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红楼之穿成林海 > 第二十六回

红楼之穿成林海 第二十六回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17:14: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肃端王口中“够狠的小二”此时正在自家家里,跟他王妃边赏雪边吃酒边烤肉……

义忠王妃刚嫁给义忠王那会儿――那时义忠王还是太子,婚后夫妻俩感情平平。

对于正春风得意的太子而言,一个沉稳安静又不会放低身价讨好他的妻子,他并不是很感兴趣,哪怕他的新婚妻子容貌不凡也是一样。

太子身边会缺美人伺候?

不过随着义忠王人生起伏,他媳妇始终坚定陪在他身边,无论高峰低谷,待他的态度都不曾有过变化。

数年下来,天下女子再多,义忠王的心里也就只放得下他媳妇一个……哦,对,还有他亲闺女。

却说按照林海那方子吃了一个多月的药,强身健体……一点都没看出来,但义忠王自己感觉万分明显:以前那股子总也压制不下去的莫名邪火近乎消失无踪,现在俨然好人一样。

义忠王自觉能做到收放自如,便开始弥补妻女,这阵子没事儿就跟她们待在一块儿。

丈夫的变化,义忠王妃自然第一时间就感觉到了。

因为丈夫控制不住脾气,为防万一,夫妻俩早就分屋子睡。两个人起居都不在一处,心自然也近不了。

义忠王妃这么多年过来,让残酷的现实磨练得越发沉得住气,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少,无喜无悲得跟庙里供奉的菩萨也越来越像……

可当她被发觉自己忽然好转的丈夫扑过来且猛地搂在怀里时,泪水喷涌而出,止都止不住,最后浸湿了丈夫胸口好大一片,她还扯着丈夫的袖子抽抽噎噎地问,“可好了?不走了?”

义忠王看媳妇哭成这样,又是欣喜又是愧疚,自然干脆道,“你赶我都不走。”

再后来……那肯定比他们新婚那会儿甜蜜多了。

夫妻俩柔情蜜意了好几天,义忠王妃这会儿让丈夫“灌”了两盅酒,又喂了几筷子鹿肉,胸腹都是暖呼呼的,“王爷,咱们可得好生谢过林大人。你看,我是不是上门走动走动?”

义忠王正给烤架上鹿肉翻面,手下动作不停,都不耽误他跟他媳妇说话,“是该上门。正好趁着年底谁家应酬都不少,你去也不显眼。纵然显眼……”他笑了一声,“又怕了他们不成?”

炉火和灯光照在他脸上,油亮之余还有种别样的光彩,义忠王妃噗嗤一声就笑出声来,“咱们如今谁都不怕。”

正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没前程没儿子,义忠王夫妇……尤其是义忠王觉得:我爽快就好,管你们开不开心。

义忠王府里王爷王妃大快朵颐,而凤藻宫中的元春也不遑多让,她在吃锅子。

元春这个贵妃虽不怎么管事儿,但用银子开路,那些不大要紧的消息还是很容易打听得到的。

听说圣上去了淑妃那儿,元春也就安心吃点她想吃的:祖上虽是金陵人,但她自小在京城长大,口味上更偏向北方,爱吃咸辣之物。

抱琴就在元春边儿上伺候,见她家娘娘胃口极好,抱琴不说话却也时刻带着笑意。

元春难得吃个尽兴,洗过手脸,心情仍旧不赖。想着明日母亲进宫还有许多话说,她便早早靠在榻上边翻书边整理思绪。

宫中无太后亦无中宫,因此妃嫔们不必早早请安,王夫人进宫请见,直接让元春派去的太监接了进来。

说实话,连着两次进宫,娘娘都没给好脸,王夫人这次来也是真心发怵――她绝非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无自觉,只不过情非得已,骑虎难下罢了。

进了凤藻宫行过礼,王夫人偷偷瞥了元春几眼,感觉娘娘今儿心情不差,心里才算安定几分。

元春原本很想跟母亲再好生说道说道:母亲和堂嫂兼表姐在外搂银子的手段,她都能有所耳闻,就更不用提那些出身不凡且儿子已然能出宫走动的老资历妃嫔们。

在元春想来,莫说王家自己就有海商的门路,甄家和薛家亦有许多赚银子的路子,何必非得出面放印子钱,甚至堂嫂王熙凤还想买官卖官……

她还真敢想。这事儿舅舅都未必能做。

元春的预感很准:虽然舅舅王子腾已然官居一品,圣上似乎也是看在舅舅的面子上才给她贵妃之位,但实际上圣上并不大喜欢舅舅的为人,哪怕圣上挺欣赏舅舅的才能。

而且元春也看得出因为舅舅在往七皇子身上下重注,在德淑贤三妃之中,淑妃对她最友善最亲近。

但这也太早了!圣上正值盛年,舅舅你又是何必?

