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匪军之龙腾四海 > 第二百一十五章 组建华东军设想

南滨道做为一个与陆地跟海洋接壤的城市,其经济实力在南方各道而言,都是比较靠前的。加之这里是当年况天佑回国,号召国民团结起来推翻龙华末代皇朝的大本营。以至于这里的民风,相对而言比较激进也比较开放。

做为一个拥有广阔海岸线的城市,其在龙华皇朝时期就是龙华一个对外经贸的窗口,以至于这里的建筑也非常具有包容的特点。甚至在一些靠近港口的城市,还能看到不少皮肤跟头发,都跟龙华人不一样的外国人。这在龙华国内其它内陆道府,是很少看到的。

对于这次南滨道的内乱,知道的人自然不多,可大街上明显多了起来的军人。无疑让一些经历过政治变动的人都清楚,南滨道的形势非常紧张。只是他们对那位总督,那位精神领袖有所期待,他们相信况天佑不会让他们失望。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如今的况天佑已经没多少日子好活,自从送走了陈明扬跟那封亲笔信后。他每次醒来看到大夫人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陈明扬的三军到那里了,许斌这个他替革命军跟两道百姓挑选的继承人来了没有。

为了保证南滨道的跟首府羊城的安全,况天佑在清醒的时候,特意将其直接掌管的近卫师,调到了羊城进行防卫警戒。这支可谓都是由南滨子弟组成的近卫营,在某种意义上跟许家军的警卫旅性质差不多。只有忠诚于况天佑,并且思想军事都过硬的官兵,才有机会加入近卫师。而近卫师的装备无疑,也是比其它军队要好上不少的。

除此之外,陪着况天佑一起出生入死的第一军军长杜文龙,此刻也将一个主力师,镇守于城外防止有可能因况天佑去世而产生的混乱局面。至于他自己。则带着一个警卫营住进了羊城里面,时刻关注着这位亦师亦友的领袖情况。

这段时间,其实杜文龙也在考虑一个事情,那就是况天佑去世之后,桂西跟南滨的总督到底谁由继任。如果说推况天佑,那年还不到十岁的儿子,去继承这么大的职位。别人会怎么想?这南滨的百姓都支持况天佑。却未必会卖一个十岁孩童的帐。一旦有什么特殊情况发生。十岁的总督起到什么作用?

如果不推况天佑的子女上台,那么目前革命军中,真正有机会担任总督之位的。无疑就是他跟镇守桂西的二军军长王钟正,这位在原二军军长不遵将领之后。被况天佑寄于重任的心腹干净。除此之外,还有第三军的军长陈明扬。三人之中,无疑他的威望跟实力最强,也是革命军中最有力的继承人选。

可杜文龙始终觉得,这个总督的宝座不会落到他的头上。因为他自问,打仗的水平还可以,但让他玩政治管民生,他只会搞的一团糟。这也是为何当初况天佑离开,曾经提议让他临时担任一下南滨道的军政都督。他都一口回绝。现在他真的要去抢这个宝座吗?

清楚这种位子并非想象中那样好当。况天佑这些年过的什么日子,做为朋友一般的杜文龙又岂能不知道。何况自家人知自家事,杜文龙更喜欢上场杀敌的畅快,而不喜欢整天待在书房里,跟一堆文件打交道。

只是有时候。人都是这样的,你不想不意味着追随你的人不想。此次况天佑病情危重的消息,一军的几位师长无疑都是知情。尽管这些师长都是况天佑的追随者,可长期在一军中担任师长,他们跟杜文龙的关系无疑也是最亲密的。

一直以来,这些师长都在私下联合,要推举他担任南滨甚至于桂西的总督之位。接替况天佑离开之后,空出来的权力宝座。有些激进的师长,甚至喊出他不担当这个大任,谁还有资格接这个大任的话。

这让杜文龙,总觉得有点放心不下。这才只带了最信任的一师,进驻羊城充当防御力量,防止到时候可能因为权力更替引发的内乱。

三个目前革命军的军长中,在杜文龙看来最适合当总督的不是他,而应该是三军的军长陈明扬。这位当年闹革命的时候,一直担任况天佑参谋官的书生军长,无疑更擅长处理政务跟管理军队。可是他的资历太浅,加之此次闽南战败,无疑让他失去了继承的资格。

可除了陈明扬之后,刚刚上任的第二军军长王钟正,其性格更适合领兵,处理政事杜文龙也觉得不靠谱。象这种即懂掌军又懂处理政务的继承者,进入羊城这段时间的杜文龙,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到底是谁。

