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红楼之穿成林海 > 第三十八回

红楼之穿成林海 第三十八回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17:14: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薛蟠吃了酒,身子热腾腾的,脑子也浆糊糊的……进门就盯住了他亲娘,没把妹妹看在眼里,“母亲,预备摆酒,我要纳妾!”

薛姨妈这边泪痕未干,就糟了傻儿子迎头一击,顿时怒极反笑,“出去!”

薛蟠立时就傻眼了。qiuyelou

宝钗见状连忙招呼管家请来小厮,把独自站着都晃悠的哥哥架了出去。

因为这傻儿子,哥哥一家都不大待见自己,更拖累了女儿的婚姻大事,薛姨妈如何不明白?

她嫂子那个人固然心高气傲,但有一点好:她若是忽然不待见你,总会找机会告诉你为什么。

薛蟠惹出的人命官司在王子腾得势时,根本不算事儿,可如今王子腾留京待补的时候,就有若干御史旧事重提,接二连三地参起贾雨村。

作为得力干将之一,贾雨村可是王子腾必保的。为保下贾雨村,这些日子王子腾花费的精力人力和财力,都让王子腾之妻高夫人十分心疼。

然而薛蟠从不知感激不说,进京后整日里花天酒地,关键是薛蟠新结交的纨绔们良莠不齐,有几位对王家可是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恶意。

薛蟠吃了酒又是个众所周知的大嘴巴……

与王家交好的几家人背地里跟高夫人抱怨过几次薛蟠的口无遮拦:那口气大得惊人,又是妹妹要进宫当娘娘,又是舅舅给撑腰,他犯下什么事儿都不在话下……

高夫人为小姑子教子不严很是生了回气,回头就跟丈夫告了状。

今天跟大姑子说了会儿话,本就心气不顺的高夫人自然拉着小姑子也发作了一通。

薛姨妈回到家里越想越委屈,可她又不得不承认嫂子说得没错:蟠儿来到京城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了。

光靠她一个妇道人家看住儿子只怕是做梦。加上薛蟠回来又刺激了她一回,薛姨妈忍不住就跟女儿和盘托出……想让素来懂事又颇有些见识手段的女儿跟她一起看住薛蟠。

然而宝钗听完母亲的唠叨,她已经变得面无表情。

早先舅母待她很是和气,后来不知怎么着态度一下子就冷了下来……宝钗总算知道原因了!

亏她一直以为表姐元春封妃之后,舅舅舅母有点嫌弃她……高不成低不就,太麻烦呢。

话说宝钗初入京城的确心高气傲,可一旦往舅母家走动几次,再跟着黛玉结识一群新姐妹之后,她已经变得很脚踏实地了。

凭自己的出身,在金陵许是能寻一门好亲事,但在京城……若是贪图名门嫡子,她肯定正室无望,嫁给这样人家的庶子……都有点悬,不借着舅舅声威铁定不成。

如今猛然听说还有哥哥给她拖了后腿,宝钗先是怒气上扬,旋即又深深悲哀起来:生来如此,她又能怎么样?

当听说母亲要她出面管一管哥哥,宝钗却是没法一口应下,“母亲这话我不能应。就说哥哥出门,我也跟着出门不成?”

要是换个时候,宝钗绝对会说“长幼有别”,从而婉拒母亲这个主意,不过今天刚刚被小姐妹和亲哥哥刺激了两回的宝钗也忍不住:不能再放任哥哥胡来妄为!

宝钗对她母亲的意思就是:管可以,但怎么管?

薛姨妈闻言就愣了一下,她女儿素来懂事,但凡有嘱咐,女儿都是必要照办的……这回……她转念一想,觉得女儿也委实为难。

嫂子特地提起“好好的哥儿都叫外人带坏了”,这话薛姨妈当然记在心里,管儿子若是管不住他出门吃酒玩乐,那就……管着他用银子。

薛姨妈把自己这主意一提,宝钗也点了头,“正该如此。就怕……”母亲您心软啊!家里自是不差钱,但怕哥哥让旁人引着又嫖又赌,百万家资也能在几年内败光。

宝钗的弦外之音,薛姨妈听了个正着,她想了想又道,“我的儿,我是得把那些个老管事们都叫到跟前来细细说上一回。qiuyelou”

宝钗点了点头,心中欣慰,“正好舅舅在京里,哥哥该跟舅舅家的表哥们相处才是。若是母亲再不放心,就送信回金陵,请堂兄们来京里住上一段时日?”

