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娱乐王朝 > 第四百二十三章 武侠泰斗的奇遇

娱乐王朝 第四百二十三章 武侠泰斗的奇遇

作者:三寸刀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1:27: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个人的商谈,一直持续到临近中午,才在一通电话之后结束。

来电之人是久违了的王景华,这位内地最负盛名的金牌经纪人,陪着刘青山跑了一趟欧美后,就消失了一段时间。

她手底下可是还有好几十位的知名艺人,对每一位只关心一天的话,一个月也转不过来。

堪堪十天时间,要她把人三三两两的集中起来都见上一面,时间上已经很紧了。

但西雅图她又必须得去,就是因为那部《晚秋》既是刘青山的首个主演,又属于国际版本,是要全球发行的他的首部生活片,需要凭借它冲击各个奖项的。

王景华等待的地点是京都国际会展中心,约在那里见面倒不是参加什么会议,而是住在附近酒店的有一位她的重要客人。

本来这事跟他无关,但那人点了名要见刘青山一面,说不得就要亲自跑一趟。

刘青山可不是什么人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只是那个人他认识,而且关系还相当不错。

他就是张大胡子,算是从最初就极为赏识他的人之一,王景华找到他,是因为那位大胡子张导马上要执导另一部古装大制作。

不过王景华并没有跟来,以免被张导误会了,其实说穿了也并非全是误会,只是这样明目张胆的走后门,两个人的面子上都不好看。

她之所以找到刘青山,还在于见他一面是张大胡子亲口说出来的。

等刘青山匆匆忙忙的赶到后,才知道需要见自己的人并非张大胡子本人,而是香江那位一直未曾谋面的金老爷子,华语文坛泰斗级的武侠家。

这让刘青山吃了一惊,要知道金老先生如今已八十高龄,怎么还要被折腾来京都?

他的满腹疑问,和很明显的担忧神色,居然让金老先生哈哈大笑起来:“怎么内地的任何人见到我的表情都是这样的?是生怕老朽被半道上颠散了架?”

老先生的普通话居然说得很流利,连语气的拿捏都十分的地道。

“别人也是担心您老的身体,但此时让我看来,很多同龄人却远没有像您这把年纪了,仍保持着良好健康状况的了!”刘青山随之反应了过来。

“我知道你小子在医术上很些本事,不过我可不是来找你瞧病的,而是听说了你找到了我的电话号码,去香江的时候要去看我。但我左等不来,右等不到,索性趁着在京都的机会,主动找你聊聊!”

老先生的话,让刘青山有些哭笑不得,他也只是在几天前,才通过葛大全要到了号码,本打算从国外回来在前去拜访呢。

不料想,对方的到了这个消息,居然主动找上门,这就让他有些尴尬了。

好在老先生的性格一向是出了名的豪爽豁达,反倒替他说话了:“年轻人,就应该有个做事情的忙碌劲儿,相对而言,我却是对你更感兴趣些,打扰到了你在谈事情,很抱歉!”

听了这番话,刘青山刚刚落在椅子上的屁股就马上弹了起来:“可不敢让老先生抱歉,传出去就很难做人了!”

老先生仍旧大声笑着,伸手指点着椅子,“快坐下,找你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通过你了解一些古武界的事情,毕竟写了那么多的,还头一次见到有人拥有如同杨过、令狐冲那种身手的现代人!”

听锣听声,听话听音,刘青山马上从对方的谈吐中听出了点什么:“冒昧的猜测一句,前辈在很久之前见到过修行古武的人?”

“小家伙果然感观敏锐,”老先生拍手称赞,一脸的喜悦绝不是假装出来的,“这反应能力确实异于常人!”

他的下半句是朝着张大胡子说的,后者马上接过了话茬:“这件事老爷子也是今天才向我透露的,原本被他一直压在心底,连家里人也不知道。”