只是他一直觉得,况天佑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肯公布接掌革命军大权的人选,似乎在犹豫或者在等待着什么。这种感觉,随着第三军的回归,并且被况天佑命令,进驻到羊城军营得到了证实。

做为最有资格进驻羊城的第一军,没有进驻到内城中。第三军这个败军之师,竟然堂而皇之的进驻到羊城中,要说没有一点诡异肯定说不过去。那怕况天佑在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用的是第三军虽败,但当年拿下闽南还是有功。既然有功,回到家乡自然也应该受到礼待,不应该一战败就抹杀其所有的功劳。

当杜文龙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对的时候,况天佑的第二份密电也正式发出,召集三军的各大主力师长以及镇守桂西的王钟正。即刻启程赶往羊城,参加军政大事的会议。并且严令这些人,所能带的部队不得超过一个营,违令者以反叛论处。

措施严厉的电报,无疑让同样在担心桂西跟革命军未来的王钟正,查觉到这次前往羊城。应该就会知道,接下来接掌革命军的统领到底是谁。在他看来,最有资格的人选,或许真是那位况天佑的近臣心腹杜文龙吧!

带着这种困惑,王钟正也不敢怠慢,很快将部队的事情安排下去之后。带着几位军中的师长,一起星夜兼程赶到了羊城。当他们抵达羊城,看开已经严阵以待的近卫师时,就知道此时的南滨形势异常严峻。这场革命军即将到来的内乱,到底会不会起,真的只有天知道。

其实在他们赶到羊城,就被近卫师的官兵按照级别跟从属关系,分别安排进了总督府的内外院。其中做为军长的杜文龙等人,无疑住进了总督府的内院,但两人自从住进来之后,都没得到况天佑的召见。

其余的主力师长,虽然有警卫保护左右,但面对荷枪实弹严阵以待的近卫师官兵。他们也很少外出走动,只有到了下午的时候,两个军长才会被允许跟部下见面。这样安排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他们在这里,至少人身自由还是不受威胁的。

直到况天佑吩咐始终保护在他左右的近卫师长况世清,一位当年被况天佑收留,一步步走到这个位子上的军中将领。亲自去请三位军长过来议事,至于其它的师长也被请到了总督府的军政会议厅,等待着况天佑这位领袖的到来。

之所以先行召见三位军长,况天佑无疑是想得到他们的支持。对于三军军长陈明扬,已经明显表示支持加入,另外两位军长的意见刚同样重要。任何一个人如果不同意,就意味着战事必将爆发。

这种情况下,况天佑为了不生乱,能做的就是将他们扣押在总督府。直到让许斌,能够完全接管两道的军政局势之后,再给他们一个体面的余生。至于杀了他们,况天佑自问狠不下这个心。

在这些革命军的军中将领,还在揣度接下来这军政大权,会交到谁手里的时候。抵达羊城的许斌,就带着几位贴身保护的飞鹰特战队员,进驻了总督府内院。这段时间,几乎跟况天佑朝夕相处。

一来是谈论对未来的看法跟见解,二来况天佑也是趁着还有精力,将南滨跟桂西的情况,向许斌丝毫没有保留的说明。他对许斌接掌两道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两道的军民,跟其许家军治下的军民一视同仁。对此他就没有任何抱怨!

对于这点要求,许斌无疑也将他对未来革命军的安排也说了出来。那就是随着革命军跟许家军合并,他也不会再一直带着以他姓氏命令的部队旗号,而是正式组建华东军,统领南方八道的军民。这也让新加入的革命军,不会觉得他们是后娘养的。

除了将军队的名字变更之后,许斌同样会对革命军的三个主力军,做一些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会针对军师级干部,但基层的部队会进行一些调动。道理很简单,就是不让其拥有抱团作乱的可能性。

将革命军的三个主力军,以及许家军的五个主力军,团一级的部队进行相应的调整跟调换。尽可能的做到,每支军队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让大家对这支新成立的华东军,拥有更多的归属感。

至于事关两道的民生,许斌也表示会尽最大能力,改善当地的民生经济。同时正在钱塘组织的第三舰队,到时也会正式进驻南滨军港。

这意味着,他对南滨的重视,丝毫不会比其它治下的道府降低。听完这些安排,况天佑无疑终能放心的把革命军,交到这位比他小了几十岁的年青人手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