薛家人口不算少,薛父去世儿子不懂事,女儿年纪小,孤儿寡母的薛姨妈母子三个不曾为族人明里暗里地欺负,也是多亏了王子腾。

宝钗最是明白事理,自觉父亲在世时给舅舅的帮助恐怕不足以让舅舅一直尽心尽力地照看她家――其实现在舅舅就有点“再惹事就不管你们”的兆头,但是宝钗觉得如果哥哥能学好,哪怕稍微老实些,少个外甥拖后腿舅舅只怕也是乐意的。

再说自家不会白白烦劳舅舅一场。

宝钗虽然对外面的事情知道得不多,但能从小姐妹那边听出点门道:舅舅跑官,总是要银子的。

正巧母女俩虽然都没明说,可真想到一处去了,尤其是薛姨妈觉着有银子也要往哥哥那边使,姐夫那边……外甥女刚封妃姐夫就先赔了三万两,如今还有个省亲院子还建,将来怎么着还难说呢。

原本她想着若是宝钗入宫不成,跟姐姐家的宝玉来一回亲上加亲也是好事一桩,未料姐姐心气忒高,她暗里碰了几次钉子干脆再不上前自讨没趣!宝钗借着黛玉新认识了不少姐妹,还有哥哥撑腰,她就不信不能为儿女寻一门好亲事!

薛姨妈这般想着,心绪渐平,她拉着女儿道,“等你哥哥酒醒,看我饶过他!”

宝钗见母亲似是打定了主意,也轻轻点了点头。

且说今天宝钗拉着湘云去结识宗女之际,那些穆氏姑娘们对湘云可比她还稍微热络一点,也正是她们的态度,让宝钗再次压低了自己的目标。

有贵妃大表姐在,舅舅不会再花力气送她入宫,凭姨母的性子也不会帮她一把,由此宝钗也是清醒了过来。

却说梨香院里薛姨妈与宝钗母女相偎,说了好一会儿话,房里的灯子时方熄。然而荣国府王夫人的院子彻夜通明……因为午后贾政灰头土脸地回到家里,见着媳妇他也没隐瞒直截了当道,“因着那三万两亏空,我挨参了。”

王夫人大惊失色:她再对朝中之事一窍不通,也知道亲哥哥王子腾是要上朝的……老爷身为贵妃之父,一品官的妹夫,为几万两的银子就让御史参奏了?!

圣上这究竟是不给哪个脸面?!甭管是贵妃娘娘还是亲哥……王夫人都瞬间脸色煞白。

贾政跟王夫人诚实,那是因为他这回又得舅兄出力不可――其实他挨参的消息也是舅兄打发幕僚专程跑到衙门转告他的,比之后他上司才召他过去说话。

贾政的上司工部左侍郎都面带怜悯之色:自打女儿封妃,贾大人这边就没消停过。

上司的脸色贾政看在眼里,他在恼火之余也挺无奈: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舅兄那边等闲动不得,便只能拿他开刀。堂堂荣国府如今也成了旁人眼中的软柿子了吗……连翻打击之后,贾政甚至有点麻木:他好歹知道身为贵妃之父,圣上总要留点面子,因此虽然挨参,这一关总还过得去。

而且他情状可怜,圣上反而会替他出气。

但过得去归过得去,他总得想办法让舅兄、妹夫甚至贵妃娘娘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他为官多年没功劳总有苦劳。而且有一点他也问心无愧,他在工部诸多官员之中算是很清廉的。

话说贾政每年从衙门领回的俸禄和孝敬,连他的门客都养不起……贾政当真称得起“两袖清风”四个字。

从上司那儿出来直到回家,这段时间贾政一直在琢磨自辩折子要怎么写:他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但胜在老实勤恳……

