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反穿]御膳人家 > 第三十八章

[反穿]御膳人家 第三十八章

作者:缘何故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15:19: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邵衍原本以为从拍摄到上电视中间应当有一个很长的制作周期,谁知道第二天早晨,他就在严家爸爸吃早饭时看的早报上发现了自己的照片。

他看到的时候全家人都已经知道了。他们围在餐桌上严父的座位旁边七嘴八舌地讨论报纸上的内容,听到邵衍下楼的声音,又齐齐转头盯着楼梯上的他。

锻炼完之后洗个澡神清气爽,邵衍的心情不错,见状便大大方方地抬手和他们打了个招呼。

“早啊。”

“衍衍!”邵母喊了他一声,倏地将报纸从严父手里抢过来,朝他抖抖,“这个上面的人真的是你?”

邵衍接过来一看,才发现到报道交流会的消息居然放在报纸的第一张。他入场前回头对媒体挥手道别的照片跟好几个不认识的人一起被剪辑成了背景,背景上放了很多切成圆形的大头照片,他看着镜头面带微笑的一张也被放在相当显眼的位置。

报纸上的字倒是都还好认的――“全国首届艺术文化交流会召开,各省协会百花齐放。”

倒是个中规中矩的标题,内容却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里面有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描写从A省来的神秘国学会员邵衍。报社的编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好像收了红包似的不要钱朝外丢好话。非但高度评价了邵衍入场时的大方礼貌,后期他跟何教授之间的矛盾更是相当仔细地从头描写到尾,用词精准脑补狗血,看得都叫人忍不住热血沸腾起来。

邵衍吭吭哧哧地看下来,虽然有些地方不太理解,有些细节和他自己经历的也有些出入,可从字里行间的,他仍旧能很清晰分辨出写文章的作者在故意将舆论朝着有利于他的方向引导。

他不太懂得对方这样做的原因,心中却是满意的,便将报纸塞回了邵母怀里,点头回答:“是我啊。”

邵母张了张嘴,眼睁睁看着邵衍越过自己下了楼,站在台阶上好半天都在盯着儿子的背影发愣。

她在A市时是听说过邵衍讲自己加入了一个什么什么研究协会,邵母对这方面了解的不多,听这个名字便以为是学校里面学生或者老师自己组织起来的业余社团,那个时候也没多想,现在早忘的差不多了。前段时间时她也碰上过几次邵衍和人计划交流会见面方式的电话,本以为他只是要和一些假期来A市旅行的同学见面,并不当一回事,还叮嘱过让他和朋友出门吃饭千万不要在付账上小气。

可她从没料到儿子会去真的参加一个看起来那么高大上的交流会!居然还拍照登报了!

邵家其实没少上报纸,尤其是邵老爷子在的时候,邵家一丁点风吹草动那都是在A市的日报上有版面的。照理说邵母不该为这事儿那么稀奇,可邵衍上的毕竟是全国性的报纸!性质和各省各地方小打小闹的报社完全不一样!

她是这样的想法,家里的其他人也全都不差,桌上除了严岱川在邵衍落座之前给他拉了一下椅子之外全都目光炯炯地盯着邵衍一动不动。

严家的厨师端上邵衍在出门锻炼之前上锅蒸的水晶虾饺,看到餐桌这边奇怪的气氛迅速地离开了,邵父将椅子朝儿子的方向拉了拉,小声问:“衍衍,你什么时候会写毛笔字了?”

邵衍也不惊慌,瞥他一眼,慢悠悠反问:“你以为我以前不会吗?”

“咦?”邵父听他这样一问,还真的点点头,“你以前在你爷爷那边的时候确实被按着学了一段时间,后来我也没见你怎么练啊。”

邵衍笑了:“我懒得练嘛。你看我前段时间就喊小川哥给我买小毛笔字写东西了,也不关心关心我。”

邵衍说别的话邵父不会相信,说自己懒那邵父真是太赞同了。他以往忙工作,一天除去睡觉之外能有两个小时呆在家里就已经不错了,和邵衍虽然名为父子,但彼此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对儿子那个“懒”,简直是深恶痛绝。

至于邵衍这些天写字用的是什么笔,说实话他真的没怎么注意。邵衍以前那么懒,写作业跟要人命似的,现在能动笔写字他就已经很欣慰了,哪里会去管他怎么写啊!听到儿子这样一说又忍不住有些愧疚,也不再问了,拍拍儿子的后背道:“哪里不关心你了,爸爸关心你的。”

