一般。

就连侯府里的下人都轻视他,甚至那些得势的丫鬟仆役都时常欺负他。

他从未感受过丝毫的亲情温暖。

因此对于这才相处不过一日,却对自己倾囊相授的老师,他格外亲近与尊重。

王阳明道:“那起源之地乃是此界的源头所在,时光流速不同于外界,有快有慢。

多则两三年,少则数月,我们必然回来。

不必担心,等你学有所成,也可以来起源之地找我们。”

看着王阳明化作一道白虹而去,洪易痴痴地站在那里,良久才回屋继续研读老师留下的学问。

随着洪易不断研习学问,他的学识底蕴渐渐增长,体内才气也越来越盛,修为越来越高。

他估摸着等到年后春雷炸响,自己至少就能度过一两次雷劫,成为赫赫有名的雷劫鬼仙。

他虽然是以修炼才气为根本,但是也不排斥武功、道术。

到时候可以兼容并蓄,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来。

这也是王阳明的建议,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只有走出自身的道路才能开宗立派。

况且洪易本身就是此界的气运之子,走这条道路更能够有所成就。

这一日夜里,他看见那孤坟荒冢之间飘着几朵绿油油的鬼火。

对此他倒没有害怕,反而来了几分诗性。

于是朗声念道:“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少年,你年纪不大,却是个雅人。笑声碧火巢中起……”

突然之间,一个清脆甜润的声音从身后传了过来。

洪易被吓了一大跳,随即又安定了下来。

随着这些日子不断吸纳文气灌顶,他的修为渐高。

有了力量,自然胆子变得大了许多。

转身看向了自己的房间里面。

灯下,站立了一个身穿粉红色仕女装,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少女。

约莫十八九岁上下,艳丽不可方物,看上去有一种令人喘息不过气来的美。

洪易喝道:“你是人还是鬼?”

“不错,我是鬼。”

少女突然变了颜色,语气冷冰冰的,森然欲吃人的模样。

洪易盯着她脚下的影子不说话。

她也明白自己被看破了,咯咯笑道:“你这书生倒是胆大,也很有意思。”

洪易心道:“你吓了我一跳,我也吓你一次。”

突然间,洪易飘起来,飞在了空中……chaptererror();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