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红楼之穿成林海 > 第十三回

红楼之穿成林海 第十三回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17:14: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子腾没女儿,他兄弟的女儿……看看王熙凤的言行做派,也知道她不适合入宫。qiuyelou王熙凤的手段见识足以在荣府立足,但进宫却未必能落个善终。

林海心说他要是王子腾也只会选元春当他的~后~宫“代言人”。

不得不说,宁荣两府至少两代教子无方,出挑的孩子纯靠自悟,比如早亡的贾珠,再比如元春和探春姐妹。

林海也真是猜得够准:留心黛玉的婚事,还真是王夫人的主意,但阻止王夫人乱点鸳鸯谱的正是元春。

目前为止,元春对林家也的确没有半点坏心。原因很简单,她需要姑父林海的援手。

话说元春封妃后,贾母王夫人等一干身带诰命的女眷都得以入宫拜见。元春地位足够,王夫人自能定期入宫见女儿,跟女儿好好说说话。

王子腾跟三皇子走得很近,元春在宫中也与她舅舅保持一致:与三四两位皇子的生母德妃交情不浅。

在她封妃之前,宫务由德妃淑妃与贤妃三位共管。

而元春封妃之后圣上也没有让三妃交出大权的意思,元春立时就明白自己在圣上心中是何等地位。

体面可以有,但权利至少现在不用想。

她能有今时今日,舅舅王子腾无疑推了一把,但元春不想把自己以及自家的前程全都放在舅舅身上。

因为她能看得出舅舅是个什么样的人。

元春原本见识和手段就颇为不凡,在宫中历练这些年更是大有长进:十几年都没能升迁的亲生父亲仕途已经到头了。父亲将来能传递一下宫内宫外的消息,要事大事都是不能指望的。

离了荣府,元春能彻底知道自己家的名声如何:无论是父辈还是平辈,别说帮把手,只要没拖后腿就烧高香了!

宁荣两府的希望其实就落在两个人身上:尚未定型的宝玉以及哥哥贾珠留下的儿子兰哥儿。既然娘家暂时没法指望,她又不能只仰仗舅舅,那么说什么都得跟姑父交好。

偏偏姑父把表妹黛玉接回家去,就对荣府有了看法――元春自有得到消息的门路。

元春很清楚自己亲娘是个什么人,也知道母亲跟去了的姑妈有心结,更知道她母亲一点也不想讨好姑父一家。qiuyelou

但是元春不会允许母亲在大事上任性,尤其是涉及自家前程的大事,“姑父的婚事,咱们家的礼可备齐了?姑父已是三品侍郎,又要迎娶贤妃之妹,母亲须得上心。”

王夫人万没想到女儿会忽然发作,只得应是:她给林海再婚准备的礼物只能说是寻常。本来还想辩解说作为原配娘家也不好太上赶着,她一瞄女儿的脸色,立即改口,“娘娘放心,回去就打发人再重新收拾一套贺礼。”

元春点点头,又问,“听说母亲还想为表妹做媒?”口中表妹自然指的是黛玉,此时黛玉和宝钗同为表妹,但分量差得太多,“还是舅妈那边的子侄?”

舅舅王子腾年少时,王家正青黄不接,因此舅母的出身比较一般,舅母的父亲也是大半辈子都是府丞。舅母的子侄家世也就可想而知了。

姑父林海若是进京后未升迁,这婚事还有得谈,现在嘛……元春能猜出她母亲的心思:趁着黛玉继母尚未嫁过来,最好能操控黛玉婚事为自家谋点福利。

其实母亲自来胆子就不大,府里传了点风言风语,当时她没阻拦。

等这话传到姑父耳朵里姑父也就没了好脸色,虽然母亲知道之后立时就收敛了,但现在依旧谋划黛玉婚事,完全是觉得有了贵妃女儿,自然有足够底气说话――姑父的婚事还不是因为贤妃才定了下来?!

元春也希望自己想多了,但她试着套了点话之后发觉她亲娘还真就这么想!真觉得有她这个贵妃,姑父就得给面子。

元春气极反笑,“母亲比我面子更大,表妹的婚事也能做主。”果然是火大,连措辞都一点不斟酌。

王夫人语塞,呆愣地望着自己的亲生女儿,心里翻江倒海的……都是委屈。

母女俩说话,凤藻宫的这东次间里除了母女两个,也就剩个抱琴守着。

自家出来的丫头,自然信得过,再看女儿气得双颊绯红,王夫人说什么也得为自己辩上几句,“那都是你舅母的主意!到这份儿上,由得我说声不好?你姑父如今跟那位娘娘走得近,娶了继室之后更是难说,若是靠着你表妹的亲事继续跟你姑父往来,也算得上亲上加亲。”

说完,又把她相中的那个孩子的条件跟元春一说:除了家世略差,但个人条件跟黛玉还是勉强搭得上的。不过十五岁,已经考中秀才。

王夫人和她娘家嫂子也不敢胡乱给黛玉做媒:不说林海,贾母那关就过不了。

在老太太看来,儿媳妇的娘家哥哥,自己的女婿,哪个更可靠还用问吗?