严岱川在一旁听这对父子的交流,偷眼瞥了下正在桌首笑眯眯看报的父亲。严颐的脸上带着早年打江湖留下的戾气和风霜,每一条皱纹里都带着浓浓的凶恶,要不是他现在老是笑眯眯对人,那吓哭小孩子是很平常的。

脑袋里琢磨了一下自己跟父亲说“你也不关心关心我”之类的话,父亲也黏糊糊地回答“爸爸关心你”啥啥啥的。

严岱川一阵发寒,后背的汗毛一根一根竖了起来,连带胳膊上的鸡皮疙瘩,浑身都写满了不自在。

他看到邵衍还在和邵父说自己上电视和上报纸的事情,便动手给他的豆浆里放糖。邵衍住到了严家之后他才发现对方有多嗜甜,一杯豆浆或者牛奶要倒四五勺蜂蜜才能满意,他帮着邵衍调好了蜂蜜,摸了下豆浆杯壁的温度,这才把杯子推到了邵衍在桌边。

邵衍恰好说到何教授讽刺他那里,这一段记者们不了解,后来从旁观者的口述中描写出来的也有些出入,邵衍讲出现场版来真是听得气死了了,邵父拍案而起,怒气冲冲骂道:“这个姓何的教授是P省来的?太嚣张了,敢这样对你,爸一定让他吃点苦头。”

严颐在一旁道:“不用那么麻烦啦,衍衍这次把他输成这样,这个姓何的回去有好果子吃的。字画的价格肯定也要跌了,以后被人嘲笑的日子还长着呢。”

邵衍顺手接来杯子一饮而尽,甜到发腻的豆浆让他享受地眯了眯眼,转头看了眼不动声色的严岱川,他也把自己蒸笼里的三只蒸饺夹了过去。

严岱川有那么片刻的受宠若惊,这待遇以前都是邵父才有的!

水晶虾饺是邵衍亲手做的,淀粉和澄面要用开水一点点烫开,才能得出虾饺皮这种晶莹的透明感。邵衍前段时间自己去抓了几味调味的材料处理好了,和面的时候烫的水就是煮过调味料的开水,这使得虾饺皮一口咬下后除了柔韧外更加满口飘香。虾饺里一包鲜汁,放的却不是整粒的虾仁,而是剁成泥的虾仁混上高汤和娃娃菜调的馅料。包的时候再在里头埋进一颗小粒的整虾,吃起来爽脆弹牙。虾饺皮很薄,却很有存在感,劲道的口感需要不断咀嚼,皮的香味混合了清爽的虾甜更是绝配,不必再另外蘸任何酱料,就已经够回味无穷的了。

邵父还在那里跟严爸爸说何教授会有的下场,看到邵衍把饺子分给了严岱川之后人就呆了,他傻傻地看着严岱川慢悠悠把那三个蒸饺吃完,有那么点委屈地看着儿子:“你们俩什么时候那么好了?”

“有吗?没有嘛。”邵衍转头看严岱川,严岱川正在擦嘴,也看过来,两个人默契地给了对方一个微笑。

******

这个让邵母甚至开始惶恐的报道自然也在外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国学界的内部人士关注的是邵衍在报道中被夸奖的神乎其神的天赋,外行看的却是交流会上他和何教授两个人之间斗法的热闹。何教授的名字虽然不怎么红,但在国内也是小有了一些声望的,能在众目睽睽胜过他,这证明邵衍不管是什么背景,至少是有着胜过何教授的真材实料的。

那段被媒体们放出来的有关他和何教授比赛过程的视频更是受到了非一般的关注,热度在短暂的酝酿之后一下子提升了起来。人们对学术界的兴趣远比业内原本以为的要大,只是他们对国学的认知一直停留在一群白胡子老头穿着道袍似的棉褂子背着手喝茶聊天上,自然很懒得去关注这些无聊的消息。冷不防发现这些追求风雅的圈子里竟然也跟宫心计似的各种勾心斗角,群众们热爱八卦的心一下子就被唤醒了,只有担心热闹不够看的,哪还会在意什么圈子不圈子啊。

