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天下长宁 >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故交

天下长宁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故交

作者:知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2: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婶子?”

年轻书生仔细打量着夏侯琢,视力不好也不妨碍他眼神里释放出来的疑惑。

“我祖母并没有如您这样年纪的侄儿。”

书生问夏侯琢:“您是不是找错人家了。”

夏侯琢笑道:“原来是吴婶儿的孙儿,怪不得不认识我,你家大人呢?”

书生像是忽然醒悟过来什么:“莫非是长安城里来了人?”

夏侯琢点头:“正是长安城里来的人,不过却是冀州人。”

他迈步进门,人才到院子里声音就已经进了屋:“吴婶儿,怎么连我的声音都不记得了?”

屋子里传出一声惊呼:“是夏侯公子?是夏侯公子吗?”

夏侯琢紧走几步进屋:“吴婶儿,是我啊。”

这屋里的土炕上,已经满头白发的吴婶儿挣扎着坐起来:“我在呢,我在这呢。”

夏侯琢进门只看了一眼心中顿时往下沉了沉。

吴婶那一头雪白雪白的头发,扎了夏侯琢的眼睛。

吴婶老了,又何止是老了?

她已经无法下床,若没有人扶着她连自己坐起来都艰难。

“吴婶你这是怎么了?”

夏侯琢连忙上前拉着吴婶的手。

在他进门的那一刻,吴婶的双手就已经朝着他伸出去了。

“没咋。”

吴婶笑着:“岁数到了。”

她看向那个年轻书生:“小五,给夏侯公子泡茶去!”

年轻书生连忙答应了一声,往外走了一步又转身,整理了一下身上衣服后郑重行礼:“草民见过大将军。”

夏侯琢看向这有些刻板的年轻人:“别跟我这么客气,我在书院那几年吃的就是你祖母做到饭菜。”

年轻人还要说什么客气话的时候,吴婶已经催他了:“快去泡茶。”

夏侯琢拉着吴婶的手:“吴婶,腿是怎么回事?”

“没什么没什么,就是岁数到了老天要收人了,只是没有利利索索的把我收了,先收走了两条腿。”

她看着夏侯琢,眼睛里都是亮晶晶的光彩,还有亮晶晶的泪珠儿。

她的双目已有些浑浊,可是那眼泪却依然晶莹剔透。

“看过郎中没有?”

“看过了,冀州城里能请来的郎中小五都请了个遍。”

吴婶说:“只是行动不便而已,身子骨其实还硬朗。”

夏侯琢看的出来,吴婶精神状态其实还不错。

这样卧床的老人,身上的衣服干干净净的,头发都梳的一丝不苟。

便是这把年纪的人身上该有的老人味,吴婶身上都没有。

她身上是一种淡淡的皂香,这让夏侯琢生出一种很浓烈的熟悉感。

当初在四页书院读书的时候,夏侯琢是书院里出了门的刺儿头。

其实又何止是书院,谁不知道夏侯琢年轻时候是冀州城第一纨绔。

夏侯琢的父亲是旧楚羽亲王杨迹形,不过他的身份却是一个私生子。

他常年都不与父亲来往,自己一个人住在书院。

年轻时候的夏侯琢只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到边疆去当一名真正的战士。

在不认识大宁皇帝李叱之前,夏侯琢在冀州只是一个浑浑噩噩度日的混球而已。

夏侯琢的母亲因为出身卑微,所以被不能在王府容身。

而夏侯琢的父亲偏偏对他还格外喜欢,这就引来那些嫡子们的妒恨。

那些年,夏侯琢每年都要遭受几次刺杀。

最危险的那次,是才十二岁的李叱提刀相救他才免于一死。

而在认识李叱之前,夏侯琢从来都没有在意过四页书院的食堂。

更不认识一个在食堂里做面食的大婶儿。

少年李叱实在是穷,而四页书院里实在是没有穷人。

其他弟子家里非富则贵,对于书院里的饭菜向来嗤之以鼻。

唯有李叱,每次到食堂吃饭都如同朝圣一般。

也是从那时候起,吴婶就格外关照这个一看就和其他书院弟子不一样的少年。

李叱最爱吃吴婶包的饺子,因为那是十二岁的少年第一次吃到饺子。

和李叱成为好友之后,夏侯琢才每天都跟着李叱到食堂吃饭。

和吴婶也就逐渐熟悉起来。

“陛下,陛下也来了吗?”

吴婶想到陛下,人变得更加激动。

“陛下没来。”

夏侯琢说:“陛下现在事情太多,多到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但他还是叮嘱我,到冀州一定要来看你。”

吴婶的眼泪止不住了。

“陛下......陛下他身子怎么样?”

“好着呢。”

夏侯琢笑着说道:“高皇后每日都要逼着他练功。”

“高姑娘是好姑娘,当年在书院里人人都把我当下人呼来喝去,在陛下和你经常来食堂吃饭之前,唯有高姑娘对我一直客客气气的。”

说到这吴婶儿才醒悟过来:“是皇后娘娘,是皇后娘娘......看我这嘴,一高兴就乱说话。”

夏侯琢道:“在别人那是陛下皇后大将军,在你这,就是李叱高姑娘和夏侯琢。”

夏侯琢看了一眼端着茶进来的年轻书生:“家里只你们两个人了?”

书生脸色微变,似乎是木讷到不知该如何回答。

吴婶倒是早已看开了似的。

她语气释然道:“老伴儿没到大宁立国就没了,我那短命的儿子和儿媳,有了这娃没几年也走了。”

夏侯琢看着屋子里简单的陈设:“是我和陛下对不住你,没有照顾好你们。”

吴婶立刻就摇头道:“别瞎说,这么多年书院给我的工钱从来都没停过,哪怕是我后来做不动了也没停过。”

“若不是我和陛下的那点渊源,书院哪能平白无故一直养着我们?”