于是,张大胡子就替代了金老先生,把其中的秘密说了出来。

老先生曾在二十岁,也就是1944年考入重庆某大学外交系,后因对校内某些人的行为不满而向校方投诉,反被退学。

后在当地的一家图书馆挂职,正是在这个期间,阅读了大量书籍。

1945年抗战胜利后返乡,曾在杭州《东南日报》暂任外勤记者,利用一次出差的机会,他一个人悄悄地去了趟神农架。

肯冒着未知风险,孤身一人深入原始森林的原因,就是他曾看到过一本撰写于清朝早期的古书简本,上面记录了一些民间传说和奇人异事。

其中就有一篇说到了神农架最深处的一处古怪的湖泊,他去寻找的当然不是什么古武,因为在此之前,他并不了解关于古武的任何信息。

而是他当时年轻,正处于对山海经异兽录里的各种稀奇古怪的神兽产生兴趣,况且一旦发现一直传说里的存在,会对他当时所从事的记者行业会带来巨大的好处。

也正是这种猎奇心理,以及渴望一夜成名的幻想,让那时候身子骨并不十分出色的他,头脑一发热之下,就仅携着一把宽刃柴刀孤身犯险。

只是此行一如他之前的心中最坏打算,不仅路途遥远,无径可循,景色是足够秀美了,可一整天仅前进了不到几里地的速度实在太慢了。

更可怕的是,在进入了深山的第四天,他随身携带的粮食就吃完了,却连整个路程的十分之一也没走到。

当晚他是寄身在一处山崖下的自然洞穴,晚上的原始森林无法前行,不仅看不清脚下的路,还有数不清的剧毒生物遍及几乎每一个角落。

比如毒蛇,毒蝎子,还有一种山间随处可见的、同样具有毒性的毛毛虫。

那种看上去会令人作呕的爬行动物,甚至比上述两种还要可怕,他就曾亲眼见过,一具不知是何原因猝于灌木丛中的野狼身体,被密密麻麻的爬满了那种小毛毛虫。

仅仅是二十几分钟的时间,那具野狼的尸体就变成了一副骷髅架子,上面没剩下一丝一毫的肉红色,惨白的令人心底发寒。

当时他是躲在更高的一块岩石上,旁观过程居然不敢按动手里的照相机,生怕被闪光灯惊扰后,那些恐怖的东西会朝他拥过去,就因为他的身后已经是悬崖峭壁,逃无可逃。

就在那个让他记忆深刻的晚上,他居然在洞口朦胧的夜色里看到了一个人。

后来他才知道,那人是被他燃在洞口处阻拦野兽的火堆引过来的。

刘先生很清晰地看到,那人是在洞外五米多高的断崖飘下来的,张大胡子说到这里时,老先生特意插进话来,着重重复了一下这个“飘”字。

深更半夜,昏暗无光,即使有身前一米远的摇曳火光照应下,也只会越发映得远处的昏暗更加漆黑一片。

它能够看到那个人的存在,是因为那人身上穿着的是一袭雪白长袍,甚至连鞋袜、头上的束带都是白色的。

而且那人飘落下来后,只是随手一掌,就把老先生点燃的火堆拂灭,嘴里吐露出一串艰涩难懂的重庆土话。

好在老先生曾在那里就学、工作过一段时间,能勉强听得懂大概意思。

那番话的大意就是,在神农架用火光驱离野兽的效果适得其反,反而会吸引来更大型的食肉动物整夜窥伺。

老先生当时早已被冷汗浸湿了衣服,不只是点燃火堆的后怕,更多来自鬼魅一般飘落的身影。

你身上的装扮倒也稀奇!这是那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走进山洞说的第一句话。

临近山之前,老先生穿上了特意准备的军服,还精心准备了长马靴,用绑腿牢牢地捆在了腿上,目的是为了抵御来自山间草丛里的毒蛇。

不过,你的这身打扮可不像是当兵的,军人哪有你这样穿戴的,甚至不知道护住脖领,没人告诉你,在山里垂在树枝上的毒蛇更可怕?

这是她说的第二句话,然后就此不再言语,只是凶愣愣的看着老先生。

老先生艰难地渡过了前段时间的惊怕后,就主动没话找话,同时在接着洞口散射进来的月光,观察对方的脸上的表情变化。

知道听他说起外面的小岛国鬼子已经被赶出了华国,才看到那个人明显的表情变化。

于是,捕捉到这一点的老先生,就把之后的对话竭力拉入一些抗战传闻。

这一招果然管用,那个神秘人的态度,也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外界信息后逐渐松缓了下来。

由于当时是刚刚结束战争的第二年,老先生虽然没见到过真正的战争场面,但道听途说的战事惨况实在太多了,所以由他讲来虽不至于声情并茂,至少具体的描述足够精彩。

就这样滔滔不绝的说了不知多长时间,直到洞外的天色已经放亮,那个人才再一次开口:小家伙,离开这里吧,那个湖泊叫做小九湖,属于神农架禁地,便是我去了也九死一生。

大九湖老先生知道,就处于渝鄂交界处,是一片沼泽地、山涧盆地,他进山之后就曾经经过了那里。

随着那人的进一步讲述,他才知道他姓孙,正是由于外间战乱躲进了深山,但却不是因为鬼子的入侵,而是那个世纪的初期,华国满世界闹革命军的那会儿。

他们是举家搬来的深山老林,是一个古武世家,原本的栖息地也同样是另一处深山,只不过那里更接近世俗,能偶尔看到山脚下的农夫。

孙家祖辈都没束过大清朝的辫子,可想而知,之前他们的存身之处已经相当隐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