这也是人之常情,王夫人不至于看不透。

元春一听,那神色也不见得缓和几分:母亲和舅母都没分寸。

王夫人一瞧这脸色就知道不好,赶紧解释道,“那时可不知道他的前程,您……”本想顺嘴说你舅舅,还好反应过来,“他们夫妻两个只是没料到。”

当时林海回京之后都没什么动静,别说王夫人和她娘家嫂子没预料到,关键是王子腾都看走了眼,以为在林海的座师帮衬下,大理寺卿鸿胪寺卿就是极限,哪里想得到圣上押后许久一道旨意出来,王子腾得到消息远在西北都悔得不行。

都说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王子腾这是既没送炭也没添花,当然得事后急着找补。

听了母亲的解释,元春终于长叹一声:跟我想的一样,舅舅在京中消息并不灵通。正经一品大员,在京里没点像样的消息门路……由不得元春不多想。

因为元春身在宫中,尚未封妃那会儿就从德妃那儿听说圣上有意让姑父出任六部堂官。

可见舅舅这还不如我呢……

元春这一走神,脸上就露了几分嫌弃之色,王夫人瞥见也略有不快,总归不敢跟封妃的女儿发作,只能低声问,“娘娘?”

元春自知一时失态,面对母亲她懒得再掩饰,便干脆把自己不掌宫务之事告诉了她。

王夫人大惊失色,甚至都忘了遮掩自己张大的嘴巴。王夫人固然贪财又眼界不宽,但绝对不算愚蠢。

圣上绝不会不喜自家娘娘――圣上可没有个不得不听的太后高高在上,若真是不喜欢,也不至于直接封妃。

再把自家娘娘跟德妃、淑妃贤妃三位娘娘比较一下,王夫人也就明白了:没儿子这一条不提,自家差的是家世!

那三位娘娘娘家父辈至少也是三品,兄弟们又多是四五品官……这些人可不是只有爵位的空架子。

其实王夫人也是一肚子苦水:自打从金陵到京城,她与各家夫人太太交际应酬就很不容易。她娘家嫂子亦是如此,在哥哥王子腾升至一品之后嫂子那边稍微好些,最起码能接到些像样人家的帖子,她自己这边几乎没什么变化,十多年都是一个样子,往来的太太们也就是那些人。

好不容易亲女儿封妃,还是四妃之首,她该扬眉吐气,却想不到妹夫就没给面子,来荣府道贺的还是那些老面孔。

很快,王夫人就察觉出不对劲儿……今日进宫终于知道缘由了!

她想明白了,也胸闷坏了。

元春轻声一笑,“日子且长着。母亲须得处处与人为善。”

想起三妃的家世,王夫人真挺丧气。她听得出元春的未尽之意:咱家底子差,娘娘的舅舅和姑父一个哪个都不能“放过”,不求事事帮衬,最起码得维持住交情。

在王夫人眼里,娘家哥哥那边好说,但妹夫这边并不好糊弄,而且她的陪房还弄得妹夫不大高兴……

周瑞家的这些日子不能在府里待着,正好她手里还有陪嫁庄子,就让周瑞家的到庄子上做个管事婆子吧。

王夫人打定主意,回府之后把元春的处境只告诉了婆婆贾母与丈夫贾政。

贾母早有预料,看王夫人也一脸悔意,便没多说,只劝她多疼黛玉些。贾政只觉得颜面受损,但……无可奈何。

林海倒是不知道王夫人进宫一趟,就改变了对他们父女两个的态度……其实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怎样。

他一个新上任的户部侍郎――差不多相当于财~政~部~副部长,哪有闲心在意下面司长媳妇的想法?

别说黛玉已然回家跟亲爹一起生活,纵然住在荣府只要林海还在,王夫人再不情愿都只能供着黛玉。

却说林海上任不过三天,衙门里的下属还没认全,就收到座师来信:他那个远在西北做巡抚的座师。

他这位座师要回京述职了,看情况还能赶上林海的婚礼。这位大人语气轻松地在信上问起,他这个媒人做得怎么样?

林海瞬间悟了:他说贤妃一家子怎么就看重他了?九皇子的态度从一开始就相对亲近,原来都源于他这座师的推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