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 > 234.番外零一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 234.番外零一

作者:紫莜dxm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16:37: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凤与蛮族的战争, 大凤这边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北疆边关幽城一众将士在擒获蛮族王庭后裔时,止不住地欢腾。

卫老将军已经六十多岁了,从他三十多岁, 他就驻守在幽城, 原以为此生一辈子就要埋土在幽城, 却不想有生之年, 还能彻底解决草原的问题,他也可以解甲归田,回京过几年安生日子了。

此次战争,涌现了许多出众的将士, 不提朝廷派过来的先锋营和精锐营,单说卫老将军麾下此次立下功劳的将士就有许多人,这些将士将一同归京接受褒奖, 在皇上退位让贤的旨意下来之后, 他们更是能回京参加新皇登基大典, 接受两代帝王的检阅。

孙石,他来幽城投军已经十多年了, 现在回想自己的人生, 他觉得挺不可思议的,谁也没想到他一个只认识几个字的走商,最后竟然会跑到千里之外来从军!

只是想到妻子和儿女,孙石脸上黯然无光。

同僚王大定见他这样,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石头,你别丧气,总能找到孩子的。”对于孙石的遭遇,王大定也颇为唏嘘。

孙石原本是西南边一个小镇上孙家村的普通百姓,他自己做点小生意,倒买倒卖养家糊口,那次与伙伴们一起到更远的省城进货,回来的路上招到山匪抢劫,山匪是连人带货一并抢走了,他们七八个人被关押在地窖里关了足足一个月,期间因为受伤没有得到医治,其他伙伴都死了,就剩他一个人,病歪歪地倒在地窖里,也不知多久,在他昏沉之际,匪窝被官府剿了,而他也与山匪一起被关进了大牢,那会他晕晕沉沉的,什么话也答不出来,被官府当着匪徒一并发配边疆来了。

等到彻底清醒过来,已经在被发配北疆的路上,衙役哪里听他说话,何况他身无分文,有口难辩,被发配到北疆之后,因为记挂着妻儿子女,他并未死心,一直想洗刷冤屈,但是接触不到官爷,还是无意中救了一个当地的村长,他告诉他这种情况最好洗刷冤情的办法便是投军,军中对这种情况管得严也管得不严,只要你有敢于拼命的本事,那么就算是杀人犯也能功过相抵,于是孙石就这么投军了,还是北疆最辛苦的军种,花费了五年,在军中立下了些许功劳,上司例功行赏,他坦白说明自己的情况,上司说会派人去调查他的情况,若是属实,过去的错误判决自然不会生效,这么一等等了半年,上司告诉他,确实属实,也告诉了他,若是想离去归家,他立马放行,只是上司说了他家的情况,妻儿子女都不在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上司有些讳莫如深,给了他三个月的时间回家处理事务,若是三个月后归来,保留他的军籍,不回来,那么他将不是北疆军士。

回到孙家村,没怎么打探,孙石就知道了真相。妻子因为他突然失踪,担忧自己操持家业之际染上了伤寒,医治无效去世,临死前把两个孩子托付给了大哥大嫂,恳请大哥大嫂代为抚养两个孩子,等待他的归来,若是他没有回来,以后两个孩子也会孝顺大伯伯母的。可惜,大哥耳根子软,大嫂心有算计,答应得好好的,接受了余氏的托付,接管了孙石家的家业,不过半年就把两个孩子卖了。

孙石气得眼眶都红了,当即抄着一把大刀要砍了这对良心狗肺的兄嫂,要不是村里人拦着,他气红了眼之下,说不定真把这对狠心兄嫂砍了,红着眼睛,孙石与兄长断绝兄弟关系,又在家乡待了一段时间,到处打听儿女的消息,然后他回到北疆继续呆在军中,这些年的俸禄也全都寄回家乡,托人打听儿女的消息。

“这次我们也能够一起回京参加新皇的登基大典,若是能行,咱们就留在京城,这样你找两个孩子也方便许多。”孙石托人打听消息,最新得来的消息只知道孩子在京城附近失踪,这次孙石打算就留在京城找孩子。

孙石闻言,点了点头:“大定,这些年多谢你帮我。”两人是这一路走来的生死之交,就连这次也是双方互救才从那沼泽遍布的草原活着回来的。

王大定咧嘴一笑:“是兄弟,就别说客气话。”

卫老将军亲自带领北疆战士回京,队伍浩浩荡荡,六月中旬到达京郊,驻扎在京郊大营里,等待时间觐见皇帝或者直接参加新皇登基大典,接受两代帝王的褒奖。

王大定要安置妻女,孙石便禀报上司之后,开始在京城郊外四处寻找儿女的踪迹,去年他才找到那个人牙子,人牙子告诉他,是在某处破庙失散的,他从破庙开始一个村一个村地寻找,连续半个月,依旧毫无所获,不过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他沉得住心。

如此又是好几日过去,终于有一个老婆婆告诉她,近来大家的日子好过了,很少有卖儿卖女的,不够仍然有许多被丢弃的孩子,靠近京城十里远的苏氏别庄是一家收容所,从十多年开始就收留流浪老人和孤儿,让他到那里去问问,说不定有消息。

孙石抱着期待找到苏氏别庄,他这么一说来历,管事便狐疑地上下打量他,“你说你叫孙石?石头的石?找一对姐弟,孙信慧和孙信安?”