元春把太后乃是遇害的证据交给圣上,当时圣上的脸色……她都不愿意去回忆。

于是元春便对母亲王夫人道:“宝玉还小,母亲不用太心急。qiuyelou想不坠了祖宗名声,也不一定非得以科举晋身。”

这话王夫人爱听,若非如此她又何必对亲哥哥言听计从?这不,哥哥让元春有了尊位,下一回就该是她的宝玉了!

元春还就是不想母亲太顺着舅舅!

舅舅王子腾这些年为了升官,风头太盛,得罪了不少人,这时正该收敛些,不然就等着被收拾吧。

当她把这番意思说给王夫人,王夫人微垂下头,片刻后方道,“一切都听娘娘的。不过您舅舅问过来,可怎么好?”

这是……不以为然了?

元春怒极反笑,“母亲既然心里有数……很好。”

母女两个不欢而散,王夫人告退后,元春便吩咐抱琴,“去打听打听,舅舅是不是又让舅母给母亲传话了。”

抱琴领命而去,等她再回来时,元春已然恢复如常,甚至还自嘲道,“今儿火气大,一定是昨天鹿肉吃得多了。”

抱琴抿嘴一笑。

元春旋即叹道:“我现在还帮衬不了什么,母亲偏向舅舅也是情有可原。就怕……”两头都是一场空。

舅舅心向七皇子,而母亲心向舅舅。

其实元春不是看不明白,她舅舅王子腾用肃端王的把柄搏前程,自然把肃端王得罪到家,但有失必有得,攻击肃端王必然得了圣心,可这还不够,他为自己另外预备了一个“保险”,也就是七皇子。

但这正也是元春不能苟同的,你现在投向了七皇子,将来可还能调转船头?如果当时不是因为离开废太子而损失了不少人脉助力,尤其是口碑伤得太厉害,舅舅乃至于贾家和王家何至于现在如此尴尬?

舅舅王子腾这个巡检钦差听着威风无比,实则干的全是脏活累活,还得罪人:巡检时什么都没发现,圣上不高兴;真正看出了猫腻,上报给圣上,涉案的那些人难免心生怨恨。

这么多年下来,舅舅的差事都跟这个巡检钦差大同小异,然而真正位高权重的六部尚书和封疆大吏,舅舅都不曾碰过,更不说什么掌~兵~权以及入阁了。

舅舅也五十多岁的人了……元春知道舅舅不想认命,还想再搏上那么一回。

元春再怎么消息灵通,手还是伸不到前朝。

她无可奈何之余,便希望能与人为善,至少在关键时候能有亲朋拖上一把,哪怕到时候在圣上面前说上一两句求情的话呢。

这也是她一定要母亲王夫人向姑父一家子示好的原因。在她看来,仅仅因为当初跟姑妈不大合得来,舅舅又位居高位,就想干脆远了姑父这一门亲戚,母亲简直……太任性!

好在母亲果然听进去了几分,跟姑父家总算维持了往来,不过也仅止于此了。比起舅舅,她对娘家的助力实在有限,也不怪母亲态度如此……其实不难看得出,刚才拿真的仅仅是母亲的态度吗?

思及此处,元春抱着手炉望着雪后无比澄净的天空,低声自语:不自量力的是我呀。

娘娘时时刻刻都在为娘家着想,这一切抱琴都看在眼里,只可惜府里的老爷太太另有主意。

跟着娘娘在宫中生活了数年,抱琴不敢说自己眼光如何,但总觉得府里的老爷太太都……有些一厢情愿,而舅老爷虽然心里明白却是没法儿收手。

元春此时刚好回头,瞥见抱琴满腹心事的模样,主仆俩也来了个“相对无言”。

却说这会儿元春宫里的太监上前禀报:淑妃娘娘要过来寻娘娘说话。

元春望向抱琴,“咱们换件衣裳。”

偏巧,林海在户部衙门也遇见了淑妃的弟弟,堂弟。

淑妃的这个弟弟如今是大理寺少卿,而且一如林海所料:无事不登三宝殿。

话说当初因为牵涉进肃端王挪用大笔银两一案的户部官员,居然多为七皇子麾下――其实现在说是“麾下”也不大恰当,这些官员撑死就是对七皇子示好得稍微频繁些,相对于其余皇子而言。

七皇子也没想到这群人被揪出来之后,居然都跟肃端王有好些“首尾”。这就是所谓的黄泥掉那什么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当初王子腾上密折揭破肃端王在户部依旧说话算话,想挪用便挪用的时候,七皇子在震惊与暴怒之后,甚至还有点感激王子腾:早知道早好,否则让父皇误会他和肃端王早有默契,稀里糊涂地就没有什么“以后”了。

