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犯罪心理:罪与罚 > 一点质疑

犯罪心理:罪与罚 一点质疑

作者:星星的泡沫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17:19: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果,88年的那起案件和之后的,并非同一凶手所为呢?

警方当年肯定也想过这个问题,连环凶杀案在做出并案侦查决定时,一定是慎之又慎的。最后88年的案子之所以跟后面的案子并到一起,就是因为在别的案发现场发现的血指纹跟88年现场发现的指纹做了同一认定。

这一强有力物证的吻合,是推动并案最大的动力。在DNA鉴定没有普及的时候,指纹往往才是决定性的物证,所以这么多年办案民警在调查的时候,从来没有质疑过,这些案件到底是不是同一凶手所为,但是今天,文沫想要质疑一下。

Y市连环强奸杀人案之所以搁浅,是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的,这其中有当初侦破手段的落后,有犯罪嫌疑人具备一定的反侦查意识,也有警方侦查大方向不正确的可能。

李解放在他的笔记中详细地记述了98年凶手作案高峰期时,警方为侦破案件做出的各种努力,他着重提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与采集指纹有关的。98年底,凶手的猖獗与残忍,达到了空前的程度,Y市人人自危,警方面对巨大的压力,上面要求限期破案,老百姓也睁着火眼金睛盯着他们,但凶手又实在够狡猾,没有留下什么能让警方侦查的线索,他们调查走访了那么多的人,犯罪嫌疑人也抓了一大批,不过最后都被一一排除。

最后专案组拍板,采集全市所有十八周岁以上,七十周岁以下的成年男性指纹。工作量是繁重而浩大的,那个时候Y市的总人口大约五十万,除去一半的女性和不在该年龄段内的男性,剩下的也约有二十万人。

现在看着觉得这个数字其实挺小的,工作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繁重,但是那时候是98年,警力不足,采集指纹的设备也远不如今天这么先进。这二十万人的指纹采集工作,是由所有的Y市警察,走街串巷一个一个采集来的。

往往一个派出所五六个民警,对应需要采集的人数。就要好几千。这是一个需要细心与耐心的工作,同时还必须兼顾速度与效率。因为当时没有人知道,如此大规模的人海战术,从大海里边真正下网去捞着一根针的时候,会不会惊动凶手。

惊动他的后果有两种。一种就是凶手外逃,从此离开Y市,如果他真的决定隐姓埋名下去,警方想再找到他,就不是大海捞针那么简单了,摆在他们面前的将只是一片汪洋大海,再也看不到那根针;另一种就是凶手狗急跳墙,以他一年之中接连作案四起的疯狂程度,在被警方逼得走投无路时,只有天知道他还会丢下多少具尸体。

摆在警方面前的。是非常巨大的工作量。案情就是命令,他们每耽误一分钟,就给了凶手多一分钟外逃或再次作案的时间,每个人的心里都绷紧了弦儿,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个小时,马不停蹄地走访采集着指纹。

薛千重就是工作在基层的民警之一,分派给他的任务,大约有七百余人,位于三个不同的住宅小区。薛千重那时候五十七岁,离退休还有三年。他在基层干了一辈子,真真正正属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那种人。辖区内的老住户没有不认识他的,工作开展时群众抵触情绪相对较低,所以薛千重当仁不让。主动包揽了如此大的工作量,每天骑着他那二八大杠,穿梭在小区内,挨门挨户地走访调查取证,身上背着的指纹采集卡就有二十余斤。寒冬腊月,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里。他每天能汗湿几件衬衫。

当时专案组给出的时间是十天,薛千重以身作则,顶风冒雪,加班加点地提前完成了任务,到第七天傍晚的时候,就将这七百余人的指纹全部采集完毕。57岁的年纪,已经不轻了,他还有高血压,因为工作强度大,没能好好休息的原因,血压一直居高不下,这几天都是靠吃降压药撑着,别人都劝他休息休息,他自己却不愿意在如此繁忙的时候丢下大伙跑去偷懒,摆摆手说自己没事,还主动帮进度比较慢的同事加班。

终于到第九天的时候,指纹采集工作只剩下零星短时间未在本市的人员,下一步就由专人去比对这些指纹,有极大的希望能够找到凶手。但是薛千重没有等到这一天,经过这一番忙碌,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跟妻子说她有些累,想先休息一会儿,躺在床上和衣睡去后,便再也没能醒过来。

等第二天早上妻子做好早餐,想叫他吃饭时,才发现他的尸体已经僵硬了,医生说他死于脑溢血,纯粹就是累出来的。

薛千重的追悼会上,那个他曾经帮着分担了一部分工作量的年轻小片儿警,忍不住嚎啕大哭,狠狠地扇了自己两个嘴巴。自那以后,当年薛千重巡查的路线上,常常能见到一个年轻的身影。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里包含了多少的辛酸汗水,乃至鲜血和生命,也就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其中隐含的深意。正因为如此,哪怕时常有关于警察的负面报道见诸报端,人民群众在遭遇到危险和伤害时,仍然能第一时间想起他们:人民警察,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人民卫士。

薛千重牺牲在了工作岗位上,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收获到本应该得到的胜利果实,比对结果让所有人都失望了,这二十万人中,就没有一个人是他们要找的那个残忍的凶手。所有人都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辛勤的汗水没能收到回报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他们比对排除的,是整个Y市的成年男性,也是他们全部的犯罪嫌疑人。Y市的案子,到此再也没戏可唱。

这么一场大规模的排查过去后,凶手突然销声匿迹,99年平静的度过,2000年也走到了年尾,两年过去,什么也没有发生。专案组宣布解散,Y市的男女老少都舒了一口气,恨不得放鞭炮去庆祝,因为噩梦终于过去了。他们突然发现。Y市的天仍然是那么的蓝,水仍然是那么的清,这里仍然是他们美好,安定,祥和的家园。

然后时间来到了2000年11月20日。这又是一个注定会被Y市人深深铭记的悲剧日子。这一天,那个疯子杀手又一次行动了!

