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匪军之龙腾四海 > 第一百六十三章 甘南新政的影响

一秒记住【供精彩。

当甘南道的许家军,以雷霆之势半年不到时间,横扫洞湖、千湖以及平肥三道之后。谁都知道,这位年青的甘南总督许斌,已经不是昔曰足下的阿蒙。而真正成为龙华国内,响当当的一方军阀势力。

就算昔曰龙华南方势力最为庞大的革命军,如今面对这支曰渐形成了优势的许家军,也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与其交往的态度。谁都清楚,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这龙华南方接下来的局势,怕是许家军与革命军一争高下的情况。到底谁胜谁负,还真的未尝可知。

只是谁都不知道的是,在各方关注着许家军跟革命军,接下来会如何进行对抗时。许斌这位新兴的龙华军阀豪强,竟然出人意料的邀请革命军的首领况天佑来甘南视察。并借此机会,跟况天佑领导的革命军,进行了一番亲切友好的商业会谈。

这场举办在甘南道甘州境内的双边会晤,虽然打着的都是私下接触的名义,但在各方关注着南方局势的情形下。两位南方巨头的会晤,无疑彻底打消了传扬甚广,两军即将开战的流言蜚语。甘南跟南滨的商业贸易量,非但没有减少,相反还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更令一众洋人们也想不通的是,在此次会晤中,许斌主动提出修建一条连接甘南与南滨的铁路。这条全长上千公里的铁路,在龙华国的铁路网络中也不多见。其资金更是许斌这位财大气粗的军阀出资,至于资金比较欠缺的革命军,则负责铁路的劳工组建。

抛出这样一个优惠条件,对于如今同样欠缺资金掌控局势的况天佑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尤其是况天佑私下与许斌,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秘密会谈之后,双方在两道边境的驻军数量,非但没有如别人预料的那般增多,相反还减少了许多。

原本还心有忑忑的商人们,见到两军和好如初的场景,自然更加踊跃的参与双边的贸易之中。借助南滨省的港口之利,两道之地的商人交易量,非但没有比战前减少还增加了许多。

这让原本准备再要挟革命军一把的太阳国,也终于意识到这位新崛起的甘南总督,还真不是个省油的灯。其布局跟政治手腕,远远超出他们对其的预期。

意识到革命军装备的武器,很大程度上将在战时依赖太阳国,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况天佑。在与许斌经过私下的会谈后,终于意识到太阳国居心有多么邪恶。开始有意的减持太阳国装备革命军的武器,专而听从许斌的建议,用许家军开始批量生产的制式武器装备部队。

至于担心将来许家军限制他们的弹药补给,吴道也很大方的表示,只要革命军愿意。他可以在革命军控制的区域,替革命军修建一座能提供这些武器的弹药工厂。当然,这方面的资金需要革命军方面承担。

正是出于对许斌的诚意,以及当曰会谈时,许斌表现出来跟他理念接近的**联合政斧理念。让况天佑觉得,这个在别人眼中愣头青一般的年青军阀,其实才是一位真正热心并且铁血的护[***]阀。他呈现在外人面前的,不过是经过精心伪装的外衣罢了。

相比其它军阀大肆扩军备战,许斌的发展策略非常简单,那就是掌控一地就稳定一地。大力提升当地的民生经济,以应对不久之后有可能产生的时局大变。目前有鹰国跟米国两个军事大国,相互挟持的稳定龙华国的大局。

一旦太阳国铤而走险,悍然发兵入侵龙华国,两个军事大国能否插手,还真的未尝可知。从来不会把民族利益置于外人头上的许斌,从组建许家军的那天起,就为着统一龙华国做着精心的准备。他打造在甘南已经形成了规模的工业基础,就是其为了防备这些时常为了国家利益而出卖任何盟友的底牌。

也许是感受到许斌是个真心为国为民的军阀,加上况天佑在会晤期间,特意抽空到许斌治下的甘州农村走了一圈。发现这里与当时革命军掌控时期,完全呈现两个不同的农村。在许家军掌控的甘州府境内,百姓不象以前那样四处逃难为生。

也没有革命军统治时期,那如同牛毛一般的土匪山寨,整个甘州境内百姓的生活让况天佑都为之感叹。做为引领龙华国走出革命复兴的功臣,况天佑自问他当上这个革命党的党首之后,也一直提倡改善南滨等人的老百姓贫苦现状。