于是七皇子打发了个心腹幕僚专程赶去西北,带着他的亲笔书信向王子腾道谢。

一个是不知不觉差点让肃端王坑了,另一个是坑了肃端王但担心肃端王报复……七皇子与王子腾这二位“你有情我有意”,一来二去可不就一拍即合……搭上了。

与王子腾相谈甚欢,了却一点心事,七皇子的注意力便放到了新任户部右侍郎林海身上。

户部尚书和左侍郎虽然官职未动,但都受了肃端王牵连。不过罪魁祸首肃端王父皇还动不了。户部尚书和左侍郎年纪又都不小了,父皇也就给他们两个体面,许他们在这个品级上致仕。

说白了这二位现在就是在混日子,不管是威信还是实权都大不如前。实际上目前户部真正能做上大半主的,正是父皇钦点的右侍郎林海。

林海续娶了老九生母的堂妹,偏向老九也是顺理成章,但七皇子很想先看看这位新侍郎在填补户部空缺的时候,对他们兄弟的门人都是什么态度。

然而不用再“静观其变”,七皇子就知道林海是什么作风了:秉公办事,唯才是举。林海是否真是如此高风亮节,七皇子也不知道,但目前为止看起来就是这样。

他不偏不倚,挑出的人选都是公认有些手段的。

顺便一提,七品以下算作小吏,能不能入得户部,林海这位堂官可以做主,但七品以上包括七品都算官,任免要经过吏部,当然吏部在安排的时候也不会无视户部堂官们的意见。

圣上目前并不能把吏部完全攥在手里,但是涉及六部的官员任免是一定会从圣上眼前过上一遭。到目前为止,林海行事都让人挑不出错。

七皇子对林海也生出几分兴趣,同时稍微了解了点林海,也就不奇怪王子腾与林海为什么不大合得来了。

于是林海出了衙门,在淑妃堂弟领头之下,与几位同僚结伴去喝上一杯的时候,“偶遇”七皇子,他一点都不意外:好歹不在衙门口堵人了嘛。

林海跟七皇子没有半点交情:他们只在上朝时打过几次照面。平心而论,七皇子是林海亲身接触过的皇子中,气质举止最让人舒服的一个。

话说淑妃在~后~宫诸多妃嫔之中,容色都排不上号,但圣宠多年……经久不衰。

因为爱屋及乌,圣上待淑妃所出的一儿一女都与其余子女颇为不同。

须知圣上对自己儿女基本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在他身上能看出几分偏向,已然十分难得。

话说七皇子现身,先自罚一杯,又对林海诚恳道,“是我小人之心。”同时一点也不讳言,他与王子腾这些日子往来颇多。

从七皇子肩上的百分之三十上收回视线,林海再细品七皇子话里话外的意思:王子腾说我坏话了?不就是甄应嘉不跟你混了,难不成还为此记仇?

林海心说:多大点儿事儿?又不是我亲自上阵挖你的墙角。我上京时你使人使银子挖了我几个幕僚,我还不是一句话都没说。

转念一想,大约从他没给贾雨村面子那会儿开始,他跟王子腾就渐生龃龉。

林海觉得,要是借此真正撕破脸最好,一了百了,可惜……他抬起头便迎上了七皇子的笑脸。

若真想如此,只怕这位殿下就不同意――王子腾已然站到七皇子身后了吧。

这位殿下走的也许不是左右逢源的路数,但至少面子上药与人为善。七皇子现在肯定觉得他不说有意示好,至少也无得罪之意。

实际上在户部,还有几条肃端王的“漏网之鱼”,这几日专心与查卷宗和下属闲聊,林海已经把这些人的底细摸到了几分:这些人之中大部分都跟淑妃娘家关系不浅。

只不过林海觉得水至清则无鱼,到时候钉子拔干净,没几天肃端王再给你送回来几个……毕竟暴露身份的卧底才是最好的卧底嘛。

但在七皇子看来,就是林海没有追根究底了。且不管林海私心有几成,这份人情他必须认。

于是在吃酒之余,七皇子也有点“小道消息”给林海当回报,这事儿听起来真的很像笑话,“听说肃端王世子从宁国府回家,便挨了肃端王一镇纸,当时血流如注,肃端王连夜递帖子,请了太医。”

肃端王请的是专给皇子们看病的太医,若无旨意,权贵亦不能让这种级别的太医随叫随到。

林海微微一笑。

讨要方子纯粹是托词,肃端王本意应该是让儿子打探下他这个新任侍郎对肃端王府的态度。结果肃端王世子收了药方,反倒欠下林海一个人情。

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撑死挨上他爹一顿数落。

万没想到肃端王这一镇纸扔得太准,世子当夜流血不止,连宫里吊命的灵药都用上了,效用还是有限,最后还是肃端王妃抹掉眼泪,死马当活马医,按照林海给的方子熬了药,给世子灌下,结果没多久血便止住了,世子也沉沉地睡了过去。