孙信慧和孙信安自然已经长大成人,孙信慧十七岁那年与周东成亲,夫妻俩在京城居住,自然弟弟孙信安也在京城,孙信安正全力攻读诗书,打算明年参加会试。

管事嘀咕了一句,小慧小安来到别庄尚小,小慧只知道她的父亲外出失踪不见了,不过那会所有人都告诉她父亲遭受意外已经死亡了,小安那会才只有三岁左右,什么都不知道,对孙家村更是没有丁点记忆,就连小慧对孙家村的记忆也是模糊不清的。

管事这反应让孙石心中狂喜,迫不及待地把儿女的情况说了出来,就连儿女身上哪里有明显的痕迹也说得一清二楚。

“既然如此,那你跟我走一趟吧!”说罢管事找来别庄的小厮,让他告诉二管事一声,这里有个人来认亲,他先带人进城一趟,晚些时候回来。

只要进了别庄的孩子,都会建立一份档案,档案上会把这孩子的情况写得清楚明了,尤其是身上明显的胎记,就连遭受重创留下的伤疤也会记录进去,就是为了以后认亲的方便,即便这十多年来,只有几对父母天南海北地找来,比例很低。

进京的路上,管事并未讲小慧小安,而是问孙石,这么多年现在才找来,他总要了解一下原因。

孙石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把他阴差阳错的经历讲了出来,管事一脸同情:“大兄弟这人生够丰富的啊,想必在北疆也应该成家立业了才是。”

孙石苦笑着摇头:“管事莫打趣我,之前惦记着妻儿,一心想回家,后来知道妻子和儿女的遭遇,我已经没法挽救妻子的性命,哪里能置小慧小安于不顾?”他确实没有心思另外成家,何况北疆男多女少,多得是光棍,轮不上他这个在下层打拼的年龄大的士兵。

管事哈哈一笑:“大兄弟还是挺有本事的,我虽然对军中那一套不是很熟悉,但是也知道从白丁士兵到四品将军,不付出前所未有的努力是做不到的。”而且必须得拼命,拼命不一定能晋升,但是不拼命一定得不到晋升。

管事依旧未讲述小慧小安的事情,略过这个话题讲起了京城的变化,管事也已经快六十岁的人了,家里早已脱贫致富,只是他喜欢别庄管事这份差事,这才一直留在别庄任职,不过他也做不了多久了,该回家颐养天年了。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马车到了京城,排队进了城门,管事熟门熟路来到外城一处街道上,这是孙信慧和周东在此地买的房子,不算富裕,但是夫妻二人很会操持家业,日子过得很不错。周东上一次已经考中进士,名次不是很靠前,在中间靠后的位置,差点就落到同进士中,现在在刑部上班,作为八品检校,是他考进去的。

现在各部门的官职可不像以前那般随意,必须考试,考各部门相关的知识,刑部就考大凤律例,在这之前周东就已经考虑好了,为此在这方面下了狠功夫。

管事来到一处宅院外面,看起来是两进的宅院,他还未敲门,就有一年轻妇人抱着一个几个月大小的孩子出来了。

“余叔,您怎么来啦?”孙信慧很诧异管事的到来,把女儿换一个手抱起来,她并未注意到孙石。

而孙石此时已经热泪盈眶,女儿与妻子长得很像,这番样子不说与妻子十分相似,也有五分,再看她怀里的孩子,原来女儿已经成亲,都生了孩子了吗?

“小惠!”孙石几乎哽咽着呼唤出声,管事叹了口气,不过他并未说什么,孙信慧把目光投放在这个陌生的中年男人身上。

起初,孙信慧只是很诧异,但是这个伯伯怎么哭了?但是越看她越觉得狐疑,她对自己父亲还是有一点印象的。

半响,孙信慧瞪大眼,孙石已经忍不住出声道:“小慧,我是爹爹啊,爹爹还活着,终于找到你了!”

“爹?”孙信慧眨了眨眼,眼眶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捂着嘴不敢置信地道:“爹,你怎么才来?娘已经没了......”