吴婶说:“那会儿年轻,我就靠着书院里的剩菜剩饭养活一家老小,后来我老了,书院还是在养活我们一家老小。”

她说:“很好了,很好很好了。”

夏侯琢问:“家里收入......就靠书院接济?”

吴婶说:“每年官府都来人看望,每次都留下一些钱,花不完的。”

她看向孙儿:“小五也争气,还懂事,自幼读书就好,要不是......要不是我这残废老婆子拖累他,他说不定是个状元呢。”

小五脸色红了:“祖母这话怎能乱说,大宁之内人才济济,我读了那几本书连入闱的资格都没有,怎可乱说状元?”

吴婶笑着说:“我就觉得你行,要不然怎么那么多人找你帮忙?不去找别人?”

说到这的时候,她眼神里都是光彩。

“小五争气的很,乡亲们有谁要写信的都来找他,他还自学了.......”

吴婶看向小五。

小五回答:“大宁律。”

吴婶使劲儿点头:“对,大宁律!他懂的可多了,乡亲们若有什么官司上的事,都请他写诉状,便是远处的,几十里,几百里外的人,都有过来找他的。”

说这些,吴婶无比骄傲。

夏侯琢看向小五:“怎么不给陛下写信?怎么不让陛下知道家里的情况?”

不等小五说话,吴婶就把话接了过去。

“你说,有啥可麻烦陛下的?”

吴婶道:“我除了腿脚不好之外家里根本没有什么事,再说了,冀州城内城外的名医小五都请来过,他还自学了.......”

小五:“只是读了些医书。”

吴婶:“对,医书,我看他比那些名医一点都不差,他给我抓的药,比那些名医开的药方还管用呢。”

她拉着夏侯琢的手。

“现在这是什么日子?天天有肉吃,顿顿换着花样做饭,想出去了,小五就推着我出去走走看看,街坊四邻都好,家里有什么事都来帮衬。”

“冀州府的府治大人几年就换一个,可是每一个来了都要来看我......我是何德何能?还不是沾了陛下的光。”

吴婶说:“你看这家里可有缺的东西?什么都不缺。”

夏侯琢说:“若是我们早些知道过来帮衬下,小五没准真能考取功名。”

“他,他不是不能去考,是他不去考。”

吴婶说到这语气里满是自责。

“是我拖累他了。”

小五摇头:“你没有。”

吴婶说:“我没有我没有,是你孝顺,你不愿离开我身边。”

她对夏侯琢说:“正巧你来了,我能不能托你个事?”

夏侯琢还没说完,小五说:“我不做官,也不去考功名。”

吴婶尴尬的看了看夏侯琢:“我从来都没主动和别人提起过我认识陛下的事,我就想着咱不能给陛下丢人。”

“可我若是走了,小五他总得有个出路,他......”

小五:“我有出路,我会写信写诉状,我会给人看病,我还会做生意。”

吴婶说:“他就这个执拗性子,原本我怕他不好好读书,收养了一个孤儿给他做伴读,那小孩儿也是个好孩子,劝他考功名,说的次数多了,他倒是把人家孩子赶走了。”

小五:“我没有赶走他,我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去做生意。”

吴婶:“你就是不听劝。”

小五:“对的我都听。”

夏侯琢看着这祖孙二人,心里有些感慨有些自责。

“留下吃饭,对!留下吃饭。”

吴婶说:“小五包饺子的是我手把手教的,和我包的饺子一个味道。”

夏侯琢说:“那我可一定要吃。”

吴婶立刻看向小五:“去把矮桌搬到炕上来,你去和面,我拌馅,咱俩一起给夏侯公子包饺子吃。”

小五:“是夏侯大将军。”

吴婶:“你这孩子。”

夏侯琢起身:“我也一起,先去洗洗手。”

他跟着小五出门:“看你身坯还练过武?”

小五回答:“按照医书上的练了些五禽戏之类的功夫。”

夏侯琢点头:“不错不错。”

小五说:“夏侯大将军,以后你能不来了吗?”

夏侯琢一愣:“为什么?”

小五转身看着夏侯琢一脸郑重:“每年府衙里的人来一次,便会有不少人来登门拜访,都是来求我祖母帮忙的,年年有,祖母是好脾气,谁来都好言好语的接待。”

“大将军今日这一来,明日便不知道有多少人又来敲门,祖母她时日无多......我不想她再被那么多人打扰。”

夏侯琢沉默片刻,点头:“好。”

小五松了口气:“大将军要吃什么馅的饺子?若是吃肉的,家里没有,我去买。”

夏侯琢:“就是要吃肉的。”

小五随即拿了个提篮出门:“请大将军稍候片刻。”

夏侯琢回到里屋:“吴婶儿,孩子真不错。”

吴婶说:“就是命不太好......照顾我这老婆子照顾了二十年。”

她叹了口气:“一天的时间当三天用,读书,写字,给人帮忙,练功,还要出去做些小生意,每天还要照看我。”

夏侯琢问:“家里来访的客人很多?”

吴婶:“多,前些年多的数不过来,每天都有好几波,小五脾气不好,后来都被他赶走了,来的也就少了......夏侯公子,小五他没跟你胡说八道什么吧。”

夏侯琢哈哈大笑:“那当然不能,他和我说,我和别人不一样,说你见了我开心,让我以后多来。”

吴婶笑,笑着笑着就沉默了。

“别骗我......”

吴婶看向夏侯琢:“他性子孤,不喜人来的。”

院门外,小五听到这几句话轻轻吐出一口气,拎着提篮走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