七皇子还笑道:“虽然有些不厚道,但我这位堂叔也是该着有此一劫。”

肃端王是太上皇亲弟,肃端王世子是皇子们的叔叔。眼见林海面带关切之色,七皇子又补充道,“他现在已经没事了。”

说是养伤,其实世子刚躺了一天就忍不住,跟前来探望的亲朋抱怨连连:这点小伤我爹娘怎么还拘着我?

他倒是忘了前一晚差点把他爹妈吓得晕厥过去。

林海此时方道:“我那养身方子可没有此等神效。我估计应是宫中灵药见效稍慢,喝下新药的时候正赶上那灵药起效。”

七皇子也是这么想的。那方子听当时在场的太医说,配伍的确很是新颖,但若说有回天神效……实在让人没法儿相信。

七皇子眨了眨眼睛,“不过这份恩情总不能忘,肃端王妃许是要上门道谢。”

林海也十分配合地嘀咕了一句,“没完了啊。”

七皇子又笑,“林大人不给个说法,可不就是没完没了。”

不过肃端王府这架势,总让林海觉得这一家子的目标并不在户部,似乎是在……转移视线。

在全京城都知道肃端王再次挪用了户部银两,经手的官员几乎没有一个得好,而肃端王世子原本在宗人府的差事也没了下文,按道理肃端王府很应该收敛一阵子。

圣上没动肃端王府,那是因为太上皇还在。

就算为了不让圣上秋后算账算得太狠辣,肃端王府也该花心思讨讨圣上的欢心,然而他们居然还在他这个户部右侍郎身上动心思。

须知他们这些手段可都在圣上眼皮子底下呢!

如果肃端王府一直这么蠢,决不至于经历两朝还声名不坠。林海原本以为肃端王拉上了七皇子,想再一次复制以前的经历,再靠“从龙之功”风光一世。

现在看来,七皇子也很通透,完全不想跟肃端王府搅到一起去。那肃端王府的依仗究竟是什么?

七皇子又道:“说起来,给我那叔叔救命的灵药,最初还是肃端王找来的。”

林海眉头一跳:我也把药方送给皇子们,七皇子你是在提醒我什么?

散了席,坐上自家的马车,林海闭目养神之际也止不住胡思乱想:好好的~官~场~励志剧……怎么改成悬疑了。

林海有心事,结果外面跟着的长随连招呼了好几声他才回过神儿,刚要撩窗帘抬眼往外看去,马车的门忽然打开,一个黑黢黢身影跟个的球儿一样,刺溜一下就钻了进来。

林海定睛一瞧,扶额道,“王爷真是越发神出鬼没。”

义忠王哈哈大笑,笑够了才道,“听说你让小七拉走了,我特地过来找你,提醒你一声,折腾肃端王一家子没什么,若是他们把你忘十来年前的宫中秘闻那儿带,你听听就算了,别真的往里伸手。”

林海连忙点头,“听人劝吃饱饭,我这小胳膊拧不过旁人的大粗腿。”

义忠王也跟着点头,“你是明白人。不过你进宫做妃子的外甥女想抽身都晚了……”说着他诚恳道,“可惜了。”

说完,他顺手拍了拍林海肩膀。

于是林海眼睁睁地看着,义忠王每拍他一下,义忠王肩头上的数字就增长百分之一:四连拍之后,义忠王肩上变成了百分之十一。

小金终于不再装死,“前些日子有点顾不过来,既然他来了我就给他加强一下效果。”

林海还来不及回答,就听义忠王迟疑道,“真奇怪,只是拍拍你的肩膀而已,怎么……觉得每拍你一下我就有点不一样了?”

林海忍不住了,赞叹道,“小金,这家伙挺敏锐啊。”

小金道:“百分之十以上,真是质的飞跃了。他已经能生了,只不过不那么容易生。”

林海自己也在百分之十以上,“这么说,我也可以期待一下了?”

小金又转起圈儿来,“是的。你的新太太一直很盼望给您生儿育女。义忠王若是一举得男,您会有很高的奖励!”

现在还算风平浪静,等义忠王生了儿子,太上皇还健在……别说京城,这天下恐怕都热闹了。原本还想着实在主意,可以跟着史家选――现在史家兄弟都不在京城任职,远离中心的他俩过得相当安逸。

林海顿时喜忧参半:少了“剧情早知道”,但多了大笔寿命……也不知道值不值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