官方和那群跟何教授有合作的媒体们积怨已久,与何教授混在一起的那些人少有真正热爱国学的,为了一己私欲他们做了不少搅混水的事儿,让原本清清白白的研究圈子越来越市侩也越来越混乱。不满他的人从来不少,只是何教授他们行事小心,从没有露出过什么可以让他们遭受打击的把柄。这次的事情于是就成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连许多之前预料到何教授这次恐怕要遭殃的人都没料到之后的风浪会那么大,网络媒体实体媒体,扒皮何教授的活动越来越火热,简直将何教授家的祖宗都快查了个干净。他和境外和沿海某些臭名昭著的媒体合作炒作自己的事情自然也瞒不住了,包括P省研究协会内好几个正在炒作中的所谓“大师”这下也变得无所遁形。

之前收过他作品的不少收藏家悔都要悔死了,可现在再出手他的作品,打个一折都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收。钱先生也为此遭受了一些影响,好在不大,应付应付也能过去,在那之前他特地找到A省研究会下榻的酒店里去找邵衍道歉,虽然没见到人,但歉意也已经托李教授他们带到了。钱教授这人就是有点书呆子,除了书画之外一点人情世故不通,邵衍有毛病才会和他计较,被李教授他们好言劝了劝,便把他那天的冒犯当做个屁给放了。

他的近况和何教授的则截然不同。

作为热门事件中的另一个主角,他受到的关注其实一点不比何教授要少。光长相就能吸引一大群娘子军偏向他了,国学圈里出帅哥的几率实在太低,才华和帅哥结合起来更是刷满了时髦值。这一代的年轻人越来越注重国内传统文化的留存,对年纪轻轻愿意潜下心来研究国学的邵衍第一印象自然极好,他跟何教授的这场比赛无疑成了垫在他脚下的第一块垫脚石,让他的形象一下子拔高了不少。媒体后期也是拍到了邵衍被保镖们护送离开的画面的,这种电视剧里才能看到的高能情节简直将放在邵衍身上的那些目光热度推向了最高点。

所有人都在试图挖掘他从前的经历,以及弄明白一个问题:他到底是谁!

真正有了知名度之后,过去肯定是瞒不住的,邵衍现在正在A大读书的消息很快就被人给发现了。A市的人那也是上网的,虽然大部分都和邵衍没有真正见过面,但对于邵家的事情,因为前段时间邵父的大肆炒作多少还是有些耳闻的。邵衍是富三代甚至富四代的消息短短几天内就在网络上传遍了,没过几天,更深层的、有关于他们一家和邵家现任家主之间的恩怨自然而然地又被旧事重提起来。

他的经历一时让很多人无法言语。

从小生活富足,在爷爷去世之后瞬间跌落云端,除了百分之五的股权外几乎失去了邵家的一切。上大学之前一直是个胖乎乎有些傻气的小年轻,入学后不久重伤一场,从那之后整个人就像蜕变般开始变得出色起来。

这种跌宕的人生是很多平常人家难以想象的,一时间同情和欣赏的声音瞬间充斥在了有邵衍消息出现的各个地方,网络上甚至悄无声息地出现了大批推崇他的“后援团”,邵衍这个名字,在这阵风头上简直成了“国学年轻储备”的代名词。

邵衍都火了,御门席这个名字没道理默默无闻。事实上邵衍居然会做菜的消息让很多崇拜他的年轻人相当意外。但被迫分家之后他帮助父亲掌管餐厅并将餐厅的声誉做的更上一层的消息来源却十分可靠,让人不得不信。尤其是各个曾经光顾过御门席的顾客,对这个出于邵家却远胜于邵家的餐厅都毫不吝啬夸奖的声音。能进得起御门席的多半不是普通人,讲的话也就格外权威,听着他们对御门席那些菜品的形容,不少人隔着屏幕口水就收不住了。当然也有人怀疑这些夸奖的真伪,毕竟邵家这个美食招牌在A省周围还有些声望,御门席这个刚出来的,许多人那是连听都没听过的。

餐厅现在的管理者也是从邵家出来的,邵老爷子的亲儿子和亲孙子,再强,难不成又能强得过已经过世的老家主?