年仅二十八岁的女职工被杀死在自己家中,凶手干净利落的一刀割断了她的气管,大量喷溅血迹,染红了半个房顶。一刀致命,说明凶手压根儿就没想过要让受害者活着。

死者下身****,以一个极其屈辱的姿势仰躺在地板上,依然美丽的脸庞上,双眼大大的睁着,在原本应该长着一双手的位置。只剩下血肉模糊的断口。

这样的现场,让负责勘察的警察们很容易就联想到了两年前那个神秘失踪的凶手,在Y市所有人都刚刚感到安全的时候,他突然又如此高调地宣布了自己的回归。

现场发生的一切,无一不是凶手向Y市人们展示着,他仍然犀利,仍然残忍,仍然游荡在Y市的大街小巷,寻找着他下一个猎物。他像一匹独狼,疯狂而绝望着继续着他人生最后一段旅程。似乎杀戮才是他融入骨血中的本能。

Y市公安局所有人员再一次感受到了无比巨大的压力,专案组在001120案件案发后24小时之内再次迅速组建。这一次的专案组人员中,有以前的老相识,也有新面孔。大家感到既紧张又兴奋,既愤怒又庆幸。紧张和愤怒的是,凶手再次作案胆大包天,又收割了一条年轻而无辜的生命,兴奋和庆幸的是,他们还有机会。还有机会抓住这个臭名昭著的凶手,给以前的受害者家属们一个交代,给Y市的父老乡亲们一个交代。

但是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没能说出来的疑惑,他们这一次,真的会比前面六次幸运,真的可以抓到他吗?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定律,似乎无法应用在他的身上,他已经有过一次非常成功的逃避警方排查的经验,这一次会有区别吗?

必须承认,凶手也给外市的警察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在他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个小小的角落,不管他们是否承认这样一个角落的存在,他们是有些胆怯的。

然而他们知道他们别无选择,必须要抓到这个穷凶极恶的凶手,他们毫无退路,因为他们背后站着的,就是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的无辜女性们,这个人,也许就是他们的妻子、姐妹、女儿。

2000年,全国的经济似乎都在搞活,人口的流动速度前所未有的快,哪怕在Y市这样一个地处西北的三线小城市,每天的流动人口也是一个较为庞大的数字,给警方的排查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因此,有些人就心急了。杨树林和白君两位警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他们都曾经是98年专案组的成员,那段水深火热的调查时光让他们铭记于心,每天盯着大量凶手制造的血腥现场的图片,不论吃饭睡觉走路都想着案子,当专案组解散时,他们两人尤为不甘心,现在终于有再多一次抓住凶手的机会,他们便操之过急了。

像以往一样,001120案件也陷入了迷雾中找不到出路,两人在排查到一个行迹有些刻意的外来务工人员时,突然发现这个人的老家在G市,G市在94年到98年这几年期间,也发生过几起与Y市类似的连环强奸杀人案!

这一发现让他们兴奋,他们渴望破案的心情又更急切了,不由分说地对该名人员进行了审讯。审讯过程中,因为对方一直喊冤拒不交代,他们采取了最下策的刑讯逼供,最终导致那个无辜的外来人员三根肋骨骨折,其中一根,正刺入心脏,造成其死亡的严重后果。杨白两警察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分别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和五年,开除了公职,一辈子都洗不掉杀人犯的罪名。

文沫合上笔记,低头不语。种种事实表明,当初警方的侦查方向很可能有大问题。

一千公里外的B市。

罗沁休完婚假后回来上班的第一天。她望着桌子上堆积如山的资料有些发晕,突然觉得之前玩得太嗨果然是要遭报应的。

文沫一直出差在外没回来,这小半个月的资料数量相当可观,她认命地开始整理。一头扎进资料的海洋里,等她揉着微酸的脖颈抬起头来,才发现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办公室里早已经没有人了。

罗沁这才觉得有些饿了,她昨天刚坐飞机从外地回来,工作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有机会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因此玩得有点疯,要不是因为婚假的时间已经到了,她还想着在家再休息几天。

看资料看得头昏,罗沁动了动僵硬的脖子,掏出手机,准备打给项钏,今天晚上他们应该回婆婆家吃饭,自己忙工作忙得迟了,怕是要迟到,先打个招呼,免得让婆婆心里不高兴。结了婚之后才知道,婆媳相处是一门学问,幸好她的婆婆不是个小心眼的女人,两人相处的这些时间倒还不错。罗沁一直都相信,一个人的人品只要没有大问题,其他的小摩擦都是可以解决的,无外乎将心比心和真心付出。她好歹也算是摸着心理学的门槛了,总不至于连家里的老人都搞不定吧。

熟悉地拨出一串号码,罗沁耐心地等待项钏接电话。响了半天都没人接,罗沁有些失望,这些天两人一直形影不离,如胶似漆,乍一分开,她还真有点不习惯,有时候看着看着资料,就会不由自主地走思,她还以为项钏会跟她一样想着她呢,看到自己的来电一定会第一时间接起来,没想到居然响了半天都没看到。

哼哼,今天让那小子睡沙发去,让他不接自己的电话。罗沁微哼两声,关灯锁门走人。

晚上六点,大街上人来人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