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红楼之穿成林海 > 第五十三回

红楼之穿成林海 第五十三回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17:14: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原著里提到的年轻人,林海几乎全都见过一遍。qiuyelou

不得不说,只看卖相,这个卖相包括长相和气质,当属北静王为最,其次就是柳湘莲了。

若是只说五官和容貌之精致,宝玉当仁不让,但是气质……真心不行:并不是说宝玉气质差,锦衣玉食养大的公子自然别有气度,只说他太软绵绵了,没有少年特有的那股子朝气与锐气。

林海对宝玉肯定谈不上喜欢,但现在宝玉这尚算规矩的纨绔才子模样,他也说不上厌恶。

因此黛玉去荣国府,他并不阻拦。只要他本人不做出什么让王夫人能“异想天开”的举动,就足够了。

至于出阴招算计黛玉,在荣府还没走投无路的时候,王夫人自是没这个胆子。

林海这番脑内比较不过片刻,回过神就笑眯眯地夸起了柳湘莲――原著里柳湘莲的手下功夫那是真的好,有侠气也仗义,如果有人护持,在军中恐怕能走得很远。

柳湘莲他叔一脸骄傲道:“我这侄儿极有家祖之风!”

柳湘莲也是世家子弟,他的曾祖父也就是他叔的祖父,跟贾源贾演是一辈人,功勋虽然不足以封爵,却也官至二品将军。

柳湘莲虽然叛逆,却是做梦都想重振家风的那种人,听他叔叔当着户部侍郎夸奖他,他情不自禁地挺直起身板。

林海一瞧就乐了,“冯紫英、卫若兰、陈也俊他们几个都要跟着义忠王到西北走一遭,不如我向王爷引荐,你也跟着去吧,兄弟们在一处互相帮衬着才好。”

柳湘莲今年才十八,周岁十七,还是个很好忽悠的少年。林海这一副慈爱伯乐相,让柳湘莲顿生好感。

小伙子双眼冒光,想也没想地连忙点头,正要开口应下……忽然觉得不对:林大人是长辈,我是不是太大喇喇了啊?

他叔叔一掌糊在侄儿后背上,“傻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谢过林大人!”

柳湘莲吃了他叔叔一掌,身子挺得更直了,之后就跟着弹簧似对半一折……他一拜到底,“谢过世叔。”

嗯,小伙子挺机灵,还知道攀关系。这一礼林海受之无愧。而他身边的贾琏看着这对叔侄,止不住内心的羡慕。

林海缺人手缺得厉害,这次柳湘莲叔侄两个一起送上门来,他也是喜出望外,他看了看天色道,“二位先去我府上稍坐,我去把我家姑娘接回来。”

贾琏闻言赶紧道:“这事儿交给侄儿吧。”他把黛玉送回林府,还能顺便蹭个饭……也没准儿啊。

自打知道他二婶和媳妇为敛财究竟做了什么,他冷落了他媳妇好一阵子。

偏偏凤姐儿还摸不着头脑:内外严查了好一阵子,也没发现琏二爷有新人……思来想去,也只有琏二爷新官上任却心情不佳这一个原因了。

至于为什么心情不佳,凤姐儿有点不敢深想。

贾琏在仕途上有亲娘舅和亲姑父提携,单论靠山未必比凤姐儿的伯父王子腾差多少。尤其是贾琏现在已经在六部任职,见识人脉和手段随着时间推移必会今非昔比。

素来欺软怕硬的凤姐儿在府外依旧敢仗着王子腾跋扈横行,然而在府中她很明智地行事谨慎且收敛许多。

不过挪用府中上下的月钱拿到府外放贷……她依然故我:府中余钱不多,她得趁着管家的机会再多存点私房。

凤姐儿可有预感:这家迟早要分!于是她边琢磨边翻看账本的时候,就听屋外平儿等几个丫头齐声招呼,“二爷。”

凤姐儿连忙起身,从贾琏手中接过厚重的外衣,“冻着了没有?饭菜已经备好了,现在摆上?”

贾琏摇头道:“换件衣裳。”他身上还穿着朝服呢,“我得把林妹妹送回家去。”

凤姐儿一点就透,“二爷正该多跟姑父走动。姑娘们如今正在梨香院坐着说话。”

贾琏应道:“我这就去。”

他还没出门,就听打探回来的平儿道,“老太太想留饭呢。”

却说黛玉在荣府带了一整个白天,眼见到了饭点儿,父亲还没来接,她也在嘀咕父亲是不是公务缠身……若是父亲也没回家,把怀孕的继母扔在家里一整天忒不像话!

