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风起宁古塔 > 第六百六十九章 宁古塔巨变

风起宁古塔 第六百六十九章 宁古塔巨变

作者:浪子边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1: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我主掌了宣国,就会向大夏宣战向齐国宣战,到时候我们就有了共同的敌人。”

一句话,听在了杨敏君耳中,让她瞬间无言。

“怎么?你不相信?”

“没错。”杨敏君在片刻的恍惚之后,点着头。表示他的确有些怀疑。

“嗯,怎么说呢。宣国现在的政策说起来还是你儿子制定的,那就是不参与外部争斗,对吧。”

“对。”

“那即是不参与,他们就不可能帮着任何一方,你复国也就没有希望。本王不同,我现在已经与大统牵上了线,他们答应支持我上位,我也答应成为了宣国的新皇之后,就会与他们一道出兵对付大夏。”

杨敏君是聪明人,自然听懂了其意,“所以,你愿意帮着我光复苗国。”

“是的,你很聪明,如果我当了宣国皇帝,自然会站在大统这一边,那个时候,你的敌人也就是我的敌人,我当然会帮你。只是我也有其它的要求。”

“请说。”

“两件事。第一,你要帮我上位。第二,苗国复国之后,你要以宣国马首是瞻。”

“让我们苗国对宣国称臣?”

“难道不行吗?你可以好好想想,如果没有我们宣国的支持,你所谓的复国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

“这...我同意。”几乎没有什么迟疑,杨敏君就答应了下来。

向人称臣的确有些丢脸,但总要好过复国无望吧。

只要苗国能复建,不要说称臣了,就是让她年年上贡大笔金银她一样会眼睛不眨一下。

这就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女人。

“哈哈,看来我们是达成了一致。那好,接下来我们商量一下以后的计划吧。”八贤王很高兴,得了杨敏君的支持之后,他就有了更多的底气,再不是一无所有,做起其它的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许多。

杨敏君也很高兴。

眼看着坐吃山空,长久下去不是办法。八贤王找上门来。

双方合作,粗看对方占得的便宜更多,但只要能帮她复国,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再说了,谁说自己重建苗国之后,就一定要称臣?

自己有了实力了,有了军队,有了地盘之后,难道就不能反悔了吗?

别逗了,所谓的协议,本质上就是用来撕毁的好吧。

两个都是有野心的人,这就达成了一致。再然后就是商量细节,包括接下来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等等。

......

宁古塔。

八月十七出城,十月初三到达宁古塔。

前后用了近五十天的时间。

没办法,跟随队伍的家眷太多了,以至于根本就走不快。

好在,还是顺利到达,一路之上并没有人进行阻拦。

时隔两年多一点,贾平安再一次回到了这片土地之上,还是颇有感慨。

所不同的,上一次自己来到这里,是被流放,这一次却是主动要求。

且在宁古塔之外,昭武将军任青虎,还有黑卫古明月,早已经带着一众人等早早等候。

入城。

安置。

足足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一切事情捋顺,宁古塔的机器开始运转,变得欣欣向荣。

十月,宁古塔下起了大雪。

但在数万人的军营之中,将士们的训练从未停止过。

乱世之中,拥有一支强大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贾平安要做的就是训练出一支支精锐之师,以保证时间合适,便能出征。

做到在战场之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至于说这样的准备到底有没有用。

贾平安认为,一定是有用的。

别的不说,袁克敌也好,还是自己母亲杨敏君也罢,都是有野心的人。

有他们在,就不怕宣国不会出事。

他需要做的,就是在出事之时,能够率军南下,军队能够如臂指使。

军队的训练,自然有一众将领们前去监督。贾平安需要做的,是如何的发展经济。

再不用屈居于人下,空间中的好东西,就可以拿出来了。

关于这个问题,他特意找来了杜明庆,共同商议解决的办法。

“安国公的意思是,你有办法可以弄来很多社会上所缺之物?”

