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大明:我自曝穿越后,老朱人麻了 > 第45章:这么一闹,真能瞒天过海?

奉天殿里的朝臣们看秦风时,如同在看一个笑话。

当初得到重用时,他有多么意气风发,如今就有多么失魂落魄。

瞧瞧!

大明第一宠臣又如何?

还不是陛下一句话,就落得个如今的下场?

那句伴君如伴虎,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秦风被罢官免职,不知道有多少大臣在心中窃喜。

尤其是以胡惟庸为首的胡党一派更是嚣张。

他们在出了奉天殿之后,连忙朝着胡惟庸聚集过来,并且朝贺道:“恭喜胡相!大仇得报!”

胡惟庸得意洋洋道:“今日秦风能有此下场,要多亏了诸位相助。咱们扳倒了这位陛下眼前的宠臣,今后朝堂上也就有了诸位的一席之地。”

秦风得不到重用,这是朝中很多大臣都希望看到的。

谁希望陛下在朝堂上独宠一人啊?

之前陛下有什么事儿都会私下里找秦风商量,而他们这些朝中大臣一直得不到重用,成为了一件件吉祥物。

再这样下去,说不定他们头上的乌纱帽都要不保。

他们和胡惟庸一样,都盼着秦风赶紧被罢官免职或是突然暴毙。

那样的话,他们才能重新掌控朝堂,才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更何况,秦风守着河道和报社两块肥肉,早就让朝中大臣们心有不满了。

河道和报社都是捞银子最快的地方!

若是两块肥肉都到了秦风一人手中,能不招人眼红嫉妒?

更可气的是,秦风当初火烧上林苑,把皇家园林都变成了自己的捞钱圣地。

陛下对此事非但没有制止,还任由着秦风肆意妄为。

这些事情早就让朝臣们心中积攒了不少怨气。

而老朱突然对秦风做出了罢官免职的处罚,也让这些怨气得以宣泄。

宋濂朝着胡惟庸拱手道:“胡相,多亏了您,狗贼秦风才能顺利被扳倒。下官想恳请胡相,帮我那不争气的侄儿重新回到上林苑当差。”

胡惟庸笑眯眯地说:“老宋,你侄儿的事儿,可不归老夫管,要不你去吏部那儿问问?”

宋濂耷拉着脸,支支吾吾地说:“可……可胡相当初答应下官……”

胡惟庸瞪了宋濂一眼道:“老夫什么时候许诺过你?是你侄儿自己不争气把九品芝麻官给弄丢了!宋濂,你若没什么其他事,那就别在老夫面前碍眼了。”

看着胡惟庸在文官们的簇拥下离去,宋濂心有不甘地攥紧着拳头。

这就是小人当道的黑暗官场!

……

乾清宫。

老朱批阅完奏折后,问王景宏道:“老大在外面跪多久了?”

“回禀陛下,快两个时辰了。”

“又是两个时辰了,那帮老家伙在宫里的眼线应该都盯着呢。”

王景宏说:“陛下,老奴从未见您让太子殿下在乾清宫外跪过这么久,老奴都快要心疼死了。”

老朱揉了揉太阳穴,无奈地苦笑道:“咱也心疼,可宫外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呢。你赶紧让老大进来吧!”

“是!”

不一会儿,王景宏就搀扶着腿都跪麻了的朱标进入了宫中,将他扶到了坐榻上。

老朱一脸关切地盯着朱标的膝盖,问:“老大,辛苦你了!王景宏,赶紧去太医院拿点儿膏药给太子贴上。”

“老奴这就去。”

朱标摇头道:“爹,儿子无妨!秦先生为了找到那群老狐狸的证据以身犯险,儿子受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老朱无奈地笑道:“也不知道咱和秦风这么一闹,能不能在一群老狐狸那儿瞒天过海啊?”

“爹,您在奉天殿上和秦先生实在是太有默契了。”

老朱说:“报社这样一个肥美的差事,咱就是故意留给秦风,让那帮老家伙们去拉拢秦风的。”

“如果他们真想要贪墨朝廷库银,河道与报社就是他们想要侵占的关键。”

“但愿秦风这回打入敌人内部,能够顺顺利利,千万不要出任何岔子。”

朱标说:“爹,您放心。儿子会和秦先生继续保持联系。咱们父子之间还得按照秦先生安排的剧本,继续上演关系破裂呢。”

老朱笑着说:“那你可不能在乾清宫里待太久,容易引起他们的怀疑。”

“那儿子这就告退。”

“慢着。秦风昨日所提的那些对抗瘟疫的策略,实行得如何了?”

“儿子已经派人在各地进行募捐活动,就等着淮西极其周围地区的响应了。只要钱粮一到位,火神医院便会在淮西如火如荼地修建起来。”

“那当地封控得如何了?”

“按照爹的旨意,瘟疫爆发的地区全都严防死守,不许任何人进出了。”

老朱点了点头,又问:”那天下名医开始征集了吗?”

“告示已经在各地贴出去了,相信各地的名医应该会前赴后继地赶往淮西。”

“医者父母心,但愿他们能为了淮西百姓,前来冒险一次。”

这时候,王景宏手持着膏药来到了太子的面前,帮朱标抹完了膏药后,才让朱标离开了乾清宫。

离开乾清宫的时候,朱标还不忘继续戏精附体地开演。

呈现出一种陛下与太子关系已然闹僵的假象!

朱标按照秦风所提出的几点建议,早就在全国各地开始实行。

老朱下达旨意,搞了一个全国募捐,而且这次按照募捐的钱粮给每家每户统一发放国家债券。

这个债券的想法也是秦风向朱标私下里提出来的。

很多人想要让他们白白捐助肯定是不可能的,总要给他们一些作为补偿,他们才愿意捐助。

而国家债券就是一种让利,国家等于是向各地征集钱粮前往灾区赈灾。

到了明年的时候,再把这些债券收上来,统一给募捐的人进行一次国家补贴。

而国家补贴要比原来他们所募捐的多了那么一些利息。

当初朱标还问秦风,这种债券会有人愿意兑换吗?

而且真到了明年的话,国家能给他们发放足够的补贴吗?

秦风的回答是无利不起早,只要有利可图,那些地主豪绅都巴不得把足够的钱粮都捐赠出去换取更多的利益。

况且他非常有信心,在明年的时候,不管是粮食还是库银都能达到一个顶峰。

到时候,别说是还清这些国债了,就连负担大明好几年的开销都不成问题。

而另一边,张贴召集名医入淮西的告示,也得到了非常多的响应。

在大明各地行医之人很多,他们都有一颗悬壶济世的功德心。

眼下皇帝召集他们前去淮西帮助更多人摆脱瘟疫,他们甘愿前去赴险,无怨无悔!

于是,全国各地募捐换国债的旨意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名医们背起药箱,揭下告示,纷纷赶赴淮西瘟疫爆发的中心区域。

一场全国人民对抗瘟疫的行动,正在积极地展开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