话说黛玉跟王禅待遇相近,只要林海有空就会亲自来接……可这太阳都下山了,林姑父还没来,宝钗便问,“咱们一起用点?”

湘云忙笑道:“这可有口福了。”

宝钗道:“横竖都是些家常小菜,不值得什么。你们喜欢再好不过。”

宝玉拍了拍黛玉的手背,“宝姐姐倒好,抢了我的行市。今儿本该是我做东吧?”

黛玉掩唇笑道:“中午你不是请过了?”

黛玉话音刚落,莺儿便带了鸳鸯进门。

鸳鸯冲着宝玉等人行礼,起身后方笑道,“老太太问哥儿姐儿用饭没有,若是没有,老太太那边已经预备好了。”

贾母留饭,宝钗自然就不去凑热闹:鸳鸯话里说得是哥儿姐儿,其实老太太让鸳鸯问的只有黛玉一个。

于是宝钗玉众人告别,并把兄弟姐妹们送出门。

宝玉和黛玉走出好一段路,再回头瞧去:宝钗依旧扶着莺儿在门口处望着他们几个。

黛玉冲宝钗摆了摆手,扭过头便跟宝玉道,“宝姐姐瞧着挺好的,我还以为她得低落上几日。qiuyelou”顿了顿又自嘲一笑,“她就算低落也不会叫咱们瞧出来的。”

宝玉叹道:“也是。”

可是当初说宝姐姐要嫁入宣平王府的时候,没见宝姐姐哪里不情愿。自此之中,宝玉对宝钗态度就微妙了起来,“终身大事合该慎之又慎。”

黛玉立时盯住宝玉,“这话可不像你平素爱说的。”

宝玉笑道:“妹妹明察,这是我师傅说的。”

这表兄妹俩说话没有一点要瞒着湘云以及三春的意思,只是这番话听在各人耳朵里滋味各不相同。

湘云和探春想法都颇为默契:宝姐姐还是薛姨妈的亲生女儿呢!她们两个一个要靠着叔父生活,另一个是庶出……婚事上只怕做不得一点主。

她俩还有个了不得的共同之处:都不愿做妾,也不愿入宫。

这两个小姑娘齐齐望向宝玉身边缓步前行的黛玉,羡慕之余也很无奈:再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还是得跟这位表姐好生相处。

探春想得就更现实一点:若是老爷太太真把她……“送了人”,有黛玉相助,她总能有个向宫中的娘娘告状的机会!

大家各怀心思地来到贾母院子,刚进门就见贾琏坐在贾母下手,祖孙俩皆是满面笑容。

毕竟荣府上下,最不愿意看到儿孙都仰仗王子腾过日子的……一定是贾母。

却说大家见礼后,贾琏才向黛玉道,“半路上遇到姑父,姑父让我送你回去。”

贾母搂着黛玉,嘱咐贾琏道,“路上小心。”也不再提留饭的话了。

在场众人之中,最遗憾的就是宝玉:只要能跟黛玉待在一处,他就很开心,甚至说不说话都无所谓。

于是送黛玉回家的贾琏身后……多了个小尾巴。

林海到家换了衣裳,看过自己肉嘟嘟的媳妇,就把柳湘莲叔侄俩一起“拎”到了书房。

面试柳湘莲他叔到一半,贾琏带着黛玉来了,林海看着贾琏身侧的宝玉问,“倒是有日子没见你了,”说着故意逗宝玉道,“你跟你师傅处得可好?”

宝玉的脸腾地红了。

宝玉脾气秉性为人如何都另说,但他的确有真才实学。

你得承认十三、四的小公子能写出那样的诗句很不一般――原著里都说宝玉的诗词颇受追捧。

一般来说,有才的人都有傲气。

凭他老爹那个声望,也弄不来良师,宝玉在自家学堂里无人压制自然无法无天。然而当他有了个能让他在学问和为人上都服气的老师,宝玉自然就……乖巧多了。

面对姑父,宝玉就更乖巧了:第一,宝玉没有好赖不分;第二,借他个胆子,他都不敢对林妹妹的爹无礼。

林海一笑而过。贾琏和宝玉既然都来了,林海也得留个饭,看今日贾琏殷勤且……欲言又止的模样,只怕这孩子心存疑惑需要他这个当姑父的解说一二。

话说宝玉与柳湘莲自然也认得,而且二人还算说得来。在林海跟柳湘莲他叔以及贾琏说话的时候,宝玉轻声问,“你怎么来了?”

