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红楼之穿成林海 > 第三十六回

红楼之穿成林海 第三十六回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17:14: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管是贾政“半推半就”让王夫人出面,还是王夫人纯粹自作主张,林海都不在意。qiuyelou

不过合适的老师,林海还真有几个好人选,都是他的同科或者同乡。像林海这般三十来岁就金榜题名的青年才俊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中进士时都三十多岁将近四十了。

想了想,林海又问向他媳妇,“黛玉的老师你可有了章程?”

王禅从一大堆账本以及帖子之间抬起头来,“明年开春跟着我娘家侄女们一起读书……老爷您看?”

今年秋末,王禅拿着林海的帖子请了林海的丁忧的同科教导她娘家侄女们,王禅在问过黛玉后就干脆让女孩子们凑做一堆了。

王禅早就笃定宁荣两府……照老爷的话说就是大坑,她一直在把黛玉往她娘家这边拉――她两个嫂子都很喜欢黛玉。

王禅唯独担心这拉拢的手段太紧迫太露骨,惹得老爷不快。

黛玉此时也停了笔――她帮着继母抄抄写写呢。她轻声道:“姐妹们跟女儿素来要好。”

荣府那边教导姑娘们的先生是个老秀才,继母那边延请的是父亲的同科,正经的进士。黛玉历来好学,她会选哪一边还用问吗?

媳妇的安排,林海相当满意。

这就是迎娶世家名门出身大小姐的好处:眼界够宽,轻易不会下作到为了银子为难原配留下的子女。

林海点了点头,给贾政他们夫妻俩推荐了一位出名的严师:他们要是真上门想请,并狠心让宝玉跟这位先生读书,荣府二房也许有救,如果舍不得……林海一看热闹的,压根不怕事儿大。

不过贾政夫妇所为,林海可要说给闺女听:尤其是王夫人用丈夫的帖子行事这一条,必定让黛玉知道。

黛玉当着继母的面儿大方道:“姐妹们倒还罢了,琏二嫂子那会儿……也稍微有点酸呢。”

父亲升官的消息传来,琏二嫂子倒还没什么。之后父亲成了外祖母跟前的“贵客”,琏二嫂子话里话难免外酸溜溜:许是她觉着一品大员的侄女还不如我这个三品官之女风光得意?

二舅舅和二舅母其实一个惆怅,一个嫉妒,她并非一无所觉。

毕竟是长辈,黛玉不好在父亲继母面前说舅舅舅母的是非,但可以用琏二嫂子“点个题”呀。

黛玉已经隐隐感觉到父亲对外祖家越发不耐烦,但又怕伤了她的心才在言语上尽量委婉一些。她很想说爹爹你不用为难……于是她立即这么办了,“外祖母最疼女儿,表兄弟表姐妹们与女儿都很合得来,旁的……也挺照应女儿。qiuyelou”

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贾母很疼她,表兄弟姐妹们也因为常在一处而有些交情,旁人就是面子上的情分,彼此都是。

女儿这样坦诚,林海也来了兴致,问道,“你珠大嫂子待你如何?”

黛玉稍微撇了下嘴,“听说父亲您要进京,珠大嫂子对我就热络了一些。”顿了顿,她还是找补了一句,“人情冷暖,女儿还是省得的。”

李纨出身书香门第,倒不至于像凤姐儿那般势利,而是为了儿子兰哥儿的前程,也不惜放下身段讨好黛玉。

林海循循善诱道:“瞧出什么没有?”

黛玉思量片刻,才小声道,“各怀心思,都在为自己谋划。”

林海闻言欣慰不已:元春封妃,这是宁荣两府沉寂多年之后崛起的最好时机,然而这一大家子就没有一个人对整个家族有点靠谱的规划。给贾琏补缺,都是因为贾政险些丢官而逼出来的。

回到父亲身边,黛玉就有些看不懂舅舅家了:在外祖母身边的时候她就觉得舅母嫂子们眼里似乎只有银子,学问官位这些真是全没听她们提起过一点半点。

谁让黛玉在父母口中听到的全是“谁品行手段如何”,还有“谁谁是谁的人”,以及“那位大人又跟谁不睦”……耳濡目染之下她逐渐不大奇怪:为啥两个舅舅一个赋闲在家,一个好些年了还是五品。

她光听父母说话,就把自家,继母娘家,以及舅舅家的同盟对头都弄了个门儿清,跟哪家姐妹可以多往来,跟哪家姑娘离远点……但感觉舅舅家的姐妹对她们家还没她知道得多。

等姐妹们来家里做客的时候,她就说一说劝一劝吧:姐妹们相处了那么多日子,怎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黛玉回房之后,林海从今天收到的一大堆请柬里就挑出两张来,交给他媳妇,“义忠王,琏哥儿他舅舅,这两家咱们必去,别的……”他指了指剩余的一大摞帖子,“咱们不去。”

王禅笑道:“表哥身子大好,热闹了。”

病好的义忠王肯定要跟肃端王与忠顺王不死不休,纵然热衷交际应酬,圣上也能包容:想要马儿跑,也得给马儿吃草嘛。

却说林海的回复到了贾政和王夫人眼前,贾政颇为满意,直接道,“寻个好日子,上门邀请先生来坐馆。”

在他心里,宝玉不上进,都是因为老太太宠得厉害,不舍得宝玉读书吃苦。这次妹夫推荐了个严师,老太太总没话了吧?