贾政并非全无自知之明:他若是本事过得去,只要舅兄轻轻一推,再加上资历和父亲贾代善留下的些许善缘,也能坐稳侍郎之位。

正是因为这一个下午想得清清楚楚,贾政才越发难过:原本得过且过也就罢了,如今逼得他不得不面对现实……自然难免心灰意冷……那么一阵。

都是五十多岁知天命的人了,要说还有什么大前程,贾政自己都不相信:除非挺身救主……凭他这身板只怕还抢不到圣上跟前去。

想到这里贾政也忍不住自嘲一笑:以后不如把精力放在教导小辈身上。

跟着他的长随见老爷大半天阴沉着脸,忽然展颜,想必是想到了好法子……平心而论,荣府这么些年除了元春封妃再无什么喜事,可……也同样没什么坏事啊。

因此这回贾政挨参和上回莫名其妙就弄出了亏空一样,贾政尚算平静,至少没怎么失态,但他的门客、长随和小厮全吓坏了,尤其是几位门客都已经悄悄收拾行李,准备各奔前程了。

贾政也并非对此一无所知,只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还各自飞,他也不强求门客们患难与共就是。

反正贾政回到家里的时候也彻底想开了,可王夫人听到“噩耗”险些心脏病都要犯了……

娘娘封妃的时候,宫中太监上门传旨,见多识广的婆婆尚且惊慌,她当时更是吓得手足无措,此番听说老爷要丢官,更是半天都说不出半句话。

贾政也不着急,靠在引枕上默默琢磨:折子如何措辞为妙……只说一点,圣上愿意继续重用肃端王……那才有鬼!因此只要把握好“娘娘封妃,舅兄开罪肃端王一系之后,他这边才陡现亏空”这一点,便足以脱罪,至于其他的就看舅兄和妹夫们的了。

虽然一直不大靠谱,但贾政总知道女儿刚刚封妃,立足不稳,最好不要让圣上以为娘娘手伸得太长。

有贵妃在,荣府纵然会有一段时日的沉寂,但总能缓得过来。

可惜贾政如今这番老神在在,看在王夫人眼里就是破罐破摔:丈夫是什么为人,她恐怕比贾母更清楚。最让她心力交瘁的是,老爷帮不上忙,无论是帮衬亲哥哥,还是提携后辈,甚至赚银子也无能为力,唯独花钱是把好手……

王夫人执掌中馈这么多年下来,里子面子都维护住了,更供出一位贵妃,实则功劳不小。然而婆婆认可她的辛劳,偏偏自家老爷总以为这是“理所应当”。

王夫人越想越是悲从中来,抹泪问道,“你妹夫怎么也不问一问?”

可怜王夫人对丈夫如此不满,也终究不敢质问上一句,而是想着把责任推到“旁人”身上。

贾政闻言似笑非笑地望了王夫人一眼,“舅兄妹夫都要上朝,琏哥儿的舅舅也是。”

他媳妇跟小妹不合,哪怕小妹去了,这股子怨气都要挪到外甥女黛玉身上,然而在黛玉身上没能出气,又转到妹夫这里……以前贾政是懒得管,再说舅兄总比妹夫品级高,前程好,如今……将来不可定论,贾政说什么都不许他媳妇胡来!

你觉着有亲哥哥撑腰,得罪妹夫林海也没什么大不了……却不知道纵然是你哥哥也不敢轻易得罪妹夫,因为妹夫不仅是户部侍郎,更攀上了义忠王。

妇道人家,总是头发长见识短!若不是还得指望舅兄,他定要好生跟他媳妇说道一回。

贾政这番心思王夫人一概不知,只是觉得老爷似乎也对哥哥生出了些不满……

实际上这阵子老爷仕途不顺,还就是因为哥哥开罪了肃端王。王夫人自己尚且对哥哥牵连自家而心生不忿,跑去哥哥家中替贵妃传话,哥哥不在家不说,嫂子也没给好脸……几次不快加在一处,王夫人虽然没法当着老爷把抱怨娘家的话说出口,但却十分认可老爷的心思。

老爷生气也没什么不对!