柳湘莲直言相告,“本是陪我叔叔来拜见林大人。万没想到林大人说要把我荐给义忠王。”

宝玉也不惊讶,“你也要去西北?”他那些哥们全都要往西北扎,他心里莫名地不痛快,但是……场面话宝玉不是一点都不会说,“男儿自当……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柳湘莲笑道:“建功立业……还不敢想。”

那也只是现在不敢想啊。

饭后,悬着的心落回胸膛的柳湘莲他叔带着他侄子先行告辞。

贾琏有事要请教,自然还得多留好一会儿。至于宝玉,则跟着黛玉一起到王禅跟前闲聊去了。

有求于人嘛,姿态肯定得放低,贾琏亲自给他姑父倒了茶――其实给长辈倒茶也没什么大不了,关键是贾琏做得自然至极。

林海不由感慨:果然踏入官场,整个人一下子就成熟了起来。

话说刑部也许在六部之中排位不高,但却是个好地方:刑部的各种卷宗只要你有心细细查找,各位宗室,百官群臣的小辫子应有尽有。

贾琏进了刑部,权责在手,他也翻了不少案卷,然后他就惊呆了。

就说凤姐儿暗中放贷,因为逼迫太甚,对方受不住把放贷之人告上衙门――偏那放贷之人贾琏记得,正是凤姐儿心腹来旺的手下。

除此之外凤姐儿还包揽诉讼,虽然只有一次,却还是逼死了人――虽然苦主状告的当然不是凤姐儿,但贾琏有心追查,一封信送过去,就知道他媳妇收了几千银子。

贾琏的确异常好色,但人品却是难得的过得去:他再怎么胡作非为,总归还有底线,就是不肯为谋财而害命。

凤姐儿乃至她姑妈兼婶母可就没这么点“忌讳”。

却说当差一个月,就查到了自家这么些丑事,贾琏在家对凤姐儿只是略有生分……已经挺不简单了。

因为贾琏总觉得家里没钱……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对不住他媳妇。

不得不说,没了原著里黛玉的嫁妆填补,荣府现在已经是半个空架子了。之所以说是半个,那是因为贾母知道府中情况不像样,已经暗中在用她的体己为儿孙谋划了。

贾母看得明白:王夫人和凤姐儿管家的手段,以及两个儿子花银子的势头,若无谋划家败不过三五年内。

这些贾母也没有隐瞒贾琏――贾琏也是老太太的亲孙子,还是将来要做顶梁柱的孙子。毕竟等宝玉金榜题名,最起码还得上十年。

话说贾母对贾琏坦诚,贾琏对他姑父也很坦诚――说白了,他不光棍儿都不成,荣府那点事儿瞒得过姑父吗?

只是林海听内侄对他诉苦,有点哭笑不得:我管得了你们怎么过日子?

贾琏还真没有让姑父给他在银钱上行方便的意思:若是仔细点过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他难得面对一个靠得住的长辈,烦闷了许久终于有了个宣泄口,一时没能收住而已。

回过神来的贾琏双颊发烫……林海看了只得安慰他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多一句都不肯说。

这回贾琏终于反应过来,他让他姑父误会了。他抹了把脸,急切道,“姑父,侄儿央求您的不是……银钱。”

林海点了点头,“看着也不大像。”银钱真不趁手,也不该是贾琏过来央求。

贾琏沉吟半天终于道:“侄儿觉着有些不对。义忠王自打病愈,跟肃端王几乎都不往来,见面也没个好脸,如今却能说上几句话。”这二位若是暂时联手,那究竟要对付谁!

答案简直呼之欲出,但贾琏多少还心存侥幸,才跑到姑父这儿讨个主意,毕竟姑父就是义忠王那边的啊。

贾琏虽然不想被妻族把控,但是妻族真要是倒了他也没好处。

林海笑道:“你舅舅提醒你的?”

“舅舅就提醒我要多留心几位王爷……”

贾琏的娘舅已经前程,到西南继续任职。其实凭贾琏这位娘舅的本事,谋个西北的重要官职不在话下――可见这人很能把持得住。

于是林海诚恳道:“你舅舅了不得,你多跟他学学。”又拿甄应嘉当反面教材,“甄大人便是走你伯父的门路,在西北谋了个缺。须知甄大人数年不曾接触庶务,西北这几年注定错综复杂,又因为担着大军粮草调运之责,万一出了什么岔子,十年都未必翻得了身。”

姑父这意思……是说舅舅沉得住气,而甄世叔太不自量力吗?