“没错,吃穿用行,我都可以解决。”面对着疑问,贾平安很自信的给对方吃了一颗定心丸。

就在贾平安回到了宁古塔的当天晚上,空间中再一次出现了变化,成匹的绸缎如小山般堆在一起。

更厉害之处在于,每天这个数量还会有所增加,只是数量并不如第一次提供的那么巨大而已。

但这对于只有宁古塔一处地盘的贾平安而言,已然足够,且剩余很多。

后来想想,空间真是很人性化,急他之所急,想他之所想。

即是如此,贾平安更没有理由去摆烂,而是应该做更多的事情,至少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如此也不枉他来到这里一次。

眼见贾平安说的是如此的信誓旦旦,杜明庆犹豫了一下之后道:“这样说来,的确应该想一个好法子,不然的话,其它商人得知消息,定然会前来购买,那样的话,好处还会落在权贵手中,百姓是得不到什么真正福利的。”

“没错。杜大人考虑的正是我忧虑之处。这一次找你来,就是商量怎么样即可以把东西送到百姓手中,又不能便宜了那些权贵商人,同时还要保证百姓工作的积极性。”

直接发给百姓不好吗?

当然不好。

如果什么也不做,就有好处可拿。第一次,别人会感谢你,但第二次第三次呢?

生米恩斗米仇!

一旦形成了习惯,以后不给了,那就是乱世之时。

且惰性一旦形成,想要再恢复过来,那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只会更多。

杜明庆是明知道坏处,却是想不到更好的办法。虽然他任宣国的户部尚书多年,对于如何抓经济可谓是行家里手,可时代的局限性,还是让他想不到办法。

还是贾平安,出了一个主意,提出了票证制。

这才让杜明庆茅塞顿开,直呼妙哉。

票证的存在,可以在一定形式上取代银两,购买自己所需之物的同时,也可以将外来的银子抵挡于外,让权贵和商人想打主意而不能。

当你有银子也买不到所需之物的时候,票证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这一切想要实现,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物资要充裕。

不然的话,票证有了,却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兑换,这将会大大打击大家的积极性。

而这个问题,有贾平安在,有空间在,正好可以解决,这便是皆大欢喜的场面。

“好,我带人去做计划,回头再与安国公商议。”杜明庆颇为激动的说着。他个人是很喜欢这样的创业过程。

至少在贾平安这里,他可以畅所欲言。

只要你说的是对的,哪怕就是出言不敬也无所谓。

且,在这里做的一切,都是真心为民。

这正符合被杜氏一族踢出的杜明庆心思。

好,你们权贵不要我是吧,那就不要后悔。

还有,贾平安给自己安排的手下,都十分尽职尽责,但凡是他安排下去的事情,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执行。

不像是在昌都,他虽然是户部尚书,但所下的命令,符合权贵利益的,有人去做。反之,就是互相踢皮球,再好的政策执行不下去一样是白搭。

有着杜明庆这样有经验、有能力,想做事的官员。

又有一众贾平安的学生,个个充满着朝气,宁古塔的百姓算是有福了。

短短七天之后,票证政策便出炉,并被执行。

这个速度让杜明庆回头看看都为之咋舌。

伴随票证制度一同出现的,还有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

肉食、蔬菜、布匹、衣物、马车、耕牛等等纷纷出现在了店铺之中。

对于冬天竟然还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就没有人不惊讶的。

而只要你有票证,在辅以一定的银子,就可以购买到任何想要的东西。

问题来了,票证怎么获得呢?

很简单,为安国公做事。

比如说修建房屋。

冬天建房,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突然来了这么多人,以宁古塔的体量根本无法装下。现在还有很多百姓是很多人挤在一起呢。

兴建新的房屋就是刻不容缓之事。

有困难不怕,创造条件上就是。只要百姓有热情,冬天建房也不在话下。

反正又不是建楼房,只要人能住,能遮风避雨,保暖就行了。

先临时住着,等明年开春之后,建房、修路、开垦荒地等等,就有的是活等着大家了。

物品的繁多,充足的供应之下,百姓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整个宁古塔,每一天都会有所改变。由一个小城,逐渐向着中型城市发展着。

相比于宁古塔每一天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变化。宣都城中,杨敏君和八贤王也在暗中行动着。

按着计划,他们需要拉拢更多人,站在他们这一边,然后等待着一击必杀的机会。

这个计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很困难了。

无它,容不得一点消息的外泄。

一旦策反不成,暴露了自己,不仅事情无法完成,不仅要功亏一篑,便是八贤王和杨敏君的生命也会受到威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