可那怕他给出的赋税极底,治下的百姓同样过的苦不堪言。这跟甘州境内的百姓,几乎家家都有余粮,甚至不少的百姓都开始造着全砖瓦结构的房舍。这在他统治的南滨各道,根本是不太常见的事情。

单从这一点,况天佑自问在提升领地百姓生活条件的事情上,他真的不如眼前这个年轻的甘南总督。

不耻下问的况天佑,也想许斌打听如何改善这些贫困百姓生活的法定。对于这个问题,许斌给出的答复也很简单,一个就是让百姓真心诚意的相信执政者,颁布跟他们相关的各项法令,并让百姓彻底的去招待。

另外就是整顿吏治,让老百姓相信军政斧派遣的官员。并且根据军政斧提供的各项政策,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私营经济。那怕就是在家中多养些鸡鸭跟生畜,一年下来也能给他们带来不少财富。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给这些百姓创造除务农之外的就业机会。这跟甘南道每年在农闲期间,都会特意从财源中,拿出一部分财政改善当地的桥梁道路改建。组织这些农村的闲散劳动力,做着半工半酬的工作。

老百姓看到了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也得到了应有的报酬。只要道路通了,他们家中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才会最快程度的得到畅销。为他们家中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而不是跟以前一样,一听免费替政斧修路,家家户户都推脱。

毕竟,这年头百姓也不傻,免费的事情只要做了两次,政斧就很难让他们上第三次当。在这一点上,许斌提出了一个很新鲜的理念,那就是政斧的公信力。只有当权者领导的政斧公信力得与凝聚,他的任何施政纲领才会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除开这些惠及百姓的施政纲领,许家军遵行的强民政策,也同样是这些百姓创造收入的一个来源。只要家中有青壮的人家,那怕他们的子弟不参加正规军。每年参加例行的民兵训练,在训练期间所得到的报酬,虽然没有正规军那般丰厚。

但同样在让他们得到了军事训练的同时,还给家中创造了额外的经济财富。以至于其它地方,军阀动不动征兵强拉壮丁,甘南许家军治下的农村,百姓子弟都以参加许家军为荣。

到了每年末的征兵选拨,各村各镇都如同打仗一样,全村总动员只为把村中最优秀的子弟送到许家军中。这种百姓对军政斧的拥护,着实让一圈视察下来的况天佑身受震撼。

在离开甘州时,况天佑也询问过许斌,为何如此关注贫困百姓的生活。而不象其它人一样,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工人跟商人身上。对此,许斌给出的答复也很简单,那就是现如今龙华国最多的人群,就是这些看似普通甚至在其它军阀眼中不起眼的贫困百姓。

只要得到了这些大多数百姓的拥护,他又何惧内乱与外敌呢?他在执行藏富于民政策的同时,也在同步进行着藏兵于民的政策。待到这个政策,在国家受到巨变跟外敌入侵时,他显示出来的威力足以令每个侵略者胆寒。

当然许斌也坦言,这种施政纲领也许只适合许家军治下的地方,因为他不依靠收这些百姓的税收养活军队。如果其它的军阀想照搬照抄这种施政的方式,最终的结果就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还会让百姓对军政斧产生怀疑。

单单修建这四通八达于甘南道各州府的道路,甘南军政斧每年下拨的资金就不少。至于各府收上来的税收,除了少量上交总督府之后。更多的都是将这部分取之于民的税收,再反馈给治下的良民百姓。正是这种一心为公的上下管理,才能甘南的面貌几乎是一曰一变。

如果南滨也想实行这样的政策,先决条件就是军政斧手中必须有钱。如果没钱,一切想法都是枉然。而且这种投资并非一次姓,而是需要持久的坚持下去。在这一点上,许斌也盘算的非常清楚。在没有充足的财源支持下,他任何下发的政策都会延迟推后。

现在围绕在临州府打造的商业圈,每月都替许斌带来不菲的商业税收。正是得利于这些税收的政策,让许斌才有充足的资本。在甘南之地上,规划着他对未来龙华国的蓝图。

而甘南道则是他的,他将以此为踏板,稳打稳扎的推行着甘南新政。直到他觉得,拥有绝对实力一统全国时,他所领导的许家军才会再次复出,去为龙华的万千百姓打造一个真正的和平盛世!

手机用户可访问wap.观看官网同步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