贾琏这么一想,脸上就露了几分行迹。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让他喜怒不形于色,未免太为难人。

林海继续道:“外敌当前,情不情愿的总要先歇了内斗之心。”见贾琏一个劲儿点头,林海轻飘飘地补了后半句,“那怎么能够呢。”

贾琏一脸懵逼。

圣上、义忠王和肃端王正联手清场呢:本钱不够的,就没资格入局而已。

王子腾身为内大臣――也就是领侍卫内大臣的副手,就算加上他身后的那几位王爷……按现代的话说,话语权也不够。偏偏他们又想掺一脚,甚至还不惜弄来了烧手的银子去采购军马。

平心而论,林海不知道究竟因为什么,王子腾才有这等看似豪赌之举。但他能猜到王子腾可能面对的……就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什么~诱~惑~都无所谓,反正他不想知道。

贾琏心事重重地拉着宝玉回府了。

而王夫人见到归来的儿子,也能安心准备歇下了……

想到这里她自己都要自嘲一下:好像林海会把宝玉怎么着似的……就是宝玉跟琏哥儿亲近,她倒是真有点不是滋味。

于是她又摩挲了儿子一会儿,才问,“你二哥跟你姑父都说了什么?”

宝玉对官场根本不关心,“衙门里的差事。”只是面对母亲他不能表现得不耐烦而已。

至于贾琏回屋,都没凤姐儿一个正眼……他躺在床上足足想了半夜才因为疲惫而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却说贾琏和宝玉告辞,黛玉也回房,屋里就剩林海和王禅的时候,林海终于瘫在罗汉床上,“琏哥儿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王禅也道:“听我哥哥说,荣府长房二爷很沉稳也很好学。”进了刑部就耐心翻起卷宗,在旁人眼里可不就是沉稳好学的模样?

林海颔首道:“这个内侄也值得提携一回。”不过他要提携贾琏,更多的是看在贾琏娘舅以及……元春的份儿上。

如果这个贾琏都参不透,那还是在刑部多磨练几年吧。

贾琏他舅这个人不说了,未必将来一定能入阁,但八成是个能“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人物。

至于元春,林海也是前阵子才意识到:元春比他想象得更得宠。

并非说元春对圣上有多大的影响力,她不是那种想提拔娘家人圣上也照准的绝世宠妃,而是她在传递消息上不比其余三妃差……须知三妃跟了圣上至少二十年,且每人都为圣上生了个出色的儿子!

思及此处,林海也忍不住感慨,“贵妃不贪,要求都能卡在圣上容忍的范围之内啊。”

王禅她堂姐可没把元春当做敌手……元春这一胎是儿子又如何?跟他的几位哥哥年纪差了太多了,等这位小皇子长大了,只怕黄花菜都凉了――前提是这位小皇子真能平安长大。

君不见义忠王昔日固然被废,之后夺得帝位的也是与义忠王年纪相近的今上,太上皇的几个小儿子实在是龙椅的边儿都没摸到。

王禅坐到林海身边道:“所以说贵妃不简单,有她在,荣府未必多风光却也过得差不到哪里去。”

这是实话。

贾赦贾政兄弟虽然依旧心向王子腾,但有贾琏在……只要贾琏把持得住,不倒向王子腾那边,就算亲生父亲和叔父获罪,荣府也照样维持得下去。

然而就算媳妇凑了过来,林海都懒得动弹,除了嘴巴,“贵妃托我提点下琏哥儿。”他在户部,贾琏在刑部,他怎么提点?除了这种偶尔的见面答疑解惑,自然是请当刑部尚书的岳父出手呗。