对于这些好似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质疑许多知情人理都懒得理会,只同情他们井底之蛙,并且反复央求他们前往不要去光顾御门席。A市的御门席现在提前两天已经订不到位置了,想吃饭还得提前半个星期就策划,其中占据了预定名额的大多都是省外慕名来平常的顾客,被拒之门外的老客人们窝火死了,又看不得御门席被质疑,又一点都不想餐厅里的客人比现在更多。

许多人听的心里痒痒,查过人均消费后不少家境宽裕的就打算去一趟A市尝尝这个被传的神乎其神的餐厅,结果还不等他们动身,邵父这边的官方消息便令S市的许多馋猫们精神一震。

御门席在S市的分店,即将开业了。

******

邵父这些天带着邵衍的那群徒弟在S市各处下馆子,和A市不同,这里许多有些声望的老餐厅味道真的很出色,安逸惯了的邵父虽然自信儿子的手艺,但这段时间来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大。为了S市的这个餐厅,他少说投资了两千万。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和严家借的,但借钱总是要还的嘛,这笔账到底还是算在他心上的。现在不同以往了,在A市的生意要是亏本的话,那他们一家绝对是一朝回到解放前的节奏。

邵衍倒是一如既往的淡定,家里人从没把压力给过他,父子俩也没有做过有关投资上的交流,以至于直到如今邵衍还以为自家做的是小本生意。

开业的前一天邵父仔仔细细地检查了店里的所有硬件设备,仔细核对了请柬的投放、媒体的邀请、以及开业当天的各种仪式细节,一夜难眠后,早上天没亮就跑到了自家店里。

他本以为自己应该是第一个到的,没想到才出电梯就听到餐厅的方向传来不小的动静,又惊又怕地偷摸一看,才借着灯光发现原来是比他还要早到的邵衍。

邵衍正在搬前些天运到店里的水缸大小的蒸罐。那蒸罐可不轻,一群大汉给蒙着防震塑料滚进来的,邵衍半蹲着一下就抱起来了,看得邵父都有些发傻。邵衍在餐厅大门的方向左右转转,然后把蒸罐放在了一个自己满意的位置,这才点点头离开,临走前他朝邵父躲着的方向看了一眼,想了想,还是没点破自己父亲小小的自尊心。

邵父蹲在墙角那里慢慢地挪,挪到靠近蒸罐的位置,蹲在那边盯着罐上金红交织的龙纹,不知怎么的,心里就安定了许多。

怕什么,哪怕亏本了,他还有儿子和老婆在啊。

因为邵衍的缘故,S市以及周边城市的许多大媒体这次很积极,早早就全来报道了。等到架好机位,宾客们才陆陆续续赶来,到的最早的,就是前些天被专机接来的邵家集团的那些股东。

听说这群人是邵氏集团股东的时候媒体们都很是诧异,邵父和邵家现任家主尴尬的关系现在托邵衍的福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这群邵家的股东来这里给邵父捧场?

要说邵家兄弟的矛盾是谣传,可邵家现在的家主却又偏偏没到,来的这群股东们面对记者们暗藏机锋的提问只是笑而不语,他们早和邵玉帛不是一条心了,意味深长的表示更让人浮想联翩。想来想去,也只能把现状归咎为邵家现任家主的位置来的名不正言不顺,股东们都都不服他管辖。

廖河东他们被登顶后目光所及的一切给震撼到了,御门席早已经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个邵家的老店。没有任何一刻他们像现在这样清晰地意识到这已经是一个独立产业的事实,这里的一切,装潢、地段,还有远胜于目前邵家餐厅的气派,都让人在惊叹之余,忍不住怅然若失。

宾客在陆续到场,廖河东他们站在餐厅的观光窗边朝外看去,上午的S市天气晴朗,阳光洒落进来,让这个位处高层的餐厅看起来悬浮在云端之上。

邵父原本的不安在接待一个又一个客人经常后逐渐开始消失,来的人远比他想象的要多,一些原本他只是试探递出去的大人物竟然也真的到场,让原本没报什么希望的邵父在始料未及之后又忍不住欣喜若狂起来。S市虽然水深,但黑白两道的大佬们却意外的随和,这些人是不能出现在媒体镜头里的,媒体们也默契地没有去拍有关他们的镜头,邵父将他们特别带去不同的厢房安排好后,出来的脚步都轻快了两斤。

有了这些人的捧场,至少在下一次变数到来之前,御门席的日常经营是不会遇上什么麻烦了。这对初来乍到的邵父来说不啻于一个大好消息。虽然他不太清楚这些人为什么会真的到场,但反正是好事就行了,邵父想问题挺简单的。

放在门口的蒸罐在宾客入场之后就开始加热,邵衍让徒弟们拿围栏在蒸罐旁边围了一圈,用无烟的小火在罐底烧,里头煨进从凌晨就开始炖的佛跳墙,香气顿时充盈了大门进来一整个餐厅的位置,让还未踏足的宾客们才踏出电梯就忍不住加快了脚步。连被带到包厢里头安置好的几个人都忍不住出来看是哪里的香味,邵衍第二次出来加水的时候,蒸罐周围已经让他挤不进去了。