这对父女已经哭得不能自已,小孩听到母亲哭,不明所以,也跟着嚎啕大哭。

孙信安从书铺回来,刚刚走到街口,就见姐姐和外甥女哭得这般伤心,不由得心下一沉,加快脚步。

孙信慧已经看到弟弟了,先一步抓住弟弟的手,脸上还挂着眼泪,激动地道:“小安,爹爹他还活着,他来找我们了。”

孙信安脸色一变,目光落在孙石身上,目光有怀疑和防备,但是就是没有激动。

孙石这会正激动呢,哪能仔细分辨儿子的神情,看到儿子这般大了,更是激动得无以复加,抹了抹眼泪,有些局促地道:“小安。”

小安那会才三岁左右,不记得他很正常。

孙信安接过外甥女抱在怀里,说道:“进屋再说。”又看向管事,歉意地道:“抱歉,余叔,怠慢您了,请进来再说。”

管事摆摆手:“我只负责带他来,你们久别重逢想必有许多话要说,我就不进去,不差这杯水酒,我去看看我孙子孙女,吃过晌午饭就回别庄。”

管事说走就走,上了马车独自驾着车就走了,而孙石跟着儿女进了屋,起初孙信安心里可能是埋怨什么情绪,表情并不好,但是知道父亲的经历之后,也忍不住红了眼。那种情况还能说什么埋怨之言?父亲能活着已经是大幸,何况父亲并未放弃寻找他们。

父子父女之间话说开了,虽然因为多年不见有些生疏,但是孙石不在意,时间长了,他们总会亲近起来。

对于周东这个女婿,孙石现在没有话语权,不过都是和女儿一起长大的,想必人品没问题才是,其他的以后再观察。

接下来孙石就拿着这两年的积蓄买下了周家隔壁的三进院子,原本他的钱就花在了寻找儿女身上,这又是好不容易才积攒下来的,这样买了高价房身上就几乎身无分文,不过没关系,他以后再挣就是,儿子以后成亲的房子有了,还差补上女儿的嫁妆。

孙信慧原本想带父亲去林家见老夫人的,当年若不是老夫人心善,她和弟弟只怕早已经饿死了,不过她一说,孙石点头又摇头。

“过一段时间吧,等皇上的万寿节之后,我该郑重地向老夫人致谢。”

自从林家回京之后,孙信慧每个月会到林家看望老夫人的,此次她亲自向老夫人说明了,艾草已经从管事那里获知了孙石的情况,也让林海打听了一下孙石所说是否实情,知道孙石确实是孙信慧姐弟俩的父亲,且这些年确实没有放弃寻找两个孩子,而且也并未另外成家,以后两姐弟不存在与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争锋,她也就放心了。

不过这孙石确实有几分本事,在军中确实是建立功勋最佳的途径,但是相比于科考,军中是要拿命来拼搏的,往往你拼了前程,却享用不了,只能惠及后人,但是后人所得也有限,也就是一些钱财的补偿而已,而拼搏出来的军衔也不可能遗承到后人身上。

万寿节这日,长平帝与昭郡王完成了新旧两代帝王的交接,同时两人在皇宫检阅此次卫老将军麾下的士兵,同时为各获得功勋的将士颁发褒奖,不论是军衔还是钱财。

获得四品将军头衔的只有五个人,孙石是其中之一,为扬威将军。王大定是五品虎烈将军,比孙石低一个品级,不过他们能从白丁奋斗到如此境地,就好像鱼跃龙门,且已经跃成功了,门庭已经改换,这已经是极大的成功了。

孙石回到家里,就把获得的钱财分成了三份,一份是让女儿准备谢礼,他要去林家亲自向林老夫人致谢;一份是让女儿捐给别庄,感谢他们这些年对儿女的教养,一份就分给儿子女儿,让他们攒起来。

孙信安嘴角抽了抽,他已经想明白了父亲为何会拖延这么久,定然是买了房子之后,身上没有钱了,就等皇上发奖励。

孙信慧自然也看得明白,心底流窜过几许温情。

“我已经向上面请了两个月假,打算回老家把你们娘的坟墓迁出来,以后不回孙家村了。”那是个伤心地,他们父子三人都不想再涉足,把余氏的坟墓迁出来,在京郊买块墓地,以后他们就在京城安家落户了。

孙信慧紧咬着唇点了点头,她不记得老家具体的地方,是以这些年从未回去。孙信安也点了点头,正要开口,孙石却道:“你们不用回去,小安要准备科考,小慧还有外孙女要照顾,我很快就会带着你们娘回来的。”

孙信慧往林家走了一趟,老夫人一直都在家,是以让他们尽管上门就是。

翌日,艾草见到了孙石,看他走路挺直了腰背、目光坚毅,她对孙信慧这对姐弟以后的生活倒也不担心了。

“老夫人,多谢您多年前救了我的孩子,孙石感激不尽!”孙石行了一个大礼,腰都快弯到地面上去了。

艾草让孙信安赶紧把他父亲扶起来:“您这样客气,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小惠小安是两个乖巧的孩子,也带给我许多欢乐,高兴的事情谁都会做的。”

从林家离开的下午,孙石就离京回千里之外的老家孙家村,一路车马劳顿,一个半月后孙石带着妻子的棺椁回京,余氏被重新葬在西郊那片坟山,逢年过节孙家一家老小来扫墓,孙石更会在休沐日来坟前唠叨几句,告诉妻子,他很好,孩子们很好,等他老去,他再到地底下向她赔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