王夫人却比贾政多了个心眼,见贾政甩手东家一样发了话,就出门到赵姨娘屋里歇着去了,她才面无表情道,“打发人出门打听打听,这先生口碑怎么样。”

执掌中馈的二太太发话,底下的人回复得极快:那位先生曾是姑老爷的同科,学问极好,也是远近有名的严师,唯独可惜……是个举人。

王夫人听了就不大高兴:举人也好意思荐来?宝玉性子是怪了些,但生带异象,才华更不同寻常……举人能教得了?!

其实她心里不平的原因也极简单,昔日给黛玉开蒙的可是贾雨村,那是位正经的进士老爷。

然而荣府自贾代善去世后,老爷们的请客门人师爷以及教课的先生,还没有一个举人。

单说这一点,贾政比王夫人可实际多了。

王夫人知道让老爷出头绝无可能,便想着跟贾母说上一回:道一道不平和委屈。

可惜贾母根本不想搭理二儿媳妇:自从琏哥儿跑来说他见了舅舅,更把如何跟舅舅再联系起来也仔细说了个明白。

贾母这两天都没睡好……纯是兴奋的。

荣府真正说了算话的厉害亲朋太少了,家里曾经一门心思依靠王子腾……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幸亏女婿有心照拂,光是这几次牵线搭桥老太太也是感谢不已。

于是老太太嘱咐琏哥儿,“得了闲多往你姑父府上走动走动。你的前程将来许是要落在你姑父和你舅舅身上。”

这话贾琏听进去了。他从他亲娘舅那儿知道了不少“官~场~常识”,想法志向也就都不同于往日。

这会儿贾母与王夫人婆媳正说着话,贾琏打发了丫头来,说他要过来拜见祖母。

王夫人心知老太太今日定不肯给她出头,只得起身走了。

儿媳妇走远,贾母就对鸳鸯道,“老二家的性子越发犟了。”在女婿和外孙女那儿吃了点亏,老二家的就这么一副不自在的样子。

鸳鸯来了句大实话,“二太太一时转不过来也是有的。”

谁让二太太执掌中馈,说一不二这么多年啊……更别说二太太还有贵妃娘娘和官居一品的哥哥。

鸳鸯担心老太太没给二太太出头,甚至连安抚都没,二太太一时想不开会去娘娘跟前诉说委屈,或者找王大人告状。

她刚想劝劝老太太,贾琏正好进门,她也只得暂时丢开此事。

说来也巧,第二日元春就召王夫人进宫――作为贵妃,每月都能见见家人,说说话。

王夫人也是憋闷狠了,说过家里人近况之后就开始抱怨:林海一家子让她不痛快的地方很多,但真正能拿出来说的也只有这么一条,给宝玉寻先生不大尽心,有瞧不起她家之嫌。

当然,王夫人还没糊涂到直接说“林海是看不起贵妃您”。

元春这些日子正腻歪着呢。

舅舅王子腾这么多年在宫中也就收买了两个太监,两个女官,这四个人也不只忠于王子腾一个――你王子腾能用银子收买,难不成别人就不行了?

这都年底了,圣上忽然送了“大礼”,把内宫洗了洗……这四个人就剩了一个。

得到消息的元春一夜未眠,她都害怕得险些要找圣上“自首”:宫内宫外传递消息她一直靠着这四个人。

传递消息,这罪过可大可小。结果她还在担惊受怕,她那些姐妹……其余妃嫔也有得力人手先后“消失不见”。

元春高悬的心落下来一半:不是针对她和她舅舅的就成。有肃端王和忠顺王虎视眈眈,不怪她多想。

话说王子腾因为举发肃端王而得了圣上嘉奖,元春封妃正是借了舅舅的力,那么舅舅的对头来算计她,她也没什么好抱怨不甘的。

她召见王夫人,也是想让王夫人出宫传话:让舅舅莫急,圣上估计没打算对舅舅怎么样。

王子腾这些日子这么安生,正是因为自己的人莫名其妙就“沉”在宫里。他要看看是不是圣上想卸磨杀驴……

母亲刚刚一脸愁苦之色,元春还以为她要替舅舅传话,哪里想到母亲为宝玉的先生抱怨个没完?

元春顿时不大耐烦,直接打断道,“烦劳太太到舅舅家跑一趟,跟舅舅说无事就好。”

王夫人闻言一怔,她也不至于彻底昏了头,“这是怎么说?”怎么就“无事”,这些日子娘娘在宫里究竟遇上什么事儿了!

元春言简意赅,害得王夫人离宫到回府这一路上始终满面愁容:那“没了”的四个人也曾拿了娘娘许多赏赐!

那些赏赐自然都来自荣府。

元春的吩咐,王夫人自然早早照办。收到消息的王子腾在转天上朝时,见御史为了那去向不明的三万银子参贾政失职,他也只轻叹了一声,没为妹夫辩上半句。

林海则一脸“我就知道”的表情:以为把那三万两的亏空补齐就没事了?怎么可能!看你拿出三万两如此痛快,人家就想坑你更多的银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