宴席原本定在十一点半再上菜,可看到还没到点就已经开始人声鼎沸的餐厅,邵衍想了想,还是收起添水壶,回去吩咐田小田他们先把玉豆乳给上上来。

他想做这道菜蛮久了,字苦于没有工具。到了S市之后,他硬是让邵父买了个专门磨豆浆的机器放在厨房里。豆子前一天已经用调和出来的蜂蜜谁泡过,邵衍早上带着徒弟几个用熬过的奶浆细细磨出来。这种豆浆单纯用石膏是点不起来的,石膏里必须再添几味辅材的香料。虽然工序麻烦,但好在一次就能做一堆,如果用量大,一次性点一桶出来,平均算算用的精力也不不比做其他的小糕点多。

芝麻被炒到淡黄色,热腾腾盛出来磨成碎末,不必很细,大概在嘴里能察觉到的颗粒,润滑的油脂被研磨迫出来,香气瞬间变得浓郁。再添上其他坚果的碎末,一齐洒在点好的玉豆乳上,晶莹柔软的豆腐颤巍巍的,异常漂亮。

大厅里的宾客们还在蒸罐边围观,随着时间的流逝,香气越发充盈。海鲜的鲜和鸡汁的甜交混霸道,让人忍不住口舌生津,便有人猜测:“这个大概就是那些人御门席的招牌佛跳墙了吧?我朋友以前去A市吃过,回来之后,哎哟喂!说是那个好吃哎!讲都讲不出来。我闻着这个味道,也是讲都讲不出来了,肯定是佛跳墙。”

大伙的讨论声立刻沸腾起来,这些天因为邵衍的关系御门席的各种招牌菜在网上都传疯了,看照片倒是瞧不出有什么特别不一般的地方,可吃过的人齐齐都说味道绝了!滋味这东西用文字怎么能形容出来?只有自己去吃过才知道真假。拿到请柬的许多人原本都是不打算到,可是后来御门席搭着交流会的东风炒的太热了,他们琢磨琢磨,又怕后悔,到底还是来了。现在围在这个瓦罐旁边,就知道自己没有浪费时间。

守在门口的记者们又骚动了一下,门口出示过请柬,茅先生带着一大串后辈严肃地出现在了大门口。他在S市也是很有些名气的,因为鱼唇做得好,许多电视台都愿意邀请他做美食节目的特约嘉宾,知名度虽然比不上大明星,但在美食界也是相当有底气了。原本御门席开业,还有记者暗想S市美食市场原本的平静估计又要被打破了,如同茅家这样的美食家族还不知道会怎么应对呢,谁知道才开业就看到茅先生居然亲自到了,一时都有些没能反应过来。

“卧槽!”媒体们你看看我看看你,回想着刚刚进去的那一批大佬,心中都忍不住诧异地琢磨,御门席这一家人到底是个什么来历。

单纯说是邵家的子孙,鬼才相信!邵老爷子活着的时候也不见会有这个排场!

厨房方向却忽然有了动静,一连串服务生门端着托盘走了出来,托盘上那一个个小巧漂亮的青花小碗胎体圆润,清甜的香味冲破浓郁的汤香弥漫开来。

众人迟缓了片刻,齐齐有了动作,迅速离开蒸罐回到自己的座位坐好。

开席用甜点的规矩也是从未听说过,但这会大家都肚子饿了,当然不可能提出什么异议。小碗里的甜品分量并不多,泛着莹润的奶白色,上面细细铺了一层均匀的芝麻碎,稍坐近一些,甜香味就浓郁的醉人。

众人原本以为这不过是普通的双皮奶或者奶冻,拨开上面的碎末时心中还想着这个双皮奶做得还蛮精巧的。入口之后才发觉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滑润的奶浆包裹着一触即化的豆乳融在舌尖上,满口都是芝麻的浓香和蜂蜜的清甜。

“哇!”

“哎呀这个是什么东西啊!”

“这个不是双皮奶吧?双皮奶哪有那么好吃?”

没想到第一道菜就会是这样的品质,宴客厅里顿时喧闹了起来,之前去参加A市参加过御门席的一些老客人一边吃豆乳一边在心底不屑地哼哼――

――让你们不相信,一群土老帽。

作者有话要说:一会儿改错别字,么么哒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