王夫人强自压下心中不平,脸色虽然依旧苍白但看着却平静了不少。

贾政见状才轻声道:“咱们有贵妃娘娘,你又担心什么。备些节礼,到舅兄和妹夫府上各走上一遭,请二位美言几句便是。”

王夫人应下,又问了一句,“老爷您呢?”比起老爷乃至全家的前程,面子什么的都是小事儿。

王夫人与王熙凤姑侄俩在狠辣果断上并无二致,但王夫人比王熙凤更为贤惠,在彻底对丈夫失望乃至绝望之前,她行事还是经常“以夫为天”的。

贾政也知道他媳妇必有此一问,“我要闭门写折子。”说着,他摆了摆手,“这阵子少走动也好。”

想想那笔银子已经填补上,老爷这次想是有惊无险,趁着年底收敛一下也是好事,若有应酬让小辈们出面就是。

就算娘娘封妃,自己也没收到那些她想象中的请帖……那些一二三品的诰命们必是眼高于顶,既然宴请他们的人家品级至多不过四五品,凤姐儿替她出席也很妥当。

再说明年开春琏哥儿也要到刑部任职,王夫人觉得给他们小夫妻俩些好处,他们必会回报。她此时也不怕琏哥儿得意,就抢了宝玉的风头――毕竟宫里有娘娘看着,还怕宝玉没前程?

打定主意之后,王夫人也心安不少,贾政坐到书房里预备写折子,王夫人则主动替老爷磨起了墨。

却说贾政与王夫人这边灯光彻夜不灭,宝玉则没心没肺倒在床上忆起今日林妹妹的一举一动。哪怕袭人特地过来禀报老爷太太那边似乎有事商量,甚至老太太都知道了于是也有些睡不安稳,但宝玉就能带着甜甜的笑容遁入梦乡。

袭人简直愁死了:她家二爷还一团孩气!

林海健在,黛玉跟宝玉依旧情意相投,但黛玉可不是非宝玉不可;又因为元春封妃之后,荣府并未显出蒸蒸日上之态,薛姨妈和宝钗也另有打算……

宝黛争锋不曾出现,那么远不如原著里那般备受追捧的宝玉也就不那么自视甚高:至少他自我感觉没那么良好,性子更为温和,但是待黛玉与旁人不同这一点依然故我。

大约是黛玉对他爱意有限,他反而要上赶着这位表妹,就跟“书非借不能读也”以及“抢来的饭才香”的道理差不多。

袭人此时纵然想着飞上枝头,给官家少爷做姨娘,无奈宝玉现在还在老太太的暖阁里住着,袭人知道自己若干妄动,不说没命也必会让老太太扫地出门,因此她如今最常做的便是突出宝玉上进。

不过袭人说上一百句,也不如黛玉随口一句“二哥哥学问都不如我了”。譬如今天宝二爷回来便是看了好一会儿书,才笑呵呵地~上~床~歇息。这小祖宗躺下后也不安生,时不时地笑出声来……弄得袭人也跟着心乱。

入夜后麝月打水回来,小声告诉她太太院子还亮着灯,袭人也连忙起来披着衣裳自己亲自出门瞧了一回:老爷太太那边别是又出事了!

前些日子二老爷闹出了亏空,家里沸沸扬扬,好些人都怕二老爷因此丢官,裁撤下人……

袭人也为此担忧了些时日,作为宝二爷的大丫头她倒不是不怕放出去,但是锦衣玉食随心所欲的日子指定是没了!

话说回来,袭人对宝玉确有情意,这无可非议,然而对这位自小被家人卖入荣国府的丫头而言,能过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显然比那份情意更重要。

毕竟对于底层人民而言,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话说林海本该趁热打铁跟女儿聊一聊,结果因为事情太多没抽出时间来:贾政被参不干他的事,但他的座师之一,从西北来到京城述职的陆大人在面君后“召唤”在京所有故交与学生,他自然应邀得出席。

同时出席的还有林海的岳父和他两个舅兄。

见过座师之后,林海就让岳父拉到了一边。他岳父低声问道:“听说你帮着王子腾跑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