请岳父出手自然得跟他媳妇说一声。

不过贵妃敢来通过林海向王家提要求,那么宫里贵妃和贤妃,也就是王禅她堂姐,已然联手了。

这事儿不难猜。王禅自然也想了个分明,她打算回头让娘家向堂姐求证一下,若真属实,把王夫人和王熙凤在外面做下的事情全都告诉贾琏又怎么样……举手之劳罢了。

第二天,林海跟同僚吃中饭的时候,听说王子腾已经回来了……正面君呢。

贾雨村是王子腾的人,因此贾雨村如何处置很大程度上要看王子腾怎么跟圣上分辩:贾雨村又听话又能拉下脸皮大肆敛财,这样的好下属王子腾只怕不会舍弃。

如果不舍弃贾雨村……薛家这边尤其是薛蟠可得提前嘱咐好啊。

这一日下午,薛蟠从“温柔乡”里被官差请走。薛蟠的小厮几乎是屁滚尿流地跑回荣府,哭丧着脸向薛姨妈和宝钗报信儿。

薛姨妈这些日子正心气不顺,吃着调理气血的汤药,乍一听到儿子被官差带走的消息,两眼一翻就晕了过去。

这是京城,不是金陵。

丫头们已然把薛姨妈放平在~床~上,宝钗则红着眼睛吩咐,“去请大夫!”

不一会儿,得到消息的王夫人和王熙凤一起到来,甚至没来得及坐下说上几句话,贾母、邢夫人和李纨也到了。

其实把薛蟠叫到衙门好生说道说道……这事儿贾琏上午就听说了,他打发小厮先回府,跟贾母打了声招呼。

薛蟠为了香菱而命仆从打死冯渊,贾雨村为包庇薛蟠而胡乱判案……这始末贾琏若是不知,也枉为刑部主事。

这里面牵扯他家,乃至于姑父家的就是:贾雨村乃是由二叔和姑父举荐的,虽然真正给贾雨村实缺的是王子腾。

贾母听了,觉得跟自家关碍不大,于是老人家就没言语。既然在贾雨村这儿出了纰漏,贾母甚至猜得出王子腾和林海已显不睦之相……而且孙儿的偏向也十分明显!

贾母待人到底有几分真心,未必能乐见薛家倒霉,然而这件事荣府实在插不得手……

可惜老人家想错了,贾琏大致知道各种隐情决定袖手旁观,然而他二叔是个“实诚人”,官复原职也不过一个月的贾政在听到些风声之后,毅然决定替贾雨村求情!

可惜就是折子递上去,便再无下文。

贾政等了好几天……在薛家交了数万的银子之后,薛蟠都完全无损地被送了回来,自己写就的“情深意切”的折子依旧石沉大海。

贾政这心悬着好几天终于按捺不住,找上了林海。

你还别说,林海真不知道他这二舅子给贾雨村求了请……直到贾政亲口和盘托出。

林海也是哭笑不得:你知道是谁出的主意把贾雨村参了的?是我啊……

你说冯渊乃是被误伤至死,薛蟠不曾亲自出手,兴许是事实,然而贾雨村真正“碍了人眼”的原因是接着盐政补缺一事,狂敛二十万银子……

为什么不好拿这二十万银子说事,那是因为直到现在盐政那些不大要紧的职缺都是可以直接买卖的!

跟六部这种补缺需要银子、人脉和个人能力三者缺一不可的情况不同,盐政那边的小官真的是给银子就行,而且圣上,义忠王都曾因此获利,在西北还有外敌的时候,盐政无法轻动。

这些话就算能说,林海也懒得解释一一给贾政听。

他扶额道:“我帮你打听打听,但成不成的,我不敢保证。”

贾政终归是个软脾气――他似乎只对儿女们比较有“能耐”,“那多谢妹夫。”

贾政告辞而去,林海望着二舅子的背影陷入了深思:与其说贾政要保贾雨村,不如说是他在坚定地向王子腾“表忠心”。

毕竟在工部做了十好几年的官,林海相信贾政也许能力不足,但他绝不至于……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傻白甜!

想想吧,贾琏听说义忠王和肃端王打算先对付王子腾以及他身后的靠山时,都很果断地……尽量跟王子腾那边保持点距离。这点心思林海觉得贾政也该有。

他捏了捏太阳穴,忽然福至心灵:在原著里荣府的确逐渐成为空架子,但即使没有黛玉那笔丰厚的嫁妆,荣府也不至于连修院子的银子都不趁手……

那贾政挪用荣府的大笔银子干什么去了?!还有……林海觉得自己似乎一直都小瞧了他那个大舅哥。贾政在荣府说一不二……那不能够,贾赦说话也照样管用……所以这兄弟俩把荣府的那一大部分家底拿去干什么了?!

昔日里贾代善可是义忠王都要礼让三分的人物,见识过亲生父亲的威风……林海觉着能让贾赦和贾政这哥俩死心塌地卖命的人物,八成不是王子腾,那么他就只能往始终“不理外事”只在宫中闭门修炼的太上皇身上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